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57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谭寺琳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期计划

1、指导思想

落实县教育局“美好教育”、“高效课堂”建设,紧靠学校“悦”文化核心,推动“悦课堂”建设。

课堂确保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充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结论的能力,严格控制教师发言时间,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有效练习。

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营造乐学、悦教的学习氛围。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2、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学会用键盘打字。

3、学情分析

 

4、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

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

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

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

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

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

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

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

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编排方式是:

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

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

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泡泡的内容大致有: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

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别是:

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

“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

“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

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

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5、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专题讲座、学科竞赛

 

7、优生、潜能生辅导安排

 

8、具体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

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选读课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的写字练习重在求质。

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也可以说“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

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

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

  (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这项内容在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

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

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文中泡泡的内容,提示学生思考,比如,《万年牢》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是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题目,可以作为引领全文学习的思考题。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

这类课文属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宜统一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集中安排阅读,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完成。

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

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多、更广泛地课外阅读。

  (三)“语文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口语交际。

分别是:

“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

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策划春游,真诚地对待人和事,对生命的了解和热爱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

这些话题中,有的以独白语训练为主,如,小小新闻发布会,也有的以交际训练为主,如“走,我们去春游”,更多的是两者相结合的训练。

  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

其中,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

  

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

“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

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

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

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

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

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

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

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

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

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

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

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加深对自己习作的认识;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9、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识字与写字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评价默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写作

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表达是否得体恰当。

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提倡建立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除了存留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