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31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docx

推荐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电焊工防触电安全操作规程

1、焊接中使用的直流电焊机、硅整流电焊机及交流电焊机等焊接设备,机壳的接地必须良好。

2、焊接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必须由电工进行。

焊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焊工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查修理。

3、焊工推拉刀闸时,应戴绝缘手套,头部不要正对电闸,防止因短路造成的电弧烧伤面部。

4、电焊钳应有可靠的绝缘。

在容器内焊接时,不许用损坏或绝缘不可靠的焊钳,以免发生短路烧毁电机或发生其它意外。

焊接完毕后,电焊钳要放在可靠的地方,再切断电源。

电焊钳的握柄必须用电木、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

5、在压力容器内焊接或在其它狭窄的工作场地焊接时,焊工可采用绝缘衬垫(橡胶垫)来保证焊工与焊件的绝缘。

一般焊工要穿干燥的胶底鞋工作,还要安排两人轮换工作,以便互相照应。

6、焊接电缆必须绝缘良好,不要把电缆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上,防止高温损坏绝缘层。

电缆要避免碰撞、磨损和破皮,有破损的地方应立即修好或更换。

7、换焊条时要戴好防护手套,夏天因天热出汗,工作服潮湿时注意不要靠在钢板上,以免触电。

8、在压力容器内焊接或在管道、地沟中焊接时,要使用安全工作灯,电压不超过36V。

9、工作中当有人触电时,不要赤手拉触电者,应迅速切断电源,如触电者已处于昏迷状态,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尽快送医院抢救。

10、焊工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电的基本知识、预防触电及触电后急救方法等知识,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电焊工防止烫伤和火灾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时,焊接金属的飞溅极易引起烫伤,飞溅金属和乱扔焊条头也容易引起火灾。

因此,一般要采取下列措施:

1、焊工应按劳动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使用劳保用品,穿的工作服和戴的手套不应有破洞,以防火花溅进引起烫伤。

2、长时间进行仰焊时,应穿皮上衣或戴皮套袖,不要将工作服束在裤腰内,裤脚管不要卷边,也不要束在鞋里,以防金属飞溅造成灼伤。

3、禁止在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场地、容器上焊接。

在易燃物品附近焊接,应远离至少10m,并要有防火材料遮挡。

4、焊工在高空作业时,应仔细观察焊接处下面有无人和易燃物,防止金属飞溅造成下面人员烫伤或发生火灾。

5、有接地线的结构,在焊前应将接地线拆除。

防止由于焊接回路接触不良,使接地线变为焊接回线,烧毁接地线,引起火灾。

电焊工防电弧光伤害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电弧产生的紫外线对焊工的眼睛及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稍有不慎就将引起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灼伤。

预防弧光伤害应采取如下措施:

1、焊工必须使用带有电焊防护玻璃的面罩。

面罩要轻便,形状合适,不导电、不导热、不透光。

防护玻璃号码应按个人具体情况及所使用的电流大小进行选择。

2、焊接时焊工要穿好工作服,扣好钮扣,防止强烈的弧光灼伤皮肤。

3、电焊打弧时要注意周围的工人,防止弧光伤害到别人的眼睛。

装配定位焊时,装配工和焊工要很好的配合,戴防护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人多的地方焊接,应使用屏风板挡住弧光。

4、焊工或其它人员发生电光性眼炎时,应用冷敷减轻疼痛,并请医生诊治,注意休息。

氩弧焊安全防护规程

1、为了防止紫外线辐射的损害,焊接时要戴好工作面罩,最好能使黑玻璃灵活地翻上翻下,同时保证焊接时不漏光。

2、氩弧焊工要戴皮手套,穿好工作服,并扣好钮扣,不要使皮肤暴露在弧光下,避免紫外线灼伤引起脱皮。

3、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高频电压约达3000V,应只在引弧时使用,引弧后要有专门装置切断高频,减少高频对人体的损害。

4、氩弧焊的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装有固定的机械通风设备,防止臭氧等气体及金属烟尘的危害。

容器内焊接必须有局部通风装置。

5、氩弧焊时引起的电光性眼炎比手工焊引起的要严重的多,所以更要加强防护。

6、钍钨极和铈极都具有微量的放射性。

在一般焊接规范下,短时间操作,这种放射性的数量是极小的,对身体影响不大。

但在容器内焊接或采用大电流焊接时,应加强通风和采用专用面罩。

在磨钨极时,由于粉尘中有放射性粒子存在,也必须有通风吸尘装置,同时要戴手套和口罩,并注意工作后洗手。

7、氩弧焊工应做定期身体检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小氩弧焊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埋弧焊安全操作规程

