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50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地块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139571

传真

867

邮编

建设地点

R6-1块

立项审批部门

杭会

批准文号

04049(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房地产业J72-74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0863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6341

总投资

(万元)

260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39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杭州万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政储出【2004】35号地块建设万行·天元府高层住宅小区,本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R6-15-7地块,东靠宽26米的19号大街,西朝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临开发区轻工业厂房,北靠6号河渠及6号大街,6号大街以北为大学科技园区。

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杭州市社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登记表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关于杭政储出【2004】35号地块的批复,工程总用地面积为17863m2,总建筑面积为108636m2,建设总投资为2.6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

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配套生活后勤用的地(配套住宅、配套后勤设施)。

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规定,杭州万行置业有限公司特委托本公司承担企业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该公司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提请审查。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环开[1999]165号;

(4)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试行);

(5)《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2003.12.15

(6)杭州市社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登记表,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4.8.3;

(7)《杭州万行置业公司万行·天元府设计方案》,浙江省耀江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4年8月;

(8)杭州万行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环龙环境保护公司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服务合同,2004年8月。

3、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R6-15-7地块,项目用地面积为17863m2,总建筑面积为108636m2,建设总投资为26000万元,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

配套生活后勤用地。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4幢高层住宅,其中1#、4#楼为点式高层,2#、3#楼为板式高层。

住宅的户型设计从95平方米至150

户型设计类型表

所在住宅

名称

建筑面积(m2)

户型

1#楼标准层

A1

103.6

二室二厅一厨一卫

A2

125.6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A3

152.6

四室二厅一厨二卫

2#楼左单元标准层

B1

120.3

三室二厅一厨一卫

B2

95.8

二室二厅一厨一卫

B3

129.1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2#中间单元2—10层

2#中间单元11—30层

C1

119.6

三室二厅一厨一卫

C2

94

二室二厅一厨一卫

C3

126.7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C4

158.7

四室二厅一厨二卫

2#楼右单元标准层

D1

106.1

二室二厅一厨一卫

D2

131.2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D3

138.3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3#楼中间单元标准层

3#楼边套标准层

E1

127.2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E2

141.7

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序号

设施名称

数量

位置

1

开闭站

1

2

变电所

4

地下1层

3

电梯机房

各幢楼楼顶

4

水泵房

2

地下2层

5

化粪池

6

各幢楼外侧

6

隔油池

1

2#楼外侧

平方米不等,以120平方米为主力户型,分A户型、B户型、C户型、D户型、E户型五大类,具体见户型设计类型表。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单位

总用地面积

17863

m2

总建筑面积

108636

m2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69740

m2

配套公建

9048

m2

物管

666

m2

餐饮配送

2805

m2

容积率

5.12

建筑密度

24.16

绿化率

35.5

标准层面积

3528

m2

总户数

619

停车泊位

388

4、总体布局

(1)规划布局

本地块只有东侧接临城市道路,小区的主入口设在地块东边19号路上。

本项目地块东西长约164米,南北约109米,规划容积率为4.6。

为减轻地块西侧的绕城高速公路的影响,也为了由东侧进入的主入口有较好的对景,本方案进行平面总体布局时,西侧布置两个点式高层,约80米,作为小区西侧的屏障,南北方向布置两幢板式高层,北侧设一排99.7米的高层住宅,南侧设一排56.1米的高层住宅,东边设计有两层高的餐饮配送中心,局部三层,地块内建筑成围合状,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休闲空间,更易使人产生归属感。

这样的总平面布局严谨而不失灵活,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合理的唯美的布局形式,通过板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的巧合布局,整个总平面严而不死板,活而不凌乱,且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了开阔的中心公共活动绿地。

地块北侧临河有景观优势,故将北侧高层底层架空4.8米,让视线更加通透,河景与小区内庭院景色相互渗透并引入绿化,给人以可亲近的绿色空间。

(2)道路与交通

为保证小区内部环境不受机动车的影响,机动车和小区行人从主入口处就分流,机动车沿地块南边通行,行人则直接进入小区。

车行道路基本沿周边布置环形外围道路,步行道路结合环境在小区内形成自由便捷景观道路,这样布局既可以保证小区内的秩序,减少机动车噪音对区内居民的干扰,同时也有利于小区的安全与管理。

