设备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98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设备安装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安装方案.docx

《设备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安装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安装方案.docx

设备安装方案

目录

1.工程简述……………………………………………………………………………………2

2.编制依据……………………………………………………………………………………3

3.安装工艺流程图……………………………………………………………………………3

4、基础交接及验收………………………………………………………………………………4

5、设备的验收、清点、检查及保管……………………………………………………………5

6、静止设备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5

7、容器、换热器、反应器的安装……………………………………………………………6

8、换热设备的试验……………………………………………………………………………8

9、空冷器安装……………………………………………………………………………………9

10、塔类设备安装……………………………………………………………………………10

11、机泵安装…………………………………………………………………………………12

12、搅拌机的安装………………………………………………………………………………14

13、施工安全及施工文明措施…………………………………………………………………16

14、施工机器具计划……………………………………………………………………………19

 

1.工程简述

科莱恩绿色化工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石化工业区I4地块,分为10个区域里的19工程单元。

本项目装置共有动、静止设备140台。

循环反应器2台,带搅拌的后反应器2台,带搅拌的预反应器1台,储槽49台,换热器11台(包括空冷器2台,列管式换热器9台),过滤器12台,气体分离器2台,尾气洗涤塔1台,泵52台(包括4台真空泵系统),冷却塔2套,烘箱1台,水冷式冷水机组2套,压缩空气系统1套,装桶设备2套。

根据设备布置情况,考虑设备到货顺序及现场的基础完成情况,本工程安装的原则为:

先外围罐区后生产车间,再冷却系统。

外围罐区按丙A和丙B罐区、EO罐区、PO罐区、冷冻空压站。

生产车间先垂直安装设备后水平安装,先大型关键超重设备后小型设备。

由于本工程的工号较多,场地集中,因此可安排场地分散的工号同时施工。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序号

设备位号

规格

台数

备注

反应器类

2

1

循环反应器

30m3

2

立式

2

后反应器

36m3

2

立式带搅拌装置

3

预反应器

36m3

1

立式带搅拌装置

塔类

C-8101

0.5m3

1

立式

容器类

49

换热类

11

换热类

11

机泵类

48

过滤器

12

真空泵机组

4

冷却塔

2

其它设备类

6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

2.1.1装置施工平面图

2.1.2MWP提供的设备制造图

2.2施工规程、规范:

2.2.1《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1999;

2.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2.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2.2.4《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

2.2.5《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3514-2001;

2.2.6《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

2.2.7《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99;

2.2.8《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

2.2.9设备随机说明书

3.安装工艺流程图

3.1静止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图

中间交接

 

3.2机泵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图

铲麻面、放垫铁

4、基础交接及验收

4.1基础交接时应有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纵横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线。

4.2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4.3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

4.4基础复检合格后,对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不应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米内30~50点为宜,表面不得有疏松层或有油污等杂物。

4.5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大小比平垫铁周边大约30mm。

4.6基础各部位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项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毫米)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4

基础上平面的不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要安装设备的部分):

每米

全长

5

10

5

竖向偏差:

每米

全高

5

10

 

5、设备的验收、清点、检查及保管

5.1交付安装的设备及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5.2检查与清点应在有关人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下,对照图样检查及清点,并作好记录。

a、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b、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c、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d、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及锈蚀等;

e、其它需要记录的情况。

5.3核对输送介质的转动设备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对于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转动设备不得拆卸。

5.4核对设备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5.5对不能及时安装的设备,如需现场停放较长时间,则必须在不妨碍交通及其它工程施工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支承点并垫上道木,易损坏及零星部件应拆除,进行专门保管,并采取防雨措施。

对部分转动设备的管孔、注油孔等应封闭。

5.6检验后,参与验收的各方代表应签署检验记录。

5.6属于压力容器的设备及附件,应按压力容器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6、静止设备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

6.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6.1.1安装前应按施工图和相关建筑物轴线和标高线,画出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对相互有衔接的设备,还应要求确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

按照图纸在设备基础上表面画出地脚螺栓位置,根据柱脚板的大小确定垫铁的位置。

6.1.2安装前应对设备、附件进行检查,不得有损坏或锈蚀;,检查设备的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吊装挂点,对于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应予补充。

