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42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覃塘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覃塘高中2019年春季期3月份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

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

“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

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C.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

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D.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

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B.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C.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D.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琥珀手串

宗璞

祝小凤当护工已经六七年了,照顾的大多是老太太。

她做事细心,手脚又麻利,是上等的护工。

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这位老太太,姓林。

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人称林总,母女俩相依为命。

祝小凤心里羡慕林老太的女儿。

林总的衣着,那真是千变万化。

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路来乱甩。

跟着她的人对老太太说:

“林总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

”老太太叹一口气,摇摇头。

这一天,林总来了。

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胸前有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幽幽的光。

小凤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质。

林老太看着女儿说:

“今天穿得还算正规,黄和黑这两种颜色搭配,很典雅。

”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说:

“这叫蜜蜡,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

”林老太随手模了摸,说:

“戴首饰越简单越好。

好在你不太喜欢这些东西。

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问了一句:

“琥珀很贵吗?

”林老太说:

“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

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

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

二人去逛市场,忽然看到一个小摊。

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件琥珀手串。

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

丈夫善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

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荡漾过一阵暖意。

回到医院,小凤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

林老太说:

“做得真像。

十块?

二十块?

”小凤道:

“您出个价,我卖给您。

”二人都笑了。

晚饭后,护工们议论起小凤新戴的手串。

一个说,一看就是假的,玻璃珠子罢了;另一个说,别看是假的,做得真像呢;还有一个说,管它真的假的,好看就行。

晚上,林总来了,祝小凤拿起自己的手串请她过目。

林老太忽然说:

“小凤这么喜欢这样的手串,你们两个换着戴几天。

”女儿笑着把手串褪下来。

小凤不敢接,林总说:

“换着戴吧,怕什么,只要妈妈高兴。

”说着,她把手串放在桌上。

小凤便也把自己那串放在桌上,取了林总那串戴上。

林老太拿起祝小凤的手串,仔细端详着说:

“真像,只是光泽不一样,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林老太看了看女儿,不由得叹道:

“东西戴在你手上,假的也是真的。

”说着又摇了摇头。

林总出了医院,回到办公室,随手把手串扔在桌上。

次日,一个半生不熟求林总办事的人来,见了说:

“这么贵重的东西,就丢在这里?

”回去物色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过来,说:

“好东西要有好穿戴,原来一定有的,添一个是我的心意。

”秘书收了盒子,林总瞥了一眼,心想,可以给妈妈看,证明妈妈的话。

祝小凤戴上真的琥珀手串,有些飘飘然。

护士长来了,看着祝小凤戴的手串说:

“呀,这么好看!

”祝小凤觉得护士长识货,便抬起手让护士长看。

不料她说:

“做得真像,看上去很贵重似的。

”祝小凤说:

“你仔细看看,这是真的呀!

”护士长笑着说:

“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

林总去美国出差,几天没有来医院,病房里很平静。

凌晨时分,祝小凤听到林老太哼了几声,没有在意。

等她起来梳洗后,见老太太没有动静,过去看时,见她双目微合,神态安详,叫了几声都不应,已经停止了呼吸。

后来,祝小凤想起她拿着林总的真琥珀手串,应该去把自己的那件换回来。

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钱的东西去换别人值钱的东西,况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给她买的。

听她说明来意后,林总拿出那精致的盒子,递给她。

祝小凤去取盒子里的手串。

林总按住盒子,向前推了推,示意祝小凤连盒子收下。

她戴上自己的真琥珀手串,喃喃道:

“妈妈说这样很好看。

”林总明亮的眼睛里装满了泪,一滴滴落在衣服上。

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衣服。

时间流逝,祝小凤的生活也一如往常,送走旧病人,迎接新病人。

她把手串连同盒子放在箱子里,再想到取出来戴时,已是次年暮春了。

这时,她的病人仍是一位老太太,见了说“好看”。

祝小凤故意说:

“这是琥珀手串。

”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慢慢地说:

“假的吧?

”(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老太是一个有思想、有审美品位的老人,她对女儿平时的衣着打扮不太满意;在女儿和小凤交换手串后她立即就猜到人们对手串的看法。

B.“心里荡漾过一阵暖意”运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将小凤内心的暖意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知,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小凤内心的感动之情。

C.“喃喃道:

‘妈妈说这样很好看’”,写出了林总对母亲的思念,她忙于事业,无暇照顾母亲,说这句话意在表明她理解了母亲晚年的凄凉和孤寂。

D.文章结尾处“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并和前文“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相照应,引人深思。

5.祝小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用“琥珀手串”做标题有何用意?

