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89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    合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28.6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1568.2万人,乡村人口为96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男性人口为1305.2万人,女性人口为1223.4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为23.9万人,出生率为9.47‰;死亡人口为14.5万人,死亡率为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3‰。

                    表1                          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区总人口

2528.6

100.0

其中:

城镇

1568.2

62.0

乡村

960.4

38.0

其中:

男性

1305.2

51.6

女性

1223.4

48.4

其中:

0-14岁

341.1

13.5

15-64岁

1936.4

76.6

其中:

65周岁及以上

251.1

9.9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10.2:

39.8:

50.0。

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4.8%和74.9%。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3786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牧区上涨1.6%。

分八大类消费类别看,呈现“七升一降”。

衣着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10.0%,居住价格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2%;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2%。

从工业生产者角度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上涨6.3%和10.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4%,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4%。

 

表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

类    别

2017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1.7

    城市

101.7

    农村牧区

101.6

    食品烟酒

99.8

     #粮食

101.3

      畜肉

96.1

      蛋

95.2

      水产品

105.9

      鲜菜

93.1

      鲜果

105.5

    衣着

101.3

    居住

101.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交通和通信

101.4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0

    医疗保健

110.0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2

 

年末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283.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

全年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为5.7万人。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上年下降14.4%,如果剔除2016年虚增因素,比上年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3.1亿元,比上年增长0.2%。

分旗县看,全区103个旗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60亿元的旗县2个,超20亿元的旗县7个,超10亿元的旗县30个。

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15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财政扶贫支出121亿元,增长1.1倍。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5.8万公顷,下降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2.5万公顷,增长4.1%。

粮食总产量达2768.4万吨,比上年下降0.4%;油料产量222.7万吨,增长1.2%;甜菜产量363.0万吨,增长36.4%;蔬菜产量1364.6万吨,下降9.2%;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40.8万吨,增长7.7%。

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2614.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2%;牲畜总增头数7148.6万头(只),总增率达52.6%。

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1392.9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比重90.3%。

全年肉类总产量267.6万吨,比上年增长3.4%。

其中,猪肉产量达到73.5万吨,增长2.0%;牛肉产量达到59.5万吨,增长7.0%;羊肉产量达到104.1万吨,增长5.2%。

牛奶产量693.0万吨,下降5.6%;禽蛋产量53.2万吨,下降8.3%。

表3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2017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

2768.4

-0.4

  小麦(万吨)

170.3

0.2

  玉米(万吨)

2085.0

-2.6

  稻谷(万吨)

77.1

22.1

  大豆(万吨)

108.4

7.9

  薯类(万吨)

163.8

-2.5

油料(万吨)

222.7

1.2

甜菜(万吨)        

363.0

36.4

水果(含果用瓜)(万吨)

340.8

7.7

蔬菜(万吨)    

1364.6

-9.2

牛奶(万吨)

693.0

-5.6

绵羊毛(万吨)

12.7

-4.7

山羊绒(吨)

0.8

-5.6

水产品(万吨)

15.6

-1.3

肉类总产量(万吨)

267.6

3.4

  猪肉

73.5

2.0

  牛肉

59.5

7.0

  羊肉

104.1

5.2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万头、只)

12614.8

-7.2

  大牲畜(除牛外)(万头)

235.2

-1.1

  羊(万只)

9873.5

-8.0

  猪(万头)

1387.6

-6.1

  牛(万头)

1118.4

-2.8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484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5.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8%。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9.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4%。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90597.3万吨,比上年增长7.1%;焦炭产量3046.4万吨,增长8.2%;天然气产量299.5亿立方米,增长0.1%;发电量达到4435.9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其中,风力发电量551.4亿千瓦小时,增长18.8%;钢材产量2002.7万吨,增长18.0%;铝材产量214.6万吨,下降9.1%。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2017年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90597.3

7.1

焦炭(万吨)

3046.4

8.2

天然气(亿立方米)

299.5

0.1

原油 (万吨)

124.8

-28.5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435.9

12.3

粗钢 (万吨)

1983.5

19.5

钢材 (万吨)

2002.7

18.0

电解铝 (万吨)

265.8

7.0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988.4

-1.3

化肥 (万吨)

438.3

64.0

精甲醇 (万吨)

820.2

8.7

水泥 (万吨)

3045.3

-25.7

乳制品 (万吨)

263.4

1.9

铝材(万吨)

214.6

-9.1

彩色电视机 (万部)

137.4

25.4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辆)

78946

-15.5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355.0

6.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7%;实现利润增长1.2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2%,产成品库存额增长8.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00.7亿元,比上年下降5.9%。

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010家,比上年增加19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53.9万平方米,下降13.3%;竣工房屋面积2031.5万平方米,下降20.0%;房屋建筑竣工率37.2%。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6.9%。

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0%。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6%。

表5 分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同比增长(%)

农林牧渔业

15.3

采矿业

3.0

制造业

-9.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5.9

建筑业

-86.4

批发和零售业

-3.5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6.1

住宿和餐饮业

45.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6.5

教育

9.4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89.7亿元。

商品房待售面积1265.6万平方米,下降8.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5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1%,增长6.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5.6亿元,增长9.5%。

表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

 

2017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160.2

6.9

城镇

6454.6

6.6

其中:

城区

5087.9

6.3

乡村

705.6

9.5

 

六、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942.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22.8%。

其中,出口总额334.8亿元,增长15.8%;进口总额607.7亿元,增长27.0%。

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35.3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6.8%;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02.9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22.7亿元。

表7                            海关进出口分项表

 

单位

2017年

比上年增长(%)

