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104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

2、建设主体:

某某环保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地点:

某某地区;

5、计划用地:

15亩;

6、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规划为9800.00㎡,其中总平工程2830㎡、生产工程5530㎡、公用工程1440㎡以及生产设备购置安装;

7、产品方案:

年产72万吨(日产2000吨)建筑垃圾回收加工再利用建材产品(砂、碎石),其中砂45万吨、碎石37万吨;

7、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550.00万元;

8、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385.00万元,占总投资70%,计划银行借款165.00万元,占总投资30%;

9、建设周期:

建设期为2个月,即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某某环保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

公司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投入节约型社会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移动式破碎筛分机组,对废旧混凝土回购破碎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价值商品,科学合理地直接提供利用,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有效实现了建筑垃圾的环保化、无污染、零排放。

公司始终倡导“分享、交流、达成”的工作氛围,以人为本,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

公司注重发挥人才的特长,鼓励员工创新,积极吸纳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就业,促进社会稳定,逐步形成一个拥有核心竞争优势、敏锐创新思维和特色企业文化的知名品牌——创源环保。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

(3)《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规定》(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1989年12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8)《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7年度)》;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年3月);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建设部,2006年8月第三版);

(11)财建【2012】167号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12)原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3)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4)某某环保有限公司委托编写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暨年产72万吨建筑垃圾回收加工再生骨料产品(砂、碎石)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15)国家及有关部委和四川省、成都市有关建筑材料革新、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规划;

(16)某某环保有限公司及有关部门提供的新建厂区地形图、气象等资料;

(1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3.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按照建材行业“十二五”技术发展规划要求设计。

(2)根据项目使用原料的特点和产品的要求,在设计中遵循“切合实际、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的原则。

(3)总图布置充分考虑生产设施、交通便利、地形、地质、气象、劳保、消防、环保、安全等因素,协调规划设计。

(4)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各专业设计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生产工艺要科学、合理、简洁、流畅。

(5)按国家和四川省有关财政、税务规定及各工程定额和收费标准,并结合当前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估算、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

(6)各项设计同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国家劳动保护及消防安全的有关标准和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确保生产线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地方要求;消防、安全防范设施齐全。

1.3.3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包括提出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产品市场前景、研究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运营、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财务评价、社会评价等内容,为投资单位、建设业主及其他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额

备注

1

规划用地面积

15.00

 

2

总建筑面积

9800.0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50.00

 

4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0.00

 

5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50.00

 

6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

 

7

营业收入

万元

3425.00

达年产

8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22.36

达年产

9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133.73

达年产

10

利润总额

万元

268.91

达年产

11

所得税

万元

67.23

达年产

12

净利润

万元

201.68

达年产

13

增值税

万元

186.32

达年产

14

总投资收益率

%

48.89%

税前利润/总投资

15

总投资利税率

%

52.96%

(年利润总额+销售税金)/总投资

16

总成本利润率

%

8.58%

利润总额/总成本费用

17

销售净利润率

%

5.89%

所得税后

18

盈亏平衡点

%

74.95%

达产年值

19

投资回收期

2.80

所得税前

3.22

所得税后

2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322.00

i=8%所得税前

万元

¥944.80

i=8%所得税后

2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44.59%

所得税前

%

35.62%

所得税后

22

达产年总纳税额

万元

275.91

达年产

1.5主要研究结论

本项目本着“节能利废、因地制宜”的原则,符合我国当前推进建筑材料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能够为当地建设提供优质的建筑材料,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产品技术先进、附加值高,适合我国环保要求和建材市场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

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广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贯彻技术进步的方针,积极采用具有囯内先进水平的工艺和装备,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低成本。

本着“三同时”的原则,项目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予以充分考虑。

对各种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危害均釆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预期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项目承建单位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专利技术,实施该项目后不仅可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当地经济,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促进地区的稳定发展。

项目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建设完善配套的公用系统。

技术水平先进可靠,技术方案合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通过经济分析,项目计算期内达年产产品销售收入3425.00万元,纳税总额275.91万元,净利润201.68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48.89%,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2.80年,税后3.22年,不含建设期2个月),财务净现值(税前1322.00万元,税后944.80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前44.59%,税后35.62%),项目各项财务经济指标良好,好于同行业水平,并具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项评价指标均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将进一步增强某某环保有限公司的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集约化生产效率。

该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水平先进可靠,技术方案合理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提出背景

2.1.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开放商只图建筑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由于建筑垃圾中也含有少量易燃物,因此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建筑垃圾堆放处一般居民较少,导致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直接造成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的污染,同时也存在隐性的安全隐患。

2.1.2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2.1.3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城市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垃圾堆放场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途径主要有:

垃圾在搬运过程中散落在堆放场附近的水塘、水沟中;垃圾堆放场淋滤液在地表漫流,流入地表水体中;垃圾堆放场中淋滤液在土层中会渗到附近地表水体中。

垃圾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则主要是垃圾污染随淋滤液渗入含水层,其次由受垃圾污染的河湖坑塘渗入补给含水层造成水源深度污染。

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

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2.1.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大多数郊区垃圾堆放场多以露天堆放为主,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包含有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烃构化物质)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如过滤、吸附、沉淀,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郊区土壤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

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

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

2.1.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我国资源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资源没有回收。

中国建筑业协会2012年发布的《建筑企业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意义不仅是垃圾减量化,而且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成为亟待关注的新课题。

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

换句话说,未对价值很低、而又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如政府邀请企业、地区主管部门、消费者和环境组织的代表组成咨询委员会参与政策制定。

