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47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docx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

改性粉煤灰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其对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去除效果。

以苯酚为原料配制成模拟含酚废水,绘制其吸收曲线,确定其最佳吸收波长。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不同条件对其改性,然后对含酚废水进行吸附处理。

探讨了投加量、吸附时间、pH、温度及废水中苯酚初始浓度对改性粉煤灰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粉煤灰经过NaoH改性后,其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在pH为5~6范围内,温度在25~40℃范围内,投加量为15g/L时,吸附时间为30分钟,处理苯酚质量浓度为30mg/L的含酚废水,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粉煤灰改性;吸附;含酚废水

StudyontheTreatmentofPhenolContainingWastewaterwithModifiedFlyAsh

Abstract

Thephenolremovalfromphenol-containingwastewaterbymodifiedflyashhasbeenstudied.Phenolasrawmaterialtomakethetreatmentofphenolicwastewater,renderingtheabsorptioncurve,determinetheoptimumabsorbwavelength.Usingflyashasrawmaterial,throughthedifferentconditionsonthemodification,andthenonphenolwastewaterbyadsorptionprocess.Discusseddosage,adsorptiontime,pH,temperatureandinitialconcentrationofphenolinwastewaterwithmodifiedflyashontheremovalofphenoleffect.Theresearchshowsthat,aftertheNaOHflyashalkaliwashingaftermodification,itsadsorptionperformanceimprovedsignificantly.AtpH5~6range,thetemperatureat25~40℃,dosageis15g/L,phenolconcentrationwas30mg/Lphenolicwastewater,adsorptiontimeis30minutes,thephenolremovalratecanreach98%ormore.

Keyword:

modifiedflyash;absorption;phenolcontainingwastewater

目录

1前言1

1.1酚类性质及危害1

1.2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2

1.2.1含酚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2

1.2.2含酚废水的生化处理法4

1.2.3含酚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5

1.3粉煤灰概述5

1.3.1粉煤灰的形成5

1.3.2粉煤灰的特性6

1.3.3粉煤灰的危害8

1.3.4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情况8

1.4粉煤灰的改性方法10

1.5粉煤灰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11

1.5.1粉煤灰的吸附机理11

1.5.2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11

1.6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13

1.6.1研究目的和意义13

1.6.2研究内容14

2实验15

2.1试剂与仪器15

2.2制备改性粉煤灰16

2.3改性粉煤灰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16

2.4分析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比色法17

3.1苯酚的吸收曲线18

3.2苯酚的标准曲线19

3.3不同改性粉煤灰对苯酚去除率的对比20

3.4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21

3.5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22

3.6改性粉煤灰在不同的pH值下的对苯酚的去除率23

3.7改性粉煤灰在不同吸附温度下对苯酚的去除率24

3.8苯酚初始浓度对改性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响26

4结论28

谢辞29

参考文献30

外文翻译32

1前言

酚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煤气厂、石油化工厂、焦化厂、染料厂、制药厂及其他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种含酚废水。

酚类物质很难在短时间内从环境中消除,从而对人体、水生生物及农业产生较大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特别严重[1]。

目前常用处理含酚物质的技术有物化法(吸附法、萃取法、蒸汽法和盐析法等),化学法(化学氧化法、化学沉淀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和焚烧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还都存在着不足,如萃取法、焚烧法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大量的粉煤灰被堆积或填埋,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高,大约在65%左右,目前主要用于建材、筑路和回收重金属、改良土壤、生产分子筛以及用于危险废物的稳定化处理等。

如何变废为宝,高效的利用粉煤灰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2]。

粉煤灰含有玻璃微珠、多孔碳粒、多孔玻璃体、富铁玻璃体,其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主要氧化物组成包括SiO2、Fe2O3、TiO2、CaO、MnO等[3]。

粉煤灰的特殊结构和组成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可作为吸附或混凝材料被应用于废水治理。

1.1酚类性质及危害

酚(phenol),其通式为ArOH,指芳香烃中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是芳烃的含氧衍生物。

它可根据其分子式中所含的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也可依据挥发性分为挥发性酚和不挥发性酚;还可根据酚类产源分为内源性酚(植物体内产生的)和外源性酚(非植物产生的)。

