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58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

高铁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3)《铁路工程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4)《铁路桥涵设计基础规范》(TB10002.1-2005)

(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7)《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2>8001)局部修改))(经规标准函(<2013>100号)

2、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内铁路防护栅栏长度约14.26km。

防护栅栏采用高度为2.7m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全线封闭。

2.7m高防护栅栏下部为2.2m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0.5m高金属网片(带折角)。

防护栅栏应设置在用地界以内0.5m处。

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构件组成,现场拼装。

每单元(相邻两立柱中心距离)长度分为3m、1.59m和1.15m三种。

地面纵坡小于60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3m,60~120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59m,120~360斜坡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15m。

各构件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

使用范围:

适用于地面沿设置方向纵坡小于360地段。

3、施工准备

3.1原土地坪隧道临建场地设置防护栅栏预制场。

预制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保证场地平整。

3.2制作防护栅栏立柱、上槛、下槛、栏片及柱帽模板。

模板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定位及外观光滑美观,应采用钢模。

4、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4.2施工工艺要点

4.2.1立柱预制及埋设

立柱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两侧设置100m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下槛。

防护栅栏起点、终点或与其他建筑物连接时,单侧设牛腿支撑。

牛腿支撑处设凸榫,以便卡住下槛。

凸榫截面尺寸为50mm*50mm,高度为130mm。

(1)地面纵坡0~120平缓地段防护栅栏立柱

立柱高度为2975mm。

中间立柱及端部立柱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离为850mm;阶梯处立柱低阶梯侧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离为850mm,高阶梯侧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部距离为1125mm,两牛腿支撑高差为275mm。

立柱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应光滑,预制立柱时于顶部预埋Φ20螺杆,埋入立柱深度70mm,中间立柱及端柱外露235mm,阶梯处外露510mm,以备与上槛及柱帽连接;于立柱顶端以下100mm、200mm处各预留1个Φ12圆孔,以备与金属网片连接。

立柱基础尺寸为:

长*宽*高=800*600*900mm。

基坑应尽量垂直开挖,基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的原状土体。

对扰动土体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浇注,并保证立柱纵、横向不偏位,竖向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立柱埋入深度为900mm。

(2)地面纵坡120~360斜坡地段防护栅栏立柱

中间立柱、低侧端柱高度为2975+1150tgαmm,α为地面纵坡坡度;高侧端柱高度为2975mm。

低侧端柱及高侧端柱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离为850mm;中间立柱靠近低侧端柱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离为850mm,靠近高侧端柱的牛腿支撑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离为850+1150tgαmm,两牛腿支撑高差为1150tgαmm。

立柱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应光滑,预制立柱时于顶部预埋Φ20螺杆,埋入立柱深度70mm,中间立柱、低侧端柱及高侧端柱外露235mm,以备与上槛及柱帽连接;中间立柱、低侧端柱于立柱顶端以下100mm、200mm、400mm处横向各预留1个Φ12螺栓圆孔,以备与金属网片连接;中间立柱、低侧端柱于立柱相邻上槛底面线以上70mm处横向预留Φ22螺栓孔及深50mmΦ65圆孔(低端侧),以备与相邻上槛连接。

立柱基础尺寸为:

长*宽*高=600*600*900mm。

基坑应尽量垂直开挖,基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的原状土体。

对扰动土体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浇注,并保证立柱纵、横向不偏位,竖向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立柱埋入深度为900mm。

预制立柱时,应注意上、下坡方向及“禁止入内”四个字刻画的正反面。

4.2.2上槛预制

(1)适用于单元长度3m的上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端部及中间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端部上槛长3140mm,一端设100mm长的楔式接茬;中间上槛长3100mm,两端均设100mm长楔式接茬。

上槛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光滑。

端部上槛设楔式接茬一端距端头50mm处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另一端距端头90mm处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中间上槛两端距端头50mm处均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以备与立柱连接。

上槛钢筋布置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18。

(2)适用于单元长度1.59m的上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端部及中间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端部上槛长1730mm,一端设100mm长的楔式接茬;中间上槛长1690mm,两端均设100mm长楔式接茬。

上槛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光滑。

端部上槛设楔式接茬一端距端头50mm处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另一端距端头90mm处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中间上槛两端距端头50mm处均竖向预留一个Φ22螺栓圆孔,以备与立柱连接。

上槛钢筋布置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19。

(3)适用于单元长度1.15m的上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低侧端部、中部及高侧端部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低侧端位置、中间位置及高侧端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低侧端部、中部上槛长1145mm,高侧端部上槛长1330mm。

