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83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docx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的:

1、听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

音准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3、观察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7、随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8、再跟唱一遍,找一找难唱处,

9、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练习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5、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

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4、再听《童年的回忆》

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第3段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

几拍子?

2、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3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四、编创与活动

五、听辨练习

1、用LU哼唱MSL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

哪个低?

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MSSMSL

SMMLLM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

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1、听录音学生交流

2、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几拍子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3、用LU哼唱旋律。

4、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八分休止处

5、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

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6、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

设问:

A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

B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

7、练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能表达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甜美、可爱、喜悦的心情?

9、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草原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3、在即兴编配伴奏、舞蹈、编曲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即兴编舞。

教学难点:

学习五线谱上mi、sol、la的音高位置。

教学方法:

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草原上》。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

你能随着音乐做动作吗?

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4、师点题,出示《草原上》歌词。

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5、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

6、边唱边即兴表演。

7、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分小组表演,小组评比,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入情。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

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misolla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三个音。

4、出示mlslmssmllsm

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初步感受,再用“啊”进行模唱。

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5、加上节奏唱一唱

mls―lrs―

6、节奏游戏找妈妈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让学生流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自编动作表演。

2、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再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2、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3、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4、再跟琴唱一遍。

重点唱准:

草儿青青羊儿肥,

跟琴模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练唱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分小组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再评价。

四、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3、初听全曲。

4、复听全曲。

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

5、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

6、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7、练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

9、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草原放牧》

2、编创与活动

3本课总复习展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编创与活动

1、复习《草原上》

要求:

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2、初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3、初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4、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5、再次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msl三个音符

请学生跟着琴边做手势边唱。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msl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

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

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好伙伴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在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2、进一步做即兴创作训练活动,巩固上节课所获得的音乐基础能力。

教学重点:

流畅地唱好《噢!

苏珊娜》、《原谅我》,编创歌词和舞蹈。

教学难点:

唱好弱起乐句和附点节奏。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同伴进行曲》

2、表演《噢!

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入:

2、初听,听后交流

3、介绍创作背景

4、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分组讨论:

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

5、初听C段音乐,

设问:

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

6、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7、师:

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三、表演《噢!

苏珊娜》

1、放音乐,教师边唱边表演。

2、放录音,学生轻唱

3、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唱一边。

4、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试敲,再试着敲双响筒,合起来演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噢!

表演苏珊娜》

2、新歌教学《原谅我》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噢!

表演苏珊娜》

1、完整地唱一边。

2、编邀请舞

a、教师跳基本舞步——跑跳步。

b、分组设计创作

c、分组展示

d、师生评价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2、听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试拍三拍子

4、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5、放录音轻唱两遍

6、歌曲处理:

歌中讲我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如果是你有了一点错,你怎么做?

7、学生讨论:

怎样唱?

8、连起来流畅地唱一遍。

9、学唱歌谱

四、编创与活动

1、刚才小朋友进行了比赛,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学生编得新颖、有趣。

2、展示

3、师生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原谅我》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船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交换敲击,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师:

玩得愉快吗?

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哪些学生最聪明。

出示节奏

2/4ⅩⅩ∣ⅩⅩ∣Ⅹ―∣Ⅹ―‖

2、师:

你会用“msl”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3、教师示范

4、学生同座试编

5、学生展示

6、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

放录音,学生聆听

2、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4、师:

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

5、再复听全曲

6、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7、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8、师:

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8、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五、小结

第四课放牧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民族、地域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3、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

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区别听到的音高。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彩笔、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放牛山歌》

2学习la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

3编创与活动:

曲调回答。

4聆听《小放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初听范唱

2、师: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

师生一起表演。

3、师:

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四川)

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朗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四、音乐知识

1、复习misolla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2、学习ladore手势边唱边做

3、用手势唱准“ladoremifasola”各音的音高。

五、编创与活动

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

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

3、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4、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牧歌》、《小放牛》。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放牛山歌》

三、聆听《小放牛》

1、导入:

2、初听乐曲:

3、听第一段音乐:

4、听第二段音乐:

设问:

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5、听第三段音乐

设问:

这段音乐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变化?

情绪如何?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6、复听全曲

四、聆听《牧歌》

1、导入;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

2、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

3、初听音乐。

4、复听乐曲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5、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

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五、小结,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题材形式风格

《小放牛》《牧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辨“ladore”

2歌表演《小牧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2师:

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

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重点:

我把鹅群赶下河

5、随伴奏练唱歌曲。

6、歌曲处理

7、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

8、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9、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10、视唱教学

四、听辨“ladore”

1、出示“ladore”唱一唱

2、进行听辨

a、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b、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

第五课妈妈的歌

教学目的:

1、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2、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休止符的运用。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四分休止符

2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小牧笛》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

自由回答

师: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用什么速度演唱?

