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89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docx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会说话的草》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火烧云》为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诗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金色的草地》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点点滴滴的渗透,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要将熔冶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心性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统一于听说读写语言活动过程之中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走进大自然》和《火烧云》、《诗的材料》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45个生字,会写53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似”、“摸”、“扇”、“落”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识字方面:

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3、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课时设置: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2《火烧云》………………………………………………2课时

3《会说话的草》…………………………………………2课时

4《诗的材料》……………………………………………2课时

3《金色的草地》…………………………………………2课时

1、《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

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读。

3。

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摸到什么?

闻到什么?

……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

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

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

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达到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2《火烧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

“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

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

那时的云彩什么样?

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会说话的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

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学生背诵《我想》。

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会说话的草》与《我想》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讨论。

4、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

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4、《诗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板书课题)

师:

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

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

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4、理解文中词语。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

“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4、小结:

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

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四、拓展延伸 

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棵草、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只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5《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进行猜谜活动,引出蒲公英。

2、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3、学完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师生都不能解决的,鼓励课外研究。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记在小笔头上。

第二单元感受真情

一、单元教材简介:

本单元以“乡情、亲情和友情”为主题。

这也是我们人类一个共同的永恒的主题,爱如灯盏,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单元的课文以各种故事在字里行间为孩子渗透着朋友、亲人、师生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余也学会了什么是爱别人,如何去爱别人,也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在自己帮别人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暖意涌上心头。

本单元编排了《古诗二首》《走月亮》《难忘的八个字》《小摄影师》四篇阅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泥姑娘》,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

单元开篇以琅琅上口的古诗将孩子引入了美好的情感世界,让孩子充分体会亲情和友情就在我们身边,爱是永恒的话题;而接下来的课文则在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欣赏到、感受到的美妙情景中体会爱的存在和柔美;《泥姑娘》则把我们带入到了童话般的天堂里,在这里可以使孩子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爱的伟大,让孩子们懂得帮助别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而《难忘的八个字》和《小摄影师》则更深入的让孩子了解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的友谊和无言的关爱。

一组课文时时都在呼唤着孩子心底那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

另外,阅读链接也充分把握了真情的主题,让孩子在爱的殿堂里自由翱翔,懂得爱的珍贵、爱的价值、爱的存在,体会法子内心的纯真的感情。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认字能力,基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2、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交流合作的经验和初步探究的意识。

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亲情的表现和可贵时时围绕在他身边,但朋友之间的关爱意识还不是很浓。

4、本单元文章很能煽动孩子感情,引起孩子思想的共识,学生愿意去仔细地读,并且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字:

正确认读44字,认读一个多音字“相”。

2、写字:

正确书写49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

了解“女字旁”“硬耳刀”“门字框”“广字框”这些偏旁部首。

3、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二首》和《走月亮》,注重学生学习时对文章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孩子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对课文内容的表演、美读、创造画等活动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更深一步体会友爱的可贵,助人的幸福,亲情的重要,让他们懂得以文中有生命的任务为榜样,把自己的爱分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因为爱别人而被爱,而幸福,从而陶冶情操。

四、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用学过的多种认字方法识记生字,写字时要求做到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体味文中情感。

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感受。

课时设置:

6《古诗二首》……………………………………………………2—3课时

7《走月亮》………………………………………………………2—3课时

8《泥姑娘》…………………………………………………………2课时

9《难忘的八个字》…………………………………………………2课时

10《小摄影师》………………………………………………………2课时

《6、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方法

在两首古诗的对比朗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感情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体会乡情和友情的真挚情感,体会爱所蕴涵的魅力和价值。

并学会关爱他人,以人为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李白和贺知章写的古诗吗?

(齐背《增汪伦》、《咏柳》)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篇贺知章和李白的诗。

揭示课题《回乡偶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古诗,教师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回乡偶书

1、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问:

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在小组内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齐读、背。

边读边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

6、角色扮演,你能表演当时的情景吗?

(学生试着表演)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学生自由读

2、问:

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

4、齐读、背古诗。

5、问:

如果你最要好的朋友离开了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积累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8*泥姑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

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配乐读、自由读、小组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帮助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捏过泥人吗?

都捏过什么?