6.1.3有内件装配要求的设备,在安装前要检查设备内壁的基准圆周线,基准圆周线应与设备轴线垂直,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

6.1.4测量及检查用仪器与量具的精度应符合国家计量局规定,并检验合格且在检验期内。

6.2垫铁摆放

6.2.1垫铁面积的计算

依据《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

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垫铁面积:

A≥C*100(G1+G2)/nR毫米2

式中:

A——一组垫铁的面积,毫米2;

C——系数,C=2.3;

G1——设备附件及物料等的重量,公斤力;

G2——全部地脚螺栓紧固后,作用在垫铁上的总压力,公斤力;

G2=πd02[σ]n‘/4

d0——地脚螺栓根径,厘米;

[σ]——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公斤力/厘米2;

n‘——地脚螺栓的数量;

n——垫铁组的数量

R——基础或地坪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采用混凝土的设计标号),公斤力/厘米2;

垫铁厚度应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斜垫铁的斜度宜为1/10~1/20。

每组垫铁的数量宜为3-4块。

6.2.2每个地脚螺栓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组尽量靠近地脚螺栓,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一般为500mm左右。

6.2.3每组垫铁不超过4块,斜垫铁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偏斜角度不超过3°,斜垫铁下面必有平垫铁,大小不小于斜垫铁。

6.2.4有加强筋的设备,垫铁垫在加强筋下。

6.2.5垫铁放置平稳,接触良好。

垫铁表面的油污等清除干净;设备找平后,各组垫铁均被压紧,用0.25kg手锤逐一轻击听音检查。

6.2.6垫铁高度:

大型设备50~100mm,中小型设备30~60mm;设备调整后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20mm,垫铁伸入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且保证设备支座受力均衡。

7、容器、换热器、反应器的安装

7.1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核对设备的方位,确认无误后方可就位。

设备的找正与找平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标记、水平标记)对应设备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

设备各支承的底面标高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为基准,复检时也不得改变原来的位置。

7.2设备安装前应核对出厂质量说明书的主要技术数据,并对设备进行复测。

7.3卧式容器、换热器类设备安装关键是保证设备的自由膨胀伸缩,标高、对中和水平度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7.4设备找正,立式设备采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在0°、90°两个方向同时测量,以设备的经纬方向的垂直线或设备轮廓线为标准;卧式设备采用U型管道液位计和水平仪找正,关键在于正确选择设备水平度的基准面,一般选择设备的主法兰口,水平或铅垂的轮廓面或指定的基准面、加工面。

7.5设备找平时,根据要求用垫铁进行调整,不得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其安装误差符合规范规定。

卧式设备如果设备有坡度要求,则按要求进行。

如无坡度要求,一般有排放口端应低3~5mm。

7.6设备找平完毕后立即请有关部门联合检查,复测各项偏差,检查合格后填写设备安装记录并由各单位代表会签认可。

7.7设备安装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设备形式

中心线

标高

水平度

铅垂度

方位

立式设备

D≤2000,±5mm

D>2000,±10mm

±5mm

H/1000,且不超过30mm

沿底圆周测D≤2000,允差为10mm,

D>2000,允差为15mm

卧式设备

±5mm

±5mm

轴:

L/1000径:

2D/1000

注:

D—设备外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h—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

水平尺

 

7.7对于工作温度下有热位移的卧式设备,其滑动侧的地脚螺栓在螺栓孔中的位置不得阻碍设备位移。

当采用滑动底板时,设备支座的滑动面应进行清理,并涂上润滑油。

设备安装找正就位后,固定支座的地脚螺栓用一个螺母固定,活动支座的地脚螺栓采用两个螺母,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再用第二个螺母锁紧。

7.8设备灌浆

a.本工程无地脚螺栓孔一次灌浆。

b.设备灌浆应设备找正完毕后24小时内进行。

c.设备找正、找平后安装完各组垫铁,用0.25kg手锺逐块轻击,听音检查。

d.把同组各块垫铁互相点焊牢固,外侧切割成阶梯式。

e.设备基础面灌浆前,用水将基础面完全浸润湿透。

f.设备底座与基础间采用无收缩性灰浆灌浆并养生。

裙座

 

