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24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三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考纲原文

五年考题

考情分析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区域

地理

环境

与人

类活

(1)区域的含义

T26区域的划分

6,T38区域的划分

T24、T57区域的划分

T24区域的划分

纵观近5年的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可知,这一章节考查的内容重点在区域的含义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差异,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较多,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5年都没有考过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T21、T22、T23区域差异

1,T4地理环境的特征

1,T5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T6、T7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1,T5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T6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T22、T23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T2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T4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T10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农业的影响

T26、T59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点1 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其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2.区域的特性

(1)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2)差异性:

即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内同一性就越大,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小。

(3)整体性:

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可变性:

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另一方面,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如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1.(2019.6,T26)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

A.长江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山东省、济南市、云贵高原

2.(2016,T57)我国的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下列有关地名均按此规律命名,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沈阳在沈水之南B.华阴在华山之南

C.江阴在长江之北D.衡阳在衡山之南

考点2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中国四大分区基本概况

2.中国地形区分布图

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北纬30°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间,长江入海口

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东北平原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

源条件

矿产资源缺乏 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4.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发展条件

良好的水热条件,河湖水面广

水热条件有限制,西部草原分布广

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西部畜牧业

农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

小麦、大豆等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工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商业

贸易

交通便利,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

2017年,我国提出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将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下表为某年不同湾区的数据对比表。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东京

湾区

旧金山

湾区

纽约

湾区

粤港澳

大湾区

人口(万人)

4347

715

2340

6671

GDP(万

亿美元)

1.8

0.8

1.4

1.36

占地面积

(万km2)

3.68

1.79

2.15

5.6

第三产业

比重(%)

82.3

82.8

89.4

62.2

1.(2019.6,T21)与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  )

A.GDP总量最高    B.人口总量最少

C.第三产业比重最高D.占地面积最大

2.(2019.6,T22)下列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优势是(  )

A.国家政策大力支持B.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

C.便捷的港口和航空运输D.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3.(2019.6,T23)粤港澳大湾区要推进湾区经济发展,应优先发展的有(  )

A.农贸批发业B.钢铁工业

C.高科技产业D.石化工业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

(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据此回答4~5题。

4.(2018.1,T4)以下选项中,发生在“黄土地”区域的是(  )

A.来自冰川搬运沉积的黄色土

B.畜牧业发达,温带草原广布

C.当地的传统特色民居是窑洞

D.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

5.(2018.1,T5)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

A.经常选择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广泛植树种草,大力保持水土

C.不合理耕作导致石漠化严重

D.大力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回答6~7题。

6.(2018.1,T24)防寒是我国北方建筑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如果仅考虑墙体厚度与防寒的关系,下列区域墙体厚度最大是(  )

A.甲区B.乙区

C.丙区D.丁区

7.(2018.1,T25)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气温   B.降水C.日照   D.风力

8.(2018.1,T5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两区域具有明显的(  )

A.地形条件B.政策导向

C.水热条件D.饮食习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景观独特、令人神往,某旅游团由广州乘火车经郑州、兰州到拉萨。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2017,T22)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10.(2017,T23)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A.旱作农业、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

B.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水田农业

D.水田农业、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

11.(2016,T21)我国传统民居多呈现出南方尖屋顶、北方平屋顶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多少B.昼夜长短

C.宗教信仰D.风俗习惯

12.(2016,T4)北非地区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我国南方地区植被茂盛。

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地势高低

C.大气环流D.纬度位置

13.(2015,T26)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主要是因为北美洲(  )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地表蓄水

B.年蒸发总量相对较小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输入

D.年降水总量相对较小

14.(2015,T59)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诗中可看出塞北与江南(  )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河流的落差大小

C.气候的冷暖差异D.植被的疏密变化

考点3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读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反映出(  )

A.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

B.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强,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2.在区域发展成熟阶段(  )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C.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温带草原带B.热带

C.广东省D.湿润地区

2.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据此回答3~4题。

3.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地形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5.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共同点是(  )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黑土广布

D.同属于季风区

6.下列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水田耕作,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

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8~9题。

8.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9.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

A.淡水养殖业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D.造纸和化工

右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

据此完成10~11题。

1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1.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2013,T58)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

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  )

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

13.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1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民居差异与其原因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墙体比南方厚实——夏季北方比南方热

B.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光照比南方少

C.从北向南,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从北向南,光照逐渐增强

D.建同样高度的楼房,北方南北向的楼距比南方要宽——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

15.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合耕作

C.土壤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16.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  )