埋弧焊的安全技术大部分和手工电弧焊相同。

埋弧焊焊工除掌握手工电弧焊安全技术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埋弧焊设备前要认真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接地良好,各部分焊接电缆及导线有无松动现象,以防接头松动引起发热,并注意各处绝缘是否良好。

2、埋弧焊机控制箱的外壳和接线板的防护罩必须盖好。

防止触电或短路。

3、埋弧焊时应检查焊剂是否混入异物。

焊接中注意防止焊剂突然停止给送而引起弧光幅射造成电光眼炎。

4、在敲渣壳时,应戴眼镜防护,防止敲渣时飞出的渣粒损伤眼睛,在高处或容器上进行埋弧焊时,应把焊机固定在架子上,焊工操作场地,应安装护栏,防止摔伤焊工和损坏设备。

预防爆炸、中毒及其它伤害安全操作规程

1、严禁在内部有压力的容器上焊接。

距离焊接处10m以内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2、焊接带油的容器,事先必须将油放尽,并用碱水和热水冲洗干净。

3、焊接工作场地应通风良好。

在容器内焊接,应配置抽风机更换容器内的空气,防止焊工中毒或由于高温昏倒在容器中,并应有专人在容器外,相互照顾呼应。

4、搬动焊件时,要小心谨慎,防止由于摔、跌、碰、撞、压造成人身事故,同时要戴好手套,防止焊件刺手及棱角划伤皮肤。

5、清除焊渣、铁锈、毛刺与飞溅物时,应戴好手套和保护眼镜,并注意周围工作人员,防止渣壳或飞溅物飞出造成损伤。

6、焊工在拖拉焊接电缆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拉倒别人或摔伤自己,造成意外事故。

7、焊工在容器上面工作时,需用木梯子,不能用钢制梯子,以防摔倒。

焊接电缆要扎在固定物上,切勿背在肩上。

5m以上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必要时焊接处要用护栏围起来。

焊工用的焊条、清渣锤、钢丝刷、面罩要妥善安放,以免掉下伤人。

8、夏天工作时,焊工要防止中暑,工作场地在露天时应搭防雨或临时凉棚;应根据需要供应茶水或盐汽水等饮料;在自然通风不良时应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1、氧气瓶、乙炔瓶应各自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堆放,不许与明火作业混合,不许吸烟,不许将电焊导线从氧气瓶或乙炔瓶上方通过。

2、气割操作时,必须穿规定的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鞋盖、皮手套和护目眼镜。

3、在容器内气割时,必须二人轮流操作,留一人在外面,不得离开,以便互相照应。

进入容器内工作时,应用轻便鼓风或抽风机调节容器内空气,在油漆过的容器内焊接时,要等油漆干燥后才能明火作业,以防止油漆中铅、锌等气体中毒。

4、在容器内气割时,如工作未完,严禁把焊具放在里面,否则,如果焊具和胶管有漏气,在容器内积存大量的乙炔和氧气,一旦接触火种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5、高空作业要使用安全带,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高空作业时下面禁止有人活动。

6、在修理和焊接各种容器和管道时,应首先了解容器或管道内是何种气体或液体,其压力大小,残存的气体或液体是否已被清除,并且注意阀门及人孔是否打开,防止在工作中由于这些气体或液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7、气割开始前应检查工作场地的周围环境,不要靠近易燃易爆物品。

氧气瓶乙炔瓶发生器应远离焊接火焰10m以外,工作后要检查周围是否有残余火种,防止发生火灾。

 

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氧气瓶在安装减压器前,应将阀门慢慢打开,吹掉瓶口的脏物。

打开阀门时操作工人应避免氧气流喷射冲伤人体。

然后检查一下氧气瓶阀与减压器所连接螺纹规格是否相符,规格不符及螺纹损坏的不能安装减压阀。

2、氧气瓶所用减压器必须有高压和低压表,要不漏气、畅通、表针要灵敏,能及时反映瓶内压力。

3、氧气瓶和操作场地应远离高温并与明火隔离10m以上;露天作业时不要在阳光下曝露。

4、氧气瓶搬运及使用中要避免撞击和振动,不要和可燃气体瓶放在一起。

5、氧气瓶阀处严禁沾油脂,不准用带有油脂的手套搬运氧气瓶及拧气瓶阀和减压阀。

6、氧气瓶搬运时,应将瓶口保护帽装好,在取下瓶口保护帽时可用手或搬手拧下,禁止用金属锤敲击。

7、氧气瓶应装有防震橡胶圈,应按规定刷上颜色以示区别。

8、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应保留0.1~0.15MPa(1~1.5kgf/cm2)的压力。

