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19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一、书写(5分)

二、基础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夏自独具魅力,岂不亦可为之试歌一曲?

“夏云多奇峰”。

夏云如山,如塔,如古堡,层迭嵯峨,

(1)(guī)▲丽雄奇,不似春云的轻柔、平淡,若有若无;夏雨骤然而作,

(2)(jiá)▲然而止,来得粗犷、豪爽,不若秋雨的缠绵、悱恻,散乱如丝,乱人心(3)(fēi)▲!

夏风自南,饱含着暖国湿润的激情,哪像隆冬岁末的(4)(shuò)▲风凛冽,使天地生寒?

(1)▲

(2)▲(3)▲(4)▲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4)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5)陈涉辍耕垄上面对同伴的嘲笑时,发出了“嗟乎!

”的感慨;揭竿而起时,他发出了“▲!

”的质问。

(6)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

《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

(1)会天大雨▲

(2)楚人怜之▲

(3)天下缟素▲(4)比至陈▲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海鱼棠》用十几万张手稿画出古典美,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人创造了一个故弄玄虚的世界。

B.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在饮茶、品茶中参悟人生的喜怒哀乐。

C.要想成为君子,不但行事要光明磊落,还要有宽宏大量的气概。

D.将莫言作品选入中学教材,是好是坏苟且不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我们的教材编委们在不断思考,在努力探索。

5、名著阅读。

(6分)

(1)《水浒》中的火,燃烧在江湖上,燃烧在英雄的血液里。

请写出书中英雄人物与“火”有关的故事情节2个。

(2分)▲,▲

(2)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4分)

关键词:

状元桥金氏父女嫉恶如仇

综合上面三个关键词的信息,说说这一情节的主人公是▲,他的绰号是▲,这一情节的故事名叫▲,请你再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6~12题。

(甲)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1)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

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刀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住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

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

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

(2)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3)“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

”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做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这样,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翻开处跑出来。

(4)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

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的一小片公园走去。

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5)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

那里就会有木柴了!

”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6)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

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7)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

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

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有森林。

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8)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

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

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9)“万岁!

”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10)弟弟们则着迷的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

“真美……”

(11)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

柴火。

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12)当马可瓦多带着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13)“你们哪里拿的?

”马可瓦多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

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14)“森林里!

”小孩说。

(15)“什么森林?

(16)“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17)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

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

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18)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19)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20)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比手划脚的树木陪着转动,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

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

阿斯托弗煞住车:

“喂!

你在上面干什么?

马上给我跳下来!

”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

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

“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21)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

“站住!

别想跑!

”但没有人跑:

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支脚长满了鸡眼。

“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22)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

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

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得小小的,一动也不动。

他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23)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

“喔,对:

斯达巴药片!

这个广告做得好!

新发现!

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

我一下就看懂了!

”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24)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乙)读卡尔维诺(有删减)曹文轩

(1)卡尔维诺对童话一直情有独钟。

他自称是意大利的格林。

而我以为,他的童话——就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而言,比格林的童话更好。

格林的童话毕竟是瞄准了孩子而写的,免不了小儿腔和少许做作,而卡尔维诺的童话是来自于民间传说,他在采集之后,尽力保持了它们作为民间文学时的模样、叙述方式,显得更为自然也更为纯朴。

(2)我们看到了厚厚两大本童话。

这是卡尔维诺用了几年的时间从意大利各个地区搜集而来的。

其中有相当一批,精美绝伦。

它们应收入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3)童话几乎总是这样开头的。

它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年代,并且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一个荒诞但一点也不令我们感到虚假的世界。

我们与童话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契约:

童话就是写那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一契约,早在我们还作为婴儿时,就通过母亲或奶妈缔结了。

我们喜欢它,因为,它给我们一份安静,一种境界。

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无限延长。

当那些由作家苦心创作出来的文字很快死亡时,这些来自于民间的稚拙的甚至显得有点公式化的文字,却硬是一代一代地流出下来了。

我们为什么就不去问一下:

这是为什么?

也许这些文字的背后沉淀着什么──沉淀着人类永恒的精神、永恒的希望和永不改悔的一番痴心与浪漫?

