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3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6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docx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集

班级

姓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电气教研室

2001.1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王刚)4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王刚)6

答案6

2•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王刚)7

2•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王刚)9

答案9

万用表及使用(李德贵)10

汽车专用示波器及使用(李德贵)10

万用表及使用(李德贵)11

汽车专用示波器及使用(李德贵)11

答案11

5•电容和电感的作用•半导体和二极管的作用及特性(王刚)13

5•电容和电感的作用•半导体和二极管的作用及特性(王刚)17

答案:

17

7•三极管的作用和特性(王刚)20

9•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王刚)27

9•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王刚)32

答案32

11.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王刚)33

11.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王刚)35

答案35

16•正弦交流电路(王刚)36

16•正弦交流电路(王刚)42

答案42

17•三相交流电路(王刚)44

17•三相交流电路(王刚)48

答案48

19.二极管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刘捷)50

19.二极管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刘捷)52

答案52

20.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刘捷)53

20.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刘捷)57

答案57

2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应用(刘捷)58

2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应用(刘捷)61

答案61

24.数字电路基础(刘捷)62

24.数字电路基础(刘捷)64

答案64

25•逻辑电路及应用(刘捷)65

25•逻辑电路及应用(刘捷)70

答案70

30•触发器(刘捷)71

30•触发器(刘捷)74

答案74

31.计数器(刘捷)75

31.计数器(刘捷)81

答案81

32•寄存器(刘捷)82

32•寄存器(刘捷)83

答案83

33.磁路及基本定律(王刚)84

33.磁路及基本定律(王刚)86

答案86

3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王刚87

3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王刚)87

3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王刚89

3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王刚)89

答案89

37.直流电动机90

38.交流发电机90

37.直流电动机91

38.交流发电机91

答案91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王刚)

一、判断题:

1.电力系统由发电、输送、变电、配电和用电五部分构成。

()

2•—般情况下规定安全电压为36V以下,人体通过40mA电流就会有生命

危险。

()

3.常见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双相触电和跨步触电。

()

4.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若按接地的目的及工作原理来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

5.在照明用电系统中,开关应接在零线上,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可靠保护接

地或保护接零。

()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

2.你知道安全电压值?

3.在安装灯具线路时,为什么要采用“火(相)线进开关,地(零)线进

灯头”的做法?

4.什么是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有何作用?

5•什么是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有何作用?

6•在同一供电线路上能采用多种保护措施吗?

为什么?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王刚)

答案

一、判断题:

1.V2.X3.V4.V5.X

二、简答题

1.答:

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采用高压输电可以保证输送电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2.答:

安全电压普通情况下为36V,特殊潮湿的场合为24V或12V。

3.答:

火线带有220V的电压,而零线的电压为0V,“火(相)线进开关,地(零)线进灯头”是为了在灯熄灭的时候,电灯不带电。

4.答:

保护接零就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中,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线联接起来。

这时,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碰壳,由于中线的电阻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立即使电路中的熔丝烧断,切断电源,从而消除触

电危险。

5.答: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埋在地中的接地装置联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以后,即使外壳围绝缘不好而带电,这时工作人员碰到机壳就相当于人体和接地电阻并联,而人体的电阻远比按地电阻大,

因此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微小,保证了人身安全。

6.答:

在同一供电线路上,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另一部分电气设备保护接零。

因为接地设备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若有人同事触到接地设备外壳和接零设备的外壳,人体将承受相电压,这是非常危险的。

2.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王刚)

、判断题:

1.已知Ri=5Q,R2=10Q,把Ri、R2串联起来,并在其两端加15V的电压,此时Ri所消耗的功率是5W。

()

2.有两个电阻Ri和R2,已知Ri=2R2,把它们并联起来的总电阻为4Q,则

Ri=12Q,R2=4Qo()

3.有两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总电阻为iOQ,把它们并联起来的总电阻

为2.4Q,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_4Q__和_6Q_。

()

4.已知Ri和R2两个电阻,且R2=3Ri,若串联在电路中,贝URi消耗功率与R2消耗功率之比为i:

3;若并联在电路中,则Ri消耗功率与R2消耗功率之比为3:

2o()

5.有两电阻Ri和R2,已知Ri:

R2=i:

4。

若它们在电路中串联,则电阻两

端的电压比Ui:

U2=i:

4;流过电阻的电流比li:

l2=i:

i,它们消耗的功率比Pi:

P2=i:

4。

若它们并联接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i:

U2=i:

i;

流过电阻的电流之比I仁12=4:

i;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P仁P2=4:

io()

6•电阻负载并联时,因为电压相等,所以负载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负载串联时,因为电流相等,所以负载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

7.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i:

2,横截面积之比为2:

3,则

它们的电阻之比是3:

4o()

8.—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R/2o

()

9.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

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U/R。

()

、选择题

i•有一根阻值为i?