乙炔瓶安全操作规程

1、乙炔瓶不可倾斜与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2、乙炔瓶体表面温度不应超过30~40℃,升温后应用水冷却。

3、乙炔瓶不应受到剧烈震动和撞击。

4、乙炔瓶应贮存在干燥且较冷的地方,要远离热源及避免阳光直射。

5、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

6、乙炔瓶要远离明火10m以上。

7、乙炔瓶内乙炔不能全部用完,要保留至少0.1MPa(1kgf/cm2)。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机器是否正常,预热冷却是否正常,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方可开机。

2、开机前仔细检查高压连锁装置、报警器、警灯、警铃是否正常,在一切正常下方可开机。

3、开机前要确保除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外的人离开现场,打开警报装置,关闭好探照室门。

4、机器工作前必须清理射线探照室外部人员,严禁有人在探伤室外逗留,并在车间门口张贴警示告示,写明探伤时间、完成时间。

5、机器操作时,控制室内应不少于两人,并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6、操作中发生连锁报警及其它故障时,必须通知有关部门排除故障方可工作,故障排除前停止工作。

7、每次拍片后,间歇五分钟,待有害气体散后,方可再次进入探伤操作室。

8、探伤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新调入的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9、工作完毕,机器冷却15分钟方可关机,关好水、电源、火源方可离开现场。

10、清理工作场地,做到干净安全,文明生产。

11、严格按《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经有关部门培训后颁发的资格证,持证上岗,且资格证在有效期内。

13、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14、应重视曝光室防护条件的建设,曝光室的射线泄漏量应经过有关监察部门测量。

15、应邀请卫生防疫机构、环保监察部门到现场实地检测,未达标的曝光室不能投入使用。

车间吊运安全操作规程

1、吊车工必须与专职吊运工人密切配合,起吊与下落,听从吊运工的指挥。

2、吊车工应按时换班,以保证吊运操作时精力集中。

3、吊车工在吊装操作时,不准做与吊装无关的工作。

4、随时检查吊索、链索、卸扣等吊具是否有断裂、开焊、压扁、锈蚀、显著扭曲等现象,不合格应严禁使用。

5、要根据重物形状,选择合适的捆绑方法和捆绑位置,注意平衡,重心要低,捆绑要牢固可靠。

6、用尼龙、纤维、纺织绳索具吊装时,应核对绳索的起吊重量,不允许超载。

7、挂钩和脱钩时要戴手套,方法要得当,重物不捆绑好不准挂钩。

8、多人同时操作时,必须有一人统一指挥。

9、绳索禁止与锐利的棱角接触,不可避免时,在棱角与绳索间加垫板;精加工件应垫胶皮垫。

10、吊运途中要避开人和障碍物,提升或下降应平稳,不允许有冲击振动现象发生。

11、不允许有任何人与重物一起升降。

12、在吊运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重物悬空时间过长。

13、对于防火件、防爆件、防震件的吊运。

必须有可靠的包装和捆绑。

吊运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严格听从指挥,起落要稳妥可靠,严禁碰撞与拖地,并做好防火、防爆的准备工作。

14、吊装不同工件时,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吊具。

15、吊装的工件起吊后,工件下面不准有人,不准在人头上通过,如有人时应拉响警铃,提示下面人员离开,然后再通过。

16、吊运的钢板处于立起竖直的状态时,特别是在落地或立起时,严禁有人在钢板正面推拉或操作,以防钢板脱落伤人。

 

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车工工作时,必须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遵守规章制度。

2、机械加工工人应穿紧身的工作服、戴套袖,女同志应戴工作帽,把头发或辫子塞入帽内。

3、工作时,头不应跟工件靠得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

车削崩碎状切屑的工件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4、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允许擅自离开车床或做与车床无关的事,手和身体不能靠近旋转的工件或车床部件。

5、卡盘必须装有保险装置,工件和车刀必须装卡牢固,防止会飞出伤人。

6不准用手去刹正转动的卡盘。

7、车床开动时,不能测量工件,也不准用手摸工件表面。

8、应该用专用的钩子清除切屑,不允许用手直接清除。

9、工件装夹后,卡盘搬子必须随手取下,棒料如伸出主轴后端过长应使用料架或挡板。

10、操作车床时,不准戴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