酚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它为无色晶体,均呈弱酸性,其熔点在43℃左右,当其暴露在空气中时易被氧气氧化而呈粉红色。

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假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酚类是煤焦油中提取的主要产物之一,在焦油中的含量约占3~4%。

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在医药、香料、涂料、染料、农药、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同时这也是工业含酚废水的主要来源。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生质毒物,它与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细胞失去活性。

它可以通过与皮肤粘膜的接触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细胞破坏失去活性;也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造成细胞损伤。

低浓度时可引起蓄积性慢性中毒,高浓度时可使蛋白质凝固,并能继续向体内渗透,引起深部组织损伤,坏死乃至全神中毒。

而我们所说的酚污染主要指酚类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

含酚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灌溉农田则可污染水、大气、土壤和食品等。

人假如长期饮用苯酚污染的水会引起慢性中毒,可能会出现贫血、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等疾病,严重的可能引起休克和死亡。

另外据有关报道,酚和其它有害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变得更加有害,促进癌化。

含酚废水不仅对人带来伤害,也对动植物产生危害。

水中酚含量低浓度时会使鱼类出现中毒症状,稍高点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

若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则可能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枯死。

含酚废水还可使水中其他生物的生长速度减缓,破坏生态平衡。

所以,含酚废水排入水体或用于灌溉均需经过治理处理,使之符合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见表1-1[4]。

表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体中含酚浓度及含酚废水排放最高允许标准(单位:

mg/L)

海水

地面水

渔业水

农田灌溉水

生活饮用水

工业含酚水

0.005(一类)

0.001(一级)

0.500(一级)

0.010(二类)

0.005(二级)

0.005

1.0—3.0

0.002

0.500(二级)

0.050(三类)

0.010(三级)

2.000(三级)

1.2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酚废水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必须对含酚废水进行资源回收或净化处理。

因此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很多含酚废水处理方法已经见报,而且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处理方法相互组合,可能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含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生化法和高级氧化法。

1.2.1含酚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吸附法

吸附法广泛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作用为吸附剂,如活性炭、粉煤灰、硅藻土、活性氧化铝、交换树脂、磺化煤等,以吸附剂的表面(固相)吸附废水中的酚(液相)污染物的方法,根据吸附剂与酚类化合物之间的作用力不同,其吸附机理兼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在含酚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是物理吸附,有时是几种吸附形式的综合作用。

选用吸附性能好,吸附容量大,容易再生,经久耐用的吸附剂是保证分离效果的关键。

用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时最常用的吸附法是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有脱色作用,而且再生后性能恢复好,可以多次循环使用,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因而治理含酚废水有较长的历史,有较成熟的经验。

如用阜新炭对含酚废水有较高的吸附性。

目前,一般采用粉状活性炭吸附流程和粒状活性炭吸附流程[5]。

在后一流程中,其操作方法有固定床,一带床和流动床三种,其中流动床是近几年最为受人重视。

因活性炭的吸附与再生可以同时进行,设备紧凑,吸附性能好,吸附速度快,易于实现连续操作和自动控制,正在逐步取代固定床和移动床的操作。

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酚废水也存在缺点。

对废水要求高,吸附饱和量较低,解吸较困难,解吸物不易综合利用,再生时损耗较大。

一般较多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

由于采用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

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适宜的。

国内外一直很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在活性炭的生产方面,从制作原料的改进,以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改性粉煤灰主要是对粉煤灰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处理,以改变粉煤灰表面和微孔的粗糙度,增加比表面积,提高其吸附性能。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采用较多的有:

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

J.X.Lin等[6]将粉煤灰用1mol/L的H2SO4溶液于50℃下处理24h,然后用蒸馏水进行多次洗涤过滤,将过滤后的粉煤灰于105下烘干20h,再将粉煤灰过450~700目的分离筛,最终得到硫酸改性的粉煤灰。

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粉煤灰与改性前的相比,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均得到提高。

对粉煤灰进行碱改性,颗粒表面的SiO2可发生化学解离而产生可变电荷,使玻璃体表面可溶性物质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并使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及非晶状玻璃相熔融,从而提高活性。

