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07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教师版

金山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

1.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

A.25℃B.35℃C.37℃D.42℃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故选C。

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核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故C正确.ABD错误.

3.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

【答案】A

【解析】

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4.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紫光B.红光C.橙光D.黄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应选B。

5.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俐略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

【答案】C

【解析】

【详解】托里拆利是历史上第一次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故C正确.

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A点挂一重物,图中力F1、F2、F3和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  )

A.F1B.F2C.F3D.F4

【答案】A

【解析】

【详解】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杠杆受到的物体的拉力使杠杆沿着逆时针转动,所以受到的另外一个力应该使杠杆沿着顺时针转动,所以F3和F4不符合;要想使拉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这个力的力臂最大,由图可以看出F1的力臂比F2的力臂大。

故选A。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电路图可得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都是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闭合开关前,只有R1接入电路,电流表测R1的电流,闭合开关后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选B。

8.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并将切去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方,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ΔF甲、ΔF乙和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关系是(  )

A.ΔF甲>ΔF乙,ΔP甲﹤ΔP乙B.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C.ΔF甲=ΔF乙,ΔP甲>ΔP乙D.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切割前后水平面都完全承担了物体的重量,所以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因为物体切割前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

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压力不变,所以压力的变化量都为0,所以ΔF甲=ΔF乙;设切去之前的压强为p,压力为F,底面积为S,切去的质量为m切,则切去前的压强为

因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甲的底面积大,所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切去相同质量后变化的压强为

因为压强p相等,减少的质量相等,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ΔP甲﹤ΔP乙。

故选D。

二、填空题

9.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伏;标有“220V800W”字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0.5小时,耗电_____度;为了减少输电损耗,发电厂的电能是通过_____输电的方式输送到各地(选填“高压”或“低压”)。

【答案】

(1).220

(2).0.4(3).高压

【解析】

【详解】[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该用电器正常工作0.5h消耗的电能为

[3]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导线上的输电损耗。

10.如图所示,篮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惯性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篮球最终落到地面上,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答案】

(1).增大

(2).不变(3).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1]重力势能和质量与高度有关,篮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篮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篮球所具有的惯性不变。

[3]篮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落到地面上,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若汽车行驶100米时,重500牛的乘客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焦;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温度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

(1).静止

(2).0(3).增加

【解析】

【详解】[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乘客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汽车在水平方向运动,所以重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的功为0。

[3]汽车轮胎的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伏,在10秒内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2安,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库,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焦。

【答案】

(1).2

(2).10(3).4

【解析】

【详解】[1]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该导体的电阻为

[2]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13.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5×10-4米3,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牛,浮力方向_____;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_____牛。

【答案】

(1).4.9

(2).竖直向上(3).0

【解析】

【详解】[1]所受的浮力为

[2]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因为物体在水中漂浮,说明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说明重力和浮力二力平衡,所以所受合力为零。

1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

若电路中电阻R1或R2发生了短路故障:

(1)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__,电压表V的示数为_____;

(2)当电键S闭合后,两个电表的示数均发生了变化。

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示数变化情况及对应的故障。

_____。

【答案】

(1).0

(2).U(3).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R1短路

【解析】

【详解】

(1)[1]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2以及电流表串联,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流中的电流很小,所以电流表几乎不偏转,示数为0。

[2]定值电阻R2和电流表当导线处理,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为U。

(2)[3]若R2短路,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都是测电源电压,所以电源电压不变,不符合题意,故假设不成立,所以是R1短路;当闭合开关S前,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0,闭合开关后因为R1短路,所以电压表也被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测R2的电流,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15.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年,意大利教授伏打用锌、铜两种金属与盐水接触产生了电,他将这种电称为“金属电”。

据此原理发明了伏打电堆,图(a)为一个伏打电池;

材料二∶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串联成闭合电路,并使得铜丝和铁丝的两个连接点温度不同,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

图(b)为模拟塞贝克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两接触点的温差/℃

0

100

200

300

电流/A

0

0.064

0.142

0.229

 

(1)根据以上塞贝克模拟实验资料及实验数据,可知金属丝两连接点的____越大,热电流越大;图(b)电路中是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请设计一简单实验说明判断图(a)伏打电池金属板A、B正负极的方法:

_____。

【答案】

(1).温度差

(2).内能(3).将电压表

正、负接线柱分别接在金属板A、B上,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向右偏转,则判断出A金属板为电源正极,反之则反

【解析】

【详解】

(1)[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金属丝两连接点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2]图(b)中因为存在温度差,所以产生了电流,所以

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2)[3]电压表接反时指针会反向偏转,接正确时正向偏转,所以,可以利用电压表,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分别接在金属板A、B上,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向右偏转,则判断出A金属板为电源正极,反之则A金属板为电源负极。

三、作图题

16.在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

【答案】

【解析】

【详解】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选取一段表示2.5N力的线段,然后过球心做竖直向下,大小为10N的重力,如下图: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

【答案】

【解析】

【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18.根据如图中小磁针的N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感线方向,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与小磁针N极靠近的螺线管的右端一定是S极;

根据图示的线圈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因此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磁感线方向从N极指向S极.答案如下图所示.