请结合文章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为了加强国家竞争实力、培养未来人才,美国近年来不断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尤其是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所占比重,STEM教育风潮在美国正盛。

S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STEM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内容是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的综合应用。

美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次的STEM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出教育基金,鼓励各州改善STEM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理工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政府还要求科学家多去学校演讲和参与课外活动,以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摘编自《美国“STEM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11月07日22版)

材料二:

STEM教育在中国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和教育政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各地积极探索STEM教育推进方式,江苏省、深圳市、成都市发布专门文件,大力推进STEM课程,开展试点学校申报和STEM教师培训工作。

以“柴火空间”为代表的民间机构活跃在中国STEM教育舞台上。

许多学校建立了STEM专业教室或创客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推动项目式学习。

二是STEM教育研究呈逐渐繁荣的态势。

三是STEM教育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政策。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强调指出,在高中阶段要鼓励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

2017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STEM教育。

同时,STEM教育也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具体来说有:

STEM教育缺少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仅仅被看作教育内部的一种理念和方法;缺少打通学段的整体设计,各学段内容与目标不衔接,不利于人才的系统性培养;标准与评估机制未建立;推进STEM教育时各自为战,尽管形成了一些专业机构和学校联盟,但都是民间的松散机构,无法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合格师资短缺;缺乏国家级项目的示范引领,目前政府倡导的科技类活动和项目由不同部门组织,且不包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评估标准等。

(摘编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精华版)》)

材料三:

图1:

2001年1月-2017年5月,以“STEM教育”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查到的研究论文数量

图2:

STEM教育研究论文的类别比例表

类别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科学研究管理

初等教育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职业教育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工业经济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经济体制改革

其他

占比

36%

24%

15%

5%

4%

3%

2%

2%

2%

1%

1%

5%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素〈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解读》)

材料四:

6月20日-21日,以“新战略、新课改、新高考”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召开。

本次大会着眼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导向、新课程改革总体方向和中小学考试评价最新动向,围绕STEM教育理论与政策、STEM课程与核心素养、STEM教育与高考改革、STEM教师专业发展、STEM教育产品与标准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朱宏、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处张拥军处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建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中关村一小、常州虹景小学等数十所大中小学的领导、校长和教师代表共8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中关村一小邓老师执教《挑战高塔》,该课例代表STEM课程展示,获得高度评价。

(摘编自新华网:

《首届中国STEM教育大会推动形成STEM教育发展新格局》)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STEM教育”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查到的研究论文数量,从2001年到2016年,总体呈现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7年却大幅度下降。

B.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趋势与2016年的峰值,表明我国STEM教育研究呈逐渐繁荣的态势,但另一方面,对一些重要领域还缺乏关注。

C.中国关于STEM教育研究的论文中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占比虽然排名靠前,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

D.目前我国STEM研究不够关注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工业经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合计只占5%。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STEM教育风潮离不开政府的的重视与支持。

美国中小学课程中STEM学科占绝对优势,科学家参与学校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B.目前我国政府将STEM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政策,各地积极探索STEM教育推进方式,STEM教育研究逐渐繁荣,表明我国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C.STEM教育应该作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而不应被看作教育内部的一种理念和方法,这是目前我国的STEM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

D.首届中国STEM教育大会吸引了科研院所、大中小学、民间机构参与,有助于建设跨部门、跨学段、跨领域的中国STEM教育发展共同体。

9.目前我国STEM教育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对此,政府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王汝训,字古师。

隆庆五年进士。

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

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

汝训抗疏数其罪,言:

“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

每疏一出,受贿狼籍。

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

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

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天下惟公足以服人。

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

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

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

”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

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

“臣未尝诋与郊。

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

”乃调汝训南京。

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

汝训入为太常少卿。

孟秋,飨庙,帝不亲行。

汝训极谏。

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

寻进太仆卿,调光禄。

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

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

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

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

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

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

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

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

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

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

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

召改工部,署部事。

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

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

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

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

在部岁余,力清夙弊。

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

卒,赠工部尚书,谥恭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

B.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

C.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

D.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

B.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C.豪右,指豪门大族。

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表示蔺相如位列廉顿之上;“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

D.谥,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汝训正直果敢。

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的缘故,王汝训被调往南京。

B.王汝训为公节俭。

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

C.王汝训嫉恶如仇。

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

D.王汝训勇于担当。

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

(2)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喜雪二首(其一)

曾巩

欲休还舞任风吹,断续繁云作阵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更迷沙渚鸟飞迟。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太守不辞留客醉,丰年佳兆可前知。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时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却处处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展现出天空阴云密布、大雪漫天飞舞的景象。

C.诗的三、四两句写雪后清晨的景色,以“人起晚”“鸟飞迟”写出了雪后的静美。

D.颈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大雪融化,化作雨水,润色山川的景象。

15.这首诗赋予了雪怎样的品格?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登高》中表现诗人因病断酒,惹恨添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容颜衰老后命运的转折,令人感叹唏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只有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②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立法。

广场舞参与者与周边住户之间的冲突事件的出现,也是因为缺少相关法规来界定权利与自由;如果出台了清晰的管理条例,就能够防止广场舞扰民事件的发生。

例如,2013年7月在美国纽约,一支华人舞蹈队因为在公园排练广场舞,被投诉“扰民”,领队甚至被警察铐了起来并收到了传票。

②广场舞冲突事件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缺少相关法规。

A:

B:

21.余光中先生说: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5分)

(例)舒:

人只有懂得了舍弃和给予的真谛,心灵才可以像花儿一样舒展绽放。

①鸿:

②尘:

四、写作(60分)22.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撒下花的种子》为题,结合自己的高中生活感受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

高一语文3月考参考答案

1D.本题中,D项,“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错误,原文第二段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