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05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9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docx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急救车的急救物品、药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听急救时,详细询问病情、地点及方位、联系方式等,并记录来电时间。

3、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到达现场,市区要求15分钟以,条件好的区域要在10分钟以,郊区要求30分钟以。

4、抵达现场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救护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骨折固定等。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

6、合适体位

7、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急救药物

8、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

9、如病人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

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重症监护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各种顾虑,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

2、病情观察

(1)每15-3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1次,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2小时1次。

(2)观察脉搏快慢、强弱、节律变化:

注意有无心动过速、过缓、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脉搏短绌等异常情况。

(3)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呼吸声音的变化:

注意有无呼吸增快、缓慢、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双吸气等异常呼吸。

双侧胸廓运动是否一致,有无鼻翼煽动、口唇及指端发绀、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4)观察血压的变化:

通过直接动脉插管测压或袖带进行监测,观察有无血压过高或过低,脉差有无增大或缩小等异常情况。

(5)测量中心体温与周围体温:

若中心体温与末梢温差大于5℃,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体温过低时,首先设法提高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还可用电热毯或加盖棉被等方法进行保暖。

病人体温持续过高,应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6)神志及瞳孔的观察:

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部分或完全障碍,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基础护理

(1)保持床铺干净、整洁。

(2)病人皮肤及头发清洁。

每日皮肤擦洗2次,1-2小时翻身扣背1次,防止牙床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对禁食和高热病人,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4次,口唇皲裂者涂甘油每日3次。

(3)引流袋、呼吸回路、负压盒、氧气管、吸引管、输液管、泵管每24小时更换1次,尿管、胃管根据使用说明更换。

(4)保持输液的通畅,必要时应用中心静脉或静脉留置针保留2-3条输液通道,以保证各种治疗的落实。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急诊常见症状及护理常规

一、发热

发热是由与各种原因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致使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动态平衡失常,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围。

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按发热的程度可分为低热:

37.3-38℃;中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

1、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2)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程度,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注意发热的伴随症状及其程度,注意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及治疗效果。

2、降温处理

(1)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物理降温法:

体温超过39℃者,可给予局部冷疗,将冷毛巾或冰袋置于额部、腋下或腹股沟部;体温超过39.5℃者可采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冰水灌肠等全身冷疗法。

(3)药物降温法:

口服复方阿司匹林或肌注射氨基比林或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等,药物降温过程中应观察降温的效果,并注意病人有无出汗、虚脱、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4)行降温30分钟后应复查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3、休息与体位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舒适卧位;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注意调节室温与环境,室温应维持在18-20℃,湿度50%-60%。

4、加强营养与补充液体

(1)高人的病人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鼓励多饮水。

(3)对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电解质等营养物质。

5、一般护理

(1)口腔护理:

长期发热的病人,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漱口,防治口腔炎和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

(2)皮肤护理:

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服与被服,防止受凉;应经常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例如血培养、痰培养等,标本应及时送检,以尽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6、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解除焦虑和恐惧心理。

二、昏迷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其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按昏迷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昏迷。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昏迷初期每15-30分钟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病情稳定后1小时观察1次,并做好护理记录。

(2)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发射与全身情况,颈项部体征及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

2、体位及安全

(1)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抬高床头100-150,室光线宜暗,动作宜轻,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2)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给予必要的防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避免坠床。

(3)体温在36℃以下者可给予热水袋保暖;高热者可给予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

(4)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保持肢体功能位。

3、呼吸道护理

(1)保持呼吸道畅通:

取下义齿,头部偏向一侧,如有舌后坠用舌钳夹住舌体向外牵拉并随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

(2)牙关紧闭、抽搐者,应用牙垫或通气导管垫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如有义齿应取下,以防误入气管。

(3)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4)呼吸困难,难以改善时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

(5)预防肺部感染: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并刺激病人咳嗽,注意及时吸痰。

4、皮肤黏膜护理

(1)压疮预防及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2)预防口腔感染:

口腔护理每日2次,注意有无溃疡或真菌感染,及时对症涂药处理;口呼吸者,可用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于口鼻部,避免呼吸道干燥;口唇干裂时涂以润唇膏保护。

(3)预防角膜损伤:

伴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眼部,也可用0.25%氯霉素滴眼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部。

5、营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根据病人的病情,调理配合鼻饲饮食,并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

6、大小便护理

(1)持续留置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每隔4小时夹放导尿管1次;尿袋每日更换1次,尿管每周更换1次;外阴擦洗每日2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肛周护理:

保持肛周清洁,应保证每日排便1次,便秘时给予对症处理。

三、抽搐

抽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抽搐发作的部位、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期间病人意识、瞳孔的变化。

观察发作停止后病人意识是否完全恢复,有无头痛、自动症等情况。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昏迷病人每30分钟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病情稳定后每1小时观察1次,并做好护理记录。

2、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1)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衣扣,松裤带,取下义齿,尽快将压舌板、筷子或小布卷置于病人口中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或颊部。

(2)立即持续给氧,2-4L/分,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以防误吸或窒息,昏迷者应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备好急救用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抽搐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躁动不安者给予必要的防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避免坠床及肢体撞伤。

按压病人时勿用力过猛,以免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

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已得到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5)抽搐时尽量减少对病人的任何刺激,室光线宜暗,操作时动作宜轻。

(6)保持床铺及皮肤的清洁、平整、干燥,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营养护理: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清醒病人可给予清淡、无刺激、营养丰富的饮食。

4、配合医生尽快查找原因,遵医嘱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5、心理护理:

消除恐惧心理,指导病人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头痛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头痛的性质包括刺痛、跳痛、胀痛、钝痛、闪痛、烧灼痛等。

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剧烈头痛。

1、一般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噪声,室光线柔和。

(2)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

血压过高时应卧床休息,如疑为脑出血应采取平卧或侧卧位,头部宜抬高并减少活动。

(3)饮食:

应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入量。

2、对症处理,减轻疼痛

(1)按医嘱给予镇痛药以及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呕吐时及时清理呕吐物,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颅压增高性头痛,给予脱水药、降低颅压等对症治疗,并严格限制水分供给。

腰穿后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时,应去枕平卧,多饮水,给予低渗液体,以增加颅压,缓解头痛症状。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头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以及头痛时伴随的症状。

4、心理护理避免语言、行为方面的任何刺激,给予精神关怀和生活照顾,向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以解除病人的紧情绪。

五、急腹症

急腹症又称急性腹痛。

广义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科、妇产科、神经科以及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腹痛;而狭义的急腹症特指外科急腹症,即需要手术治疗的腹腔非创伤性急性病变,是许多种急性病变的集中表现。

1、观察病情

(1)详细观察腹痛部位、疼痛时间、性质、影响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女性病人的月经史。

(2)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

根据病情不同,每15-30分钟记录1次。

(3)腹部观察:

反复检查腹部体征,胀气程度,必要时量腹围,记录腹胀进展情况。

(4)病人出现呕吐时应将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

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疼痛。

(5)记录出入液量,并注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

(6)动态观察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实验室生化检查、X线摄片、B超检查等。

2、体位一般取半卧位,休克病人应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3、对症处理

(1)遵循急腹症治疗护理原则:

在未明确诊断前应禁食、禁水,禁热敷,禁灌肠,禁用泻药、镇痛药。

(2)根据病情严格掌握输液原则:

应用等渗液,先盐后糖,速度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纠正脱水,防止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休克的发生。

(3)胃肠减压:

根据病情留置胃管,行负压吸引,减轻腹胀和消化液的分泌,并经常检查吸引效果。

(4)镇痛药的应用:

在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法后,可以应用镇痛药物,如布桂嗪、哌替啶等,但有呼吸困难和血压低时应慎用镇痛药。

(5)预防感染:

根据医嘱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6)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

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视病情需要抽取血标本及备血。

(7)饮食:

