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52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docx

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答案

A,直观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

考点: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考查直观导入的含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答案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考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是班拉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答案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多血质的反应迅速,有朝气,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黏液质稳重、踏实,但比较死板;抑郁质的人则比较敏感。

4,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

答案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考点:

教育学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5,“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答案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考点:

课程理论流派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代表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答案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7,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时期:

新生儿和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应。

答案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8,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答案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体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体全面发展、合作教育学、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素质教育理论

考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薪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9,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答案

A,小亮从亮处走向暗处,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获得冠军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考点:

学习理论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D项属于学习,其余项都属于本能。

10,学习活动中最可靠、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是

答案

A,学习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考点:

学习理论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丽稳定的动机。

11,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答案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考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坏的矛盾心理。

12,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智育、体育、()

答案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考点: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答案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考点:

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

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1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答案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考点:

学习动机理论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15,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答案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考点: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16,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答案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考点:

教育学概述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为人们所熟

17,()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答案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考点:

教育目的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由于教育目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

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答案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前运算阶段:

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以别人的观点看事物。

19,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答案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考点:

小学道德发展的特点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柯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

2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规律是()。

答案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抽象材料忘得慢

D,动作技能忘得快

考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四、简答题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考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1、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义务性,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文字解析:

本题就是考察大家对课本中教学教育基本特点的记忆。

2,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考点:

小学生心理辅导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心理辅导的含义。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

(1)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2)心理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工作重点是预防和发展;

(3)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文字解析:

首先解释心理辅导的含义,然后根据学校的管理的知识结合起来回答问题。

3,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考点:

班级管理的方法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

(3)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

(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

(5)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文字解析:

本题就是对班级管理知识的考查,学员在做题的过程中准确记忆班级管理基本方法,答上就可以。

4,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考点:

班级管理的方法

分值:

1分

正确答案:

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3)课型、课时;(4)教学重难点;(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7)作业处理;(8)板书设计及教具。

教案设计的步骤:

(1)研读课程标准;

(2)分析处理教材;(3)确定教学目标;(4)了解教学情境;(5)选择教学方法;(6)准备教学媒体;(7)设计教学过程

教案设计的要求:

(1)科学规范;

(2)简洁明了;(3)形式多样;(4)理念先进。

文字解析:

本题虽然考查的知识不难,但是同学们要把握好该题,为以后在做后面的教学设计题时做准备。

五、综合题

【案例1】读《找骆驼》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

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

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对老人说:

“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已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

”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

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

“你的理由是什么?

”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

”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

”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他说些什么呢?

”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

“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

”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

“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有关理论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参考答案】

(1)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问题研讨,整个进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2)选择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同时,对文本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应该说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引导学生探究中,出乎意料,出现了生成。

这是很自然,很正常,也是很好的事,它说明小学生虽阅世不深,但知识面正在不断的拓展,他们是非分明,爱憎分明,感恩心切,纯朴可爱,对“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坏蛋”恨不得“打他一拳”。

(3)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年幼易冲动,有些人还不知采用怎样的方法更好地处理问题,有待于教师正确的引导,故在学生出现对“忘恩负义”者及“坏蛋商人”要“打他一拳”以示打抱不平时,老师应该问:

采取这样的态度处理问题,妥当吗?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文中的“商人”是不是这样的人,从而让学生回到正确的处理问题上来,回到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中来,从而实现情感熏陶与知识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案例2】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片断:

  

师:

作为有志于保护大熊猫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呢?

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锚的宣传广告。

  

屏幕出示:

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申遗美好愿望或设计一则保护大熊描的公益广告。

  

师:

有困难吗?

老师举个例子。

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主题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

“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  

生:

我写了三条:

第一条:

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

第二条:

保护大自然,让大熊猫快乐地生活。

第三条是:

别让“活化石”成为博物馆的标本。

  

师:

哇,太棒了,真是一位高产作家!

(笑)

生: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熊猫走了,没有再回的时候。

师:

哈哈,当代朱自清!

(笑,掌声)

生:

保护大熊猫,为中国添一份荣耀!

师:

掷地有声!

(掌声)

生:

等到大熊猫灭绝的时候,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它的模样?

师:

诗一般的语言。

生:

茂密箭竹,绵绵白云,清清泉水,可爱熊猫……

师:

一幅画!

一首诗!

当代小诗人。

  

生:

老师,我还有一条。

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成功成为新的遗憾。

  

师:

成功?

这个怎么说?

我帮你改一下好吗?

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

  

生:

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

(掌声)  

生:

老师,我这个是一幅画,大熊猫妈妈对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吃早餐!

”(笑,掌声)  

师:

哈哈,真好!

老师忽然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广告创意。

广告画面是:

大熊猫妈妈对着小溪对面竹林里的孩子说:

亲爱的,过来喝早茶!

(笑)然后响起背景音乐:

(教师用新近流行的网络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唱道)亲爱的,你慢慢来,穿过竹林来喝小溪水……(全场笑声,掌声,气氛热烈)

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此课例的教学评价充分的体现了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内容过程的合作者.教师也时刻在运用自己的评价激励,唤醒,鼓舞着学生的学习,进步.这位教师已闲熟地掌握了点石成金,由表及里等各种教学评价并融汇贯通.教师从语势上,表达方法上等多角度给予评价引领.如:

"哈哈,当代朱自清!

"看随意的评价,赞美.实则是在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声望来激励孩子的进步,指导学习运用名人,名家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样的评价产生了强大的榜样示范效果,这远比"你说得真好,写得真好"评价的准,更有指向性.

【案例3】《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快回家休息吧!

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当时许多同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利了那次阻击战。

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

怎么?

心理难过,唱不出来?

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

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惯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着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就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大嫂,请回去吧!

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记您。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了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们的友谊吗?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请为上文《再见,亲人》设计一份教学案例

【参考答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

学习课文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的朗读1、2、3自然段。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在战斗中建立的深情厚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

1-1-1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2.指名学生描述。

3.师小结:

(放《志愿军军歌》)1-3-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志愿军军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师板书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5、“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

看这个题目,你都想知道什么?

(6、小结:

课文中的亲人,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体会亲人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再读一遍。

边读边重温一下你预习的内容,注意把子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读完后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哪些亲人?

开始。

生:

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情谊深厚。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出示生字。

2-3-1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ī)、“耗”(hào)等生字读音。

(2)辨析字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汇报,想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

教师板书。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

用“——”划出来。

(板书:

深情厚谊)

2、出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

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

⑵这是什么句?

把它改成陈述句。

(出示)3-2-1⑶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这么说,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

板书:

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

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样比喻?

结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真是雪中送炭呀!

⑴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从哪些词中读懂的?

(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

⑵指导有感情朗读。

6、自由读“救伤员失孙”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

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出来的

(丢——丢掉的是自己唯一的小孙孙的生命)(结合理解:

唯一)

(背——背回的是志愿军伤员,一背一丢反映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7、这两件事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紧紧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个关键词写的?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了吧。

是啊,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8、看课文插图我们的战士握着大娘的手会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带着尊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书上的有关句子

9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

(投影出示)⑴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⑵寻找事例,抓住重点词„„体会思想感情⑶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四)评读课文,加深理解1、按要求自学。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反馈讨论。

㈠检查第二自然段

⑴(出示投影)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A、改陈述句

B、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⑵从哪件事可看出这件事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板书:

救老王失母

⑶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小金花的刚强?

(结合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心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