C.D.Woolard等[7]采用水热法以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结果发现,改性后的粉煤灰比表面积增加了8倍,阳离子交换能力也较原粉煤灰有了进一步提高。

2)萃取法

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两种途径,一种是选用高分配系数的萃取法,采用特定的萃取工艺及装置,利用酚类化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不同的溶解度及两相互不溶的原理,达到分离酚的目的,另一种是根据可配位反应原理,经单一萃取操作使废水中的含酚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用萃取法处理废水常用的是溶剂萃取法。

1957年,处理含酚废水国际会议认为各种回收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方法中,萃取法是当时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过去工业上常用的萃取剂有粗苯、重苯、重溶剂油、酯类、酮类等。

但其中一些由于其水溶性大或分配系数小等缺点而难以应用。

目前,工业上使用最多的酰胺型N-503、TBP(磷酸三丁酯)、TOPO(三辛基氧瞵)、仲辛醇以及液体树脂及异丙醚等。

它们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苯酚生产厂的废水,硝基酚钠废水,对亚硝基酚废水,间甲酚、对硝基苯酚废水,农药速灭威废水,炼油厂的含酚废水等的治理。

对含酚浓度高达1~40g/L的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能获得良好的脱酚效果,除酚率可达95%以上,例如北京化工厂[8]使用仲辛醇萃取法,天津中河化工厂用蓖麻油酸多级萃取甲酚废水等都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萃取剂的选择是溶剂萃取法是否高效,经济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通过实验比较,选用高分配系数,高选择性,较高溶质负荷,而于反萃回收酚类化合物,无毒低溶解性、低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的萃取剂,由该法有平衡速度快,操作周期短,处理容量大,脱酚效率高(可达95%)选择性好,对酚类化合物回收经济价值高,萃取剂用量少,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3)液膜法

液膜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废水治理分离技术。

液膜除酚采用水包油油包水(W/0/W)体系。

液膜由溶剂(如煤油)和表面活性剂构成。

它是在分离的过程中使被分离的物质(酚)同时进行萃取与反萃取,通过液膜传递从而达到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液膜脱酚的过程为:

乳状液通过搅拌形成许多细小的乳状液滴,分散在含酚废水中。

这时,内水相为NaOH水溶液,外相为含酚废水。

液膜内水相与外相相隔开。

废水中酚能透过液膜进入内水相,作为弱酸与NaOH反应生成酚钠,而酚钠不溶于油,而向水相(封闭相)进行扩散所以不会返回外水相而扩散到被处理的废水中,这样就可以达到分离之目的。

液膜法[9]工艺分为制浮、摘触、破乳三步。

这具有工艺简单、高效快速、选择性高、分离效率高、乳液经破乳后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液膜法适用于对高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除酚率可达99.9%,有报道对含酚10~47g/L以下。

近年来国同内外对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建成了50t/d的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液膜处理工业装置已用于塑料厂、石化厂等含酚废水厂的治理。

近年发展了选择转基塔之最佳转速,调节废水及乳液之流量进行分离,经液膜处理,废水含酚量可下降到0.5×10-6以下等工艺。

但由于液膜法操作技术要求高,液膜的稳定性总是还未彻底解决,工业上还未能广泛地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

1.2.2含酚废水的生化处理法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得以降解从而转化为无酚物质。

该法对含酚废水低浓度时处理效果较好,但对含酚废水中浓度较高、毒性较强的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它的特点是:

设备简单,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处理效果好,但其预处理要求高,成本高。

现代为了提高生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效率,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改进生物法,是为了提高常规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而改良的工艺;②高降解活性菌种的筛选与培育,该问题主要是如何使这些优良菌种长期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占优势并能保持其高降解活性;③酶处理技术,降低酶成本,提高酶活性,酶的固定化技术是今后潮流的研究方向;④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要投入实际应用,还面临许多问题。

总之,生化处理法具有处理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受废水成份、pH值、盐度、温度及含酚浓度等因素限制较大。

例如现在国内常用的活性污泥生化法,此法中微生物菌体容易流失,产生大量污泥,易造成二次污染[10]。

1.2.3含酚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

高级氧化技术是将有机物快速氧化降解为CO2、H2O及其它低分子无机化合物,它具有氧化速度快、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当前污水处理研究热点之一。