静态交通主要布置在地下,汽车出入库口布置在环形车道东南和西南边,住户在车库停车后可直接通过没幢住宅到达地库的电梯直达住所。

在小区中心沿建筑物周边设计有消防通道,并设消防车回车场地。

(3)景观与绿化

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以景观道引入,以中心大花园为核心,又在北侧沿6号河渠渠岸设计休闲步行带,不仅提供了活动休闲的空间,又丰富了视觉上的感观,在整个小区形成一个连续的层次丰富多样的景观系统。

区内绿化本着“为人而绿”的原则,不设中心草坪,而是将建筑、水景、绿化与人的行为互相融合,形成600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空间,又避免了一览无余的空旷感受。

5、给排水设计

a、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干管引入二根DN200给水管(其中一路为消防备用水源),并在小区内形成环网,夏季高峰时供水压力不小于0.2Mpa。

每户住宅设水表计量。

b、小区主要用水量标准:

住宅:

用水定额300L/人·d,小时变化系数Kh=2.3

办公:

用水定额50L/人·d,小时变化系数Kh=1.5

商场:

用水定额6L/m2·d,小时变化系数Kh=1.5

绿化用水:

用水定额2L/m2·d

统计最高日总用水量约为80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约为80m3/h。

c、室内给水采用分区供水,三层以下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三层以上采用变频调速恒压泵分区供水,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水压空置在小于0.35Mpa,在地下一层水泵房内设生活水池及水泵。

生活水池容量为180m3。

d、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汇总后排入北侧的6号河渠。

6、电气设计

本区块内高层公寓的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电梯、生活水泵等负荷均属二级负荷,住宅用电等其他用电均属三级负荷。

本小区在区块内设置一座10kV开闭站和四个变电所,所需的两路10kV电源均从19号大街方向引入,经开闭站后向各变电所供电,其中住宅小区公用变电所采用环网的供电方式,每个变电所内分别设置两台变压器,以供变电所附近的建筑物用电,办公建筑物内设置专用变电所,开闭站采用在建筑内附设的方式,各变电所均采取在建筑物内附设或地下汽车库内布置相结合的方式。

类别

负荷

单位

高层及小高层住宅

60

KW/户

办公建筑

80

W/m2

其他小区公建

40

W/m2

区块内总用电总负荷

6214

KW

7、通风空调设计

汽车库平时通风以排出汽车尾气为主。

利用消防排烟系统的风机和风道进行排气,排烟口为常开百叶风口,废气排至屋面上空,通风量以换气次数6次/时计算,汽车库不设机械送风,排气时利用汽车坡道自然进风。

当地下层发生火灾时,打开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8、消防设计

(1)消防用水量

小区内消防用水量按最高栋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计为:

室外消防用水量:

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

室内消防用水量:

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

自动喷林用水量:

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h;

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为1次。

(2)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给水管网为生活、消防合用,采用低压制。

在小区内的给水环网上按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火灾时由市政消防车从室外火栓取水灭火。

(3)室内消防系统

小区内高层公寓、地下车库等时代设消火栓灭火系统。

小区室内消防给水集中设置消防水泵房及水池加压。

消防水泵、消防水池集中设置于地下室,消防水池贮存2h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及1h自动喷淋用水量,攻击396m3;屋顶水箱贮存18m3的消防水量,设于最高层公寓屋顶。

室内消火栓管网布置成环状,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两股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消火栓系统设消防水泵接合器。

在地下汽车库、办公及公共活动场所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R6-15-7地块,无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1、地理位置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R6-15-7地块,东靠宽26米的19号大街,19号大街以东现为空置场地;西朝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临开发区轻工业厂房;北靠6号河渠及6号大街,6号大街以北为大学科技园区。

本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下图,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二,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一。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

2、地质地貌和土壤

项目选址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复杂。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该区块在杭州市城内为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其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自西向东地貌结构的层次和区域过渡十分明显。

