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28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431.docx

公共基础知识431

公共基础知识-431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25.00)

1.行政管理体系的核心系统是()。

(分数:

1.00)

 A.结构体系

 B.运行机制

 C.权责体系 √

 D.规章制度

解析:

2.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形式,是我国现行编制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

(分数:

1.00)

 A.包括公安、安全、司法等政府机构在内的政法工作部门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的工作部门 √

 C.地方党、政、群机关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解析:

3.《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为核心。

(分数:

1.00)

 A.政企分开

 B.政资分开

 C.政府职能转变 √

 D.国务院机构改革

解析:

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是指()。

(分数:

1.00)

 A.股东以购买的股票为限

 B.股东以其财产额为限

 C.股东以出资额的收益为限

 D.股东以出资额为限 √

解析:

5.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据是()。

(分数:

1.00)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B.上层建筑的变革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

 D.社会革命

解析:

6.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分数:

1.00)

 A.农业

 B.教育和科学 √

 C.工业

 D.商业

解析:

7.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分数:

1.00)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

解析:

8.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分数:

1.00)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政治联盟性质的

 C.社会主义性质的 √

 D.人民民主性质的

解析:

9.下列内容在规范性文件中均应包括的是:

()。

(分数:

1.00)

 A.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 √

 B.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通报日期

 C.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D.标题,制发机关,成立时间

解析:

10.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

()。

(分数:

1.00)

 A.命令

 B.指示

 C.通知 √

 D.通报

解析:

11.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拥有()。

(分数:

1.00)

 A.重大决策权

 B.经营自主权

 C.资产所有权

 D.法人财产权 √

解析:

12.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分数:

1.00)

 A.国家职能

 B.政府职能 √

 C.立法职能

 D.司法职能

解析:

13.著作财产权包括()。

(分数:

1.00)

 A.发表权

 B.演绎权 √

 C.修改权

 D.署名权

解析:

14.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报告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

1.00)

 A.党的先进性建设 √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D.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解析: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分数:

1.00)

 A.规范收入分配和发展社会事业

 B.完善社会保障和规范收入分配

 C.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 √

 D.规范收入分配和解决民生问题

解析:

16.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分数:

1.00)

 A.二

 B.三

 C.四

 D.五 √

解析:

17.马克思主义是从()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分数:

1.00)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实践 √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解析:

1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分数:

1.00)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荣誉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解析:

19.“我们既不要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我们要做自然的朋友。

”这一论断蕴涵的哲理是()。

(分数:

1.00)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人们能够认识规律

 C.人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做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解析:

20.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分数:

1.00)

 A.立法解释 √

 B.行政解释

 C.司法解释

 D.适用解释

解析:

21.决定法的本质的是()。

(分数:

1.00)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

 C.党的政策

 D.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解析:

22.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

1.00)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

 C.理顺关系

 D.精兵简政

解析:

23.()标志着行政职能的横向广度。

(分数:

1.00)

 A.职能体系

 B.职务范围 √

 C.职责深度

 D.职权方式

解析:

24.下列哪个具体行政行为不在行政复议范围:

()。

(分数:

1.00)

 A.某甲不服行政机关对其任免的决定 √

 B.某乙认为民政局发给其的抚恤金数额不够

 C.某丙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保护其财产安全

 D.某丁认为公安局的罚款是违法的

解析:

25.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而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的,必须在障碍消除后的()内提出。

(分数:

1.00)

 A.7日

 B.10日 √

 C.15日

 D.无时间限制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20,分数:

30.00)

26.()不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分数:

1.50)

 A.某文学家生前大量的通信

 B.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C.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 √

 D.人民法院制作的离婚调解书 √

解析:

27.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

(分数:

1.50)

 A.政事分开 √

 B.管办分开 √

 C.医药分开 √

 D.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

解析:

28.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

(分数:

1.50)

 A.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B.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党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扬党内民主 √

 D.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和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

 E.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 √

解析:

29.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分数:

1.50)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源泉

解析:

30.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分数:

1.50)

 A.真理的有限性 √

 B.真理的条件性 √

 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的正确反映 √

 D.真理中有错误

解析:

31.关于刑罚与犯罪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

1.50)

 A.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必要条件 √

 B.没有犯罪也就无所谓刑罚 √

 C.刑罚是由于犯罪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

 D.刑罚并不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

解析:

32.下列选项中,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的是:

()。

(分数:

1.50)

 A.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B.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C.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

 D.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

 E.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

解析:

33.区分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

1.50)

 A.前者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后者选人、用人的价值向偏重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 √

 B.前者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后者把文官系统看作独立的利益集团,将文官身份“分裂”开来 √

 C.前者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后者强调文官管理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政党干预 √

 D.前者表现为所有公务员都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并规范执行之,后者则搞“政治中立” √

解析:

34.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

1.50)

 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

 B.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

解析:

35.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包括()。

(分数:

1.50)

 A.稳定物价、调节税率 √

 B.充分就业 √

 C.经济增长 √

 D.平衡国际收支 √

解析:

36.下列有关简易程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

1.50)

 A.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 √

 B.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 √

 C.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如果法律没有对某一程序作出特别规定,仍应按普通程序办理 √