2、听录音

师生交流上述设问

3、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4、跟琴练唱

5、设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

板书“”

讲解:

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五线谱中就是用“”表示,“”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6、拍打节奏:

ХХ0∣ХХ0‖

0ХХ∣0ХХ‖

“”先说“停”拍打,然后默想在心里拍打。

7、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教师小结:

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8、、学唱歌谱

9、用打击乐器伴奏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聆听《妈妈之歌》

1、导入

2、初听

3、介绍

设问:

这首歌是男声唱?

女声唱还是童声唱?

5、再次复听

学生看歌词跟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母亲的深情。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妈妈的心》

2、学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行情景表演

3、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妈妈的心》

1、指名学生唱,其余学生评价

2、边唱边表演

三、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

1、导入:

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面几个音。

2、出示:

ladoremisola

3、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4、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5、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ladoremisola

”的音列。

四、《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

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音乐。

2听范唱,学生交流。

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4、再听范唱,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

唱给谁听?

学生交流

5、用“Lu”哼唱曲调

6、放CAI歌曲,生轻声哼唱

重点练唱:

月儿当头照

唱准低音“so”

妈妈屋里静悄悄

唱准低音“so”、切分音、“re”时值唱足。

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跟琴连唱

8、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10、学唱歌谱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慢速练唱。

11、拓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辨音的高低

2、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3、游戏跳格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导入

2、师生交流

3、复听这两首歌曲。

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4、设问:

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再次复听,在心里跟录音哼唱

师生讨论演唱形式

5、师生小结:

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听辨音的高低

1、复习“ladoremisola”

2、教师弹奏以上音让学生听辨,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五、游戏:

跳格子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六课四季的歌

教学目的:

1、感受并体验《四季童趣》与《捉迷藏》及《樱花》与《雪花飞舞》相互不同风格与情趣。

2、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热情的歌声表现歌曲《四季童趣》与《捉迷藏》。

教学难点:

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四季童趣》

2、编创与活动:

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lalalalalalalalalala

二、导入

三、学唱歌曲

1、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教唱歌曲时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

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

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

2/4××××│××│××××│×—‖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樱花》

2、表演《捉迷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

1、介绍樱花。

2学生小声随录音哼唱,熟悉曲调。

3、再欣赏器乐曲《樱花》

4、复听后师生讨论。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复习歌曲《躲猫猫》。

2、聆听《捉迷藏》:

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

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雪花飞舞》

2、创编回旋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雪花飞舞》

1、介绍乐曲的创作情景。

2、初听乐曲。

3、复听乐曲。

4、复听乐曲。

问:

能听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吗?

5、小结:

四季的另一景色――雪。

三、创编回旋曲

分组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

然后与《四季童趣》为主部A,组成回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A。

四、全课总结:

第七课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

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

2、唱准音高。

唱准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3、初步感受圆号、小号等铜管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钟声叮叮当》;音列。

教学目标:

在学唱《钟声叮叮当》的曲调中,唱准音高。

唱准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

1、第三课《苏珊娜》的曲调。

2、第五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曲调。

(目的是为本节课中出现的fasi作准备。

三、音名fasido(47i)的学习

1、跟琴加手势唱准三个音名的音准。

2、巩固刚刚学过的三个音的音高

3、利用教材中的音节图及fasido的手势。

唱准do--do′的音列。

4、做教材p29的练习:

跟琴唱一唱,巩固音列的学习。

四、歌曲《钟声叮叮当》

1、放歌曲的录音,使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形象。

2、歌曲曲谱的学习:

这首歌非常规则,后二句是前二句的下方二度模进,所以学好前二句,后二句曲调也迎刃而解了。

第一、二句的曲调因为是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所以用听唱与看谱相结合,几遍就能唱好,6/8拍的节奏用听唱模仿进行教学,解决其难点。

第三、四句可以让学生在第一、二句基础上,画出图形谱自学识谱。

3、歌词的学习:

〈1〉自己试着将歌词“叮当叮叮当”填上。

〈2〉纠正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告诉学生“v”是换气记号,在这里要换气,这样,就能把这首民歌唱的流畅而有起伏。

4、学生展示:

将唱会的歌曲进行展示,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五、小结: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提出要求,将音列唱熟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