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37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docx

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

DCS系统失灵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可能发生事故类型的危险源分析;

1.1.1DCS系统装置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是否超标,是否存在静电和粉尘,以及震动强度都可能造成装置工作异常。

1.1.2DCS系统长时间运行,上、下位之间通讯失败。

对于Ⅱ期DCS系统的EAS通讯模件主、备未定期切换,有可能是导致DCS系统工作异常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1.1.3机组运行时对DCS系统通讯卡、线检查,或者在检查板卡时,未放净身体静电。

1.1.4在机组运行时对DCS系统下位机程序的修改、下装。

1.1.5机组运行时,对操作员站程序的修改和文件传送未采用正常操作程序。

1.1.6CPU负荷率超标。

操作员站CPU负荷率,应不大于60%。

1.1.7机组运行时在DCS系统装置附近使用无线通讯工具。

1.1.8上、下位机死机(通讯故障)。

出现上位死机时,DCS控制系统操作员站不能进行操作,机组不能正常控制,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加减负荷。

板卡损坏部分数据无法正常采集,不能正常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不稳定。

某个CP(三期机组)或DPU故障会导致某个系统无法正常监视和操作。

1.1.9板卡损坏

部分数据无法正常采集,不能正常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不稳定.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1.2.1单控室内操作员站

1.2.2机组DCS控制室内工程师站

1.2.3机组DCS控制室内DPU控制柜或电子间内CP、FCM卡件及FBM卡件。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1.3.1发生的季节:

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1.3.2造成的危害程度:

DCS控制系统操作员站不能进行操作,机组不能正常控制,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加减负荷,甚至停机、停炉。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实时数据不变化

1.4.2画面停滞,无法操作

1.4.3画面黑屏

1.4.4画面大部分数据显示****状态。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人力资源

为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生命、设备安全的危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公司各单位实际情况配备相应应急小组,应急人员经专业培训具备应急处置能力,有能力处理现场发生的DCS系统失灵设备事故。

2.2应急组织机构

2.2.1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

责任单位主任

副组长:

责任单位副主任当值值长

2.2.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成员:

责任单位全体人员当值运行人员

2.3职责

2.3.1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

(1)负责本单位DCS系统失灵突发设备事故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2)接受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请求应急援助;

(3)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组织现场抢救;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3.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1)经培训具备各种设备突发事故的预防、救援工作的能力;

(2)执行应急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指令,搞好应急抢险、调度救援力量(含人员、物资、设备)等各项工作;

(3)参与设备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4DCS系统失灵日常管理机构

组长:

文高营

副组长:

杜凤叶

组员:

郭博红李玉顺张羽鹏卢明辉

职责:

在事故发生后,组长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组,批准启动DCS系统失灵应急处理预案,组织现场抢修。

并负责组织相关班组定期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

2.4.1热工分场DCS系统失灵专项预案事故抢修组:

组长:

文高营

副组长:

杜凤叶

组员:

卢明辉张羽鹏郭博红徐晓彬张亮王文理王家启高晓孙静刘玉晶戚凡

抢修组职责:

迅速赶赴现场,做好安全措施,及时恢复DCS系统运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4.2热工分场DCS系统失灵专项预案物资保障应急工作组

组长:

杜凤叶

副组长:

李玉顺

组员:

黄艳蕊周亚芳郑宏艳热工分场全体员工

物资保障组职责:

负责DCS系统备件的储存、更换和维护;及时向事故现场调运各种物资。

2.4.3热工分场DCS系统失灵专项预案后勤保障应急工作组

组长:

郑宏艳

副组长:

黄艳蕊周亚芳

组员:

热工分场全体员工

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DCS系统失灵时所用物资调配和通讯保障,负责事故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和工作场所安排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4.4热工分场DCS系统失灵专项预案宣传应急工作组

组长:

郑宏艳

副组长:

杜春梅

成员:

李英谭永洁任秀梅贾明

主要职责是:

执行应急指挥组的应急指令,负责及时了解DCS系统失灵事故原因、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在应急指挥组的领导下,具体做好对内(公司内部)的信息发布和宣传工作,其它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同时负责对DCS系统失灵应急预案知识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热工分场的整体的应急作战能力。

3应急处置

3.1现场处置程序

3.1.1发生DCS系统失灵突发事件后,在场人员应立即按逐级汇报程序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

报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事故地点、事故类型、报警人员姓名、单位、电话号码。

3.1.2应急小组各级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立即做出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现场应急备件进行事故原因判断、抢修及恢复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有关领导和责任单位应及时到达现场,立即做出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修和恢复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同时根据事件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现场应急预案,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1.3部门(分场)日常管理办公室电话:

43150504315051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1相关班组检修人员(值班人员或机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要求白天15分钟,夜间20分钟之内)必须到达现场,检查并确认DCS系统下位机死机(通讯故障)故障后,立即通知本班班长,本班班长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3.2.1.2故障处理

3.2.1.2.1下位机死机(通讯故障)

