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9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docx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JennywascompiledinJanuary2021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A1、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竖立平面镜

用直尺和铅笔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夹子夹好平面镜,并将其竖立在此直线上。

1

a.没有在白纸上画直线的扣分;

b.未在直线上竖立平面镜扣分。

2

找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平面镜前的某一位置,用笔在白纸上记下此物的位置;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到已点燃蜡烛A的像,并用笔在白纸上记下此像的位置。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的扣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的扣分。

3

改变物距,

找像的位置

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并记下此物的位置,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到已点燃蜡烛A的像,并记下此像的位置。

(重复一次)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分。

c.没有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的扣分。

4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吹灭蜡烛,移开平面镜,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次实验的物距和像距,画好表格并作好记录。

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等大、正立、虚像,且像与物以镜面对称。

2

a.没有吹灭蜡烛并移开平面镜的扣分;

b.测量像距与物距时,刻度尺未能与白纸上的直线垂直的扣分;

c.未正确测出像距与物距扣分;

d.结论不正确扣分。

以下由考生填写

以下由监考评分人员填写

最后得分:

考生姓名

考题代号实验名称

A1

实验

步骤

实验情况及扣分原因

记录

分数1

分数2

考题要求记录的实验数据、现象、结论、示意图等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2

3

结论:

平面镜成像规律:

正立、等大、虚像,且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

考场座号:

报名序号:

监考评分员签名(2人):

2015年5月日

A2、实验名称: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探究三线共面

组装器材,将光屏垂直立在平面镜上,让激光紧贴一边木板入射,旋转另外一边,观察反射光线。

1

a.不会组装器材的扣分;

b.激光不能紧贴木板入射扣分。

c.不会旋转木板找反射光线扣分。

2

探究两线分居

让激光从不同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

a.不能从不同方向入射的扣分。

3

探究两角相等

能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能读出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

a.不会画表格的扣分;

b.读错反射角的扣分;

c.读错入射角的扣分。

4

改变入射角,再次探究两角相等。

改变入射角,让激光从不同方向入射,读出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并重复一次。

1

a.记错数据的扣分;

b.没有重复一次的扣分;

5

得出结论,

整理器材。

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1

a.没有得出实验结论扣分;

b.没有整理器材扣分。

 

以下由考生填写

以下由监考评分人员填写

最后得分:

考生姓名

考题代号实验名称

A2

实验

步骤

实验情况及扣分原因

记录

分数1

分数2

考题要求记录的实验数据、现象、结论、示意图等

实验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

.

3

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考场座号:

报名序号:

监考评分员签名(2人):

2015年5月日

 

A3、实验名称: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铜块、铝块、大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观察并调节好弹簧测力计,用细线分别绑好铜块、铝块、大铝块,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它们的重力G1、G2、G3。

1

a.未观察并调节测力计的扣分;

b.测量有错误的扣分。

2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铜块、铝块、大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依次挂上铜块、铝块、大铝块,并缓慢浸入水中,完全浸没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1

a.未完全浸没后读数的扣分;

b.测量有错误的扣分。

3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铜块、铝块、大铝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依次挂上铜块、铝块、大铝块,缓慢浸入盐水中,完全浸没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1

a.未完全浸没后读数的扣分;

b.测量有错误的扣分。

4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算出铜块、铝块、大铝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然后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a.计算浮力,每错一个扣分;

b.不能得出结论扣分。

6

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

a.没有整理器材扣分。

考场座号:

报名序号:

以下由考生填写

以下由监考评分人员填写

最后得分:

考生姓名

考题代号实验名称

A3

实验

步骤

实验情况及扣分原因

记录

分数1

分数2

考题要求记录的实验数据、现象、结论、示意图等

物体

N

铜块

铝块

大铝块

重力

水中示数

水中浮力

盐水中示数

盐水中浮力

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监考评分员签名(2人):

2015年5月日

A4、实验名称: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画出电路图

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1

a.元件符号画错一个扣分;

b.电路图画错一处扣分。

2

根据电路图

连接实物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电阻最大位置;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接线柱要选择正确。

a.接线前开关未断开扣分;

b.实验前,滑动变阻器未置于电阻最大位置扣分;

c.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接错一个扣分。

3

测量电压

和电流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3次,根据电流表、电压表选择的量程读出3次电流值I1、I2、I3,3次电压值U1、U2、U3,并记录。

1

a.电压表读数错误扣分;

b.电流表读数错误扣分。

4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a.没有正确得出实验结论扣分。

5

整理器材

断开开关,拆除所有电路连接线,整理器材。

1

a.拆除前未断开开关扣分;

b.未整理器材扣分。

 

以下由考生填写

以下由监考评分人员填写

最后得分:

考生姓名

考题代号实验名称

A4

实验

步骤

实验情况及扣分原因

记录

分数1

分数2

考题要求记录的实验数据、现象、结论、示意图等

结论:

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场座号:

报名序号:

监考评分员签名(2人):

2015年5月日

 

 

