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囚绿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4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二节 《囚绿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囚绿记》.docx

《第二节 《囚绿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囚绿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节 《囚绿记》.docx

第二节《囚绿记》

  

《囚绿记》

主讲:

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品味文中关键语句。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陆蠡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入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2、写作背景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

3、整体把握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讴歌绿的心声,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7):

赏绿。

  第二部分(8—11):

囚绿。

  第三部分:

(12—13):

放绿。

  第四部分(14):

思绿。

4、研读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在写“赏绿”之前,为什么要先介绍寓所的具体情况?

  

(2)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寓所的理由是什么?

  (3)作者在“赏绿”时有着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他如此喜爱“这一片绿”?

  心态——怀念、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留恋、爱。

  研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2)被幽囚的常春藤有着怎样的表现?

可见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3)在“囚绿”这一过程中,“我”有着怎样的心理历程?

  (4)作者描写“绿”被幽囚之后的生态,以及自己的心态,其用意是什么?

  研读第三部分: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在全文有何作用?

  研读第四部分:

  作者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写自己在孤寂生涯中的“囚绿”故事,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结构图示:

  

6、《囚绿记》中“绿”的多重象征含义

  

(1)“绿”的一般象征含义: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2)“绿”的深层象征含义:

对自由光明的追求。

  (3)“绿”的最高象征含义:

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

7、写作特点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2)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

  (3)文章语言含蓄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

8、品味语句

  

(1)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3)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5)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6)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7)临行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课文既然划分为赏绿、囚绿、放绿和思绿四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二)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三)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返回-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选出填空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A )

  作者非常喜欢绿色,他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_______,它是_______,它是_______,它是_______,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______了。

”选出填空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

A.生命  希望  慰安  快乐  焦

B.鼓励  生命  和谐  快乐  碎

C.号召  摇篮  方向  双浆  焦

D.生命  乳汁  和谐  双浆  碎

2、下列句子括号中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D )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 ),变成( ),枝条变成( ),变成( ),好像病了的孩子。

A.柔绿  嫩黄  娇弱  细瘦

B.嫩黄  柔绿  娇弱  细瘦

C.嫩黄  柔绿  细瘦  娇弱

D.柔绿  嫩黄  细瘦  娇弱

3、“囚绿”是什么意思,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D)

A.珍爱绿色            B.扩大绿色

C.保护绿色            D.囚禁绿色

4、《囚绿记》托物抒情,试分析一下,作者托的什么物?

抒的什么情?

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C )

A.绿色        抒珍爱生命,愿生命永存之情

B.被囚的绿色     抒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之情

C.绿色        抒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对生命的欢喜之情

D.多情的绿色     抒藐视困难,乐观奋发之情

显示提示

提示:

  2、要注意事物的变化过程。

二、综合题

阅读节选文段,完成相关练习。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5、“一种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想囚住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插叙从前“我”住乡下的一段往事,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被幽囚的“绿友”,“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这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植物是多固执啊!

”这句感叹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5、想囚住绿色:

“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6、我要“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歌唱。

  7、意在说明“我”对生的欢喜。

  8、表现了一种被囚禁的反抗精神。

抒发了作者对植物尚能这样顽强固执地向往自由,不甘幽囚品格的一种敬仰之情。

  9、“我”虽则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但仍旧不放走它。

 

-END-

  

课外拓展

1、陆蠡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

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2、陆蠡的《囚绿记》序

  我羡慕两种人。

  一种富有旺盛的想象,充沛的热情,敏锐的感觉,率真的天性。

他们往往是理想者,预言者,白昼梦者。

他们游息于美丽的幻境中,他们生活在理想之国里。

他们有无穷尽的明日和春天。

他们是幸福的。

  另一种具有冷静的思维,不移的理智,明察的分析,坚强的意志。

他们往往是实行者,工作者,实事求是的人。

他们垦辟自己的园地,他们的生活从不离开现实。

他们有无止境的乐趣和成就。

他们是幸福的。

  前者是诗人的性格,后者是科学家的典型。

  前者是感情的师傅,后者是理智的主人。

  我羡慕这两种性格。

  反观我自己?

  两者都不接近。

  我是感情的奴隶,也是理智的仆役。

  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

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

我欢喜幻想,我爱做梦,而我未失去动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松。

我爱松弛灵魂的约束,让它邀游空际,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觉触到土地的坚实。

我构设许多崇高的理想,却不能游说自己,使之信服;我描拟许多美丽的计划,仍不能劝诱自己,安排自己。

我和我自己为难。

我不愿自己任情,又不能使之冷静;我想学习聪明,结果是弄巧成拙。

我奔去我所喜悦的我所宝贵的,而保留住我所应当忘去的应当摒除的;我有时接受理智的劝告,有时又听从感情的怂恿;理智不能逼感情让步,感情不能使理智低头。

这矛盾和轇轕(jiāogé,交错),把我苦了。

  啊!

我是一个不幸的卖艺者。

当命运的意志命我双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担子,强迫我缘走窄小的生命的绳索,我是多么战兢啊!

为了不使自己倾跌,我竭力保持两端的平衡。

在每次失去平衡的时候便移动脚步,取得一个新立足点,或者是每次移动脚步时,更重新求得一次平衡。

  就是在这时刻变换的将失未失的平衡中,在这矛盾和轇轕中,我听到我内心抱怨的声音。

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

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而从衣服上面并不能窥见灵魂,我借文采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

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

  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内心的呼声。

都是1938年秋至1940年春写的。

在这时期内敢于把它编成集子问世,是基于对读者的宽容的信赖的。

  至今还不曾替自己的集子写序。

写这序,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

以后,不想写什么了。

                                                                     一九四0年六月二十五日

                                                              (选自《陆蠡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3、袁振声《(陆蠡散文选集)序言》(摘选)

  在《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

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朝夕相处,息息相关。

被“囚”的“绿友”,失去了阳光,“好像病了的孩子”,然而“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在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作者写“绿”赞“绿”,显然不是迷恋景色,而是借助绿色的生命,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绿色”,既是作者的本色,也是他的散文创作的基本色调。

 

-END-

  

中考解析

北京市中考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

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①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②,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

“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

”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③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_________________

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

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捉知了→□□□→□□□→□□□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

(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

(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

字数在1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这道题要求写出“童年趣事”,根据“捉知了”的提示不难写出,关键是要按顺序,并且只能用三个字。

2、要求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3、找照应的句子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4、任意一个角度,不要超过字数。

答案:

1、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

2、

(1)对比;

(2)突出思乡之情。

3、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4、略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