灵活使用税收杠杆,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外,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实施“差别税率”。

通过税收杠杆鼓励提高单位的能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从而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专家建议,积极鼓励社会企业率先使用建筑垃圾,只要有合适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租用移动式破碎机生产骨料(砂、碎石),当前迫切需要跨部门的协调与统一的规划,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实验室的研究还是市场应用都有了一定成果。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

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综上所述:

建筑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我们国家正在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重中之重,某某环保有限公司为了加快完善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积极与成都市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致力于将建筑垃圾处理推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

基于公司“把城市变的更绿色、更美好“的发展宗旨,遂提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计划在龙泉驿区洛带镇岐山村13组申请流转用地15亩,建成年产72万吨建筑垃圾回收加工再利用建材产品(砂、碎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成都市及周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成都市及其周边的城市工程建设也步入了高峰期,工程建设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也大幅增加。

由于我国目前建筑开发商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依旧是传统的垃圾场填埋或露天堆弃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了耕地浪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这些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如果不对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处理予以高度的重视和管理,不仅会给国家节能减排、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的落实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必然会给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和约束。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建筑垃圾实现“四化”管理的必要措施之一,符合四川省产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2.2.2是实现成都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绿色生态城区的需求

成都市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旧城改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基坑开挖等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且不易降解。

仅成都市老旧城区改造、地铁开挖渣土等产生的垃圾可达到2500万立方米。

然而,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往郊外或城市周边进行简单填埋或露天堆存,对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2014年《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提出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理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使用建筑废弃物生产节能建材等;中心城区结合城区改造、建设,创建合适的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生利用模式;近郊区、远郊区结合实际做好建筑废弃物处理、利用。

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最大限度地无害化处理或再生利用。

《方案》提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筑废弃物不出区(镇)的“零排放”处理,现场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为落实绿色建筑行动工作,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成都市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力度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建筑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建设一个规范化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已势在必行,也标志着四川省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2.2.3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成都市环境卫生更高要求的需要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重要内容,西部大开发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是加强大气污染和城市污水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在环境保护啊方面,重点是加强大气污染和城市污水、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力度。

因此,加强建设城市环境治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四化”处理,将建筑垃圾变为新型再生建材等,尽力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已势在必行。

2.2.4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示范性将带动周边大规模投资,投资活动将带动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公司利用自身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优势,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回收工艺与经营理念,形成规模经济,可为企业增创效益,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还可为当地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很大程度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项目建成后对当地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综合经济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3.1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现状分析

3.1.1建筑垃圾面广量大

伴随着工程建筑的不断地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在高速增长,期间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率只有5%,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时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每年20亿元以上的工程建设将持续10~15年,同时每年会产生约6亿t的建筑垃圾,其量之大、面之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1.2建章立法操作性差

全国人大于1995年11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要求“产生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

2004年12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46条规定:

“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定或措施可操作有限,并受制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目前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建筑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不仅耗用了大量的耕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费用,而且给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1.3研究成果推广困难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和一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对于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前景。

相继开始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和一些有益的实践。

中国建筑材料学研究总院自1997年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也先后从事过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受到了制约,仍难以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效益。

3.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分析

3.2.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再生利用体系

就目前情况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完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科学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强化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提高可操作性,避免指标的空泛。

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建筑垃圾环境许可、处理申报批准、限量生产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坚决杜绝建筑垃圾大量排放、随意排放和低水平再生利用,使建筑垃圾资源化由行政强制执行逐渐过渡到社会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各级各政府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地区区情,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区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规划,以指导全国和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并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正真落到实处,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建筑垃圾资源,造就一个新兴的产业。

3.2.2控制建筑垃圾源头,实现综合归口管理

源头控制即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具体地讲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控制好,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第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返工、维修和加固甚至重建工作;第三是尽量在施工现场,使用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减少转移的建筑垃圾量;第四是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努力实行标准化,尽量使用预制构配件。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技术;第五是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倡导整体浇筑、整体脱模,以减少施工期间建筑垃圾的产生。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层面,只有加强归口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合理组织协调,才能真正将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堆放、再生、利用全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效果来。

3.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再生技术研究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运作路线,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经营,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运用政策价格财税奖励等多种手段,保障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有一定的收益,力争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生,并带头使用和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在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形成。

另外,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从提高建筑垃圾产品的分选水平、处理能力、再生原料的品质和质量的稳定性、加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的产品开发、研发适用的施工工艺等技术环节入手,努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2.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标准示范工程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起步较晚,各项技术和法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要实现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必须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引进适合我国建筑垃圾再生特点的技术和再生设备,力争早日和国际接轨,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

因此,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参考国外建筑垃圾利用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设备,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再生运营模式,实现垃圾再利用的标准化,并优先利用再生产品建设一系列示范工程,全面发挥示范工程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向更多的领域,更深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

3.3我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推广及应用

3.3.1市场调查与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受环境和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建筑结构也呈现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建筑垃圾的成分也不同。

平原地区以烧结黏土砖为主,山区则大量采用石材或烧结页岩砖等等。

建筑垃圾成分不同则造成其再生处置方法需因地制宜。

而且,更进一步,各地建筑业传统习惯不同,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也不同,则再生建材的品种亦须因地制宜,虽然随着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已经开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材料,但非结构材料依然多种多样。

所以,合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前提条件。

市场调查目标主要包括:

当地建筑垃圾成分及比例;建筑业常用建材以及所占比例;建筑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