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9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8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docx

彭州市威亨工业港规划报告

 

彭州威亨工业港

规划报告

 

彭州威亨工业港管理委员会

四川大学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2006年10月

第一部分彭州威亨工业港背景分析

1.1项目的提出

2006年,四川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彭州,对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加之彭州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业机会的城市。

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彭州的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四川省威亨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位于彭州工业开发区的威亨工业港进行整体规划与打造,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威亨工业港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拟将其塑造成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工业港。

1.2项目环境背景

1.2.1彭州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近年来,彭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8.99亿元,比上年增9.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8.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928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7.88%。

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3.3%、42.9%、33.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彭州市工业基础实力较为雄厚,以化工、医药、建材、能源、食品为重点行业,不断实施技术改造,结构日趋合理,运行质量日益增强。

随着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彭州市着力壮大以精细化工、现代医药、优质建材为支柱的第二产业,积极培育以房地产、旅游、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不断深化以蔬菜、畜禽、水产、林产为主导的第一产业。

彭州以城乡经济相融、一二三产业互动的良好局面,向世人展示出她无限的商机和美好的前景。

1.2.2威亨工业港基本情况

1.2.2.1项目概述

彭州工业开发区“威亨工业港”项目,占地1338.4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位于彭州市致和镇贤德村和清林村,属于彭州工业开发区中心地带。

工业港先行统一整理土地,建设工业港的公共服务项目和水、电、气、道路、信息网络以及物流系统等基础设施,为进港的企业提供最优的环境和投资条件。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将于2006年11月完成,整个项目分三期进行,成片滚动开发,预计2009年全部完成。

1.2.2.2项目建设的优势及条件

(1)区位优势(见图1-1)

彭州市位于成都西北部,距成都市区20多公里,是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交接地带。

境内交通便利,有5条出入境高等级公路(其中成彭高速全长19公里),正在建设的有成都北延线彭州段和成都沙西线彭州段(成都至彭州的货运快速通道)。

另有2条铁路,其中宝成铁路青灌线横穿彭州工业开发区,在彭州有4个货运站,另一条矿石运输专线——彭白铁路也正在进行扩建中。

彭州市距全国第5大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70公里,以成彭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相连接,全程只需40分钟左右。

彭州处于四川省主要经济圈——成德绵产业带上,该产业带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上的优势将对彭州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

目前,第二条成绵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提上日程,彭州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站点更凸显其在整个产业带中的核心作用,彭州的发展也使产业带的结构更趋完善(彭州背景资料详见附件一)。

图1-1彭州交通区位示意图

威亨工业港所属的彭州工业开发区是四川省级重点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

规划总面积25.2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6.9平方公里。

规划有医药、机械加工、精细化工、服装、家具、石化产业配套区等产业园区,目前已落户工业项目百余个(威亨工业港周边工业园区情况详见附件二)。

(2)产业优势(见图1-2)

四川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的落户将对彭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投资强度大,配套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佳,将大大提高彭州的知名度,全面促进彭州市经济结构优化和相关产业发展。

另外,彭州是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蔬菜及相关产业已成为彭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图1-2彭州地理区位示意图

(3)政策优势

彭州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重商、亲商、爱商”,不断强化投资软环境建设。

在认真执行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出台的各项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彭州市还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彭州市投资优惠政策》(彭委发[2005]21号),以最优惠的政策服务于海内外投资者。

(4)劳动力优势

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西南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驱动力,在各种驱动力中位列第一(见图1-3)。

图1-3投资者投资驱动力分析(数据来源:

市场调查)

彭州人口78万,其中劳动力总量40万人,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万人。

政府每年都对劳动力进行相关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价格较低,约为东部沿海地区的1/3-2/3。