急腹症病人在观察与治疗初期需要禁食,待腹痛好转,无呕吐、腹胀,肠蠕动音正常后可逐渐恢复饮食。

4、心理护理腹痛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护士应关心、安慰病人。

并鼓励病人配合诊治,同时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以减少不良刺激。

六、胸痛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腹腔疾病有时亦可引起胸痛。

当病变部位由炎症、缺氧、平滑肌痉挛、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于肋间神经等感觉纤维,传入大脑皮质感觉区后,病人便感觉胸痛。

1、体位:

取健侧卧位,保持安静、舒适环境,以避免诱发或减少疼痛的各种因素。

2、疼痛护理

(1)如因胸壁病变引起的胸痛,可口服小量镇静药或镇痛药,重者可给予热敷、理疗、局部封闭等。

(2)胸膜疾病引起的胸痛,可在病人深吸气状态下,用宽胶布紧贴于病人胸部以减少胸部活动,或慎用镇咳药。

(3)心肌梗死胸痛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或肌注射哌替啶。

(4)对于影响休息和睡眠的持续性疼痛,或癌症引起的胸痛可适当给予止痛或镇痛药。

(5)使用松弛、按摩、针灸等方法分散病人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人血压、呼吸、心率及心律的改变。

4、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症状,以防剧烈胸痛所致猝死。

5、氧疗:

胸痛伴随呼吸困难者,给予面罩或鼻导管给氧,一般4-6L/分。

6、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七、咯血

咳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血管破裂,血液随咳嗽经喉咯出的过程。

咯血量的多少与受损血管的性质及数量有直接关系。

咯血量最常见的病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和支气管肺癌。

咯血的先兆为胸闷、喉痒、咳嗽等,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伴有泡沫或痰,呈碱性。

咯血可引起窒息、休克、肺不、肺部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1、病情观察观察咯血的先兆症状及咯血的量、颜色、性状、频次、持续时间等,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2、紧急处理措施

(1)大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宜随便搬动,一般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床边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及时清除积血和血块,预防窒息的发生。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如病人出现咯血突然停止或减少、烦躁或表情淡漠、呼吸增快、血压下降、喉头作响而咯不出等咯血窒息先兆的表现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输液、输血及治疗的落实。

(4)给予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吸入,8-10L/分,或进行高频通气。

(5)立即畅通气道,迅速排出积血,用较粗并带有侧孔的鼻导管进行吸引。

(6)体位引流:

立即将病人置于头低足高450俯卧位,轻拍背部以利引流。

(7)呼吸抑制者,应适量给予呼吸兴奋药,以改善缺氧。

(8)呼吸停止者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及辅助呼吸。

3、药物垂体后叶素是大咯血时的首选药物,使用时应注意控制滴速,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大咯血期间应禁食、禁水,咯血停止后可给予富有营养、富含维生素的温凉半流质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5、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解除恐惧、紧。

及时倾倒咯出的血液,及时更换血液污染的衣物及被服,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八、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客观上可出现端坐呼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口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节律或深度的异常。

按呼吸的性质可分为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型呼吸困难三种类型;按呼吸困难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程度。

1、体位: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如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哮喘、肺气肿等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胸腔积液病人取患侧卧位;肋骨骨折病人取健侧卧位;急性呼吸窘迫病人取平卧位。

2、维持气道通畅: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3、进行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及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遵医嘱给予消炎、化痰、平喘药,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要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5、氧疗:

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氧疗方法和浓度,必要时遵医嘱加用呼吸兴奋药和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用氧前后病人的病情变化。

6、病情观察:

分析各项监护参数,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及时调整。

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发绀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记录出入液量。

7、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预防便秘发生。

严重呼吸困难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给予充足的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8、心理护理:

及时为病人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教会病人相关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

九、窒息

窒息是指人体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

引起窒息的原因很多,例如喉头水肿、喉梗阻,喉、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痉挛,颈部外伤,大咯血,声带麻痹,喉部肿瘤,溺水,自缢等。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气管异物:

应立即实行Heimlich手法,尽快排除异物,直接或间接喉镜下将其取出,呼吸困难、难以用上述方法取出时,可用粗针头紧急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2)支气管扩咯血:

应将病人倒立,叩背或取头低足高卧位卧于床沿,叩击病人背部以清除梗阻的血块,并准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

(3)炎性喉头水肿和肺水肿:

吸氧、激素治疗,必须勤翻身、叩背,用导管插入气管吸痰,定时气道湿化、雾化,必要时气管插管吸痰。

(4)颈部手术后:

迅速解除压迫,迅速开放气道。

2、体位专人护理,病人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

3、病情观察每30分钟观察记录1次,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定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

4、氧疗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为4-6L/分

5、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如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肺水肿、肺不、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搏骤停等。

6、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适当给予镇静药。

 

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一、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

一旦发生,将立即导致脑和其它脏器血液供给中断,组织严重缺氧和代障碍。

对心搏骤停者立即采取恢复有效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抢救措施,称为心肺脑复。

1、准确、及时判断实施心肺复前必须准确、及时判断病人有无突发意识丧失,有无自主呼吸,有无大动脉搏动消失。

2、紧急处理措施

(1)人工循环: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5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并让一人通知医生,如为目击者立即拳击心前区1-2次,再行胸外心脏按压。

(2)畅通气道、人工呼吸:

畅通气道是实施人工呼吸的首要条件。

面罩球囊控制呼吸,连接氧气8-10L/分,如有条件者立即气管插管,进行加压给氧,无条件时应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为400-600ml。

(3)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

一般首选上腔静脉系统给药,如肘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或颈静脉,以便药物尽快起效。

(4)心电监护:

观察抢救效果,必要时除颤起搏。

(5)脑复:

头部置冰帽,体表大血管处,如颈、腹股沟、腋下置冰袋;同时应用脑复药物,如冬眠药物、脱水药及能量合剂等。

(6)纠正酸中毒:

可选用碳酸氢钠注射液。

3、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通气效果: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使用人工呼吸机。

使用呼吸机通气的病人每小时吸痰1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

(2)观察循环复效果:

观察有无窦性心律,心搏的频率、节律,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心脏对复药物的反应;观察血压的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在保持血容量的基础上,使血压维持在正常高水平,以保证心、脑、肾组织的血供;密切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角膜发射、吞咽发射和肢体活动等;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

(3)观察重要脏器的功能:

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定时监测尿素氮、肌酐等,保护肾功能。

(4)复有效指征:

面色、口唇由发绀转为红润;自主呼吸恢复;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出现。

(5)复终止指征

1、脑死亡:

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全部消失;脑电活动消失。

2、心脏停搏至开始心肺复的时间超过30分钟,又坚持心肺复30分钟以上,无任何反应,心电图示波屏上呈一条直线。

4、一般护理

(1)预防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眼部护理等。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发生。

(3)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药品,防止再次发生心搏骤停。

二休克

1、心源性休克

凡能严重地影响心脏排血功能,使心排血量急剧降低的原因,都可引起心源性休克。

如大围心肌梗死、弥漫性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肺动脉栓塞、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各种严重心脏病晚期,以心肌梗死最为常见。

其主要特点:

①由于心泵衰竭,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②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③交感神经兴奋,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因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期末容量和压力升高;④较早地出现较为严重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

1.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休克体位。

如发生心搏骤停,则按心搏骤停抢救。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神志的变化,有无皮肤湿冷、花斑、发绀、心前区疼痛等。

血压、脉搏及呼吸每15-30分钟测量1次,测量脉搏时间为30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1分钟,注意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每小时尿量,做好记录,及时告知医生。

3.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分,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调节药物浓度、滴速,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水平,注意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渗。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暖以加盖棉被为宜,不宜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按时翻身,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6.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急性的、速度较快的失血。

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障碍和神经功能紊乱等。

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极易导致病人死亡。

1.立即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保证输血、输液通畅。

2.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准备输血并按医嘱准备平衡液、碳酸氢钠等。

3.妥善安排输注液体的先后顺序在尚未配好新鲜血时输注平衡液,1小时输液1500-2000ml,晶体与胶体比例为(2.5-3):

1。

必要时采取加压输液方法,大量快速输液时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