A.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

B.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与气候资源

C.江南的茶园与土壤资源

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业与森林资源

1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A.市场狭小B.水源缺乏

C.能源供应紧张D.交通不便

1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阅读材料,回答19~20题。

19.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

C.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的农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D.太湖平原的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的农业正处于转型期

20.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太湖平原的农业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21.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

主要开发

能源

主要环境

问题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

 

(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原因。

 

(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工业,与之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m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

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青藏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在青藏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础梳理·真题过关

考点1

1.【解析】B。

长江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寒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A项错误;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都属于干湿地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B项正确;热带和温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江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C项错误;山东省和济南市都属于行政区的划分,云贵高原属于地形区的划分,D项错误。

2.D

考点2

1.【解析】D。

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我国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不是最高,人口总量最多,第三产业比重最低,占地面积最大。

2.【解析】D。

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珠三角区域,常规矿产能源缺乏。

3.【解析】C。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应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

4.【解析】C。

“黄土地”区域是指黄土高原,其黄土来自西北地区,经风力搬运和沉积而形成。

黄土高原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黄土高原黄土层非常厚,居民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为靠崖式窑洞。

黄土高原降水少,不适合种植水稻。

5.【解析】B。

A选项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特点,不符合黄土高原的地域特色。

植树种草和打坝淤地属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措施,故B选项正确。

石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水土流失严重且土层薄的地区,比如我国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不会出现石漠化,故C选项错误。

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需要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广人稀,与该区域特征不符合,故D选项不正确。

6.【解析】A。

读图可知,甲区为严寒地区,该区域的建筑物墙体厚度最大。

7.【解析】A。

读图可知,东部地区从南到北越来越冷,所以其划分依据是气温。

8.【解析】C。

华北平原处于半湿润区,适合旱作农业的生产,如小麦、玉米等;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很好,适合水稻生产。

由此可知,影响两个区域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的差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9.A 10.D 11.A 12.C 13.D 14.C

考点3

1.【解析】C。

本题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核心应该是不断变大,产业结构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与区外联系逐渐增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故选C。

2.【解析】D。

本题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A选项核心区域发展速度应该慢于外围空间;非城市化范围减小,B选项内部差异应该减小;C选项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后期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通过排除法,故选D。

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C。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指标和方法。

其中ABD都是自然划分指标,界线有过渡地带,不明确,只有C选项的行政区是人为划分指标,有明确边界。

2.【解析】B。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指标和方法。

其中A选项的划分指标有河流特征和降水量;B选项的三个区域的划分指标为地形;C和D选项的划分指标有人为指标和降水量,故选B。

3.【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主要是对建筑的影响,岭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所以骑楼用于避雨和遮阳,故选D。

4.【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形成原因。

岭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所以民居屋顶坡度较陡,便于排水,故选B。

5.【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两区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松嫩平原没有面临海洋且不在河流入海口,长江三角洲是水稻土,故选D。

6.【解析】C。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多地少,粮食商品率低于松嫩平原,故选C。

7.【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故选B。

8.【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

甲、乙两地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地矿产资源都缺乏,其中甲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乙为我国轻工业基地,故选D。

9.【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人类活动。

甲地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有“鱼米之乡”之称;乙地地形低洼,有著名的“基塘农业”,故选A。

10.【解析】D。

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

11.【解析】B。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对;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②错;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东北地区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新能源使用比例低,④对。

12.【解析】A。

柴达木盆地昼夜温差大。

13.【解析】C。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南疆棉花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C。

14.【解析】B。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方光照比南方少,因此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15.【解析】A。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熟制与热量条件有关,故选A。

16.【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石油化学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有关,故选A。

17.【解析】C。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快速扩大,而珠三角地区本身缺乏能源资源,导致能源供不应求,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故选C。

18.【解析】B。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科技水平更高。

A选项错在两个地区的矿产资源都比较缺乏,C选项和D选项是珠三角拥有的有利区位条件。

19.【解析】A。

两地的农业发展,在很多方面驰名中外,可知两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20.【解析】B。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太湖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可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降水少,温差大,宜发展旱作农业。

二、非选择题

21.

(1)见下表。

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

主要开发能源

主要环境问题

与多国相邻,有边贸优势

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

重要的商品棉、瓜果生产基地,畜牧基地

石油、天然气、煤

荒漠化严重

沿江邻海,交通便利

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开放

重要的商品粮、棉、水产基地

核能

环境污染严重

(2)甲区域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与其发展边境贸易及资源开发给人们增加了较多的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

(3)甲区域河流主要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区域河流主要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4)纺织 能源 西气东输

(5)甲区域采用铁路运输,乙区域采用水路运输。

22.

(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