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舞火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18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秋节舞火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秋节舞火龙.docx

《中秋节舞火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节舞火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秋节舞火龙.docx

中秋节舞火龙

中秋节舞火龙

篇一:

中秋问答题45641947

★宏超说:

“给大家带去我嘎祝福:

各位中秋快乐!

团委团团圆圆!

中秋问题题:

一、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B

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

二、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c

a春节B重阳节c中秋节d圣诞节

三、潮汐与什么有关?

c

a太阳B星星c月亮d风

四、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

五、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

a唐B宋c元d明

六、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

七、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

八、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

B

a美国B日本c意大利d英国

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十、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

a

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

十一、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

B

a唐朝B元末c宋朝d明朝

十二、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a

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

答案

1.B团圆节2.c中秋节3.c月亮4.B桂树5.a唐6.a祭奉月神的祭品

7.d迎涛神说8.B日本9.a王安石10.a仲秋11.B元末12.a悲欢离合

晋级题:

1.关于月饼的说法,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B)a.有中秋节的时

候就有吃月饼的传统B.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c.月饼最早出现在中唐时期

2.京津月饼的口味特点是:

(正确答案:

d)B.咸c.辣d.素

3.一下哪个不是中秋节的别称:

(正确答案:

d)a.八月节B.月节c.团

圆节d.端月节

4.一下哪个不是月饼的别称:

(正确答案:

c)a.胡饼B.月团c.贡饼d.

团圆饼E.宫饼

5.下面哪个不是中秋节的起源:

(正确答案:

c)a.嫦蛾奔月B.秋报的遗

俗c.因为杨贵妃喜欢吃月饼所以有了中秋节d.朱元璋月饼起义

6.中秋节,关于各地风俗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d)a.四川

省:

吃芋头、儿童提灯B.山西省:

烧斗香c.安徽省:

祭土谷神、上坟祭祖

d.陕西省:

食西瓜

7.咸月饼一般配哪两种茶一起吃比较好?

(正确答案:

ad)a.普洱茶B.绿

茶c.花茶d.乌龙茶

8.多选:

下列哪些人不宜吃月饼?

(正确答案:

aBcd)a.糖尿病B.高血压

c.胆石症d.胰腺炎

9.月饼的不科学吃法:

(正确答案:

c)a.每次吃最好不超过半个B.最好

边喝茶边吃月饼c.只要身体健康可以随便吃

10.多选:

月饼按产地分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aBcd)a.京式B.潮式c.港

式d.广式

11.多选:

以下那些对联是对中秋节的描写:

(正确答案:

aBc)a.人逢喜事

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B.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c.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12.多选:

月饼按饼皮分为:

(正确答案:

aBc)a.浆皮B.混糖皮c.酥皮

一、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答:

d

a.身体是否健康

B.凶吉的象征

c.天气的好坏

d.悲欢离合

二、下列哪个不是中秋节的民间活动?

答:

B

a.舞草龙

B.赛龙舟

c.砌宝塔

d.玩兔儿爷

三、以下那句诗词与中秋节无关?

答:

c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答:

B

a.李白

B.王安石

c.白居易

d.杜甫

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什么食物?

答:

B

a.女儿红

B.桂花酒

c.汤圆

d.粽子

七、以下哪个不是和中秋节相关的传说?

答:

a

a.鹊桥相会

B.玉兔捣药

c.嫦娥奔月

d.吴刚伐桂

八、”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描述的是中秋节的哪种民间活动?

答:

B

a.吃月饼

B.观潮

c.赏月

d.燃灯

九、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什么节?

答:

c

a.故乡节

B.月饼节

c.团圆节

d.诗人节

十、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

答:

B

a.唐朝

B.元末

c.明朝

d.宋朝

十一、中秋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答:

d

a.春节

B.重阳节

c.圣诞节

d.元宵节

十二、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

a

a.桂树

B.槐树

c.柳树

d.杨树

十三、民间传说中,在广寒宫中陪伴嫦娥的动物是?

答:

c

a.猩猩

B.狸猫

c.兔子

d.喜鹊

十四、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

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地方小吃

d.节日食品

iQ题:

1.提问:

茉莉花、太阳花、玫瑰花哪一朵花最没力?

回答:

茉莉花。

原因:

好一朵美丽(没力)的茉莉花。

2.提问:

猩猩最讨厌什么线?

回答:

平行线。

原因:

平行线没有相交(香蕉)。

3.提问:

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最不好?

回答:

橡皮。

原因:

橡皮擦(橡皮差)。

4提问:

布和纸怕什么?

回答:

布怕一万,纸怕万一。

原因:

不(布)怕一万,只(纸)怕万一。

5提问:

铅笔姓什么?

回答:

萧。

原因:

削(萧)铅笔。

6提问:

麒麟到了北极会变成什么?

回答:

冰淇凌。

原因:

冰淇凌(冰麒麟)。

7提问:

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

回答:

苏武。

原因:

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8提问:

从1到9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回答:

1懒惰;2勤劳。

原因:

(1)不做二

(2)不休。

9提问:

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回答:

压它一下。

原因:

鸦雀无声(压雀无声)。

10提问:

历史上哪个人跑的最快?

回答:

曹操

原因:

说曹操曹操到

11问题:

米她妈是谁

答案:

原因:

花生米

12小白加小白等于什么?

等于小白兔

原因:

小白Two

篇二: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一)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

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

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

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

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

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

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

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

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二)

上海中秋节风俗,有祭月和烧香斗等。

祭月时,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

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

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

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

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

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所谓香斗,也有称为斗香的,是由纸扎店制作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

香斗四周糊着纱绢,绘有月宫楼台亭阁等图画,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斗中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装饰。

上海中秋节烧香斗的场面,向以南园为最盛。

此外,城里城外许多大桥的桥堍都点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三)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

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p#副标题#e#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

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

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

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

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

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

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

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

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篇三: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1.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

“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

月十五中秋节”。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吴自牧《梦梁录》说:

“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

“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

?

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

“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

“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

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

“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

”“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

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

”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

“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

?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3.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7]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直到今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8]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

“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10]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

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

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

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11]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

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

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

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

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

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国外习俗

朝鲜半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