上槛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光滑。

低侧端部、中部上槛一端预留竖向Φ22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距端头90mm;另一端预留横向Φ22螺栓孔,深150mm,以备与立柱连接;高侧端部上槛,两端预留竖向Φ22螺栓孔,螺栓孔距端头均为90mm,以备与立柱连接。

上槛钢筋布置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20。

4.2.3下槛预制

下槛宽180mm,高175mm,下槛上部有向上的卡槽,深度10mm;两端有竖向向外的卡槽,宽60mm,深50mm。

按单元长度不同分为三种形式,长度2.81m适用于单元长度3m,长度1.405m适用于单元长度1.59m,长度0.965m适用于单元长度1.15m。

下槛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光滑。

下槛钢筋布置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21。

4.2.4栏片预制

每单元含1~2片栏片,通过上下槛的卡槽固定。

2.7m高防护栅栏栏片高1875mm,厚90mm,栏片肋柱下部1m间隙宽度为105mm,上部间隙宽度120mm,中部设置100mm渐变段。

栏片两侧肋柱下部1m截面尺寸为宽*厚=100*90mm,上部截面尺寸为宽*厚=92.5*90mm;中间肋柱下部1m截面尺寸为宽*厚=115*90mm,上部截面尺寸为宽*厚=100*90mm。

栏片钢筋布置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24、25。

(1)适用于单元长度3m的栏片

每单元含2片栏片,每片栏片长1405mm,栏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应光滑。

(2)适用于单元长度1.59m的栏片

每单元含1片栏片,每片栏片长1405mm,栏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应光滑。

(3)适用于单元长度1.15m的栏片

每单元含1片栏片,每片栏片长965mm,栏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表面应光滑。

4.2.5柱帽预制

柱帽截面尺寸为180*180mm,高度150mm,顶部中心预留Φ22螺栓孔,用于立柱顶部及台阶过渡处前后上槛间的连接;顶部中心预留Φ65圆孔,深50mm,用于锚固螺栓。

拼装后螺栓孔采用C30混凝土封填,顶部Φ65圆孔可用水泥砂浆填封。

柱帽侧面中心位置横向预埋Φ10螺杆,埋入70mm,外露90mm,以便与金属网片相连。

柱帽采用C30混凝土预制。

4.2.6金属网片

(1)金属网片用于2.7m高防护栅栏的上部,垂直高0.5m。

采用Q235钢板边框,规格宽度50mm,厚度2mm,上部边框设置于弯折点以上的中部位置;内部网丝采用HPB235Φ6.5mm高线钢丝冷拔加工,规格75*150mm(Φ4mm),网丝与边框须焊接牢固。

上部向外折角300,弯折段垂直高度200mm。

金属网片总高480mm,安装时下边缘距离上槛留20mm间隙。

(2)金属网片与立柱的连接采用Q235钜管及螺栓连接,钜管规格30*50mm,钜管厚度2mm。

(3)斜坡地段金属网片顶部与地面平行,高度至上槛顶不小于0.5m。

(4)连接件、边框、网片成型后应整体镀锌并进行热浸塑(或喷塑)处理。

4.2.7柱帽、上槛与立柱组装

(1)端柱、缓坡中柱

①钜管垂直高度875mm,钜管底端竖直以上50mm、150mm、450mm、775mm(300折角侧)处垂直钜管各预留1个Φ12螺栓孔,以便与立柱、柱帽、金属网片边框连接。

②金属网片两侧边框垂直高度380mm,边框钢板底端竖直以上55mm、377.5mm处各预留一个Φ11螺栓孔。

(2)缓坡台阶柱

每个台阶柱安装两个钜管,两个钜管高度分别为875mm、1150mm。

①高度为875mm的钜管底端竖直以上50mm、150mm、450mm、775mm处垂直钜管各预留1个Φ12螺栓孔,底端竖直以上725mm(300折角侧)水平预留1个Φ12螺栓孔,以便与立柱、柱帽、金属网片边框连接。