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的电阻

丝的阻值为()

A.i?

B.3?

C.6?

D.9?

2.—电阻两端加i5V电压时,通过3A的电流,若在电阻两端加i8V电压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

A.iAB.3A

C.3.6AD.5A

二、计算题

1.如图2.47所示电路中,AB间的电压为12V,流过电阻Ri的电流为1.5A,Ri=6Q,R2=3Q,试求Ra的电阻值。

2.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王刚)

答案

、判断题:

1"2.X3V4.X5"6.X7"8.X9"

、选择题

1.D2.A

三、计算题

1.解:

Ui=Rili=6X1.5=9V

U23=Uab-Ui=12-9=3V

R23=皿=A=2Q

l11.5

R23=

R2R3

R2R3

 

解得R3=6Q

万用表及使用(李德贵)

汽车专用示波器及使用(李德贵)

简答题:

1.数字万用表的功能有那些?

2简述测量电阻元件电阻的方法。

3.简述测量线路中电阻的方法。

4.简述汽车电路中测试某测试点对地电压的方法。

5.简述判别三极管基极和三极管类型的方法。

6.简述判别二极管极性和好坏的方法。

7.汽车专用示波器的功能有那些?

万用表及使用(李德贵)

汽车专用示波器及使用(李德贵)

答案

1答:

数字万用表可测量电流、电压、电阻、转速、闭合角、频率、占空比、二极管、电容等参数。

2答:

1)转动功能选择旋转开关至Q;

2)按下功能选择按钮select至屏上显示:

Q电阻

3)按量程选择按钮Rang选择量程:

默认为自动量程,按下一次转换为手动量程,从手动量程按下2s以上转换为自动量程;

4)将红表笔插入Q插孔,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

5)短接红表笔,按REL键,直到显示0松开;

6)将红、黑表笔与被测电阻两端接触,显示较稳定时读数并记录。

3答:

1)转动功能选择旋转开关至Q;

2)按下功能选择按钮select至屏上显示:

Q电阻

3)按量程选择按钮Rang选择量程:

默认为自动量程,按下一次转换为手动量程,从手动量程按下2s以上转换为自动量程;

4)将红表笔插入Q插孔,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

5)短接红表笔,按REL键,直到显示0松开;

6)断开电源,断开被测电阻一端;

7)将红、黑表笔与被测电阻两端接触,显示较稳定时读数并记录。

4答:

1)转动功能选择旋转开关至V

2)按下功能选择按钮select或DC/AC按钮至屏上显示:

DC(直流)

3)按量程选择按钮Rang选择量程:

默认为自动量程,按下一次转换为手动量程,从手动量程按下2s以上转换为自动量程

4)将红表笔插入V插孔,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

5)按REL清零

6)接通电路电源

7)将黑(-)表笔与发动机或车身搭接,将红(+)表笔与被测点搭接,显示较稳定时读数并记录。

5答:

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先用红表笔接一个管脚,黑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可测出两个电阻值,然后再用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重复上述步骤,又测得一组电阻值,这样测3次,其中有一组两个阻值都很小的,对应测得这组值的红表笔接的为基极,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笔接一个管脚,重复上述做法,若测得两个阻值都小,对应黑表笔为基极,且管子是NPN型的。

6答:

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先用红表笔接一个管脚,黑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可测出一个电阻值,然后再反接,又测得一个电阻值,若两个值值都小或都大,二极管损坏;若一个较小,一个很大,测试电阻值较小的红表笔为“+”、黑表笔为“-”。

7答:

1)次级点火分析功能

2)简易示波器功能

3)专用示波器功能

4)数字电压表功能

5)元件测试功能

6)其它功能:

波形回放、屏幕抓取、文件等

5.电容和电感的作用.半导体和二极管的作用及特性(王刚)

一、判断题:

1组成电容器的两个导体叫极板,中间的绝缘物质叫介质。

()

2.1F=106F=1012PF()

3•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称耐压,接到交流电路中,其额定工作电压小于交流电压最大值。

()

4•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比每个电容器的电容小,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自

身容量成反比。

()

5•以空气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电源对其充电后,将电源断开,若增大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则C将增大,Q不变,U变小;若电源不断开,减小两板之间的距离,贝UC将增大,Q不变,U变大。

()

6.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和额定工作电压“10pF25V”,“20尸15V”;现将它

们并联后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则它们储存的电量分别是10-4C和2X10-4C,并联后等效电容是20疗,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15V;若将它们串接在30V的直流电源上,贝尼们的端电压分别为20V,10V,串联后等效电容为6.67F,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37.5V。

()

7.在电容器充电电路中,已知C=gF,电容器上的电压从2V升高到12V,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从2X10-6J增加到72X10-6J,增大了70X10-6J。

()

二、选择题

1•有一电容为50卩F的电容器,接到直流电源上对它充电,这时它的电容为50卩F;当它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C)

A.0B.25卩

C.50卩FD.100卩F

2.—个电容为CyF的电容器,和一个电容为2卩F的电容器串联,总电容为C卩F的电容器的1/3,那么电容C是(B)

A.2yFB.4yF

C.6D.8yF

Rl

ur2

]r-

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10V,R1=2Q,R1=8Q,C

=100yF,则电容两端的电压Uc为(B)

A.

B.8V

D.0V

10V

C.2V

4•电容器Ci和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i=3C2,则Ci两端的电压是C2两端电压的(C)

A.3倍B.9倍C.1/3D.1/9

5.

CiC26

-II——11——11-

DiU2也

u-

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容,跟它们串联之后的等效电容之比为(B)

A.1:

4B.4:

1C.1:

2D.2:

1

6.如图3.8所示,当Ci>C2>C3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关系是(C)

A.Ui=U2=U3B.Ui>U2>U3

C.Ui

7.将电容器Ci“200V20卩F”和电容器C2“160V20卩F”串联接到350V电压上则(D)

A.C1、C2均正常工作B.C1击穿,C2正常工作

C.C2击穿,C1正常工作D.C1、C2均被击穿

8•电容器并联使用时将使总电容量(A)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三、综合题

1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i=5sin3(V),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画出ui与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解图P1.1

2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l1和ul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i

1和

i

03

(1

 

3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功耗PZM=150mW。

试求图

U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Zmin=5mA,最大

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的取值范围。

Cj-)5V

图P1.3

4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IZmax=25mA。

(1)分别计算UI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O的值;

(2)若Ul=35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O

ikn

图P1.4

5电路如图P1.5(a)、(b)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3V,R的取值合适,ul的波形如图(c)所示。

试分别画出uO1和uO2的波形。

5.电容和电感的作用.半导体和二极管的作用及特性(王刚)

答案:

、判断题:

1V2V3X4V5X6X7V

二、选择题

1C2B3B4C5B6C7D8A

三、综合题

1解:

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图P1.1解图P1.1

2解:

u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3解:

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zm=PzMUz=25mA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电阻R的电流为IZM〜Izmin,

UIUz

R1Z0.36〜1.8k

Iz

若UO=UZ=6V,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

4解:

(1)当Ul=10V时,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

Rl

UolUi3.33V

RRl

当Ul=15V时,若UO=UZ=6V,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

rl

UolUI5V

RRl

当Ul=35V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zmin,所以Uo=Uz=6V。

(2)Idz(U|Uz)/R29mA>Izm=25mA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5解:

波形如解图P1.5所示

解图P1.5

7.三极管的作用和特性(王刚)

一、综合题

1•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P1.6所示。

在圆圈中画出管

子,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图P1.6

解:

晶体管三个极分别为上、中、下管脚,答案如解表P1.6所示

解表P1.6

管号

Ti

T2

T3

T4

T5

T6

e

c

e

b

c

b

b

b

b

e

e

e

c

e

c

c

b

c

管型

PNP

NPN1

NPN

PNP

PNP

NPN

材料

Si

Si

Si

Ge

Ge

Ge

2•电路如图P1.7所示,试问B大于多少时晶体管饱和?