8、换热设备的试验

8.1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已经水压试验合格,在现场一般不进行水压试验,如甲方另有要求则需进行。

8.2换热设备在现场进行严密性试验时,其目的以检验主法兰的密封性能。

8.3换热设备的试压在设备到场后在地面进行,也可在设备就位后进行。

8.4换热设备试验程序(固定及双管板式换热设备)

施工准备→→拆除封头管箱→→更换封头管箱垫片→→安装封头管箱→→管程水压试验→→交付设备安装或工艺配管

8.5试验方法及步骤

a、管束的抽芯、装芯采用吊车配合,利用倒链或卷扬机牵引。

b、换热器垫片安装前,为保证水压试验时密封无泄漏,应在垫片上紧密地缠绕一层聚四氟乙烯带(垫片上缠绕聚四氟乙烯带需得到甲方确认);垫片安装时应小心,避免打折和挤伤。

c、试验介质采用清洁水。

d、试验压力为设备的设计压力。

e、每次试验时,使用两只量程相同并经过校正的压力表,表盘不小于φ100mm,量程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表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

试验压力以装设在设备最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

f、设备管口封闭采用钢盲板,用管口配对法兰将其压紧。

在设备上部管口盲板上设一排气阀和压力表;在设备下部管口盲板上设进水口和加压口。

g、试验时,须将设备内的空气排尽,试压过程中,应保持设备表面的干燥。

h、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30min后,将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以无损坏变形、无泄漏,压力表不降为合格。

如有渗漏,降压处理后重新试验,直至合格。

i、水压试验完毕,应及时将水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将换热器的管程、壳程内表面吹开。

注意排水时不得将水直接排至基础附近。

j、试验前应通知监理部门、经理部质量检查员对试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8.6设备试压完毕应立即交付设备安装或进行配管施工,同时填写“设备压力试验记录”、“设备吹洗记录”和“设备清理、检查、封闭记录”,报监理部门检查确认。

9、空冷器安装

9.1施工方法:

9.1.1按装箱单由业主、制造厂家、施工单位三方核对构架、风机组合件是否缺件。

9.1.2所有组合件应做好件号标记。

9.1.3填写设备进场交接检查表,并办理报审事宜。

9.2空冷器安装程序

检查、检验

 

9.3空冷器的吊装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开箱检查后摆放面积比较大,构件繁多,吊车站位困难,吊车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9.4空冷器安装要求

9.4.1构架除应按注明的尺寸公差安装外,立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6mm,立柱顶面(包括构架横梁)的高度不大于4mm,单跨对角线不大于10mm,任意两对角线不大于20mm。

9.4.2风筒的直径允差及圆柱度允差为风筒直径±3mm,风筒圆柱度3mm

9.4.3风机支架的安装及传动轴的找正:

垂直轴的风机支架均应调整找正使传动轴垂直、其允差应不大于0.4/1000。

并保证主轴与风筒同心,沿圆周取四点测量不得大于5mm.且叶尖与风筒内壁之间隙不得小于9mm(2.4m风机不得小于6m),且最小间隙不得小于最大间隙之半。

9.5轮毂的安装

手调、半自调、自调轮毂均靠锥形轴套与主轴连接。

9.5.1把传动轴端部、键、锥形轴套内、外表面及轮毂体的锥形孔进行彻底清洗,再薄薄涂上一层油脂,先吧锥形轴套装在轴上,再将轮毂体滑装到锥形轴套上,并使锥形轴套的光孔对齐轮毂体上的螺纹孔、用螺栓拧紧力矩为60+20N.m。