3.2.1.2.1.1发现下位机死机(通讯故障),全部操作员站操作失灵时,若主要后备硬手操及监视仪表可用且暂时能够维持机组正常运行,则转为后备操作方式运行,同时排除故障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否则应立即停机、停炉。

对于三期机组,当确认下位机死机(通讯故障),且全部操作员站操作失灵时,应使用手动按钮立即停机、停炉。

3.2.1.2.1.1.1对于Ⅰ期DCS系统,当发现某一DPU所属的系统设备操作失灵时,应判断主DPU死机,备DPU不能自动投入。

此时应首先复位主DPU,此时处于备用状态的DPU应自动切为“主”,若此方法无效,则再将主DPU的电源开关断开停电,此时处于备用状态的DPU应自动切为“主”。

恢复后运行人员应及时检查保护、联锁和自动设备的投切情况。

3.2.1.2.1.1.2对于Ⅱ期DCS系统,当出现EAS通讯中断时可以采用先取下EAS模件保险,再重送EAS模件电源的方法恢复,具体方法如下:

1)先将备用EAS模件(RBG灯为黄色)保险取下,2秒后再将保险送上。

2)待备用EAS模件工作正常时,将原工作EAS模件重送电。

3)所有控制站工作恢复正常后,再处理操作员站。

3.2.1.2.1.1.3对于Ⅲ期DCS系统采用的是I/A控制系统下位死机表现为出现硬件故障,此时会产生系统报警,利用system系统报警软件可以检查故障点。

1)如果是总线问题,检查接线是否良好。

2)如果是站的接口卡RCNI或CP故障,可先按一下卡件的复位键,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由于I/A控制系统采用冗余技术,对与单独CP故障,可利用CP自身的重启按钮重新启动。

3)如果是FBM故障,在相应的CPPIO总线图上选中该FBM,再选中“EQIPCHG”键,进入FBM设备操作画面。

FBM显示为蓝色,选中”GOON-LINE”;若为红色,则选中“DOWNLOAD”。

如果故障不恢复,则需检查FBM的标识码(letterbug)是否有松动,这可能需要拔插一下FBM标识码;当系统断电恢复后,可能出现某个CP下的FBM均是红绿灯亮,此时,可在相应的CP总线图上选取FBM,而后选择“EQUIPCHG”做一下”GENERALDOWNLOAD”。

3.2.1.2.2操作员站死机

3.2.1.2.2.1当部分操作员站死机时,应由可用的操作员站继续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并作好机组事故预想。

3.2.1.2.2.2当全部操作员站死机(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失灵)时,对于一二期机组:

若主要后备硬手操及监视仪表可用且暂时能够维持机组正常运行,则转为后备操作方式运行,同时排除故障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否则应立即停机、停炉。

对于三期机组:

应立即使用手动停机、停炉按钮打闸停机。

3.2.1.2.2.3对于Ⅰ期DCS系统,操作员站死机时应首选热启动的方式,即按下主机“RESET”键重新启动,无效时可以采用重送操作员站电源的方法恢复。

3.2.1.2.2.4对于Ⅱ期DCS系统,将BUB权限设为“3”级,用鼠标点击“开始—关机—重新启动计算机”重启操作员站;如操作员站鼠标失灵,应将键盘接到操作员站主机上,利用键盘组合键“CTRL+ALT+DEL”重新启动计算机;只有在操作员站死机、键盘鼠标均失灵,无法用热启动的方法进行重启计算机的情况下,才能采取重送操作员站电源的方法进行重新启动计算机;重送电源,必须在征得部门(分场)主任同意并作好EAS通讯中断的事故预想后,方可进行。

3.2.1.2.2.5对于Ⅲ期DCS系统,操作员死机时,如果应该首先选择sftmnt/restart_DM重启操作员系统;如果操作员系统仍然失控,则选择sftmnt/shutdown_WP重新启动操作员站。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系统无法进入工程师级别,可利用工程师键盘上的STOP和A,出现OK提示符后,键入:

boot -rs

当系统进入单用户后(出现letterbug提示符),键入:

fsck–y

待出现OK提示符后,键入:

boot –r 

重新启动工作站。

3.2.1.2.2.6尽量避免频繁启动和不按启动顺序进行操作员站停送电。

3.2.1.2.3板卡损坏

3.2.1.2.3.1检修人员确定板卡损坏应立即告知当值运行人员,减少对此块板卡所控制的设备进行操作,并联系汇报至DCS系统失灵处置方案指挥小组。

应由运行人员继续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并作好机组事故预想。

3.2.1.2.3.2更换板卡前,检修人员应同运行人员共同确定故障板卡所涉及范围,若涉及机组主保护系统,应先解除相关保护;若涉及机组重要转机等辅机设备的保护或联锁项目,应先解除相关保护或联锁。

在不影响机组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停运故障板卡所涉及的设备,否则做好事故预想。

3.2.1.2.3.3更换板卡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机组运行状态,并作好机组事故预想。

3.2.1.2.4在班长、主任等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场的情况下,若没有特殊情况仍按上述处理措施继续执行,遇有特殊情况应在应急指挥组成员的指挥下进行事故抢修工作。

