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90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最新整理湖北省孝感市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湖北省孝感市2018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考生注意:

1.本考卷设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选择题)或誊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的相应空格内;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考试结束时只收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黑色签字笔清楚地填写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等详细信息。

3.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否则不得分。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Na+B.氨基酸C.唾液淀粉酶D.血浆蛋白

2.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①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②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④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B.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5.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C.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D.新生婴儿的⑤兴奋,就会引起①兴奋;正常成年人的⑤兴奋,①不一定兴奋

6.对“吃梅止渴”和“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属于条件反射,后者属于非条件反射

B.两种现象只有前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

C.两种现象都是因为神经中枢受到直接刺激引起唾液分泌

D.两种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7.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增加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

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

在此过程中()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脊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D.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强于胰岛素的作用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1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以直接产生大量抗体

B.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1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C.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13.在植物体内,能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

A.2,4-D    B.乙烯利C.生长素D.α-萘乙酸

14.《格物粗谈•果品》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毎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气”是指乙烯,属于生长调节剂

B.红柿细胞缺乏相关基因而不能合成乙烯

C.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不能促自身的成熟

D.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能促进红柿的成熟

15.下图表示的是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捕食,乙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甲种群

B.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C.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D.一般来说,乙种群的个体数量多于甲种群

16.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D.种群的数量特征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

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1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D.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9.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丰富度也会变化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群落中都有垂直结构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0.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实现能量的反复利用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1.关于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三种调查方法,叙述中不正确的()

A.样方法一般要随机取样

B.标志重捕法一般是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D.三种调查方法都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

22.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螺丝B.草鱼C.大肠杆菌D.小球藻

2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小龙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2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的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C.持续高温干旱能使农田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增加

D.正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稳态,而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状态

25.下表显示2017年孝感市东北部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就地保护是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

D.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考题:

共10分。

26.(10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甘氨酸和去甲肾上腺素也能作为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Cl-内流,故它们________(填“是”或“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到达____________。

该过程体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0分。

分选修1和选修3二大部分,任选一部分作答。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填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27.(10分)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髙采油率的新技术。

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培养基。

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和。

(3)接种后,应密封培养的原因是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

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1000个/mL。

该统计结果(填“低于”或“高于”)实际值。

28.(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胡萝卜素提取的问题:

(1)根据胡萝卜素特点,适合用____________(填“蒸馏”或“压榨”或“萃取”)法提取。

操作前,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新鲜的胡萝卜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

(2)因为有机溶剂易燃,操作时应采用水浴加热。

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液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装置,而萃取液可进一步用蒸馏装置进行处理。

(3)鉴定胡萝卜素粗品的方法是。

在18cm×30cm滤纸下端距底边2cm处做一基线,在基线上取A、B、C、D四点,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0.1~0.4mL溶解在石油醚中的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上点样。

点样液挥发干后,将滤纸卷成圆筒状,置于装有1cm深的石油醚的密封玻璃瓶中进行层析。

29.(10分)苹果醋是指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制成的饮品。

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②所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这两个过程所需发酵的条件(环境因素)最明显的区别有、。

(2)过程①、②中产物的检测,除了嗅味和品尝外,还可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检测。

(3)若要在过程②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所需菌种,需进行纯化培养。

纯化培养的原理是:

在培养基上得到,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配制固体培养基所用的凝固剂是。

30.(10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1)若要对从土壤中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作进一步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当pH升高时,培养基将变成红色。

(2)在花药培养中,的数目常常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3)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酸奶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4)青蒿素(60℃以上易分解)易溶于四氯化碳和乙醚,宜选取作为萃取剂。

A.四氯化碳(沸点76℃)B.乙醚(沸点34℃)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1.(10分)基因疫苗是指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某科研所计划利用基因疫苗,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髙产奶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动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该细胞的全能性高,一般用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欲检测高产奶牛体内是否出现口蹄疫病毒的抗原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的方法及结果是从转基因牛中提取蛋白质,用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出现了抗原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未出现抗原蛋白。

(4)胚胎工程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其实质是。

32.(10分)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细胞核;②所示的细胞是,图中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核移植技术;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2)在体外得到大量DNA的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温度环境的要求不同。

PCR中首先用95℃高温处理,目的是,而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填“DNA解旋酶”或“DNA聚合酶”)实现的。

(3)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的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膜岛B细胞。

培养重组细胞b的培养液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等—些天然成分,放在含02和C02的环境中培养,其中C02的作用是。

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33.(10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

下图为制备某病毒疫苗和抗体的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流程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2)过程③构建的A基因重组载体上,能使目的基因顺利表达的元件是、,此外还需要有便于后续的筛选。

(3)过程⑦与植物细胞相比特有的方法是,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若要对健康人进行免疫预防,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

34.(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酵母菌cDNA文库含有酵母菌的(填“全部”或“部分”)基因。

(2)一对夫妻,妻子是血友病患者,而丈夫正常。

为了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

从被检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_(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进行扩增,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若未出现杂交链,胚胎性别为______。

(3)“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ca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何种Ti质粒____。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B

A

C

D

A

C

A

D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D

C

B

B

D

D

C

A

A

二、非选择题(共9题)

必做题

26.(10分,每空2分)

(1)C是

(2)突触后膜(受体)一定的流动性

(3)持续兴奋(答兴奋不给分)

选做题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27.(10分,每空2分)

(1)长期被石油污染(含石油多的)

(2)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

(3)降油圈大的菌落(4)低于

28.(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法温度和时间(答不全不给分)   

(2)回流冷凝(冷凝管)(1分)  浓缩(1分) 

(3)纸层析法(1分)   标准(1分) 

29.(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后期是否隔绝氧气温度不同(顺序可颠倒)

(2)酸性重铬酸钾溶液(1分)PH试纸(1分)

(3)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合理即可)(1分)琼脂(1分)

30.(10分,每空2分)

(1)酚红指示剂

(2)染色体组

(3)毛霉乳酸杆菌(4)B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1.(10分,每空2分)

(1)基因重组

(2)受精卵显微注射

(3)(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4)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32.(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内细胞团细胞(或胚胎干细胞)

(2)使DNA解旋(两条链解开螺旋)DNA解旋酶

(3)分化诱导因子(1分)动物血清(1分)

维持培养液的pH(1分)没有免疫排斥反应(1分)

33.(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动物细胞培养(1分)

(2)启动子(1分)终止子(1分)标记基因(1分)

(3)灭活的病毒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蛋白

34.(10分,每空2分)

(1)部分

(2)滋养层女性

(3)物质循环再生(4)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