四、计算题

19.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求:

水吸收的热量。

[c水=4.2×103焦/(千克·℃)]

【答案】4.2×105J

【解析】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2kg×50℃=4.2×105J

答:

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

20.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

(1)该物体的速度v;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答案】①2m/s;②10N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可知,当路程为12m时所用

时间是6s,则速度为

(2)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为

答:

(1)该物体的速度为2m/s;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10N。

2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20Ω1A”字样,将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最右端,闭合电键S:

(1)若电路

MN间仅连入电流表,求: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___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____;

(2)现有阻值为8欧、10欧和20欧的三个电阻,请从中选择一个接入MN间,要求:

滑片可以移动到变阻器两端,且电路能正常工作,则应选择的电阻阻值为______欧;满足上述要求时,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ΔU最大_____。

【答案】

(1).0.6A

(2).7.2W(3).20(4).6V

【解析】

【详解】

(1)[1]因为滑片移到变阻器的最右端,所以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0Ω,若电路的MN间仅连入电流表,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2)[3]根据题意,当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但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最大电流不能超过1A,所以需要的最小电阻为

所以,选择的定值电阻为20Ω的电阻。

[4]当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当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

22.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2千克的水。

均匀实心圆柱体乙、丙的质量均为4千克,且底面积均为容器底面积的一半。

求:

圆柱体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帕)

放入前

放入后

980

1470

980

1960

 

(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现将圆柱体乙、丙分别竖直放入容器甲中,放入柱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如下表所示:

①容器甲的底面积S甲;

②关于圆柱体乙、丙的密度,根据相关信息,只能求出柱体乙的密度,请说明理由,并求出乙的密度ρ乙。

【答案】

(1)2×10-3m3;

(2)①0.02m2;②因为无法得到丙的体积,所以没法求丙的密度,4×103kg/m3

【解析】

【详解】

(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2)①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容器的底面积为

②容器底所处的深度最高为

放入乙后容器底所处的深度为

所以,放入丙后水不能浸没丙,所以没法得到丙的体积,所以不能计算丙的密度;

放入乙后,变化的压强为

所以,增加的深度为

乙的体积为

乙的密度为

答:

(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2×10-3m3;

(2)①容器甲的底面积为0.02m2;

②因为无法得到丙的体积,所以没法求丙的密度,乙的密度为4×103kg/m3。

五、实验题

23.“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实验中需用量筒测量物体的_____;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探究当甲物体处于____状态时(选填“静止”或“向左加速运动”)二力的关系,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牛。

【答案】

(1).

(2).体积(3).静止(4).2

【解析】

【详解】[1]测量固体密度时,用天平测出质量,测出体积,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得到密度,所以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2]实验中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

[3]根据图可知,甲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二力平衡,所以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选填静止。

[4]从图中可以看出,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5N,所以测力计的读数为2N。

2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他先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厘米、12厘米或18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像,可判断:

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厘米。

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答案】

(1).烛焰

(2).放大(3).12(4).幻灯机

【解析】

【详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成放大的像。

[3]因为能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且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物距是20cm,像距是30cm,所以

所以焦距为12cm。

[4]物距是20cm焦距为12cm,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所以应用是幻灯机。

25.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和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Δp地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

实验中,他们在一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然后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浸入水中,待物体静止后,利用仪器测出了Δp水和Δp地,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一中: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ρ物(kg/m3)

0.5×103

0.6×103

1×103

1.5×103

2.0×103

3.0×103

4.0×103

Δp水(帕)

490

588

980

980

980

980

980

Δp地(帕)

490

588

980

1470

1960

2940

39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数据中Δp水与Δp地的大小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当ρ物≤ρ水时,Δp水_____Δp地;当ρ物˃ρ水时,Δp水______Δp地(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分析比较表格中第2行与第4行中Δp地和ρ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

(3)由实验序号4、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ρ物˃ρ水时,ρ物、ρ水、Δp水和Δp地满足一定的关系。

若换用另一物体做进一步实验探究,请在表二实验序号8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序号

8

ρ物(kg/m3)

1.2×103

Δp水(帕)

1960

Δp地(帕)

______

 

【答案】

(1).等于

(2).小于(3).体积相同的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Δp地与ρ物成正比(4).1176

【解析】

【详解】

(1)[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当ρ物≤ρ水时,Δp水=Δp地。

[2]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当ρ物˃ρ水时,Δp水<Δp地。

(2)[3]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随着物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与物体的密度的比值为常数,所以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和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3)[4]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与物体的密度的比值为

由表格可以看出物体的密度为1.2×103kg/m3,则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为

26.现有器材:

电源两个(电压分别4.5伏和6伏),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键各两个,滑动变阻器A、B两个(A标有“10Ω1Α、B标有“20Ω2Α”字样),待测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和待测电阻RX各一个,及导线若干。

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小红同时要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两位同学分配器材,然后使用各自分得的器材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

(1)在小华的实验中,实验步骤正确,当刚闭合电键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此时测得的电阻Rx=_____欧。

(精确到0.1欧),小华继续实验获取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

(2)在小红的实验中,当滑片在变阻器的中点附近(阻值为最大阻值的一半)时,小灯正常发光。

小红在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选填“A”或“B”),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需写出计算过程)_____

【答案】

(1).10.0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3).A(4).1W

【解析】

【详解】

(1)[1]根据图可以读出灯

电压为2V,灯的电流为0.2A,所以灯的电阻为

[2]因为小华的实验目的是测电阻,所以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2)[1]假设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是6V,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20Ω,则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恰好等于题意中的电流,故假设成立,所以小红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A,选择的电源电压是4.5V。

[2]电路中的电流为

灯的实际功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