海关进出口总额

亿元

942.4

22.8

出口总额

亿元

334.8

15.8

一般贸易

亿元

281.7

29.2

边境小额贸易

亿元

31.3

19.3

加工贸易

亿元

11.9

-42.7

进口总额

亿元

607.7

27.0

一般贸易

亿元

253.6

20.8

边境小额贸易

亿元

271.6

49.2

加工贸易

亿元

10.8

-4.6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1.5亿美元。

年内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453家,比上年增加91家。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2.7亿吨,比上年增长13.5%。

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206.5亿吨公里,增长16.9%。

 

表8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及增速

 

单位

2017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亿吨

22.7

13.5

  铁路

亿吨

8.0

14.5

  公路

亿吨

14.7

12.9

  民航

万吨

2.9

2.9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5206.5

16.9

  铁路

亿吨公里

2442.0

20.3

  公路

亿吨公里

2764.5

14.1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6061.3万人,比上年下降3.8%。

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62.8亿人公里,下降3.3%。

 

表9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及增速

 

单位

2017年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16061.3

-3.8

  铁路

万人

5452.2

1.1

  公路

万人

9421.0

-8.9

  民航

万人

1188.1

24.2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362.8

-3.3

  铁路

亿人公里

220.1

-1.1

  公路

亿人公里

142.7

-6.6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498.0万辆,比上年增长13.3%;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53.7万辆。

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277.0万辆,增长10.3%;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27.6万辆,增长5.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6.7%。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482.6亿元,增长98.0%;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34.3亿元,增长25.9%。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2.3万户,下降13.3%;移动电话用户2841.2万户,增长15.0%。

全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3.2户/百人。

年末互联网用户2854.3万户,增长15.9%。

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2360.3万户,增长15.4%;互联网宽带用户494万户,增长18.4%。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4.8万人次,增长3.9%;旅游外汇收入12.5亿美元,增长9.4%。

国内旅游人数11461.2万人次,增长19.1%;国内旅游收入3358.6亿元,增长27.4%。

 

八、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95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30.0亿元,比年初增加769.1亿元,增长7.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748.1亿元,比年初增加793.9亿元,增长13.2%;广义政府存款余额4286.5亿元,比年初减少33.6亿元,下降0.7%。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456.0亿元,比年初增加2095.0亿元,增长10.8%。

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220.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2亿元,增长13.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2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1亿元,增长10.1%。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2826家,比上年增加97家。

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69.9亿元,增长17.1%。

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86.5亿元,增长35.4%。

全年全区人寿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6.0亿元,累计赔付49.4亿元。

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全年全区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5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3.3亿元,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2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8%。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46元,增长4.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70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4%。

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1707元,增长6.6%;经营净收入6349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1824元,增长5.3%;转移净收入5789元,增长6.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38元,增长3.9%。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4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7%。

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649元,增长8.2%;经营净收入6385元,增长2.7%;财产净收入515元,增长13.8%;转移净收入3036元,增长21.8%。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184元,增长6.3%。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4%,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8%,分别比上年下降0.9个和1.5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4.3万人,比上年增长6.0%;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43.4万人,增长1.0%。

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7.1万人,增长2.5%;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3万人,下降18.3%。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26.6万人,下降4.2%。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495.1万人,增长1.4%。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全年招收学生13.6万人,增长2.0%;在校学生44.8万人,增长2.6%,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7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0.1万人;毕业学生11.8万人,增长5.7%。

年末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0个,招收研究生7176人,增长11.7%;在校研究生2.0万人,增长6.6%,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5580人,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中有蒙古族研究生4907人。

年末有普通高中293所,全年招收学生14.4万人,下降2.3%;在校学生43.6万人,下降2.9%,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2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1.9万人;毕业学生15.3万人。

年末有初中683所,全年招收学生22.5万人,增长13.9%;在校学生61.9万人,增长1.0%,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8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5.8万人;毕业学生21.5万人。

年末有小学1658所,招收学生21.6万人,下降5.1%;在校学生132.5万人,下降1.0%;毕业学生22.6万人,增长13.8%。

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64万人,增长5.4%。

全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8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10项,应用技术成果421项,软科学成果2项。

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1项。

全年专利申请11701件,授权专利6271件。

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3766个。

合同成交金额162.8亿元,增长12.9%。

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14.3亿元,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5.3亿元,吸纳区外技术成果金额143.2亿元。

全区共有49个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的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6个。

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8个,其中,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21个。

现拥有文化馆120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93座,档案馆139座,已开放各类档案343.3万卷。

年末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2%。

年末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85.6万户。

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27974万份,出版各类期刊1382万册,出版图书5966万册。

全年生产故事影片7部,蒙语译制片100部。

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222枚。

其中,国外获奖牌35枚,国内获奖牌187枚。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4217个,其中,医院775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9个,妇幼卫生机构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1个。

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5.0万张,增长8.0%,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1.9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2.2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4万张。

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0万人,增长5.8%,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7.0万人,注册护士7.2万人。

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万人。

年末全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469个,比上年增长7.5%。

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84个。

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7万张,各类福利院收养人数0.8万人。

全年共有162.9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6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2.7亿元,分别增长8.6%和8.1%。

接受社会捐赠93.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9.9万公顷。

其中,人工造林34.2万公顷,飞播造林6.8万公顷,封山育林13.8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1万公顷。

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2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5.9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8.6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6万公顷。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48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03%。

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1267.7万公顷。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2万公顷。

优于城市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为16.7%。

初步核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1)增长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2)增长5.7%,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6.2%。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3)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8.3%,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下降2.2%,吨水泥综合能耗增长3.1%,吨钢综合能耗增长1.4%。

注释: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3)主要耗能工业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