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72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docx

初中物理基础题总复习下

热现象内能

热现象

1.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只将很少的热水倒人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宇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2.学校在预防“非典”期间,要求每位同学“晨检”测体温.初二

(1)班值日生张莉同学用同一支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36.5℃.插入消毒液后擦干又分别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读数正确,记录如下:

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6.5℃,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1℃,请你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体温记录是

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②和③

3.小敏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如图所示.可知小敏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4.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如图所示,该图像可以反映

A.玻璃的熔化过程B.玻璃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

5.如图,盛酒精的小烧杯漂浮在盛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中的水只产生了少量气泡,而小烧杯中的酒精已经沸腾.这个现象可以使我们认识到

A.酒精比水吸热多B.酒精比水吸热快

C.酒精的沸点比水低D.酒精的温度比水高

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制取蒸馏水

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D.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凝华的结果

8.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方格纸上做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下列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总是

成正比

B.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

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可能是由于供热

不足

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min

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两杯水加热,观察其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的那一个,它的读数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______________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由于__________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1.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人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__________.

12.在抗击SARS病毒(非典)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负压实验室(即室内气压低于室外),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________,因而安全性很好.

13.你对家中的电冰箱肯定很熟悉.请你谈谈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答:

电冰箱利用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化,又容易_____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在这里蒸汽变成液体并______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热,使冰箱内温度_______.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本实验目的是:

观察水沸腾时的______和水沸腾时的_______.

(2)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

先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3)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_______℃.图丙是三位同学作

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15.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人室温下的水中,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约为90℃,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16.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已含有科学思索的成分.如图所示是东巴文“晒干”,字上部是:

太阳光线;字中部是:

水汽;字下部是:

大地.试简单说明这个字的物理含义.

17.如图所示,甲杯中是热水,乙杯中是常温的凉水,我们会看到甲杯中的水“冒热气”,而乙杯中的水“不冒热气”.请你回答“冒热气”是什么物理现象?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热水“冒热气”和凉水“不冒热气”的原因.

分子动理论内能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

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

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莱,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4.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C.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5.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6.小宇找来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已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

1.用电热器各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

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2:

1B.3:

2C.3:

4D.3:

1

7.如图所示的双层锅,内锅中盛有质量相等的食用油A和水B,两层锅之间盛有水C加热使水C一直沸腾,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的温度分别稳定于tA、tB.在此过程中,A、B净吸收热量分别为QA、QB.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tA=tBB.tA>tB

C.QA=QBD.QA>QB

8.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取H2和O2

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C.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蒸腾作用的需要

D.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气温温差比内陆地区大的主要原因

9.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______现象.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0.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_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

1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______J热量.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_______J/(Kg·℃).

12.某人锯木头每分钟锯21次,每次锯移动距离为0.4m,平均用力150N,则每分钟这个人做功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以使100g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

13.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星期天的休闲时间来到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他们赤着脚丫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很“烫”脚,而进人海水中又觉得海水很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沙石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造成的;当他们由浅水走向深水区时,感觉海底的小鹅卵石对脚底硌的轻些了,是由于他们受到的_______逐渐增大,小鹅卵石对脚的支持力逐渐减小的缘故;当他们在海水中游玩了一段时间上岸后,又感觉有点冷,海风一吹就更冷了,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海风加快了液体表面______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

14.由于开水太烫,小明同学喝水前,用部分凉开水掺入其中.他认为“若不考虑热损失,混合后当水达到共同温度时,热水降低的温度就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这

种说法全面吗?

为什么?

15.质量为1kg的铁锅中放有2kg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求:

(1)铁锅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铁锅和水总共吸收多少热量?

1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铜的比热容0.4×103J/(kg·℃)]

内能的利用

1.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排气冲程B.做功冲程C.压缩冲程D.吸气冲程

2.查表可知,天然气的热值为煤气热值的2倍,这表明

A.产生相同的热量,使用天然气的成本为使用煤气成本的2倍

B.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2倍

C.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1/2

D.天然气火焰的温度为煤气火焰温度的2倍

3.如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4.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的燃料,不仅每月的消耗量要少,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要小,应该从图所示的燃料中选用

A.石油液化气B.蜂窝煤C.木柴D.无法确定

5.电动汽车成了2000年悉尼绿色奥运的亮点.比较电动机和汽油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工作时都把一种能转化为另一种能

B.它们都是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动力设备

C.它们工作过程的每个循环都包括四个冲程

D.直流电动机上有换向器,汽油机上有飞轮

6。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作出了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烟花爆竹会

A.污染水源B.产生温室效应

C.污染土壤D.污染空气、产生噪声,易引发火灾

7.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完工后将会向我市送来清洁能源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则每输送l00m3的天然气,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J

的能量,这些能量若能完全被水吸收,则可以使____kg的水从20℃升高到100℃.