项目所在地地貌属太湖水网平原亚区,在全新世中、晚期由太湖水携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地面标高4.50-7.50m,表层为冲击、冲-湖积褐黄、灰黄、灰色轻亚粘土、亚粘土、粉砂、细砂及亚粘土层组成。

拟建地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面自然标高5.1~.5.9m(黄海高程),基本上为农业区。

据勘探资料表明,该地区广泛沉积了约70~80mm厚的以灰色调为主的砂与粘性第四纪松散层,地表以下5.0~14.0m范围内为粉砂、粉西砂,地耐力为10~12t/m2。

该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完整,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地壳较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3、气候特征

杭州市地处东南沿海的亚热带边缘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

无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据杭州气象台97-99气象资料统计,其基本气候特征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16.5℃

多年平均气压1101.4hpa

多年平均降水量1419.1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

多年平均蒸发量1260mm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9hr

多年平均风速2.02m/s

常年地面主导风向SSW(13.06%)

杭州市城区上空500m以下低层逆温层的年平均出现频率:

7时为35%,19时为17%,全年以春季出现最多,秋季出现最少。

7时和19时逆温层年平均厚度分别为264.0m和198.5m,冬季高低相差100-150m,厚度相差50-100m,年平均强度分别0.75℃/100m和0.57℃/100m,均以冬季为最强。

4、地表水水文特征

杭州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市区的上塘河等江河。

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

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河流是钱塘江和上塘河水系。

开发区所处的钱塘江下沙段属于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的河口段。

钱塘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67亿m3,径流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径流量425亿m3,最小年径流量101亿m3。

钱塘江潮流为往复潮流。

据七堡断面观察结果,涨潮最大流速为4.1m/s,平均为0.65m/s,落潮最大流速为1.94m/s,平均为0.53m/s。

钱塘江年平均低潮位为2.57m,年平均高潮位为4.12m。

上塘河起自海宁盐官镇,终至杭州艮山门,全长48km,年径流量均值0.71亿m3,95%保证率径流量为0.36亿m3,乔司船闸沟通上塘河与建设地区内河,建设地区内河属上塘河水系,但其可自成独立水系,其水位高于上塘河1.5~2.0m,主要靠引钱塘江灌溉农田,内河渠宽20~30m,深约2.0~3.0m,其总容积约214万m3,河水位由闸控制,河水的含盐量位2~3%。

5、地下水水文特征

建设地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盐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由全新的统中、上组冲海积粉砂、粉细砂和粉细砂与亚粘土互层组成,分布广泛,厚度20~30m,单井涌水量13~17m3/d,水量平乏。

孔隙承压水含水层位上根新统下组冲积中粗砂、沙砾石。

顶板埋深50.8~56.5m,厚度1.5~3.0m,单井用水量8.3~144.6m3/d,水质微咸,固形物1.8~2.7g/L。

基岩裂隙水埋藏在第四系之下,含水岩组位白垩系砂岩、安山玢岩,水位埋深2.3~3.6m,单井用水量小雨10m3/d。

6、土壤植被

建设地点系海涂垦地,垦植历史约30~40年。

土层较厚,质地松软,粉砂性强,土壤剖面发育差,母质沉积层次明显,熟土层薄,养分含量低。

主要土壤类型位潮土,pH位8.0左右,呈偏碱性。

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全氮量在0.5%左右,磷在9ppm以下,土壤水分蒸发及肥料损失量大,易返盐。

 

社会环境简况: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的城市。

2001年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扩大市区行政区域,撤销萧山、余杭两个县级市,设置萧山、余杭区。

杭州市现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人口629.14万。

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人口379.49万。

全市有49个街道、122个镇、58个乡、708个居委会和4605个村民委员会。

2002年杭州市国内生产总值178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万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57.14亿元。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1993年4月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04.7平方公里,位于杭州市东侧,长江三角洲南翼。