童话这种形式本身,也许就是人类基本欲念的产物。

我们有理由相信:

如果哪一天小说与戏剧等都会消亡的话,童话却会一如从前地存在着。

(4)对童话理解得最透彻的当然不是我们,是卡尔维诺。

(5)与其说卡尔维诺是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童话家。

他的小说是在童话的模式中进行的。

是写给成人看的童话。

(6)一个人从小孩渐渐长大了。

童话对他来说,也渐渐失去了魅力,因为,它们毕竟显得过于单纯了。

这个人现在面对

的是一个混乱的社会。

这个社会没有公主与王子,没有宝窟与金殿,甚至连巫婆与海盗也没有了。

这个人依然可能还惦记着安徒生与格林,但是为了他的后代:

他要为他的儿女讲述安徒生与格林的童话。

而在讲这些童话时,他完全可能是无动于衷的。

他希望他的孩子们活在圣洁的童话世界里。

然而他自己却活在滚滚的尘世浊流之中而身心疲惫。

他会觉得那些童话对现在的他是毫无益处的,除了可以帮他回忆童年和暂时获得一份宁静外,对他的生存几乎是毫无益处的。

(7)卡尔维诺决定为大人写童话。

他知道,我们是喜欢童话的,只不过是“小红帽”、“狼外婆”之类的童话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

(8)他将童话的基本精神与基本手法都承接了下来,但,他将内容复杂化、人性复杂化、主题复杂化,并且扩大了规模。

童话的格式,他并没有完全舍弃,但在他的文字世界中,这些程式被隐蔽了起来,不再留下一丝痕迹。

【初读感知】

6、下列表述与《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3分

A马可瓦多第一次出门到市区找柴火时失败了,没带回任何柴火。

B小米开尔和他的兄弟们是因为好玩和从来没看过森林,才要去森林里砍柴的。

C小米开尔他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的森林,其实是密密麻麻和奇形怪状的广告牌。

D警察阿斯托弗由于近视,所以没有看见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的主要内容。

(20字左右)(3分)

8、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并加以描写。

(4分)

“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

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

太太: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马可瓦多:

【细读品析】

9、《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2段空白处,根据原文有以下两种翻译,你觉得哪种好?

结合语境谈谈理由。

(4分)A、少得可怜的B、小小的成就——

10、《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8段对警察阿斯托弗近视的交代,好似无用,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4分)

11、《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4分)

【联读发现】

12、《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中有许多荒诞的描写,如马可瓦多用报纸做御寒的盔甲,孩子们把广告牌看成森林等,请结合《读卡尔维诺》尤其是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主旨的理解。

(6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20题。

(一)(7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常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辍耕之垄上山之僧智仙也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安陵君其许寡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D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乐者

1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2分)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面语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2分)

①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二)(14分)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②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③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④,度牛渚矶⑤,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注释】①宰:

指县令。

②崔宗之:

名成辅,袭封齐国公。

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

③辟:

召,征召。

④黄、老:

“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创始人老子。

被后世道教奉为始祖。

⑤牛渚矶:

地名。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宰惊愧,拜谢曰▲

(2)白长笑而去▲

(3)见郭子仪,奇之▲(4)乘酒捉月▲

17、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19、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

(4分)

 

(三)(4分)

午枕夏意

(宋)王安石(宋)苏舜钦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午枕》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一日午睡醒来觉得光景动人便作此诗。

②《夏意》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

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③簟:

竹席。

④供(gōng):

引起。

20、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们能感受得到两首诗歌是有些不同的。

请你分析一下两首诗歌的异同之处。

(4分)

四、语言运用(67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7分)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颁发给了美国民谣诗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现在距离公布获奖结果已经过去将近一周的时间,而瑞典皇家学院证实他们至今仍然没有联系到鲍勃·迪伦,不少人担心鲍勃·迪伦是以这种方式拒绝出席12月10日举行的颁奖晚宴。

75岁的鲍勃·迪伦将会是史上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也是托妮·莫里森后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他将与T.S.艾略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索尔·贝娄等人并肩。

请你以鲍勃·迪伦歌迷的身份,用“亲爱的鲍勃·迪伦”开头,给他写一段话,谈谈你对鲍勃·迪伦“拒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行为的看法。

要求:

①表述清晰、得体。

②字数150字左右。

③不必署名,不写日期。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

3、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

(P73)

19、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而发生的。

它其实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

(P73)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5、在咀嚼米饭过程中,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了什么?