一般工人年工资8000元左右,中级工人年工资10000元左右,高级工人(管理人员)年工资12000元左右。

另外,彭州水电气供应充足,供排水网络完善,邮政通讯方便快捷,金融服务完善,社会治安稳定。

综上所述,凭借四大有利条件——良好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彭州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和高水平管理的“彭州威亨工业港”,必将有利于彭州市集中发展工业,有利于政府招商引资,并最终有利于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彭州威亨工业港战略思路

2.1威亨工业港建设理念

理念一:

强调整体规划,突出合理的分区布局。

理念二:

突出配套功能,增强服务功能,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

理念三:

明确市场定位,按照“总量控制、层次清晰、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塑造威亨工业港交通便捷、配套完备、安全可靠、环境宜人的形象。

理念四:

构建完备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理念五:

注重生态和谐,加强绿化建设。

2.2威亨工业港六大特色

特色一:

结构弹性

威亨工业港由生化(研发、总部经济)区与化工设备、机械制造区两个产业分区组成。

工业港的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彼此提供相关配套服务,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延伸。

同时,港区布局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前提下,可根据投资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使园区工业布局具有较大弹性。

特色二:

服务完善

Ø金融服务: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入港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入港企业开辟更多融资渠道,如:

临时短期拆借、专项贷款、银行贴现、小额贷款等。

Ø政务服务:

“一站式”全程代理制服务,全力协助入港企业办理立项、规划、国土、建设、工商、税务等各项行政许可手续的报批;受理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特色三:

成本最优

彭州丰富的资源为企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原材料。

工业港基础设施齐全,能最大限度实现设施共享,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资,有效地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

特色四:

市场广阔

彭州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与工业港相关联、实力较雄厚、规模较庞大的产业基础,为工业港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工业港内两大产业也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都为港内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前景。

特色五:

信息共享

工业港利用现代化手段搭建信息平台,通过整合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的有效信息资源,加强企业间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合作,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特色六:

生态优化

整个工业港将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建设和管理,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建立物质闭路循环、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从而使整个工业港保持生态优化。

2.3威亨工业港发展目标

目标一:

构建适宜投资者创业和发展的平台。

目标二:

创建便捷的信息共享平台。

目标三:

打造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目标四:

争取投资者的回报最大化。

2.4威亨工业港规划思路

威亨工业港的规划思路是在实地考察、市场调查、以及多次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对彭州市现状的深入分析而得出。

2.4.1规划重点

在明确工业港两大主题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营销。

2.4.2规划特色

经济可行性——此次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彭州市以及威亨工业港现有的资源和其所处的环境,在项目定位中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和项目的兼容性,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方案可行。

多元复合性——威亨工业港的各专业园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专业园区分属两个不同行业,但两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彼此间能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从而使整个工业港真正达到“特色突出、整体规划、项目分区、产业互补”。

规划可持续性——在工业港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强调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术的采用,保证工业港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资源共享性——方案在充分考虑各专业园区对基础设施不同需求的同时,针对其需求的共同点,进行统一建设,有效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2.4.3规划意义

◆体现威亨工业港的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

◆创建品牌,为投资者提供无限商机。

◆促进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部分彭州威亨工业港定位

3.1区位定位

威亨工业港位于彭州工业开发区中心地带,其南面为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院校科技工业园区,东面为机械、医药工业园区,北面为服装、家具工业园区,西南是彭州市南城区文化、商业、居住区。

具有交通便捷、靠近中心城市及若干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见图3-1)。

图3-1彭州威亨工业港区位图

3.2功能定位

威亨工业港的功能定位立足于实现地方政府、商家、投资者三方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3.2.1促进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

威亨工业港的建立为入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将促进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财政税收。

3.2.2优化彭州工业开发区的产业结构

彭州工业开发区内已有医药化工、机械、服装、家具、新型建材、食品工业园和西南交大国家科技园七个专业园区,但其结构相对单一。

威亨工业港的存在为各地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为其他工业园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3.2.3提供创业机会

威亨工业港开发商本着“双赢”的原则,为有识之士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特殊的优惠政策,降低了投资者进入工业港的“门槛”。