高级氧化技术有:

①电催化氧化法(ECO),它容易建立密闭循环、无二次污染及易控制等优点,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研制高性能的阳极和利用三维电极的电化学反应器,将有利于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并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②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消除和降解污染物是目前多相光催化技术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有可利用日光自行降解、运行成本低、不会二次污染等优点。

目前应用的半导体主要有TiO2、SnO2、ZnO等。

TiO2光学与化学性质稳定、价廉易得、无毒,TiO2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研究的理想目标是能利用太阳能,大大提高光量子效率。

③超声波化学氧化法,它是利用超声波辐照溶液产生高温(>5000K)的空化气泡及强氧化性物质(如·OH),使难降解有机物在此条件下完全氧化降解、无二次污染。

超声辐射降解法仍存在处理量少、费用高的问题,目前仍属探索阶段。

目前这些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仍面临着许多问题[11]。

含酚废水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可以考虑几种技术联用,从而实现高效、经济的目的,这也是国内外对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

综合以上酚类物质的处理方法,物理法处理含酚废水是目前最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吸附法,无论是单独处理废水,还是与其他方法联用,都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如今,新型吸附剂研发与应用已成为环境领域的一大热点,研制新吸附剂如粉煤灰不但可以提高水处理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而且可以带来更大的环境效益。

1.3粉煤灰概述

1.3.1粉煤灰的形成

粉煤灰是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主要的固体废弃物。

粉煤灰实际上是煤的非挥发物的残渣,它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2]:

首先,煤粉被吹入炉膛中,一些气化温度较低的挥发分先自煤灰内不断逸出,并燃烧放热。

煤粉由于挥发分的外逸变为具有一些孔隙的颗粒;随着不断燃烧,煤粉进一步成为多孔性碳粒(焦碳)。

其次,多孔性碳粒中的有机物燃烧和温度升高,煤粉内的高岭土脱水分解为氧化铝及氧化硅;硫化铁则分解为氧化铁同时释放出三氧化硫。

因此,夹杂着一定量的无机物的多孔碳粒内,待碳分完全燃烧后,残存的颗粒即变为多孔玻璃体,但其形貌仍保持着原有的不规则状态,比表面积明显的小于多孔碳粒。

然后,随着燃烧的进一步进行,多孔玻璃体逐步收缩熔融,其孔隙率不断减小,粒径不断变小,圆度不断提高。

不同粒度和密度的灰粒具有不同的化学和矿物学方面的特征,小颗粒一般比大颗粒更具化学活性和玻璃性。

最后,在悬浮燃烧后最终形成三种固体产物的总和[13],包括:

①漂灰,从烟囱中漂出来的细灰;②粉煤灰,又称飞灰,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③炉底灰,炉底中排出的炉渣中的细灰。

燃烧后的灰渣,因原煤灰分含量不同,一般占原煤质量的15~40%,其中从烟道排出经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固体颗粒,约为灰渣总质量的70~85%。

粉煤灰是煤粉燃烧后,由烟气自锅炉中带出的粉状残留物。

它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材料,具有微弱的胶凝值或不具有胶凝值,但当以粉状及有水存在时能在常温下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具有胶凝性的化合物。

1.3.2粉煤灰的特性

粉煤灰的基本特性,包括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结构特性。

1)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粉煤灰由无机物和有机物共同组成。

有机物可分为固定碳及挥发分两种,主要成分为碳、氢及氧。

无机物的主要组成为方解石、高岭土及黄铁矿。

无机物经燃烧后成为灰渣,其主要成分为硅、铝、铁氧化物以及一定量的钙、镁、硫氧化物。

我国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列于表1-2,由表可见,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其总量约占粉煤灰的85%左右。

氧化钙的含量普遍较低,基本上都无自硬性;氧化硫及氧化镁的含量亦较低,都未超过有关粉煤灰的标准。

一般粉煤灰含碳量较大,约在6~15%之间。

而烧失量的波动范围较大,这可能与我国锅炉的容量总体上偏小,燃烧不太完全有关[14]。

 