9.6叶片安装

9.6.1使用卸卡环工具或用螺丝刀将半圆卡环从叶片槽中取出,把紧固螺钉退到与叶片座内面齐平,把叶根装入叶片座,半圆卡环装入槽中,然后初步上紧固螺钉,将叶片定位。

9.6.2调整叶片角度

叶片的理论弦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设计安装角(φ)。

为了测量的方便,检验切面选在距叶尖25mm处进行测量,此处测得的叶片角度称为测量角(α),测量弦线与理论弦线有一夹角(β),故叶片安装角φ=α+β=α+40。

叶片安装角φ=120

叶片角度的测量方法有二种:

a、气泡量角器测量法:

在检验切面(距叶尖约25mm)处放置平尺,将量角器调到测量角α值,放置平尺上,旋转叶片角度使气泡处于中间位置,则实际安装角φ正确。

b、划线比较测量法:

对卧式风机用第一种方法测量不方便。

故用划线比较测量法,在风筒内径最低处离叶尖中心孔较近的地方,用比划一叶片旋转平面迹线,在最低点处划叶片测量角迹线,两线夹角即为标准测量角α。

在距叶25mm截面处放一平钢板尺与测量角迹线比较,如一致,则安装角φ正确。

9.6.3检查叶尖亮度,其高度互差应不大于8mm,如超出该值,可通过4个紧固螺拧紧时的先后次序和拧紧力矩的大小调整,必要时也可在紧固螺钉与叶根肩之间加垫片调整。

9.7皮带轮与皮带轮的安装:

9.7.1皮带轮装上手,调整主、从动皮带轮的对称面的同面度,其偏移不大于a/400,调节方法可在风机板和电机板下加垫铁或调整用于调节电机位置的螺栓来调整同面度。

检查方法用一线绳在两皮带轮端面接紧。

9.7.2皮带预紧力的控制

风机使用的皮带,均为联组带,它比单根传动有更高的传动效率。

为了保证皮带传动正常工作,首先调整电机位置,并检查皮带的预紧力。

检查预紧力的方法是在两皮带轮毂距的中点加固定的载荷后测量皮带的挠度,当挠度达到下述要求时,即为合格。

9.8风机叶片安装角度误差不大于±0.50。

风机轮毂安装平面度不大于0.2/1000。

风机大小皮带轮安装平面度误差不大于3mm。

9.9构架与管束、管束与管束的间隙大于10mm,应填塞石棉绳(板),以减少风量的泄露。

10、塔类设备安装(C-8101)

10.1塔的验收、清点、检查及保管用符合以下规定:

10.1.1交付安装塔及内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的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10.1.2检查与清点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

对照装箱单及施工图样,按下列项目进行,并填写“设备开箱记录”。

a、塔体(或分节)编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b、塔的名称、类别及规格。

c、塔的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

d、缺件、损坏、变形及锈蚀状况。

10.2塔运送到现场的适当地点,并注意放置方向,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10.3塔安装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0.3.1安装前应按照施工图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

10.3.2安装前应对塔体、附件等进行检查,不得有锈蚀、损坏等现象;检查塔的纵向中心线是否清晰正确,应分上、中、下明显标记。

10.3.3安装前应检查内壁基准圆的周线,基准圆周线应与塔轴线垂直。

10.4焊接在塔体上的结构平台支撑件、配管支架、绝热工程支撑件等构件,其焊接工作应在压力试验之前完成。

塔的防腐、保温应在压力试验以后进行。

10.5塔的找正、找平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对应塔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

塔体找正的补充测点宜在下列部位选择:

a.主法兰口;

b.塔体铅垂的轮廓面;

10.6塔的找平、找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找正、找平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

b.塔体找平时,应根据要求用垫铁调整,不应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紧固地脚螺栓前后,塔的允许偏差均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项

允许偏差

一般塔

与机械衔接塔

中心线位置

D≤2000±5

±5

标高

±5

相对标高±5

铅垂度

H/1000不得超过30(20)

方位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D≤200010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5

c.除沫器由厂家提供网块组合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得损坏,安装时应按图施工,保证除沫器的中心、标高及水平。

网结构采用平铺,每层之间皱纹方向要错开一个角度,丝网于塔壁之间要挤紧;除沫器安装的中心,标高及水平要符合设计要求;

d.分布器,安装允许偏差:

塔直径

水平度

中心线

安装高度

D≤1500

3mm/m

3mm

3mm

10.7内件安装

10.7.1填料支承结构安装后应平稳、牢固,通道孔径及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孔不得堵塞。

10.7.2填料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填料在安装时应干净,不得含有泥沙、油污和污物。

b、填料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破碎或变形,破碎变形者必须清拣出。

c、填料在规则排列部分应靠塔壁逐圈整齐正确排列。

位置允许偏差为其外径的1/4。

d、乱堆填料应从塔壁形开始向塔中心均匀填平,填充的松紧度要适当,避免架桥的变形,表面要平整。

e、填料的质量。

填充体积应符合要求。

f、填料安装合格后,随即填写“填料填充检查记录”。

10.7.3填料安装一般应在设备耐压试验合格,并清扫干净后进行。

如在试验前进行,应采取措施,需在设备上焊接的部件,必须在耐压试验前施焊。

10.8压力试验(需要现场做压力试验的设备)

10.8.1耐压试验以清洁水进行,对有特殊要求不宜用液体作承压试验的中低压设备,可用气体代替液体进行耐压试验,气压试验介质为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10.8.2试压水温不得低于5℃。

10.8.3压力试验时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停压3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作严密性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检查,无变形、渗漏、不降压力为合格。

10.8.4水压试验完后,及时将水排净,并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将设备表面吹干。

10.8.5设备安装完毕或试验完毕后,清除内部的铁锈、灰尘、水分等杂物,及时封闭,并填写记录。

10.9二次灌浆

设备安装精度经检查合格后,在隐蔽记录完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二次灌浆层的灌浆工作。

10.10封闭

设备全部安装完后,会同有关人员共同对设备的安装尺寸、内件、填料及其他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签定隐蔽工程记录,对人孔进行封闭。

11、机泵安装

11.1安装前准备工作:

a、针对整个项目泵类的基础既无预留地脚螺栓洞,又无预埋螺栓,其安装要求为无垫铁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建筑物轴线、设备制造图对基础形式尺寸、位置、标高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b、机器不应有缺件、损坏或锈蚀等情况,核对主要零件、轴密封和垫片的材质。

c、画出机器的地脚螺栓位置,用专用工具磨平,水平度≤2mm/m。

11.2机座找正

a、设备安装前应仔细阅读设备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质量要求。

并应按施工图确定其方位。

泵吊装就位后,利用搭设的防护棚进行保护。

(其尺寸按现场的机泵大小来确定)。

b、用可调螺栓找平,可调螺栓如下图。

c、采用框式水平仪找正,找正基准面为泵出口法兰密封面,使其倾斜度≤0.3mm/m。

底座与基础表面的垂直距离以30~50mm为宜。

底座调好水平后,紧固地脚螺栓,其标高偏差应为±3mm,其中心位置偏差应为±3mm。

d、可调螺栓应垂直,无倾斜,其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5/1000。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

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11.3联轴节对中找正

a、机座水平调整好后,利用在电机底板垫上垫片(不锈钢片),微调联轴节的对中进行找正。

b、联轴节对中找正示意图:

联轴节对中找正示意图

 

c、联轴节对中找正要求以机泵的随机资料为准。

若没有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要求: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mm)

50

0.1

0.2/1000

2~4

70~105

0.15

125~170

0.2

3~6

200~230

0.3

260

0.3

6~8

300~400

0.35

0.2/1000

7~9

11.3工艺配管

a、与泵连接管道安装时,不应有附加外力作用于泵上,并不应有外物进入泵内。

b、与泵连接处管道的坐标位置、标高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0mm;水平度、铅垂度为2/1000;同一平面内排管的管外壁间距及高低应一致。

工艺配管前应对泵进行有效的保护。

c、管道试压时,与泵进出口连接处应加盲板隔离。

严禁将泵带入试压。

(详见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d、工艺管道试压吹扫完毕后,应检查电机与泵的中心偏离。

e、泵输送介质的温度大于120℃时,泵输送介质的温度与正常温度之差的温差大于某一特定值(此时需进行热校正)的70%时,在泵试车运转时尽可能快的再次检查泵与电机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