3.2.4缓解就业压力

港内企业的入驻,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彭州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目标客户定位

结合彭州优势,威亨工业港的目标顾客主要包括:

(1)生化企业(总部与研发)以及有意于投资生化行业的投资者。

(2)化工设备、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有意于投资轻工加工行业的投资者。

(3)其他有意于在彭州创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的投资者。

3.4形象定位

3.4.1总体形象定位

威亨工业港是一个涵盖乙烯下游诸多产业的轻化工类综合性工业园区,其投资形式多样、配套设施完整。

充分发掘产业集群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性价比最高的创业洼地;环境最优的创业沃土;投资最佳的创业平台”。

3.4.2建设风格定位

工业港建设风格协调统一,整体保持现代简约风格,在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形象的基础上,使建筑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

工业港绿化面积合理,港内辅以一定的休闲设施,充分体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5实现成功定位的保障条件

威亨工业港成功定位需要考虑与工业园区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

保障条件一:

充分考虑彭州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对工业港进行功能定位

彭州背靠西南最大的石化基地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为投资者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1)石化基地

四川石化基地是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合资兴建的80万吨乙烯项目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及芳烃装置为龙头的、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现代化大型石化基地。

四川石化基地位于彭州市隆丰镇,规划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

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的带动力量无法估量,据预测,中石油四川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工业产值1400多亿元。

按乙烯项目下游产品60%在四川生产、下游产品30%在四川销售计算,该项目及带动的相关产业每年可为四川实现产值650亿元。

(2)自然资源

彭州地处龙门山脉南段与成都平原的交接处,北部是群山争拱,风光秀丽的群山,最高海拔达4812米;南部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最低点仅489米。

4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山、丘、坝俱全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彭州蕴涵着丰富的矿藏、林业、药材、水利和旅游资源。

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蛇纹石、铜、金等20余种,天然气资源也较丰富。

覆盖全市的都江堰水系和湔江水系提供了灌溉的便利和巨大的水能资源。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彭州成为四川制药企业最多的县(市),天然中药材原料制成的几十种国家名牌成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丰富的建材资源使彭州成为川西平原的建材宝库,故有“搬不完的彭州,装不满的成都”之说。

(3)农产品资源

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彭州成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和国家、省、市级的小麦、瘦肉型猪、彭州柚、速生丰产林、中药材等13大商品生产基地。

彭州丰富的蔬菜资源使之成为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

到目前为止,彭州市已有优质蔬菜基地13个,面积达15.5万亩。

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已销售5.46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6500多万公斤,增长13.5%;实现产值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1亿元,增长42%。

保障条件二:

深入了解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以及对投资环境的需求,对工业港的目标客户进行定位

(1)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基于投资者对彭州的了解和对自身条件的考虑,其愿意投资的领域对威亨工业港的定位,尤其是对目标客户的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见表3-1)

表3-1投资行业

行业

频次

频率(%)

实际频率(%)

医药工业

轻工加工工业

制造工业

建材工业

电力工业

生物化学工业

服装加工业

其它

318

13.2

18.0

552

22.8

31.3

465

19.2

26.3

277

11.5

15.7

147

6.1

8.3

219

9.1

12.4

273

11.3

15.5

167

6.9

9.5

总计

2418

100.0

136.9

(数据来源:

市场调查)

(2)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要求

充分了解投资者对投资环境软件和硬件的要求有利于园区管理者对工业港进行总体形象定位。

(见表3-2)

表3-2影响投资主要因素的重要程度

重要程度

影响因素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前两项因素累积频率(%)

一般(%)

不太重要(%)

完全不重要(%)

