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7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2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混凝土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3)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4)加强工艺控制,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5)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形成一批较为先进、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加以推广应用。

二、治理范围和重点

2.1治理范围

本项目的桥涵(通道)、隧道、混凝土支挡工程。

2.2治理重点

1.管理通病:

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流于形式;检查验收不规范、不严格;工地实验室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

2.施工工艺通病:

原材料存放不规范;钢筋锈蚀;钢筋绑扎成型施工刚度不够;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控制不严格,计量不准确;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浆不实等。

3.实体质量通病: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合格率低;蜂窝、麻面及露筋,预埋件位置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型尺寸控制不严,外观粗糙等缺陷。

三、治理要求及主要措施

3.1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1.根据所承担的工程特点,明确治理目标和环节,细化治理措施,落实治理责任,制定严格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及时总结治理经验。

2.施工管理精细化

(1)从实用性、指导性出发,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坚决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2)推行“三个集中、两项制度”,采取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3)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4)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对混凝土的拌和方法、拌和时间、运输工具、振捣方式、振捣方法与时间、养生方法与时间等都要制定详细具体的措施,并严格落实。

(5)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进行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6)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7)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3.2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1.确保原材料质量

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外加剂、集料、锚夹具、连接器等进场检验。

严格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频率和质量标准检验各种进场原材料,进场原材料数量、厂家、合格证(化验单)与进场后检验报告要一一对应,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省高指施工指南、要点和“三个集中、两项制度”的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作好记录。

2.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T523-2004)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和技术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根据本合同外加剂使用情况和储蓄有效期适量进货(库存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在仓库中存放。

根据混凝土拌和和使用情况在仓库按每盘混凝土添加剂量人工称量进行分装,然后运到拌和现场添加,严禁在拌和现场进行拆装随用随称量添加。

3.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试配强度一般不大于设计强度的1.3倍,配合比中的任意一材料发生产地、厂家变化时,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验证后方可使用。

雨天施工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为了保证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同一部位如墩台柱、盖梁、梁板、护栏等部位的混凝土必须使用同一个混凝土配合比,所用水泥必须为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产品、砂石材料必须为同一料源地产品。

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等,在混凝土拌和站、浇筑现场都要及时调整及时检测混凝土塌落度,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拌和站,及时调整水灰比,确保拌制的混凝土和设计配合比相一致。

拌和混凝土选用经过培训的合格的操作人员,拌和时间合适,搅拌均匀,从拌和点到施工点坍落度损失大于3厘米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4.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

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

加强混凝土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

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在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适当加密;采取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实行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强度和龄期双控,确保孔道压浆密实。

5.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浇注前要做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

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认真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

在重视大型结构物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6.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

加强外购成品梁板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保证外购成品梁板由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单位生产;对于大于C40等级商品混凝土,加强浇注成品构件的强度无损检测,强度检测值低于规定值及时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

7.加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

同时,切实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

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具体环节施工技术措施

4.1桩基混凝土施工措施

在灌注混凝土全过程中,应认真、细致地量测混凝土面高度,以决定拆管长度。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桩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适当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桩体混凝土灌注要比设计高1.0m以上。

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4.2大体积砼施工温控措施

1.大体积砼的浇筑尽量选择在一天温度最低时进行,按照下述方法控制砼水化热温度。

(1)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2)采用水化热低的矿碴水泥、粉煤灰水泥。

(3)减少浇筑层厚度,加快砼散热速度。

2.夏季砼在浇筑前的砼温度不超过32℃,并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证砼温度不超过32℃。

(1)集料及其它组成成分的遮荫或围盖或冷却。

(2)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泵送及其它设备的遮荫或冷却。

(3)喷水以冷却集料。

(4)用制冷法或埋水箱法或在部分拌和水中加碎冰以冷却拌和水,但在拌和完后,冰要全部融化。

(5)与砼接触的模板、钢筋在浇筑砼前冷却至32℃以下,其方法有盖以湿麻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

