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18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分)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半坡原始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是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

答案:

D。

2.(1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解析:

由材料“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可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这段材料说明了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说明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C。

3.(1分)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解析: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而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答案:

D。

4.(1分)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

“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

”“他”是指()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

解析:

据题干“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开化最晚。

故“他”是指秦国。

答案:

B。

5.(1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裕

解析:

以“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秦与新朝之间为西汉。

答案:

A。

6.(1分)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解析:

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

所以④①②③排列正确。

答案:

A。

7.(1分)“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

”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材料体现了主要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①②④选项符合题意;③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8.(1分)“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解析: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它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答案:

C。

9.(1分)宰相文彦博说: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

解析:

据题干“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故太祖是指赵匡胤。

答案:

B。

10.(1分)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

“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

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宋代商业区“市”和居民区“坊”已没有界限,到北宋中期,城市的街市变迁完成了从坊外店肆到坊墙开门侵街店肆再到夹街店肆的演变过程,市内到处设有晓市、鬼市、晚市和夜市,全城店铺林立,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1.(1分)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据“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元朝。

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国)传;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答案:

B。

12.(1分)“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解析:

“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说明规模大;“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说明技术先进;“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说明郑和远航是和平交往。

材料没涉及郑和远航利润大小问题,故A不是郑和远航特点。

答案:

A。

13.(1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

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解析:

分析题干中的资料卡片,其中主要内容都是反映了清朝在台湾、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施,其共同作用是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所以研究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

B。

14.(1分)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

B.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C.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权力的象征

D.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解析:

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秦朝,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题干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

答案:

A。

 

15.(1分)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试弓定力朝钟同法八面转百子连珠炮纺缕图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解析:

题目给出的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天工开物》。

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

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

D。

16.(1分)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①张骞②戚继光③玄奘④鉴真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玄奘通过丝绸之路,到达天竺求取佛法,写成《大唐西域记》,属于“丝路人”。

戚继光的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鉴真的功绩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均与陆上丝绸之路无关。

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B。

17.(1分)“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

”“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注意题中的时间限制“到1860年”,②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于1881年,④中俄《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8.(1分)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解析: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反映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军事工业的内容,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军事工业。

答案:

D。

19.(1分)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战争赔款剧增

C.鸦片走私严重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解析:

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通过《辛丑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所以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

答案:

D。

20.(1分)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

下列报刊出现最早的是()

A.《新青年》

B.《万国公报》

C.《申报》

D.《每周评论》

解析:

出现最早的报刊是《申报》。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答案:

C。

21.(1分)《中华民国史》写道:

“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

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

”“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解析:

据材料“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是1904年由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答案:

C。

22.(1分)《毛泽东选集》写道: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解析:

由材料“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知,这里的“巨大的成就“应是指北伐胜利进军。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B。

23.(1分)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⑤④②①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③②①

解析:

据所学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⑤④②①③。

答案:

B。

24.(1分)《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

“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

”“当年”是指()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解析:

由材料“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可知,“当年”是指1937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答案:

C。

25.(1分)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

“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

”“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38年5月”。

“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①平型关大捷、④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发起在1940年8月,②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26.(1分)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

“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

”“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

据材料“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在彭德怀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B。

27.(1分)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据“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可知,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③④符合题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

答案:

B。

28.(1分)下图是1967年1月13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解析:

由于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1976年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结合时间“1967年1月13日”和封面的人物和“中国陷于混乱”的内容可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

答案:

C。

29.(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30.(1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

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B.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解析: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

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题干材料出自1978年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1971年,故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答案:

B。

31.(1分)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解析: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些规定表明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答案:

C。

32.(1分)“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

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解析: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

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世纪时中国处于汉朝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答案:

B。

33.(1分)“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拜占廷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

它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和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34.(1分)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

“我立下的丰功伟业可以与我犯下的过错相提并论。

”拿破仑的“丰功伟业”不包括()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

D.打击欧洲的封建势力

解析:

所学知识可知,1792年,雅各宾派掌握法国政权,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拿破仑最大的历史功绩是颁布《法典》。

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颁布了《法典》。

《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拿破仑的历史功绩是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

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