政策稳定性

59.5

31.3

90.8

8.1

1.1

0.0

基础能源

45.3

35.1

80.4

14.0

4.8

0.8

治安环境

44.9

37.9

82.8

15.7

1.5

0.0

投资地经济实力

33.7

42.5

76.2

21.1

2.4

0.3

通讯服务

31.8

35.6

67.4

26.2

5.8

0.6

金融服务

23.6

41.1

64.7

27.9

6.6

0.8

排污系统

19.0

41.6

60.6

29.7

8.2

1.5

医疗环境

15.2

37.8

53.0

36.5

9.6

0.9

(数据来源:

市场调查)

保障条件三:

切实把握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服从政府战略布局的前提下对工业港的进行整体定位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中,“三个集中”建设描绘出三张宏伟蓝图:

在成都规划区内,实现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威亨工业港的建立,符合“三个集中”的战略思路。

在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过程中,产业集群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彭州经济的发展。

本着“珍惜用地”和“合理用地”的原则,工业园以优势产业定位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第四部分彭州威亨工业港功能分区及布局

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338.4亩,净面积为1178亩。

在考虑用地、周边环境、交通、建设现状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确立以下工业港的两大主题片区:

依托彭州石化基地,设置生化(研发、总部经济)区(绿色区域);化工设备、机械制造区(蓝色区域)。

同时,在工业港内建设配套服务区(红色区域)、仓储物流区及停车场(橙色区域)。

工业港各功能分区间利用生态绿地进行隔离,并通过港内干道和次干道保证各组团的沟通与联系。

威亨工业港功能分区如下:

(见图4-1)

图4-1威亨工业港功能分区示意图

4.1威亨工业港生物化工(研发、总部经济)区

生化(研发、总部经济)区位于工业港的中部,占地约600亩(绿色区域)。

依托彭州丰富的药材资源,重点引进和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低污染、劳动密集型的轻化工企业,如药物性添加剂、合成香料、植物香料、饲料保藏剂、工业用清洗剂、磷化剂,抛光剂,脱脂剂,除锈剂,钝化液。

其中部分区域集中作为总部聚集地和研发区,总部的聚集将会大大带动彭州地区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并产生税收、消费、就业等经济效应,提升彭州第三产业水平,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推进新农村建设。

预计引进税源型企业规模达到8—17家(见图4-2)。

图4-2威亨工业港生物化工(研发、总部经济)区示意图

4.2威亨工业港化工设备、机械制造区

化工设备、机械制造区占地约400亩(蓝色区域)。

利用彭州彭州石化基地的副产品,重点引进和培育高附加值、低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化工设备与机械加工相关配套产业,如液压机械工具、食品加工设备、专用工业自动化机械、饮料加工设备、橡胶机械、塑料机械、家具制造机械、电工电器、交通设备制造等。

预计引进税源型企业规模达到15—40家(见图4-4)。

图4-3威亨工业港化工设备、机械制造区示意图

4.3威亨工业港配套服务中心

配套服务中心位于迎宾大道的东侧,用地约占338亩(红色区域)。

担负整个彭州工业开发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辐射区域广,形成“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的服务中心(如图4-5)。

图4-5威亨工业港服务区示意图

工业港内将建设一栋大型综合服务楼——威亨综合大楼,分为A、B、C三区。

其中A区包括市场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中介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政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等九大中心;B区包括员工宿舍和配餐中心;C区则是园区管理委员会,包括市场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人才服务部、信息管理部、物流中介部、招商部、物业管理部等。

并在综合楼楼底建设开放式半地下停车场,用于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等,周围设置隔离绿地。

同时,在综合服务楼旁设置物流仓储区(用地约占60亩)及大型露天生态停车场(用地约占50亩),如图4-5橙色区域所示。

此外,在工业港东南边设置一个CNG站;在工业港的西北部设置一个垃圾转运站;在工业港干道Ⅱ和干道Ⅳ的交界处配置一个加油站;同时,联系彭州市消防中心,在工业港内设置1个消防站。

4.4威亨工业港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包括市场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人才服务部、信息管理部、物流中介部、招商部、物业管理部等,位于威亨综合大楼的C区。

