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53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docx

八上第一单元《哦冬天的灯光》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哦!

冬天的灯光》

一、《哦!

冬天的灯光》篇目解读

【内容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讲我和妻子抛下诊所,来到八千公里外加拿大西部的奥克斯小镇,沿着一路上农家的灯光,来到农民的家,使婴儿的病没有了大碍,回去的时候农家的灯依然开着,使我们安全返回的事。

通过这次出诊,沿途农舍农户用灯为我指路,表达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会给人带来温暖、友谊和乐观。

【技法探究】

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描写到小镇的荒凉,这个与后来表达的小镇中人的热情形成对比;同时,黑夜与灯光也形成了对比,表达了灯光的温暖明亮。

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同样十分出色,如“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证兆。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文章中的这些环境描写,除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同时也为读者刻画了环境的恶劣,这里我们既能看见医生的责任心,也能凸显后文中农户的行为的温暖。

【基础阅读】

一、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穹隆qióng

引擎qíng

猝不及防cù

提防dī

2、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参考答案:

一个冬夜;

加拿大西部的小镇;

我、求诊农户、沿途农户;

我决定为一个发高烧的婴儿出夜诊;

沿途农户用灯光为我指路;

我顺利出诊并且安全返回。

3、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是实指,指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

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

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

 

【要点点击】

1、对比的手法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而在本文中,就处使用这手法,例析:

对比一

对比二

对比三

小镇的偏远——偏僻、寒冷、荒凉

准备出诊——漆黑一片

回家之前——“我”的心情:

恐惧、忧虑

小镇的人心——温暖、友谊、乐观

出诊途中——一路灯光(甘于奉献、乐于助人)

回家的路上——沿途农家的灯依然开着,使我感到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

二、环境描写

在这篇文章中,环境的特点十分鲜明:

“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证兆。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请思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渲染氛围,衬托主题。

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一个“冷”字和一个“暗”字,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

3、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的恶劣,也体现了这个医生恪守天职的高尚品质。

3、结尾引用诗歌的好处:

从内容上说,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传达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

从结构上说,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

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

从表达效果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相关阅读训练

1、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哦!

冬夜的灯光

  我和我的妻子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托克斯的荒凉小镇。

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

虽然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无垠,但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婴儿正在发高烧。

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

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

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

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塔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

在冬季里,我们随时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的人,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

平时,一入夜荒原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

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

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

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

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

我婉言谢绝了。

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

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的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充满着恐惧。

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沿途农家的灯光送我前行。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

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索索声。

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阿瑟写下这几句诗时的意境:

  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

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我到农民家去出诊是冒着一定风险的,请说说原因。

3.删除“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索索声。

”一句行吗?

说说理由。

 

4.你从文章结尾的几句诗中发现了什么?

 

5.在远离家乡,偏僻荒凉的小镇里,我仍然感到了温暖和快乐。

读完此文,你对生活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呢?

请你谈一谈。

 

参考答案:

1.灯光指引我雪夜出诊。

 2.因为有可能受到暴风雪的袭击,我又不认得去农民家的路。

 3.不行。

这句话衬托了我内心感受到的温暖。

 4.发现了小镇人们的热情、乐观、友好。

 5.略

 

哦!

冬天的灯光

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

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

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

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胡里胡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

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

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

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证兆。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

当时,一入夜荒野都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

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

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

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

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

我婉言谢绝了。

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

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个断发出的隆隆声。

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

1.“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2.“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从这句话既可以看出,也可以看出。

3.“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请读读上文想一想,“我”原先的“恐惧”是,现在的“忧虑”是。

4.”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那”灯光“仿佛再说:

”。

5.文章的题目耐人寻味,题目中的”灯光“这个词不仅指,还写出了。

6.经历了这次夜间出行,”我“领悟到什么?

请联系文章把最后一段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很负责任。

2.我的恐惧是山上的风暴忧虑是找不到回去的路

3.仿佛在说不要担心,让我带领你回家

4.照亮路的灯光、冬夜里的温情

5.这时,我才领悟到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2、课外阅读

【2010年某区八年级期中考试】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小巷深处

林莉

(1)“为什么?

”母亲眼光暗淡了。

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

“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2)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与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

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3)一段时间中,母亲果然遵守诺言。

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的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

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

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

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4)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5)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

“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 

(6)“哦……这?

”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

”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7)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

“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 

(8)“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 

(9)我点了点头。

 

(10)“造孽!

”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死心眼!

” 

(11)“怎么回事?

”我突然有点紧张。

 

(12)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13)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14)“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

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

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15)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16)“妈妈!