   表1-2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波动范围(%)

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Na2O

K2O

烧失量

平均值

50.6

27.2

7.0

2.8

1.2

0.3

0.5

1.3

8.2

波动范围

33.9~59.7

16.5~35.4

1.5~15.4

0.8~0.4

0.7~1.9

0~1.1

0.2~1.1

0.7~2.9

1.2~23.5

2)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粉煤灰是一种多孔结构的固体,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多半呈玻璃状。

粉煤灰的外观与颜色、比重、密度、细度、松散干容重、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指标是主要反应其物理特性的指标,也是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宏观反应[15]。

①外观和颜色粉煤灰外貌:

是多种颗粒的机械混合物,即粒群。

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颜色是从乳白色到灰黑色的粉状物。

粉煤灰的颜色与CaO、Fe2O3、残留炭含量和细度有关,Fe2O3及残留炭含量越低,粉煤灰颜色越浅,粗粒所占比例越少,反之则越深。

②比重粉煤灰比重较天然土壤小,为1.8~2.6g/cm3,粒径为0.5~100微米,粉煤灰的可压缩性与粘性土类似。

③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粉煤灰的密度一般为2~2.3g/cm3。

④细度指粉煤灰颗粒的大小,常用比表面积或4900孔/厘米2筛余量表示。

粉煤灰细度一般为比表面积为2700~3500厘米2/克,或4900孔/厘米2筛余量10~20%。

⑤松散干容重指干粉煤灰在松散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重量。

大多数为550~650kg/m3,高者可达800kg/m3以上。

⑥孔隙率指在粉煤灰中孔隙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约为60~75%[16]。

3)粉煤灰的结构特性

粉煤灰的主要由晶体和玻璃体构成,其结构是以铝氧四面体和硅氧四面体网架结构存在,只不过晶体的网架结构长短有序,而玻璃体的网架结构长短无序,这种网架结构使粉煤灰内部形成良好的孔道,使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过滤作用。

铝氧四面体和硅氧四面体是最基本结构,在四面体中,中心是铝或是硅原子,每个铝或硅原子的周围有四个氧原子[17]。

图1—2即为铝或硅氧四面体的示意图:

图1—2中的黑圆点代表铝或(硅)原子,白圆圈代表氧原子。

铝(硅)原子的体积比氧原子的体积小。

右侧的四面体中,各顶点代表氧原子,铝(硅)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

图1—1铝或硅氧四面体示意图

1.3.3粉煤灰的危害

粉煤灰作为电力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具有不可稀释性、呆滞性和长期潜在性等固废的通性。

其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8]:

1)侵占大量土地 废弃的粉煤灰不加利用就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

至2000年底,我国堆存量高达12.5亿吨的粉煤灰渣需要堆场50~62.5万亩[19]。

粉煤灰渣堆存量还在继续增长,将会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卫生。

2)污染空气 粉煤灰的颗粒细,水含量低,受到风吹日晒,易产生扬尘,加重大气的粉尘污染,如粉煤灰堆遇到四级以上风力,可被剥离1~1.5厘米,灰尘飞扬可高达20~50米,造成区域性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污染水体 粉煤灰经天然降水流进入河流、湖泊,或因颗粒较小随风飘迁而落入河流、湖泊造成地面水被污染;粉煤灰随渗沥水渗到土壤地下水中,使地下水受污染。

4)破坏土质、污染土壤 粉煤灰的堆放或填埋,它的有害组分容易浸出而污染土壤。

粉煤灰经过雨淋、风化,产生毒水、高温或其他反应,能杀伤动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并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使土壤被污染。

5)放射性危害 粉煤灰含有钍、铀等放射性元素。

这些物质渗入地下或进入周围空气被人体吸入,沉积于人的呼吸系统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1.3.4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情况

粉煤灰是一种再生矿产粉状资源,也就是由人工过程产生而不是自然界存在的粉状矿产资源。

如何做到综合有效多途径地利用粉煤灰这种二次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粉煤灰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粉煤灰的多孔、比表面面积大,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和沉降作用,现在已经作为吸附剂广泛应用与废水处理的行业中。

岳钦艳等人[20]研究表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后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