KT

图P1.7

解:

取UCes=UBe,若管子饱和,则

Vcc

U

BEVccUBE

Rb

Rc

R

Rb

b100

所以,

Rc时,管子饱和

3.分别判断图P1.8所示的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解:

(a)可能

(b)可能

(c)不能

(d)不能,T的发射结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e)可能

4.分别改正图P2.1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信号

 

求保留电路原来的共射接法和耦合方式。

 

 

解:

(a)将一VCC改为+VCC。

(b)在+VCC与基极之间加Rb。

(c)将VBB反接,且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

(d)在VBB支路加Rb,在—VCC与集电极之间加Rc。

图P2.1

 

解:

(a)将一VCC改为+VCC。

(b)在+VCC与基极之间加Rb。

(c)将VBB反接,且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

(d)在VBB支路加Rb,在—VCC与集电极之间加Rc。

6•电路如图P2.2(a)所示,图(b)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静态时UBEQ=

0.7V。

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L=^和rl=3kQ时的静态工作点和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Uom(有效值)。

解:

空载时:

IBQ=20卩A,ICQ=2mA,UCEQ=6V;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5.3V,有效值约为3.75V。

带载时:

IBQ=20卩A,ICQ=2mA,UCEQ=3V;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2.3V,有效值约为1.63V。

如解图P2.2所示。

/c/niAi

4

30pA

3

20|1A

2

0

6

1012応①

 

解图P2.2

 

7.电路如图P2.3所示,晶体管的

=80,rbb=100Q。

分别计算

A

和3kQ时的Q点、八u、r和

图P2.3

解:

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分别为

rbe均相等,它们

IBQ

1CQ

VCCUBEQ

Rb

1BQ

rbe

rbb'(1

UBEQ

22口AR

1.76mA

26mVdOl

1.3k

°+^cc

(+I5V)

)I

IEQ

 

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UCEQVCC

IcqRc6.2V

Au

Rc

308

Ri

rbe

Rb"rbe

rbe1.3k

Ro

「be

Rsrbe

Rc5k

Au93

RL=5kQ时,

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UCEQ—Icq(Rc〃Rl)2.3V

RcRl

Rl

AuL115

rbe

rbe

AusJAu47

Rsrbe

Ri

II

rbe1.3k

RoRc5k

8•电路如图P2.4所示,晶体管的=100,気'=100@。

(1)求电路的Q点、A、Ri和Ro;

若电容C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

如何变化?

图P2.4

解:

(1)静态分析:

UBQ

IEQ

Rb1

-Vcc2V

Rb1Rb2

UBQUBEQ

1mA

IBQ

Rf

IEQ

1

VCC

Re

10卩A

UCEQ动态分析:

1EQ(RcRfRe)

5.7V

Au

26mV

)2.73k

IEQ

(Rc〃Rl)

「be(1

rbb'(1

)Rf

7.7

(1)

Ri

Ro

R增大,

Rb1〃Rb2〃[「be(1

Rc5k

R〜4.1kQ;

Au

)Rf]

减小,

3.7k

Au

9.设图P2.5所示电路所加输入电压为正弦波。

试问:

(1)

Au1=Uo1/Ui〜?

Au2=Uo2/U

(2)画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Ui、u°1、

Uo2的波形。

 

 

解:

(1)

Au2

图P2.5

因为通常B>>1,所以电压放大倍数分别应为

Rc

「be

(1)Re

(1)Re

rbe

(1)Re

Rc

1Re

(2)两个电压放大倍数说明Uoi

解图P1.5

u°2~Ui。

波形如解图P1.5所示。

 

9.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王刚)

一、判断题:

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

()

3.我们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

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

4.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流。

()

5.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

6.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负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

7.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E=W/q。

()

8.有5个相同的蓄电池,每个电池的电动势均为2V,内阻均为0.1Q,串联

后与R=4.5Q的负载电阻相连,则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2A,R两端的电压为9V,消耗的功率为18W。

()

二、选择题

1.有关电动势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势反映了不同电源的做功能力

B.电动势是矢量

C.电动势方向由正极经电源内部指向负极

D.电源内部电动势依靠静电力维持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2Q,外电路的电阻为1.28Q,电路的电

流和外电路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I=1.5A,U=0.18VB.I=1A,U=1.28V

C」=1.5A,U=1VD.I=1A,U=0.22V

3.—电阻两端加15V电压时,通过3A的电流,若在电阻两端加18V电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