1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4、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极星?

(P58)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在忙碌的学习中,在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中,你肯定有你心中向往的好地方。

请以“我想去的一个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5分)

二、基础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2)()(3)()(4)()

2、古诗文默写(8分)

(1)

(2)

(3)(4)

(5),

(6),

3、

(1)

(2)(3)(4)(4分)

4、()(3分)

5、名著(6分)

(1)、

(2)、、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6、()(3分)

7、                                   (3分)

8、                                              (4分)

9、                                              (4分)

10、                                              (4分)

11、                                           (4分)

12、                                                                                 

           (6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一)13、()(3分)

14.(2分)

15.(2分)

(二)

16、

(1)

(2)(3)(4)(4分)17、(3分)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18、(3分)

19、(4分)

(三)20、(4分)

21、小作文(7分)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

1.瑰戛扉朔(4分,每空1分)

2.①背灼炎天光②鸡声茅店月③虫声新透绿窗纱④叶底黄鹂一两声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⑥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⑦零落成泥碾作尘⑧只有香如故⑨疏影横斜水清浅⑩暗香浮动月黄昏或者⑨梅须逊雪三分白⑩雪却输梅一段香或者⑨墙角数枝梅⑩凌寒独自开(10分,每空1分,如出现漏字、添字或错别字,该句不给分)

3.

(1)适逢,恰巧遇到

(2)爱戴(3)穿丧服(4)等到(4分,每小题1分)

4.B

5.

(1)拼命三火烧祝家庄时迁火烧翠云楼刘唐放火烧战船等(2分,每空1分,学生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只要与火有关即可。

(2)鲁提辖花和尚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等(4分,每空一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6.C、D(A马可瓦多第一次外出,带回了少量的潮湿的树枝。

B小米开尔和兄弟们去森林是因为家人们需要柴火取暖。

)(答对其中一项得1分,两项都选得3分)

7.马可瓦多一家在高速公路上拆广告牌回家当柴烧,抵御寒冷。

(3分)

8.

(1)太太:

天气这么冷,柴火快烧完了,我们一家人该怎么御寒呢?

唉!

(写出担心、忧愁即可)

(2)马可瓦多:

幸好!

那个警察没有看见我,我的孩子们可都在家等着我拿柴火回去呢。

(写出庆幸、轻松即可)

9.我觉得A句好。

(1分)“少得可怜的”直接而客观地写出了马可瓦多找到的柴火很少(1分),对缓解家人寒意的作用不大(1分),表现了他生活的不易,令人同情。

(1分)

我觉得B句好。

(1分)“小小的成就”从人物的内心角度出发(1分),写出了即使马可瓦多找到的柴火很少并且是“潮湿的树枝”,但也可以为家人缓解一定的寒意了(1分),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1分)(光选A或B句不给分。

10.不能删(1分),这里写了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1分),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1分),作者用看似荒诞的笔触,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弄虚作假现象,更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分)

11.①以寒冷和安静的环境渲染了静谧和凄凉的气氛(1分),烘托出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忧伤(1分);②以景作结,显得含蓄蕴藉,留给读者广阔思考的空间,深化了作品主题(2分)。

12.第一层:

5-6分,能结合文章从“有趣又沉重”来阐述小说的主旨:

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

示例:

文章荒诞有趣有着童话的格式,却十分沉重,将内容、人性及主题复杂化了。

文章开头写马可瓦多因天气寒冷出去找柴火时,只穿夹克和衬衫,还往里塞了四、五张报纸为御寒,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几张报纸被作者形容为“盔甲”,看似荒诞,让人在笑后,有一股心酸,一种沉重。

单纯的笑闹是一种浅薄,单纯的苦痛又让人难以接受,而这种含泪的笑,不仅能饱满地展现情感,而且易深入人心。

而小米开尔把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看成森林,这一情节也很荒诞,但这如森林般林立的广告牌,不就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吗?

而就在这繁华的背后,贫困如马可瓦多一家的,却有很多很多。

作者用人道主义的笔墨,给予穷苦者同情,为穷苦者发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