4.3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麻面预防措施

将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模板接缝要严密,如有缝隙,用玻璃胶或透明胶带封堵严实,防止漏浆。

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蜂窝预防措施

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拌和站的计量器,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砼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其持续搅拌最短时间大于90s。

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采用串筒辅助下料。

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移动距离不大于1.5倍振捣半径,每次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cm。

3.孔洞的预防措施

(1)砼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免混凝土分层过厚,使振捣不及时造成孔洞。

(2)对于钢筋密集处,在进行钢筋绑扎时注意保证钢筋质量,上下钢筋对齐以便振捣棒能顺利地从上插到需要振捣的部位。

(3)对难以振到的倒角部位,用钢筋或钢管导振或者将模板割洞口,以便振捣棒能进行振捣。

(4)振捣工人必须控制好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振捣间距不能大于1.5倍振捣半径,单个点振捣时间不能小于20s。

但也不能过振,合适的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混凝土表面平坦出浆、将模板各个角落填满即可停止振该部位。

(5)砼配合比需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不能太干,墩身和T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以免砼难以振捣。

(6)当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进行导流,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7)避免混凝土中混有杂物。

4.露筋的预防措施

(1)钢筋班准确加工钢筋,避免成形钢筋过长或过短,过长易造成钢筋挨到模板而造成露筋。

(2)进行钢筋垫块垫放时,必须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分层厚度过厚而不利于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时注意保证质量,防止漏振或振捣不到位。

(3)派专人对内外模板不间断地检查,对于变形过大的模板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纠正。

(4)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接缝进行处理,防止漏浆造成露筋。

(5)当混凝土浇筑下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导流,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6)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强度不足前避免踩踏,以免露筋。

(7)避免过早拆模,注意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在进行模板拆除时,避免模板碰撞结构本身造成露筋。

5.缺棱掉角的预防措施

(1)对模板接缝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漏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被物体碰撞造成掉角。

(2)现场需按试验室的通知开工,避免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时过早拆模,易造成结构物表面及棱角损伤。

(3)冬季砼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4)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或木板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6.施工缝夹层的预防

(1)在模板侧面和底面开口,将施工时产生的杂物冲洗干净。

(2)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3)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的砼。

4.4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

1.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准确牢固,在浇筑砼过程中不得有明显变形和跑模。

墩身、防撞栏等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切实保证,防止垫块布置过稀、箍筋凸出、扎丝外露而产生砼露筋、开裂的现象。

2.配合比

(1)为防止收缩裂缝和过大的徐变,规定:

C10砼水泥用量不超过1050Kg/m3,C50砼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1090Kg/m3。

(2)大体积砼时,应对碎石进行洒水降温。

(3)承台、墩身等大体积结构,砼中可掺入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

(4)外掺剂的选型、掺量应在试验后采用。

外掺剂可在骨料拌和过程中掺入,不宜在拌和前掺入。

3.振捣

梁的转角、预应力锚固区及其它钢筋密集处是振捣的重点,注意砼布料厚度与振捣振动深度的配合,防止振捣不足或重复振捣而过度。

空间小的部位应使用小型振捣棒。

在现浇梁的过程中,对容易开裂的部位可在砼浇筑后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振捣。

5.养护

墩身、梁底板和腹板等部位应使用氧化剂养生(有自动喷水雾装置的除外),桥墩、梁顶和砼桥面可使用湿麻袋覆盖、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生。

湿麻袋养生时,必须覆盖全部砼表面,保持连续湿润,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6.压浆

(1)预应力管道必须采用真空灌浆技术。

(2)水泥浆的配合比,每一罐必须计量检查,水灰比宜为0.33~0.38,水泥浆内可以掺入阻锈剂、减水剂。

压浆前,如果管道无有害污染物可不用水冲洗,如用水进行了清洗,则必须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审核:

复核:

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