8.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火箭的燃料主要使用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_______(填“大”或“小”).“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在返回时,虽然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就像一个闪光的火球,但由于表面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在汽化时,能________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9.1kg铀全部裂变释放出8.5×l013J能量,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kg的无烟煤放出的能量(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

10.氢气的热值为1.4×l08J/kg,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未来能源.我国于1980年成功地研制出国内第一辆以氢气为动力的汽车.若这种汽车行驶1h需1.68×l08J的热量,则每小时需要消耗氢气________kg(不计热量损失).

11.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请指出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损失,同时指出可能造成哪些环境污染.

12.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太阳能处处可以利用,并且清洁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30℃,求:

①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②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质量的焦炭放出的热量?

[q焦炭=3.0×l07J/kg]

13.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min可使4kg、23℃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14.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kg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kg,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

自测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这个现象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下列情形中,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钻头钻孔B.用煤气烧水

C.金属块在砂石上摩擦D.用锯子锯木板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内能也越大

C.物体的密度越大,内能也越大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3:

5,比热容之比是3:

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9:

10B.10:

9C.2:

5D.5:

2

5.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内分别装有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各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容器中

A.水的温度一定更高,因为水的沸点更高

B.酒精的温度一定更高,因为酒精的比热容更小

C.水和酒精的温度一定相同,因为吸收的热量相等

D.两者谁的温度更高不能确定,因为条件不足

6.下列措施中同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C.用含碘食盐代替食盐D.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生活用燃料

7.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刮风是水蒸发太多形成的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

B.南极的最低气温在-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

D.水达到0℃就一定会结冰

二、填空题

9.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________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同学用完好的温度计正确测量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由此可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2.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1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

14.保温桶内装有质量为50kg、温度为95℃的热水,水面下0.5m深处的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h.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内水的温度降为85℃,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水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5.“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_____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min时的数据.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7.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把200g、20℃的水烧开.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如果不计热量损失,需完全燃烧多少酒精?

18.在晴朗的天气里,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每秒钟可将1200J的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内能.那么该热水器在5h里获得的内能,能将多少千克的水从20℃加热到80℃?

19.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

(1)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________能.

(2)有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为160L.装满水后,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水箱里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2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的实验:

取500g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水的温度为20℃,然后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将温度计插在水中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温度计的示数恰为70℃时,消耗了l0g酒精.

(1)请计算出实验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有的同学试图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酒精的热值,请你回答这种做法是否可以,并说明理由.

电流和电路

电荷电路

1.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互相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使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靠近c球,那么c、d两球将

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不吸引也不排斥D.以上情况都可能

2.已经查明,α粒子就是氦核,氦(He)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1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

B.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2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

C.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

D.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

3.为了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小宇做了如下实验:

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

观察到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小宇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B.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增大而增大

C.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距离无关

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L1发光B,只有L2发光C.L1、L2都发光D.L1、L2都不发光

5.如图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为b到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为a到b

C.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为b到a

D.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为a到b

6.一束带负电的电子流经一暗盒附近,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中可能存在的物体为

①磁铁②铅块③带正电荷的物体④带负电荷的物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只可能是③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不发光.某同学用一段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将导线并接在灯L2的两端时,发现灯L1亮、L2不亮;当把导线并在灯上L1两端时,发现两个灯都不亮,由此可知故障原因是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8.冲洗照片用的“曝光箱”内有红白两个灯泡,箱外有两个开关S1、S2.根据需要,当先闭合S1时只有红灯L1发光,再闭合S2时红灯L1和白灯L2均发光;并要求在S1闭合前,即使先接通S2,L2也不发光.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9.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_______电荷,丙、丁带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10.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了解冰箱内压缩机和灯泡连接情况的过程中,打开冰箱门后,根据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断定压缩机和灯泡是______联.

12.你做过“火花放电”实验吗?

请列举一个与“火花放电”原理相同的现象:

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