2、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叫《泥姑娘》,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的一定会被泥姑娘的行为感动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

读完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呢?

4、是呀!

泥姑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一个小生命,她多么伟大呀!

5、认读词语。

6、理解词语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再读课文,泥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

预设:

(1)、我觉得泥姑娘和可爱,我是从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读第一自然段)

问:

是呀!

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她的可爱呢?

(学生试读)

(2)、我觉得泥姑娘很有爱心,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读3-4自然段。

问:

此时,你觉得泥姑娘怎样呀?

(学生表达情感)

(3)、我觉得泥姑娘很勇敢、很坚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读5-7自然段。

问:

你能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学生自由朗读)

问:

如果此时你发现泥姑娘在救小蜜蜂,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课文学到这里,你佩服泥姑娘吗?

你佩服她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泥姑娘的故事非常感人,也让人为她的命运担心。

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来续编一下这个故事吧!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9、难忘的八个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文章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在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情感受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懂得师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身体有残疾的人,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呀!

把你知道的事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交流)

2、师: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左耳先天失聪的小女孩,在她身边发生了什么事呢?

板书课题。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

(学生回答)

4、师小结

5、认读词语。

6、理解词语

三、品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在采蜜集上。

4、在你的眼里,伦纳德夫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第三单元珍爱家园

整体感知:

第三组的文化主题是“珍爱家园”。

它包括《湖滩上,有一对天鹅》、《“这条小鱼在乎!

”》《特殊的葬礼》、《狼和鹿》、《会植树的鸟》六篇课文,还包括一个阅读链接——共有的家园和一个综合学习。

蓝天下,所有的生命共有一个家园。

这个家园是必须要珍爱的。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惟一有意识、有思维的生灵,但并不意味着人就是这个家园的主宰。

所以,这里的“珍爱”有三层意思:

第一,珍爱,是人作为家园中的一员,对万物的一种平等的爱。

我们在乎生命的存在,“小鱼”也在乎生命的存在;我们为天鹅、为小鱼做了些什么,狼群也为鹿群做了些什么,自然界是一切人类的伙伴也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所以,这种珍爱,是平等的,是相互的。

惟有如此,才能和谐。

我们不是“爱”的施主,我们也是“爱”的受体。

第二,珍爱,是人作为这个家园的智者,对万物、对自己一种理性的爱。

有时,需要我们出于善的本能去爱护、去保护、去救助,有时,则要遵从自然之道。

第三,珍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

行为不计大小,惟一的行为法则是维护生态的平衡。

这三层意思,在不同的课文中各有体现。

学习这一单元,是要培育学生的一种生态意识,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于家园的和谐、生态的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41个生字,会写52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12课和15课。

3、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反复的情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交流意见,多方位体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懂得珍爱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于家园的和谐、生态的平衡。

课时设置:

11、《湖滩上,有一对天鹅》………………………………………2课时

12、《“这条小鱼在乎!

”》………………………………………2课时

13*、《特殊的葬礼》………………………………………………1课时

14、《狼和鹿》………………………………………………………2课时

15、《会植树的鸟》…………………………………………………2课时

11、湖滩上,有一对天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试着背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地情感朗读,感悟诗歌的含义。

2、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更多地了解天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天鹅、对动物的关爱,也体会到天鹅的快乐和动物对人类的爱,让孩子们自觉地去保护动物,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

为什么?

(喜欢,因为天鹅雪白雪白的,非常漂亮,而且……)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天鹅的材料展示一下吧。

(学生展示,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

天鹅真的是非常的美丽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天鹅的诗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想不想自己读读?

那赶快开始吧,别忘了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2、把有疑问的词语提出来,同学之间帮助解决。

3、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三、理解诗歌

1、谁能把这首诗歌美美地读一读。

(指名读2——3名)

2、如此美的诗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

是从哪句读出来的?

3、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4、同学们,如果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美丽的天鹅,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

境中,感受着人们的关爱,在你们欢快的歌声中,会唱些什么呢?

5、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6、你们说的真棒,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爱,让我们满怀着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爱,再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四、拓展延伸

天鹅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小动物,也包括我们生活的环境都需要我们的保护,为你今后的行动做个小小的打算吧。

五、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