金属网片两侧边框垂直高度380mm,边框钢板底端竖直以上55mm、330mm、377.5mm处各预留一个Φ11螺栓孔。

②高度为1150mm的钜管底端竖直以上50mm、150mm、450mm、725mm、1140mm(300折角侧)处垂直钜管各预留1个Φ12螺栓孔。

金属网片两侧边框垂直高度380mm,边框钢板底端竖直以上55mm、377.5mm处各预留一个Φ11螺栓孔。

(3)斜坡台阶柱

钜管垂直高度1075mm,钜管顶端较低角竖直以下100mm、425mm(300折角侧)、725mm、825mm、1025mm处垂直钜管各预留1个Φ12螺栓孔。

金属网片两侧边框垂直高度380mm,边框钢板底端竖直以上55mm、377.5mm处各预留一个Φ11螺栓孔。

4.3栅栏门

4.3.1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

4.3.2栅栏门原则每公里一处,与大桥、特大桥时,栅栏门可设置在桥头,具体位置由工务、电务部门确定。

4.3.3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采用推拉式防护栅栏门,门宽3m。

栅栏门框为C12槽钢(120mm*53mm*5.5mm),安装在立柱中间。

大门全部采用60*40*3mmQ235钜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完后,网框整体喷灰色防锈漆。

门安装后应滑动自如。

4.3.44-Φ16冷拔钢筋与上下槽钢焊接。

Φ16钢筋与槽钢间断交错焊接,焊口间距200mm。

4.3.5槽钢之间焊接要牢固,两对角之间误差不得大于3mm。

焊后清除焊渣,表面喷防锈漆后再喷与网片颜色相同的油漆。

4.3.6下横梁打2-Φ16排水孔。

两孔分别距横梁两端810mm。

4.3.7立柱预制时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门上应设锁,门锁对称焊接,并应防水。

4.3.8门应进行试制作安装,待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安装。

门在工厂组装完毕后运至现场,与立柱用M8塑料涨管安装。

4.3.9栅栏门下槛设C25混凝土基础支撑。

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29、30。

4.4制造工艺、运输及安装要求

4.4.1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槛、下槛、栏片及柱帽均应采用钢模工厂集中预制,自然保湿养护或水养。

表面均应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面、掉皮。

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出厂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立柱尺寸精度要求:

截面尺寸误差≤2.5mm,高度误差≤5mm,立柱中预留孔位位置误差≤2mm,牛腿支撑及凸榫位置及尺寸误差≤2mm。

上槛、下槛、栏片及柱帽的各部位尺寸误差均应≤2mm。

4.4.2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的混凝土须为细石混凝土。

4.4.3金属网片及栅栏门的网片成形后应整体镀锌并进行热浸塑(或喷塑)处理,镀锌量270g/m2,浸塑厚度0.8mm~1.2mm,喷塑颜色选用墨绿色。

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表面光滑,无流柱、滴瘤、粉泡、龟裂、漏铁等缺陷。

网片制造精度要求:

长度误差≤2.5mm,高度误差≤3mm。

网面平整度要求:

凸起或凹进值≤5mm。

冷拔钢丝镀锌前直径误差≤0.06mm。

焊接网孔误差≤3mm。

焊接网片连接板时,连接板焊接位置应严格控制在设计位置,其位置误差≤1.5mm。

4.4.4钜管边框与连接板、网片钢丝与钢板、网片钢丝与钜管边框的焊接宜采用电阻焊,如用钎焊,应选用合适的焊条,使其变形最小。

焊接后应清理焊渣。

对焊接产生的变形,应进行平整处理。

为保证网片自身有足够强度,网片钢丝焊接点强度应大于1KN,焊接点脱落数小于4%。

4.4.5连接板精度要求:

长度误差≤1mm,宽度误差≤0.5mm,厚度误差≤0.5mm,孔眼位置偏差≤1mm。

4.4.6立柱、上槛、下槛及柱帽,运输中应有保护措施,可于期间夹草席、稻草、锯沫或其它缓冲防震材料,竖向堆码层数不超过五层,高度不超过600mm。

金属网片及连接构件应采取有效的包装保护,防治磕碰。

钢筋混凝土栏片应竖向安排放置,其中夹缓冲材料,以防碰伤。

4.4.7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先将立柱定位固定,待浇注的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的80%以上后,再安装下槛、栏片、上槛及柱帽,安装后上、下槛与栏片的间隙应用C30细料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浆灌满形成牢固整体,固定后不得出现栏片晃动现象。

4.4.8所有连接螺栓均采用防盗设计,由螺杆、螺帽、防盗垫圈组成,安装及拆卸需有专门工具,根据不同连接点的厚度,选用图集中不同尺寸的防盗螺栓,螺帽拧紧固定后螺栓头部采用焊机现场点焊固定,防止螺帽松动。

4.4.9陡坡地段防护栅栏下槛下部与地面间的间隙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宽180mm,与立柱两侧平齐,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

每单元于地面处留Φ100mm泄水孔。

详见《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07。

4.5线路封闭技术要求及方法

4.5.1防护栅栏

(1)防护栅栏除具备基本封闭功能外,还应兼顾美观。

根据通用图集"严、直、齐(平)、美、稳"的要求,应做到"基础稳固,满足功能;构件精致,整体一;线型平直,顺接合理;色泽一致,景观和谐"。

严:

封闭严实。

安装前应平整场地,栅栏底部要求与地面紧贴,当栅栏下端距地面间隙超过5cm时,采用混凝土等刚性材料进行封堵。

直(纵视):

沿线路方向顺直,与线路走向保持基本平行,不忽近忽远,保证每一个自然段到线路间距相等,平原地段(丘陵)自然段应尽可能长(一般不少于1000m,困难地段不少于300m),自然段采用直角拐弯进行连接;曲线地段采用平行于线路的方式圆顺过渡。

齐(横视):

防护栅栏顶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

每一平台以错台方式过渡,错台位置必须设置双立柱,相邻两立柱顶端高低差不得大于10mm。

设置在地界内时每平台长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少于1000m,困难地段不少于200m,山区陡峭地段最困难时不得少于50m;设置在路肩上时每平台长度一般不少于2000m,困难地段不少于500m。

栅栏与桥梁、隧道、涵渠以及其他既有建筑物须合理顺接,无缺口、不零乱。

美:

要求整体效果美观,与沿线绿化及其他建筑设备相协调、统一,同一条线路原则上只采用一种防护栅栏型式,不允许若干种封问型式交替使用。

稳:

立柱构件及基础稳固、不易破损或倾倒。

立柱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尺寸,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

栅栏每一构件要严格按设计尺寸预制、养生、运输、埋设、安装,保证设计使用寿命。

(2)路堤地段混凝土防护栅栏设置在沿铁路地界内侧0.5m处;路主地段设在天沟外0.5m处,无天沟则设在整顶外0.5m处。

(3)隧道进出口封闭时,栅栏应设置于隧道进出口主顶以外至少2m处,地形陡峭(山体坡度>75°)人及动物确实难以到达的可不设置。

(4)下穿铁路公路或过水桥桥头封闭时,应沿桥台前锥体外合适距离直角封闭。

铁路上跨桥3.0米以下的矮墩地段应采用混凝土栅栏予以封闭,标准同线路封闭区段。

应保证封闭无缺口,整体连续、美观,人畜无法进入。

(5)下穿铁路涵洞封闭时,路基到涵洞应从路基沿八字墙到涵顶帽石自然顺接过渡,涵顶桥梁栅栏距涵洞两侧防护栅栏等距、同角度;小涵洞有条件的可直接采用防护栅栏封闭。

使用栅栏封闭有难度时,可采用浆砌砖墙的方式封闭。

(6)栅栏横跨倒吸虹、过水涵、排水渠、高土堆等物体,应采取进一步加高或外侧降坡等方法进行封闭;倒吸虹、过水涵、排水渠等下部人及动物容易钻入的,可采用栅栏网片或铁栅栏进行封堵,要注意不得影响排水断面。

(7)施工放线遇到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用直角拐弯封闭,对建筑物、设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入防护栅栏以内或以外。

(8)遇车站、货场,正线与支线、牵出线、专用线、段管线等线路交汇部位,防护栅栏应自开口位置向支线延伸封闭不少于200m,有条件的也可安装大门并以关闭为定位。

(9)混凝土栅栏立柱外侧设置警示标识。

在设置警示标识的立柱上预制内凹的"禁止入内"字样,内部涂红色油漆。

(10)防护栅栏的设置应结合绿化情况,考虑景观的整体效果。

4.5.2栅栏门

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具体位置联系工务、电务等设备维修单位后,另发)。

(1)栅栏门材质、规格、尺寸按与栅栏配套的通用图进行加工、安装,必须具备锁闭功能。

(2)栅栏门应设反光警示牌,颜色采用黄底黑字,字样为"铁路作业人员专用通道,禁止其他人员入内"。

(3)栅栏门应设通道信息牌。

通道信息牌与安全警示牌大小相同,颜色采用白底黑字,信息牌印刷内容包括:

通道编号、行别里程、上一通道里程、下一通道里程、使用单位及共用单位名称、所属派出所等信息。

4.6其他

4.6.1.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恢复基坑开挖中铲除的植被和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和毁坏植被。

4.6.2施工现场内施工用电安装规范、安全、可靠,排水设施畅通。

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标牌明确,不同材料不混放。

4.6.3机械设备停放有序、清洁,施工机械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要遵章守纪,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

4.6.4每项工程结束或工完后,应立即从现场搬移走工程所属设备和机具,撤离多余的材料,清理干净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垃圾,工地始终做到整洁有序、工完场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