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586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doc

某学校多媒体教室

布线及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

制作:

审阅:

文档编号:

****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200年11月

目录

1前言 4

2施工组织方案 4

2.1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4

2.2工作流程 5

2.3规章制度 5

3人员配备情况 6

4劳动力安排计划 7

5施工机械设备 7

6施工的临时设施 7

6.1管槽加工制作场 7

6.2仓库 7

6.3现场临时设施 8

7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 8

7.1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8

7.2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8

7.2.1PVC管道施工 9

7.2.2线槽安装 9

7.2.3综合布线机柜及设备安装 11

7.2.3.1 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11

7.2.3.2 机柜安装:

11

8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安排 12

8.1编制原则 12

8.1.1编制依据 12

8.1.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12

8.1.2.1 施工准备阶段 12

8.1.2.2 主体施工阶段 12

8.1.2.3 内装修完工阶段 13

8.2施工进度表(见附件) 13

9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3

9.1质量检验评定的依据 13

9.1.1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 13

9.1.2工序质量的控制依据 13

9.1.3质量控制中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14

9.1.3.1 常用几种工具 14

9.1.4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管理 14

9.1.5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15

10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6

10.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 16

10.2安全防范重点 16

10.3安全措施 16

10.3.1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16

10.3.2保证施工实施安全 17

11文明施工措施 18

11.1技术措施 18

12工程验收 19

12.1验收标准 19

12.2测试仪器 23

12.3测试人员 23

12.4测试结果 23

13售后及质量保证 24

13.1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24

13.2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24

1前言

****学校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布线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及音视频布线,为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好山东省教育厅信息处办公网络,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组织施工,为了方便以后的维护和扩展,施工中要仔细做好记录,施工后向用户提供详细和规范的文档报告。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按照ISO9000的要求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争创优良工程。

2施工组织方案

2.1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l项目经理

具有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负责组织本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以及现场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整体指导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及时调用后备资源支援工作;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负责与甲方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l技术总监

具有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现场工程技术。

l设计工程师

要求具有扎实的弱电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独立完成过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

l工程技术人员

要求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参加过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的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进度等问题,及时上报项目经理。

l质量管理工程师

要求熟悉弱电系统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负责协调系统设备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

l项目管理人员

要求具有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协助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工程项目方案的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

l材料设备管理员

要求熟悉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规格,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和库存管理,保证库存设备的完整。

l行政助理

要求具有行政管理,标案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信息(含资料,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方面管理工作,以及和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及相关协议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管理工作。

l安全员

要求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负责巡视日常工作安全防范。

2.2工作流程

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应发扬相互协作精神,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工作。

大致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设计,包括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由技术总监负责组织,设计组负责完成,实施方案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技术总监协助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完成。

第二步是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由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管理组完成。

设计组作为支援。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以控制工程质量为主,以控制工程进度为辅,不断督导检查,以执行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工程验收标准为检验依据,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直至工程验收。

2.3规章制度

l设计评审制度

为了评价设计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工程方案设计完毕,由甲方、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形成文件,由评审小组组长负责编写评审结论,其它成员在此文件上签字。

l协调会议通知制度

凡是与系统工程有关的,由甲方、乙方两方参加的协调会议,必须就有关协调情况及最终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以备查,会议纪要送达甲乙双方领导及相关人员。

l合同与资料管理制度

凡是与系统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和资料,由行政助理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借阅必须经过授权和登记。

l质量分析会制度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当发生重大问题时,可临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工程质量,进度等,情况检查,并做好记录,会后及时地把会议纪要分发给有关人员。

l验收制度

由甲方、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由验收组长把验收结果填入工程报验单并签字,其他验收人员在此报验单上签名。

l项目组工作制度

²必须按时上下班,有事必须向项目经理请假。

²遇到原则性问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并写出相关的书面材料,经上一级领导同意(或提出处理意见)且签字后,方能处理。

在重大原则问题处理上,应征得工程总指挥同意且签字后,方可处理。

必须与甲方,其他工程施工单位及有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人员配备情况

根据工程设计,实施及项目管理经验,我公司组建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

工程项目组下设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设计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等。

设计组:

按系统的情况配备相关技术工程师,共配备1名设计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设计工作。

工程技术组:

配备4名技术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施工工作。

质量管理组:

配备1名质检工程师和1名材料设备管理员,从质量管理角度予以负责。

项目管理组:

配备1名项目管理人员,1名行政助理,1名安全员。

布线组:

配备16名施工人员

4劳动力安排计划

姓名

职务

在本工程任职

主要工程经历

客户部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技术总监

技术工程师

工程师

设计工程师

技术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工程师

业务总监

质量总监

安全员

行政助理

行政助理

材料管理

商务主管

项目管理

另:

配置施工人员16名。

5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县本次工程项目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管槽施工、线缆敷设、线路测试等阶段。

各施工阶段需要的机具和检测设备计划见下表。

No

设备名称

用途

FLUK

网络系统测试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接地测试

6施工的临时设施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区布置临时设施,如:

管槽加工制作场、仓库、等。

6.1管槽加工制作场

在管槽施工阶段,由于要现场对管槽进行一定的加工,需要加工制作场50m2。

6.2仓库

需要30m2用于现场急用的管槽、线缆及部份设备的临时储藏。

6.3现场临时设施

l现场施工用电主要是管槽加工时焊接、电锤使用,其电源由甲方负责解决,在临时用电线路上装我方搭接;

l安装施工用水量很少,主要在甲方施工用水管取。

7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

7.1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各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执行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

²《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

²《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²《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

²《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

²《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²《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²《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²《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0-86)

²《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89)

²《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²《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²《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

²《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²《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T50312-2000)

²《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7.2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县本次项目计算机教室主要施工工序:

PVC管道敷设施工、线槽安装、双绞线及电源线布线、打配线架、机柜及交换机安装、接地安装、计算机安装、调试。

****县本次项目多媒体教室主要施工工序:

PVC管道敷设施工、线槽安装、音视频线布线、设备安装、接地安装、调试。

7.2.1PVC管道施工

 施工要点

²管槽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

²管路应无接缝。

²按图纸施工

表7.2.1-1暗管允许布线缆线数量

暗管规格

缆线数量(根)

内径(mm)

每根缆线外径(mm)

3.3

4.6

5.6

6.1

7.4

7.9

9.4

13.5

15.8

17.8

15.8

1

1

-

-

-

-

-

-

-

-

20.9

6

5

4

3

2

2

1

-

-

-

26.6

8

8

7

6

3

3

2

1

 

 

35.1

16

14

12

10

6

4

3

1

1

1

40.9

20

18

16

15

7

6

4

2

1

1

52.5

30

26

22

20

14

12

7

4

3

2

62.7

45

40

36

30

17

14

12

6

3

3

77.9

70

60

50

40

20

20

17

7

6

6

90.1

-

-

-

-

-

-

22

12

7

6

102.3

-

-

-

-

-

-

30

14

12

7

表7.2.1-2管道截面利用率及布放电缆根数

管道

管道面积

 

内径D(mm)

内径截面积A(mm)

推荐的最大占用面积(

 

1

2

3

 

布放1根电缆截面利用率为53%

布放2根电缆截面利用率为31%

布放3根(或3根以上电缆)截面利用率为40%

20.9

345

183

107

138

 

26.6

559

296

173

224

 

35.1

973

516

302

389

 

40.9

1322

701

410

529

 

52.5

2177

1154

675

871

 

62.7

3106

1646

963

1242

 

77.9

4794

2541

1486

1918

 

90.1

6413

3399

1988

2565

 

102.3

8268

4382

2563

3307

 

128.2

12984

6882

4025

5194

 

154.1

18760

9943

5816

7504

 

7.2.2线槽安装

 施工要点

l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

l线槽安装要求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

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线槽安装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有关部门规定;

l线槽内配线要求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80%;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见表7.2.2-1、表7.2.2-2);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为0.3至0.6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信息点线序按TIA568B制作;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表7.2.2-1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类别

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

最小净距(mm)

380V电力电缆

<2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7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0

380V电力电缆

2~5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

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80

380V电力电缆

>5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30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钢管中

150

表7.2.2-2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其他管线

最小平行净距(mm)

最小交叉净距(mm)

电缆、光缆或管线

电缆、光缆或管线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煤气管

300

20

7.2.3综合布线机柜及设备安装

7.2.3.1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7.2.3.2机柜安装:

²机柜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应离墙1m,便于安装和施工;

²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

²机柜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²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

²机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

²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²台内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²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教室接地端排。

8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安排

8.1编制原则

坚持统一计划的原则,认真做好综合平衡、切合实际、留有余地;坚持施工工序,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8.1.1编制依据

²工程合同范本的要求;

²施工图概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

²公司内部的人力、资金等保证条件。

8.1.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本次项目总体计划安排,主要采用分工序施工作业法,根据施工情况分阶段进行。

8.1.2.1施工准备阶段

²工程实地勘测;

²深化设计方案;

²技术方案论证;

²施工技术交底;

²材料和设备采购、检测;

8.1.2.2主体施工阶段

l线槽安装

²槽及配件材料进场报验

²线槽敷设施工

²线槽隐蔽工程记录与验收

l线缆敷设:

²线缆材料进场报验

²线缆敷设

²线缆检测、记录和验收

l设备安装

²设备进场报验

²设备安装

8.1.2.3内装修完工阶段

l系统调试

²布线系统测试

l竣工资料整理及交付

l系统自检及整改

l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8.2施工进度表(见附件)

9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9.1质量检验评定的依据

在本次项目质量控制中,要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也要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因此,质量控制的依据应体现这两部份质量控制的要求,要重点对材料、配件、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除了共同的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以外,还有各种专门的技术性法规或其他规定。

9.1.1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

²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

²有关试验、取样、方法的技术标准;

²有关材料和设备验收、包装、标志的技术标准。

²凡涉及新用材料时,应有权威的技术检验部门关于其技术性能的鉴定书。

9.1.2工序质量的控制依据

有关智能建筑安装作业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为保证工序质量而制定的操作技术规范,必须严格执行:

有关施工工艺规程及验收规范。

这是以分项、分部工程或某类实体工程为对象而制定的保证其质量的技术性规范;

凡属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工程,应事先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施工工艺规程,并应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

9.1.3质量控制中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在弱电系统工程项目实施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合理地使用质量保证活动的支持工具、技术和方法。

9.1.3.1常用几种工具

l各种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及规格测试诊断工具

这些工具应能进行设备的拓朴关系分析、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

不仅能提供各种测试诊断结果,还能生成性能分析报告,以协助组织最终交付甲方的有效测试验收用例的集合。

l系统配置管理工具

支持配置管理人员对配置的更新管理;支持配置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工程文档相关内容之间进行相互检索,并确定同一工程文档某一内容在工程文档中的涉及范围;同时还应支持系统配置管理人员对系统配置更改进行科学的管理。

l工程文档辅助生成工具与图形编辑工具

主要用来绘制描述系统分布与结构的系统结构图、设备连通图以及绘制描述系统特性的一些其他图形。

项目实施开发人员利用这个工具的正文与图形编辑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产生清晰悦目的工程文档与图件,也有利于对工程文档进行更改,还有助于提高工程文档的编制质量。

9.1.4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管理

²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范围;

²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及时编制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²做好各专业的准备工作;

²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施工图纸、标准图集,修改设计和技术核定等技术文件;

²组织特殊工种技术培训,操作资格审查或考核;

²施工机具、试验设备、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的准备;

²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²按工种设计、施工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工艺评定试验的项目;

²材料和设备的施工技术设施投入使用前的检查与确认;

²做好接受第三方质量监督的准备,为第三方监督创造必要的备件。

9.1.5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落实施工准备、施工中和系统试运行、交工后服务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权限和方法,使质量在形成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职责分配

质量体系

组织成员

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

对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确定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对工程中的重大质量事项组织研究并作出决策,提出质量要求。

技术总监

对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现场质量负技术责任,负责对工程系统设计质量和对工程实施质量组织评审,负责采取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或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技术质量水平满足工程需求。

设计组

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对总体实施技术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质量负责,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满足客户需要;参加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从设计上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技术组

对工程现场的实施质量从技术上负责。

具体组织实施质量活动的开展;监督检查系统实施的质量情况;负责收集保存并适时向项目管理人员归档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资料及其他有关工程记录;对质保期服务质量负责;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质量管理组

负责组织制订工程总体质量控制计划;负责工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对工程各阶段、各环节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协助开展检验、测(调)试及验收工作;汇总并通报有关工程质量情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未落实不放过,问题未整改不放过,整改效果不合格不放过,并就工程质量有关事宜负责对外联络、协调、合作沟通工作,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项目管理组

负责从资源上为工程质量管理和保证提供必要条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工程进度的控制管理工作,编制进度控制计划;负责工程对外联络工作,组织进度协调会,确保工程进度。

负责工程文档、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

同时负责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

10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0.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

成立安全生产(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技术总监担任副组长:

组员:

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施工队长。

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整体安全管理和协调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人员、设备,施工过程等安全;

技术总监负责施工技术安全。

10.2安全防范重点

l施工人员政审安全性

l资料记录保存安全性

l事故控制点:

²2米以上的高处坠落事故;

²触电事故;

²物体打击事故;

²设备机具伤害事故。

l控制点的管理:

²制度健全无漏洞;

²检查无差错;

²设备无故障;

²人员无违章。

10.3安全措施

10.3.1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²施工单位应提交施工工作人员政审材料,并严格审查

²在系统调试交接时,帮助甲方建立系统的文档管理,将完整的完工图纸、设计文档、操作、维护手册、设备清单等保存完整,以便备查

²保证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记录保存的安全性,以便发生异常事故时备查

10.3.2保证施工实施安全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在每次调度会上,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