3.3事件报告流程

汇报公司

姓名、位置应急管理小组

伤害部位及状况赶赴事故现场

组织现场处置

伤害部位

人员状况及位置

火灾:

4303001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按安规规定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使用合格的检修工具,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做好机组事故预想,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避免造成事故扩大、保护误动、机组停运。

4.4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应由具有准确快速处理DCS系统失灵应急事故能力的人员进行该项工作;停送电时戴手套防止触电。

4.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清点人员、清点工具,并与相关人员交代事故处理结果。

5附件

5.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5.1.1分场管理人员联系方式:

主任文高营:

办公室电话4315050

副主任杜凤叶:

办公室电话4315051;

专工郭博红:

办公室电话4315052;

专工张羽鹏:

办公室电话4315052;

专工卢明辉:

办公室电话4315052;

安全员李玉顺:

办公室电话4315053;

5.1.2班组及班组管理人员联系电话:

热控一班4315058、热控二班4315059、热控三班4315061、热控四班4315062

热控一班班长徐晓彬、技术员高晓、范洪波

热控二班班长王文理、技术员贾明、刘玉晶

热控三班班长张亮、技术员孙静、李哲浩

热控四班班长王家启、技术员戚范、杨胜毅

5.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5.2.1物资存放地点:

分场库房

5.2.2现场处置方案涉及的物资联系电话:

保管员黄艳蕊办公电话4315056

5.2.3现场处置方案涉及的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清单:

序号

物资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应备数量

1

控制器模件

EDPF-DPU

1

2

4-20mA/1-5V输入模件

EDPF-AI,16路模入

1

3

RTD输入模件

EDPF-AIR,16路RTD输入

1

4

热电偶输入模件

EDPF-AIT,16路TC输入

1

5

模拟量输出控制模件

EDPF-ACT4,8路模入4路模出

1

6

开关量输入模件

EDPF-DI32,2×16路DI输入

1

7

SOE开关量输入模件

EDPF-DI16,16路SOE输入

1

8

开关量输出模件

EDPF-DIO32,16路开出

1

9

通讯接口模块

EDPF-COM

1

10

电源模块

EDPF-PWR

1

11

脉冲型多回路控制卡

EDPF-CT4,8路开入4路模出

1

12

交流中间继电器

图尔克,RELECOC14-A10

1

13

直流中间继电器

图尔克,RELECOC5-M10

1

14

二期DCS系统电源装置

SIEMENSSITOPPOWER20输入220V输出24V

1

15

I/O总线控制模件

6DS1332-8RR

2

16

模拟量输入模件

6DS1731-8RR

2

17

模拟量输入扩展模件

6DS1703-8RR

2

18

运算模件

6DS1411-8RR

2

19

运算模件

6DS1412-8RR

2

20

模拟量数据采集模件

6DS1722-8RR

2

35

直流开关量输入模板(附接线端子板)

DDI-841-00DCIN10-60V8X2

2

36

模拟量输入模板(附接线端子板)

ACI-030-00ANIN8CHUNIPOLAR

2

37

电源板POWERSUPPLY

3300/12POWERSUPPLY

1

38

SYSTEMMONITOR

3300/03POWERSUPPLY

1

39

4~20mA输入组件8CH,单独隔离

FBM201,带连接线

1

40

热电偶输入组件8CH,单独隔离

FBM202,带连接线

1

41

热电阻输入组件8CH,单独隔离

FBM203,带连接线

1

42

4输入/4输出组件4~20mA,单独隔离

FBM204,带连接线

1

43

脉冲量输入组件,8CH,单独隔离

FBM206,带连接线

1

44

数字量输入组件,16CH,单独隔离

FBM207,带连接线

1

45

数字量输出组件,16CH,单独隔离

FBM242,带连接线

1

46

汽轮机超速保护控制模件

FBM219,带连接线

1

47

控制器

CP60FT

1

48

控制器(CP60FT)电源

1

49

机柜电源

JWS600-24

1

54

现场总线接口模件

FCM10E

1

55

节点总线扩展卡

LAN卡

1

63

节点总线接口卡

RCNI卡

1

64

现场总线接口卡

NCNI卡

1

65

操作员站鼠标

用于SUNBLADE150工作站USB接口

10

5.3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5.3.1现场处置方案所适用的场所:

DCS工程师站、单控室、单控后立盘。

一二期机组分布图:

三期机组分布图:

5.3.2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

单控室

一二期机组行动路线:

班组—单控室—DCS机房或单控后立盘或就地设备或库房

三期机组行动路线:

班组—单控室—工程师站--DCS机房或单控后立盘或就地设备或库房

5.3.3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5.3.4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

5.4相关文件

5.4.1与现场处置方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汇编

计算机控制系统防黑客及病毒攻击应急预案(热控部分)

5.4.2相关操作规程或事故处置规程的名称和版本:

《一期热控检修规程》2005-05-01

《二期热控检修规程》2005-05-01

《三期热控检修规程》2009修订版

《一、二期热控补充检修规程》2009-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