”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17)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Pánshān()

15第

(1)段中写道:

母亲“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

”你认为母亲是“啥时”拿出竹棒的?

请写出母亲此时的心里活动。

拿出竹棒:

心理活动:

 

16、“造孽!

……”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根据语境,“死心眼”里指。

母亲这么“死心眼”的原因是

(4分)

17、第(15)段中的五个“长长”表现出“我”的心情。

(2分)

18、第(17)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分)

参考答案:

14、蹒跚

15、拿出竹棒:

在“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同学、厌恶家时。

心理活动:

伤心失望,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我”愿意为“我”做一切。

16、执意不肯亲自给女儿送东西

为了遵守诺言,其实是表现了母亲对女儿执着而宽容的爱。

17、思念家,思念母亲

18、排比

写出“我”被深沉无私的母爱所感动,“我”的内疚、懊悔。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9分)

一包花生

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

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

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

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

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

“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

”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

”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

“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

”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

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

“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

”“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

”校长带着愧意说。

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

“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

”镇长说。

“太好了!

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

”孩子纷纷应和着说。

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

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

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

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

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

“这是?

”“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

”镇长说。

“哦!

”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

”“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

”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

“尊敬的镇长!

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

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

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9、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6分)

①     —筹款遭拒—②    —③    —富翁来访—得到善款

20、阅读第⑥段,按要求答题。

(4分)

(1)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

(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

(30字左右)

21、 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

请说明理由。

(3分)

22、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受助者家长的看法。

(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链接材料】丛飞,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丛飞身患重病后,曾接到受助者家长的电话:

“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

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

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对方得知丛飞正患病住院没钱继续捐助时,就问:

“那你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参考答案】

19、①学校被毁       ②种植花生     ③准备材料   

20、

(1)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2)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那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

21、镇长:

着重谈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

富翁:

能捐资造学校,并且告诉我们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22、受助者家长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们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其实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8~22小题。

(14分)

【选做参考——云南昭通市中考模拟,环境描写】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

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②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

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生活得有滋有味。

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

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人忘掉很多事。

③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啸,寒气逼人。

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

煤场距镇上十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

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

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

“今天零下三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

”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④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

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奔去。

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

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

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

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

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

老叔忽然用力一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⑤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

又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

终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

“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

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

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

”我点点头,说:

“哦,所以她才在这儿等着捡些煤!

”老叔甩了个鞭哨说:

“捡的那些煤她也不烧,要等到儿子放寒假回来时,才把炉子点着,让儿子热热乎乎地过个年!

”我心里一动,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便想着也帮那个女人一把。

⑥可是最后一次拉煤回来时,车却在半路陷进了雪地里。

我和老叔又推又拉的,马蹄把雪蹬得飞溅,仍没能拉出去。

老叔坐下来,说:

“只好等过路的车帮忙了!

”我也坐在车上,北风正紧,寒冷包围着我们。

老叔从衣兜里摸出卷烟纸,掏出烟料来,熟练地卷好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递给我。

我虽不会吸烟,还是接过来吸了一口,立刻被呛得直咳嗽,忙又还给了他。

他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看着那明灭的火光,对我说:

“你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把这一点烟头冻灭!

”看着那一点火光,我亦很有感触,老叔又说:

“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

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

”我一阵感动,老叔用最形象的比喻点醒着我。

⑦等过路的马车把我们的车拉出来时,天已经有些黑了。

最后路过那个村子时,竟没发现那个女人等在那儿,可能她觉得天太晚了,我们从别的路直接回家了!

老叔一路打着极响的鞭哨,并大声地吆喝着马匹,我手一推,一些煤便落在了路边。

车穿过村子时,我回头张望,见那个女人的身影正出现在路边。

⑧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

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

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是的,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选自《时代青年》2011年第3期)

18.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19.从全文来看,“老叔”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分)

20.你怎样理解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

(3分)

21.文章结尾处加点的“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指的是什么?

(3分)

22.本文开头、结尾都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说说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3分)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8~22小题。

(14分)

18.(3分)自然环境描写(答“景物描写”也可,1分))。

突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反衬“我”感受到的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2分,意近即可)

19.(2分)朴实善良、有爱心;对生活中的挫折能淡然处之;吃苦耐劳。

(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20.(3分)人在困境之中,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顽强地抗争,保持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就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意思对即可)

21.(3分)冰天雪地中老叔对“那个女人”的关爱;冰天雪地中那个女人为儿子捡煤取暖的爱心;冰天雪地中老叔那个不灭的烟头给“我”的启示,点燃了“我”心中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