开发区内建有浙江告诉公路枢纽中心,连通沪杭、杭宁、杭甬、杭金衢、乍嘉苏等高速公路。

通过该枢纽,浙江省在2002年形成了全省“四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开发区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5公里;距上海、宁波港均在1.5小时车程内,可等距离利用上海、宁波两大海港;距离杭州内河航运中心10公里左右;北面紧临华东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开发区属钱塘江冲积平原,海拔(黄海标高)5.1~5.9米,平均地耐力100-120KN/m2,年平均气温18.5摄氏度、最高气温37.5摄氏度,最低气温-4.5摄氏度,年平均湿度68%,年平均降雨量1153.7毫米。

迄今开发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1亿元,营造了良好的供电、供水、供热、道路、电信、宽带、排污、排雨水、地块平整等“八通一平”投资发展环境。

开发区已形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械、轻功食品、防治化纤等五大支柱产业。

在杭州市“大灶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伟蓝图中,开发区正全力发展IT、BT、汽车部件、家用电器、工程机械等新兴支柱产业。

开发区目前已形成新药港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机电工业园区等几大园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平台和优惠的政策支持。

开发区创业9年已完成土地开发18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7亿元,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ISO14000国家环保示范区”创建活动。

营造了“八通一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工作环境。

截止2002年底,已有来自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244家外资企业落户,协议利用外资2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

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93个。

18家位居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在开发区投资项目29个。

200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出口总额5.6亿美元,利税3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12%、39.6%,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先进行列。

与此同时,还引进内资75.3亿元人民币。

以摩托罗拉、西门子、安万特、松下、三菱、泰尔茂、旭化成、矢崎、可口可乐、LG等著名企业为“龙头”,奠定了开发区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纺织化纤、轻工食品和高科技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基础。

经济总量年均增幅30%以上,是杭州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地表水

本项目纳污水体为钱塘江下沙段,水质功能划分为Ⅲ类功能区。

根据近年来评价河段常规监测数据,目前钱塘江下沙水质指标大部分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体标准,其中重金属(除总汞外)及挥发性酚、氰化物基本上能达到Ⅰ类水体标准,BOD5、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等指标达Ⅱ类标准,但其最大值超Ⅲ类水体标准;石油类、总磷、总大肠菌群等均严重超标,其中总磷的最大值超Ⅴ类水体标准。

2、大气

项目处在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根据2003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以及下沙自动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可知,下沙测点SO2、NO2年日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GB3095-1996),PM10年日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3、噪声

根据《杭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使用区域划分图》,本项目属2类功能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

为了解本项目区块周围声环境现状,本环评单位在现场勘察时,对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使用AWA5610B型积分声级计测定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点位详见周边环境示意图),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监测方位

西

声级dB(A)

58.8

60.5

62.4

61.8

从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区块周围噪声除东面噪声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中昼间噪声要求外,其余各侧噪声水平由于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均超过2类区昼间噪声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特征及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性质,确定受本项目影响主要保护目标如下:

水环境:

达到市政污水管网进管要求;

大气和声环境:

本项目建成后入住的居民及工作人员。

 

评价适用标准

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的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单位:

mg/Nm3

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小时平均

0.50

NO2

年平均

0.08

日平均

0.12

1小时平均

0.24

TSP

年平均

0.20

日平均

0.30

CO

日平均

4.00

1小时平均

10.00

特征污染物HC(以环己烷计)参照前苏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平均浓度为1.4mg/Nm3。

2、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

3、地面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地表水执行的标准限值单位:

除pH外为mg/L

类别

pH

CODCr

BOD5

DO

TP

NH3-N

6~9

20

4

5

0.2

1.0

1、本项目预期三年后建成,目前该区域已经铺设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具体标准见下表: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

除pH外均为mg/L

污染因子

三级标准

pH

6—9

CODCr

500

BOD5

300

悬浮物(SS)

400

石油类

30

动植物油

100

2、噪声排放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

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具体标准值见表。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

LAeq:

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3、评价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具体数值见下表。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

二级(kg/h)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120

15

1.9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SO2

550

20

4.3

0.4

NOX

240

20

1.3

0.12

车库内环境空气中CO浓度限值参照执行《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27-1996),CO≤10mg/m3;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