具体组织结构图如下(见图4-6):

图4-6组织结构图

市场服务部:

负责市场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

金融服务部:

负责金融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

人才服务部:

负责人才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部:

负责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政策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的管理工作。

物流中介部:

负责中介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物流仓储区的管理工作。

招商部:

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实施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实施立项、规划、报建、领取证照、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

企业入港流程图如下(见图4-7):

图4-7投资企业入港流程图

物业管理部:

负责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员工宿舍、配餐中心、停车场等管理工作,对整个工业港环境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和对企业员工提供后勤服务。

4.5威亨工业港道路规划

建设两横两纵四条干道,两条次干道(见图4-8)

图4-8威亨工业港道路示意图

港内道路按照高标准建设,保证企业物流畅通无阻。

规划干道红线宽度为30-5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20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0-15米。

干道按双向2—4条车道布置,采用4幅或3幅路形式;次干道按双向1车道布置,采用2幅路形式;支路按双向两条车道布置,采用一幅路形式。

道路两侧建筑物退后道路红线距离主干路15米,次干路10米,支路8米。

4.6威亨工业港绿地规划

工业港的绿地建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公共绿地:

包括草坪、花坛等公共设施绿地。

隔离绿地:

工业港内规划有绿色防护隔离林带,可以有效的隔离噪声和污染。

林荫大道:

工业港内沿主次干路布置1至3米的绿化带,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形成绿色林荫大道。

专用绿地:

工业港内的办公用地和厂区用地周边的绿化设施。

各厂区布置占地30%的绿化。

员工宿舍周边建设一个休闲活动广场。

另外,还可在工业港的外围绿地与隔离林带上用不同颜色的自然花草编织广告,既达到绿化工业港的目的,又可为工业港企业提供新颖的广告宣传平台,同时也形成了一道绿色围墙。

第五部分彭州威亨工业港建设与发展计划

5.1威亨工业港经营发展模式

5.1.1管理模式

威亨工业港采用管理委员会模式,隶属于彭州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威亨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更好地对工业港进行管理和服务而与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工业港管理机构。

威亨工业港管理委员会本着“便捷高效,文明周到,透明公正”的原则,全权负责为企业解决配套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为入驻工业港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5.1.2经营模式

5.1.2.1企业为主体的园区投资开发模式

四川威亨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彭州威亨工业港的投资开发主体、招商引资主体和经营管理主体,公司先行统一整理土地,建设工业港的公共服务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港内企业生产经营自主,公司不予干预。

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港开发模式,弥补了传统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的不足,整个工业港由一个企业来协调统一规划,不会出现整个工业港功能上的单一与重合,同时又能避免在某个单一功能上的过度竞争局面。

工业港的前期规划、开发建设以及运营过程都具有企业化运作优势,并能在整体规划、功能定位与最后实现等诸多方面具有其他开发模式无法比拟的洞察力与高效率。

5.1.2.2集约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威亨工业港实施规模开发,集约用地,注重资源共享,促进工业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是统一规划用地,做到土地整合使用,所有企业用地按工业港规划统一修建;二是成片建设标准厂房对企业租赁;三是个性化设计。

根据入港企业的需要对厂区规划、厂房建设进行个性化设计安排,满足入港企业的不同需要;四是订单用地,防止土地闲置;五是代建厂房,按企业需求配给用地。

5.1.2.3灵活的进入模式

灵活的企业租用工业用地和租金支付方式,降低企业的入驻门槛,尤其是灵活的租金给付方式,给入港企业以发展机会。

一是租用厂房按月支付租金,也可以按年支付,还可以延期支付、商定支付;二是代建厂房,可以分期支付代建费;双方签订合同时,入港企业只需按房款总额交一定比例的定金,余款则从建成交付日起,3年内分期付清。

灵活的款项支付方式降低了企业入驻工业港的门槛。

5.1.2.4全方位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模式

选择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境外地区建立招商部,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