2

装配过滤装置

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放入漏斗里,用滴管吸取少量水,将滤纸湿润,与漏斗组成过滤器,用铁架台组装好过滤装置。

a.不能正确折滤纸扣分;

b.滤纸与漏斗组装过滤器时滤纸没有湿润扣分;

c.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扣分。

3

过滤

按过滤的操作要求,将小烧杯中的粗盐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漏斗中,过滤。

a.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引流操作不正确扣分;

b.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或搅拌了漏斗内的液体扣分;

c.倒液体时液体超过滤纸边缘扣分。

4

蒸发

将少量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然后放到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用坩埚钳把蒸发皿转移到石棉网上,冷却。

1

a.溶液滴洒或外溢扣分;

b.酒精灯使用不正确扣分;

c.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或搅拌错误扣分;

d.未用坩埚钳转移蒸发皿扣分。

(扣完为止)

5

整理器材

拆除实验装置,清洗并整理器材。

a.装置拆除方法错误,未清洗整理器材不得分。

(注:

蒸发皿可以不洗)

B2、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

实验要求:

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用正确方法取用固体、液体药品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4、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5、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毛玻璃片、镊子、火柴、烧杯、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

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连接装置并检验气密性

将橡胶塞缓缓转动塞紧试管口;将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握试管底部检查装置气密性,看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a.未检查气密性或检查方法错误不得分。

2

加石灰石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用镊子取适量石灰石送入试管底部;盖好试剂瓶并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1

a.从试剂瓶取用石灰石方法不当扣分;

b.石灰石加入试管方法不当扣分。

3

加稀盐酸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加酸量不超过试管的1/3,无滴洒;塞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1

a.瓶塞非倒放或标签方向不正确扣分;

b.加酸过量或酸有外溢扣分。

4

固定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

用铁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用集气瓶正确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1

a.装置固定位置不当扣分;

b.验满方法不当扣分。

5

检验二氧化碳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加澄清石灰水量不超过试管的1/3,无滴洒;塞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着实验者。

往试管内通入二氧化碳。

a.取石灰水方法不当扣分;

b.未检验或检验方法不正确扣分。

(扣完为止)

6

写出结论

写出上述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a.书写错误不得分。

7

整理器材

拆除实验装置将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清洗并整理器材。

a.装置拆除方法错误不得分。

B3、实验名称: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要求:

1、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计算出氯化钠和水的用量

3、正确使用天平、量筒和滴管

4、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药匙、玻璃棒、滴管、相同质量白纸2张、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

氯化钠、蒸馏水(或以纯净水替代)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计算Nacl和水的用量

Nacl质量=50g×5%=水的质量==

水体积=÷1g/mL=

a.Nacl或水的用量计算错误扣分。

2

调节天平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右盘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并把游码移到位置。

a.未调节天平平衡扣分;

b.未放相同质量纸扣分;

c.未先固定游码位置的扣分。

3

称量固体Nacl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桌上,标签向手心,用药匙取适量Nacl固体轻抖手腕放入左盘纸上,直到天平恢复平衡;盖好试剂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同时将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1

a.瓶塞未倒放、称量方法不当或不准确扣分;

b.多余药品倒回试剂瓶、称量后未盖好瓶塞或标签未向实验者扣分;

c.游码未归零扣分。

(扣完为止)

4

量取水

取50mL量筒,把水注入量筒内接近;将量筒平放,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点平视;改用胶头滴管加至。

1

a.量筒规格或胶头滴管使用错误扣分;

b.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面点未平视扣分。

5

溶解

把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无洒落;将量筒紧靠烧杯,把水倒入烧杯中,用干净玻璃棒轻轻搅拌,至Nacl固体完全溶解。

a.Nacl和水倒入烧杯时外溢扣分;

b.Nacl固体溶解不完全扣分。

(扣完为止)

6

整理器材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整理器材。

a.未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或未整理器材扣分。

B4、实验名称: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实验要求:

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使用pH试纸

3、能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4、能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

5、清洗仪器,整理台面

实验时间:

10分钟

实验器材:

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表面皿、抹布

实验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pH试纸及比色卡

评分标准(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取样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a.瓶塞未倒放或标签未向着手心扣分;

b.加液过量或液体溢出扣分。

(扣完为止)

2

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中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并记录。

a.将pH试纸直接放入溶液内扣分;

b.未用洁净干燥玻璃棒的扣分;

c.不能正确读出并记录溶液pH的扣分。

3

与酸(盐酸)的反应

向其中一试管内逐滴滴入1~2滴酚酞溶液振荡,然后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至红色恰好褪去。

1

a.胶头滴管使用不正确扣分;

b.未边滴加边振荡或多滴溶液扣分。

4

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向另一试管内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

1

a.倾倒方法不正确或液体洒出扣分;

b.试管未振荡的扣分。

5

写出结论

在评分表中正确记录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写出步骤3、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pH记录不正确扣分;

b.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扣分。

(扣完为止)

6

整理器材

把废液倒入制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原。

a.随意倒废液,未清洗整理器材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