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27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docx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西北民族大学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本科培养质量

1.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

自1998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与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我校的本科教育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短短的几年内,我校招生规模、在校学生规模实现了翻番。

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学校规模快速发展,教学质量相对稳定,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资源紧张,教师数量和素质均有待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生源质量欠佳,管理尚未完全到位,改革亟待深入等等。

因此,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创新,严格教学管理,构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校本科教育质量,是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2.牢固树立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需要的意识。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无愧于时代、社会的要求。

因此,教学就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工作都应该围绕本科教育进行,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开展。

学校80%的精力应当用在教学上。

3.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意识,全面实施质量管理。

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和生存的命脉。

二、切实确立教学、科研工作在我校的中心地位

4.学校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本科教学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全体教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能自觉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5.创新人事、分配制度,为本科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良好教风师德

师资水平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灵魂,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决定性的因素。

要加大投入,切实加快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通过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引进人才等措施,尽快建立起一支满足我校需要的、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与次同时,切实把教风师德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要求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提倡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率先垂范的精神面貌。

(2制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师若无特殊原因而不能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将不得晋升职称,同时扣发部分津贴;实行教学事故问责制,执行重大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年内出现一次严重教学事故,年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3改革分配制度

对现有分配制度进行必要改革,津贴分配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重要岗位倾斜,从制度上保证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

 (4严格考核,评估绩效,兑现奖惩

根据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各个系列人员进行聘期考核,对应不同考核结果,进行必要奖惩。

6.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1从健全组织机构着手实施质量工程,成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校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业务指导。

成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办公室,全面具体负责全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2落实教学质量责任制度

各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教学质量。

不论是校领导还是院(部领导都要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党政会议要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切实落实党政领导定期听课制度。

校党委应全面听取教学工作汇报并就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对教学工作的有关问题要优先安排上会讨论研究。

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必须视教学为主要日常工作,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

教务处和各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为教学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

(3建立主讲教师审批制度,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骨干课程。

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特别对于公共基础课等量大面广的课程要通过公平竞争,遴选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副教授主讲,学校在津贴分配中予以倾斜。

(4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助教上讲台前应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听课、指导,确认可以胜任教学工作后方可授课;理工科专业建立助教进实验室工作制度;对教学工作不认真、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将调离教学岗位。

(5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等纳入工作量考核范围,并作为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

(6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7.完善教学投入机制,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调整经费投入结构,首先保证教学经费的两个增长,即:

教学业务费应适当超过学校教育事业费的增长,生均和师均教学业务等4项经费达到学费的30%以上。

(1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和建设;进行“三名”工程建设。

(2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力度。

目前学校已建有8个教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2005年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依据学科、专业要求不同,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建立20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教学用图书资料购置费在国家拨款的教育事业费总额中达到评估的相关要求。

三、健全教学评价监控体系,确立教学质量评价准则

 8.实施考教分离,规范和加强考试工作管理

实行考教分离,并不断加大考教分离的力度,设立国家级、校级和院部级三级题库。

从组织命题、印制试卷、组织考试、试卷存档保管到成绩管理,由教务处协同各院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和监控。

实行全校交叉滚动监考,严肃考纪考风,积极开展试卷展评活动,不断推进考试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9.积极探索教学考核模式,建立本科教学评价制度

探索课程考试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分别实施闭卷、开卷、开闭卷结合、有限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大作业、读书报告、论文综述、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相互及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考”以致“思”,“考”以“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知识掌握程度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分析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等,把考试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10.完善教学信息和教学过程监控,建立多样化评估体系

(1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机制。

目前全校共有217个教学班,拟在每班选定一名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负责对教师出勤、课堂教学质量状况的反馈,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信息采集网络。

(2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学生信息反馈机制,进行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及教学督导相结合的全面评价方法,及时组织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

通过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期中教学检查、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网上师生信箱、开展问卷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广泛收集信息,不断调控和校正教学过程。

(3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一支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督导员通过听课、调研,开展教学检查工作,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4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评估,开展重点课程评估、名牌专业与精品课程评估,院(部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自评,进行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实践教学(含实验室质量测评等多项评估,及时准确地掌握本科教学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11.科学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依据我校学科结构与体系,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科学定位,修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健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兴办适应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又能发挥我校多学科交叉优势的新专业方向,构建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

1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过程质量

更新教学观念,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增强能力培养,继续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推进多样化、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打通基础,分流培养”和1+3、2+2、3+1等培养模式;推行体现“因材施教”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计算机分层分类模块化教学;实行学生网上选课,引进“竞争机制”;全面开展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全校性选修课。

13.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学风制。

建设面向一、二级学科(以二级学科为主的平台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建立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体系,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14.大力推行数字化教学,加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

建设多媒体教学工作间,建设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师工作间等项目,并不断加快现代教学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

开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使我校多媒体授课数量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所规定要求的20%以上。

15.不断研究和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的落脚点就是通过研究性教学设计,将知识教活,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研究和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6.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从教材的选择、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对任课教师严格管理。

对学生,要严格实施课堂考勤制度,对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以启发性教学为根本指导思想,由传授型教学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转变,也即:

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授型教学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养成素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

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向讲授与讨论、研讨相结合;二是在实践教学中由单纯的知识应用为主转为以课题型实践训练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三是作业训练和考试由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模式转到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练、考试多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

17.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修定《西北民族大学学分制实施细则》、《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西北民族大学教材选用办法》、《西北民族大学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等教学文件,为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制定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质量意识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认真落实《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切实保障教学质量,杜绝教师上课迟到,无故缺课或随意调课等不良现象,