 D.人民法院在按普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它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解析:

37.我国要逐步形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

(分数:

1.50)

 A.商品市场 √

 B.金融市场 √

 C.土地市场 √

 D.劳动力市场 √

解析:

3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

1.50)

 A.宪法 √

 B.判例

 C.乡规民约

 D.法律 √

解析:

39.现代行政决策的“分离化”含义是()。

(分数:

1.50)

 A.上级与下级决策权分享

 B.咨询系统与中枢系统分离 √

 C.制度决策与执行决策分离 √

 D.咨询系统与信息系统分离

 E.党务群工类

解析:

4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主要是()。

(分数:

1.50)

 A.保障职能 √

 B.参数调节职能 √

 C.直接配置资源职能

 D.间接配置资源职能 √

解析:

41.犯罪首要分子是指()。

(分数:

1.50)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

 D.积极参加聚众犯罪的

解析:

42.下列哪些属于生物工程的范围()。

(分数:

1.50)

 A.基因工程 √

 B.分子工程

 C.细胞工程 √

 D.发酵工程 √

解析:

43.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

(分数:

1.50)

 A.转变政府职能

 B.精简政府机构 √

 C.减少人员编制 √

 D.简化办事程序 √

解析:

4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

(分数:

1.50)

 A.民主选举 √

 B.民主决策 √

 C.民主治理

 D.民主管理 √

 E.民主监督 √

解析:

45.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有:

()。

(分数:

1.50)

 A.系统原则 √

 B.效率原则

 C.渐进原则 √

 D.适度原则 √

 E.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

解析:

三、判断题(总题数:

20,分数:

10.00)

4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预防腐败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8.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9.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0.当一事物存在时,其自身已经包含着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因素,构成事物自我发展的内在基础。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对象是人民群众及社会生活。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52.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生产工具。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53.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四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54.政府职能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发展性。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5.社会保障是政府行为。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56.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的过程中,国有股权在公司中所占的份额应当是多数。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7.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8.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

(分数:

0.5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9.《民法通则》在债权一节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定金、违约金、抵押和留置。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0.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只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2.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遵循宪法和法律,而不包括要求行政机关遵循自己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3.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是与全国人大并列的机构,可以独立行使职权。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4.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与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相适应的。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5.单一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即为中央集权制,联邦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即为地方分权制。

()

(分数:

0.5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

2,分数:

10.00)

66.某居民区共有居民480户,一年中共发生入室盗窃40余起,县公安局决定向每户居民征收治安费100元,由居委会代收。

因绝大多数居民不服公安局的决定,居委会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将县公安局的决定改为,治安费按每月每人1元的标准收取。

之后仍有350户居民不服复议决定,准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居民认为掏点钱买平安也值得,居委会考虑到和公安局的关系,不再出面。

问:

①在上述事例中,谁能够充当行政诉讼原告?

②起诉时应以谁为被告?

③可向何地法院提起诉讼?

④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诉讼中有无第三人,若有,请指出;若无,请说明理由。

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解决人数众多给诉讼带来的困难?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该居民区的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充当原告。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凡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提起诉讼,即可以充当原告。

②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护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据此,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③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和向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

④由于居委会和其他130户居民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所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他们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⑤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因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推选出代表进行诉讼。

解析:

67.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

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

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将其腿打断。

某日晚,甲又去乙家。

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在窗户下,顿时满腔仇恨,产生了打死甲的念头。

当即举起铁锹朝甲的头部猛劈下来,将甲打倒在地。

甲挣扎着欲逃离现场。

乙拿着扁担赶到,乙丙各持凶器照甲的腿部猛打,直至甲不能动弹。

甲被抬回家后,因失血过多和头部重伤,很快就死去。

问:

乙、丙二人是否构成杀人的共犯?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

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

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

①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其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他们之间的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犯罪的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而活动。

②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共同犯罪。

只有同时具备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

在本案中,乙、丙在犯罪前有过预谋。

这说明,乙、丙曾有过伤害甲的共同故意。

但在实施犯罪之时,丙的犯罪故意变为了故意杀人,而乙的故意仍为伤害。

在主观方面,乙、丙二人缺乏杀人的共同故意。

解析:

五、公文改错题(总题数:

1,分数:

10.00)

68.根据公文写作要求,分条列项指出下面公文文稿中至少8处错漏,并简述理由。

关于区教育局校办企业管理科更名的请示报告

区委、区政府、区经委:

经局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将局校办企业管理科更名为XX区校办工业总公司,原该科科长张XX同志任总经理。

以上请求如无不当,请即批复。

××区教育区

1995年六月九日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标题结构不完整。

②生造文种。

③多头主送。

④请示平级。

⑤一文数事。

⑥结尾不合作者本意,表达有误。

⑦日期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⑧请示未批准抄送下级。

解析:

六、综合分析题(总题数:

1,分数:

15.00)

6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论述“三个文明”与“三个代表”的关系。

(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性。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协调发展。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个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三个文明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①建设政治文明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平等、公平竞争。

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没有健全、科学的法制,经济就不能有序进行。

只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形成健全合理的法律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②建设政治文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3)①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把三个文明作为辩证的统一体。

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