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89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展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导学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在形成配子时。

3.实质:

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思考

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随机从F2中选出4株豌豆,一定是3株高茎和1株矮茎植株吗?

试解释原因。

提示:

不一定。

只有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才满足“3∶1”的分离比。

2.判断

(1)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

(2)(2016·

江苏启东中学检测)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主题一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思想分析[学生用书P7]

 测交实验不属于演绎过程而是实验验证过程。

1.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假说—演绎推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表示为如下:

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理解测交实验

1.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测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1×

隐性类型→推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

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1)测交法:

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2)自交法:

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也是由于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假说—演泽法

2.(2016·

青岛高一质量检测)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几种交配方式的应用比较

3.玉米的高甜对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袋高甜玉米种子(编号为甲、乙),已知其中有一袋是纯种,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并保留高甜玉米种子(  )

A.甲×

B.甲×

乙,得到的F1反复自交,筛选出高甜玉米

C.甲、乙分别与隐性个体测交

D.甲×

甲;

乙×

解析:

选D。

鉴别生物某性状遗传因子组成是否杂合,可选用合适的个体作亲本,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选项中A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

C不能达到留种的目的;

B不能鉴别但可以保留高甜玉米种子;

D为自交,对于植物来说,是最简便的鉴别并保留纯种的方法。

遗传学交配方式的应用

方式

应用

自交

判断遗传因子的组成、性状的显隐性、提高纯合度

杂交

判断遗传因子的组成和性状的显隐性

测交

判断遗传因子的组成

主题二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分析[学生用书P8]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

状表现(正推型)

亲本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AA×

AA

全为显性

Aa

AA∶Aa=1∶1

aa

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

全为隐性

 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型)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都是杂合子

Bb×

Bb→3B_∶1bb

测交类型

bb→1Bb∶1bb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BB×

BB或BB×

Bb或BB×

bb

只有隐性性状

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bb×

bb→bb

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决定的。

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

该男孩及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怎样的?

bb、Bb、Bb。

1.基因型与表现型推断的解题思路

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亲代表现类型及

遗传因子组成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

子代表现类

型及比例

2.逆推型的解题技巧

方法一:

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组成。

方法二:

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隐性遗传因子a,然后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作进一步的推断。

方法三:

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正推类型

1.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组成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亲本中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

子代

×

灰色

白色

82

78

118

39

50

74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选A。

根据杂交组合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灰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判断灰色是显性,且亲本灰色全是杂合子。

根据杂交组合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灰色),判断亲本中的灰色雌鼠是纯合子。

杂交组合Ⅳ亲本中的灰色雌鼠(纯合子)与组合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灰色。

 逆推类型

2.把高茎(D)与矮茎(d)豌豆杂交,F1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由此可推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应是(  )

A.Dd×

dd       

B.DD×

dd

C.Dd×

Dd

D.DD×

DD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规范答题]

1.假说—演绎法的研究程序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2.测交法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在测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比为1∶1。

4.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9]

1.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表示D)和绿色彩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3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代表雌、雄配子的两小桶中的两种彩球的数量不同并不影响实验结果,抓取彩球的次数应超过50次以上,否则不符合统计规律,结果会使误差较大。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F1为杂合子,F1产生的含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比例为1∶1,因此,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2∶1,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4.(2016·

枣庄实验中学高一质检)如图表示孟德尔为了验证分离假设所做的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对于图解中各数字所表示的内容,错误的是(  )

A.①—白花        B.②—⊗

C.③—C、cD.④—1∶1

选B。

由测交后代的性状紫花和白花可知,①处应为白花;

测交属于杂交的一种,所以选项B中的⊗(自交)是错误的;

Cc的个体会产生C与c两种配子;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5.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隐性遗传因子b控制。

统计味盲家族,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的概率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  )

①BB×

BB ②bb×

bb ③BB×

bb ④Bb×

Bb

⑤Bb×

bb ⑥BB×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④②⑤D.④⑤②

6.(2016·

哈尔滨高一检测)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第一组

甲(顶生)×

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第二组

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第三组

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

甲、乙

B.腋生;

甲、丁

C.顶生;

丙、丁

D.腋生;

甲、丙

根据表中第三组杂交组合的结果可推知:

腋生对顶生为显性,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第一、二组杂交组合的子代性状分离比都为1∶1,可知乙、丙均为杂合体。

7.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

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丙(黑色)×

乙(黑色)

12(黑色)∶4(黄色)

甲(黄色)×

8(黑色)∶9(黄色)

丁(黑色)

全为黑色

(1)根据交配组合________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

(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最可能是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属于纯合子的有________。

答案:

(1)①或③ 黑色 黄色

(2)bb Bb Bb BB 甲和丁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11(独立成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

B.每个小桶内的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遗传因子不同的配子

C.在抓取小球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同时抓取,会使结果更加准确

D.实验中所用小桶必须同等大小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要注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中所用的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两个小桶的大小以及小桶内配子的多少没有必要完全相同,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生物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但一定要保证每个小桶内不同颜色的小球的比例为1∶1。

2.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彩球50~100次,统计彩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

A.1/3B.1/5

C.1/2D.1/4

由于甲、乙两小桶中D与d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从每个小桶中抓取D的可能性为1/2,两个小桶同时抓取D的可能性为1/4。

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

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F1的自交

D.F1的测交

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山东德州实验中学检测)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5.豌豆的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子代结黄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

A.1∶1B.1∶0

C.3∶1D.2∶1

选C。

假设黄色用A代表,绿色用a代表,由“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aa,子代中结黄色种子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Aa,其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

宝安区调研)下表表示豌豆杂交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操作步骤1

操作步骤2

表现型

纯种高茎授粉到纯种矮茎

播种F1种子,发育成F1植株

F1全为高茎

组别一中F1种子与矮茎豌豆种子等量混合种植得植株,所有植株统称为F1植株,结子为F2

播种F2种子,发育成F2植株

A.由组别一可知高茎为隐性性状

B.组别二中,F1植株都为高茎

C.F2植株基因型比例为1∶1

D.F2植株表型可能为高茎∶矮茎=3∶5

二、非选择题

7.下列是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表示________,F1表示________,F2表示________,F3表示________。

图中×

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

(2)图中AA和Aa全是红花,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1进行自花传粉,可产生________种雌配子或雄配子,其类型有________。

(4)F3性状表现说明,纯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能________遗传,杂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产生________。

(1)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杂交 自交

(2)显性遗传因子具有显性决定作用

(3)两 A、a

(4)稳定 性状分离

8.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亲本性状表现

腋生

顶生

顶生×

804

腋生×

651

207

295

265

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杂交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花腋生豌豆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杂交组合三子代花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1)在杂交组合二中,腋生×

腋生→腋生、顶生,由此推测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

(2)在杂交组合二中,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3∶1,由此推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BB∶2Bb∶1bb,腋生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3)杂交组合三中,子代性状表现比例为1∶1,由此推测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Bb×

bb,子代花腋生豌豆全为杂合子。

(1)二 腋生 

(2)Bb Bb 2/3 (3)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