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36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8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docx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一.选择题

1.(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

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

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故B错误;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C错误;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识记.

 

2.(2015•遵义)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如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B、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表现为氯离子的特征,因此硫酸、硝酸等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该性质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正确;

D、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其它的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5•茂名)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防止变质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酸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进行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除去铁锈,故A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故B错误;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以物质的性质,考查了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识记.

 

4.(2015•北京)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

熟石灰

B.

烧碱

C.

食盐

D.

大理石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酸性土壤一般用碱性物质来中和.选择碱性物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种物质的性质,如是否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等.

解答:

解:

A、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选;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

C、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盐,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不选.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性物质,常用于建筑材料.故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其性质进行解答.

 

5.(2015•黑龙江)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的是清洁剂的乳化作用

 

B.

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C.

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

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塑料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解答;

B、根据成型后的塑料还可以重新加热融化者属于热塑性塑料;成型后的塑料不能够重新加热融化者属于热固性塑料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分析;

D、根据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解答.

解答:

解:

A、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故错误;

B、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热塑性,故正确;

C、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因此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的做法是错误的;故错误;

D、图书档案属于贵重物品,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错误;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也是维护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基本保障,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2015•南宁)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

消石灰

B.

苛性钠

C.

石灰石

D.

生石灰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是消石灰,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故选A.

点评:

掌握常见的物质俗称和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5•聊城)“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A、碱的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B、根据铁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考虑;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碱的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故错误;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错误;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是控制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推,完成此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8.(2015•株洲)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B.

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C.

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D.

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已有的分子运动以及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管内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的缘故,说明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正确;

B、该过程中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

C、据图可以看出,氨水这边变色的滴数是7滴,浓盐酸这边的滴数是3滴,故氨气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错误;

D、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红色,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和碱的挥发性以及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2015•新疆)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开始时不会生成气体,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才开始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C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的反应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5•昆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

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

铵态氮肥与烧碱共热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进行分析;

B、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A错误;

B、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故B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故C正确;

D、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酸的性质、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21.(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小气球鼓起来,则是装置内的压强变大,可以是产生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据此解答.

解答:

解:

①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与物理压强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C.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质子、电子、离子等进行分析判断;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

解答:

解: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常见的带电的粒子、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015•通辽)下列事实的结论、解释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B.

洗涤剂去除油污﹣﹣溶解作用

 

C.

区分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D.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A.稀盐酸除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属于酸的性质之一.

B.洗涤剂去除油污是运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能与肥皂水反应产生浮渣;

D.毛织品点燃后会产生烧焦的味道,而合成纤维没有.

解答:

解:

A.稀盐酸除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属于酸的性质之一,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运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错误符合题意;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不同,硬水和肥皂水混合搅拌产生较少的泡沫,浮渣多.而软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浮渣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纤维点燃后有一股羽毛烧焦的气味,合成纤维点燃后会迅速熔化成一个黑色小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4.(2015•湖北)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

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

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

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而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可以硫酸铜反应铁片无任何变化,说明没有稀硫酸,也没有硫酸铜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一道推断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加入铁后无变化的分析,也就是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硫酸铜及硫酸的存在,这是解题的关键.

 

25.(2015•临沂)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石灰水与稀盐酸

B.

铜与硝酸银溶液

 

C.

银与稀硫酸

D.

二氧化碳与水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酸会与活泼金属、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物质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石灰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A正确;

B、铜排在银的前面,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B正确;

C、银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6.(2015•贵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且NaClO+2HCl=NaCl+X↑+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

“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

“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酸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D、根据NaClO+2HCl=NaCl+X↑+H2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氯气,反应物都是生成物,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洁厕灵”中的盐酸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A正确;

B、“洁厕灵”中的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故B错误;

C、次氯酸钠是由次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钠元素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所以氯元素显示+1价,故C错误;

D、通过NaClO+2HCl=NaCl+X↑+H2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氯气,反应物都是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催化作用、利用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2015•株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

 

C.

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

 

D.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酸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酸、碱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D、根据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故A正确;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混合物是碱,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故C正确;

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难度不大,只要加强记忆即可解答.

 

20.(2015•聊城)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B.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C.

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D.

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铵态氮肥的检验;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