18.从2005年起,设立旨在培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新基金,要求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36个学时(2学分的科研创新工作。

19.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以严谨的教风带动学风,强化学生管理,严格考试管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用严格的考风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力争“十一五”期间我校学风、考风有明显好转。

20.加强学术交流,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做到月月有报告,周周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培育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1.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外购或自建等措施,建立我校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加大“三名”工程建设,通过政策倾斜扶持、增加投入等方法,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建立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专业、一支高素质的名师队伍和一定数量的精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有一个大的提高和改善。

22.建立教学评优激励制度。

每年开展优秀教师、先进教学单位的评选活动;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优秀教学课件评选;优秀教学教案的评选以及实践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

23.进一步加强教学信息建设。

继续办好《教学研究》、《教学简报》、《高教信息》等交流刊物,加强教学经验的推广和院(部之间的交流,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动态和新热点,为广大师生提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园地,引导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24.理顺学校和学院的关系,确立学院教学主体地位,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机制和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准则的运行机制。

对学院教学和办学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开展群体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学院资源分配等挂钩,从而促使学院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5.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及有关精神,在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实行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对实验室建设规划、仪器设备布局及实验室管理、实验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依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制订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方案;根据专业、学科的性质,合并、重组部分分散设置、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室,筹建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调整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探索我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

26.继续加大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进行实验室合格评估,强化管理。

严格实行实验室设置论证制度,实现实验室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的建立分为全校性平台和院部平台两个层面,尽可能在全校性大平台考虑实验室的设置和建设问题,全校性大平台主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实践教学设备的综合利用问题,避免设置功能相近的实验室或出现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等现象,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设备的利用率为目的。

院部专业实验室的设立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实行院部管理、使用。

通过建设,努力使我校初步建立起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院部实验室构成的相互配套、资源共享,实验室类别层次清晰,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现代化实验室新体系。

27.以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群为体系,重组实验课程体系,着力构建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按照开放式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实验。

大力拓展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构建我校现代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

28.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针对我校现有实验资源紧缺的现状,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各教学单位需配备好骨干实验人员以保证实验室的开放,原则上每个实验室配备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行8小时工作制;实验室主任应挑选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具较强事业心的高级职称的教师承担,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津贴核算等方面予以倾斜,实验室主任与教研室主任同等对待。

我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为:

基础实验室由学校统一管理和投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学校调配,实行开放管理和使用,目前应以无偿服务为主,逐步扩大影响并积累经验,逐步实现有偿服务;专业实验室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院部为主的管理模式。

实验室管理坚决杜绝“占山为王”现象,各院部应充分明确各实验室的工作任务,研究方向、发展目标等内容,逐步实现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的开放。

29.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各院部应合理配备专业实验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工作,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确立助教在实验室工作1――2年,方可进行理论教学的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合理定岗、定编,确保从编制上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

坚持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格进行奖罚。

有计划地引进高级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新选留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要达到硕士以上水平,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

6

30.注重效益,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在实验室建设中,实行“集中投资、重点建设、立项拨款、招标采购、效益评估”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

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确定年度经费投入总额,力求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综合平衡。

将收益大、见效快、有长远影响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作为投资的重点。

31.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制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学校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物质条件。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提高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共享;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以促进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32.开展优秀实验技术成果评审奖励活动鼓励实验室及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创造新的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制订优秀实验技术成果评审、奖励办法,对实验技术、实验手段有所创新的实验室及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励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从获奖项目中选拔、推荐参加省主管部门组织的评奖活动。

六、加强教材建设、保证优秀教材进课堂33.大力提倡使用优秀教材,鼓励教师使用“面向21世纪”教材、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级奖、省部级奖的教材及学校统一规划组织编审的教材,以教材本身配有教学课件或网络教学软件等立体化教学辅助材料的教材为优选方向,保证我校教材选用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34.认真作好“十一五”教材规划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专家推荐和优化选题,加大投入,力争出版一批精品教材。

七、加强计算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35.不断改进、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实施计算机、大学英语的分级、分层次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八、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6.实施“文化兴校”战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科技节”、“文化节”和大学生创业作品竞赛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价值支持和文化保障。

7

37.重视开展学术活动,鼓励本校教师为学生办学术讲座。

各院部对高级职称教师办学术讲座要有量化的要求;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讲座、课堂等及时“转化”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眼界,达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鼓励有能力的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校园内得到先进文化的滋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8.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气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一所大学个性、风格的标识,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校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风格和气质。

我们的校训“勤学、敬业、团结、创新”,真实地反映出了西北民大的精神和追求。

良好校风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它和时代、环境有关,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关系,我们要不懈努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人潜能;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施校园文化创建工程。

39.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教学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们要着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上网时间过多等问题。

通过抓教风带动学风建设;通过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通过营造良好学风环境;通过完善学风评价制度,建立我校良好的校风。

九、以“迎评促建”工作为契机,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40.全力做好迎接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认真对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与优秀评价等级的差距,特别是要对生师比、教授授课率、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开出率、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生均图书数、教学日常性经费、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率等指标要认真研究,找出产生差距的政策、体制和条件方面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的共识,产生整改的合力,抓紧建设,抓紧改革。

全校各教学单位要竭尽全力,认真做好日常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同时认真做好教学档案的保管和评价资料的整理工作,为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作好各项准备。

通过学校自评、整改和建设,确保到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力争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标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