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34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docx

土木工程试验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建筑结构试验的目的与任务

任务:

在结构或试验对象上,利用各类仪器设备,采用各种试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做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的:

以试验方式测定有关数据,由此反映结构或软件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相应的安全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2、建筑结构试验分类

试验目的:

生产性试验、科研性试验(科学研究性试验)、教学性试验

试验对象的尺寸:

原型试验、模型试验、小模型试验

荷载性质:

结构静力试验、结构动力试验(伪静力试验:

是一种控制荷载或控制变形作用于结构的周期性的反复静力荷载。

试验时间:

短期荷载试验、长期荷载试验

试验场地:

试验室结构试验、现场结构试验

第二章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设备

重力加载法:

利用物体本身的重量将物体施加于试验结构上作为荷载的加载方式。

优点:

就地取材、重复使用,容易控制荷载分级;缺点:

花费劳动力、占据空间、安全性差,试验组织难度大。

适用范围:

可直接堆放于结构表面形成均布荷载或置于荷载盘上通过吊杆挂于结构上形成集中荷载,后者多用于现场屋架试验。

机械力加载法:

吊链、卷扬机、绞车、花篮螺钉等主要配合钢丝或绳索对结构施加拉力,还可与滑轮组联合使用;螺旋千斤顶利用齿轮及螺杆式蜗杆机构传动的原理;弹簧加载法和机械螺栓弹簧垫原理相同。

优点:

设备简单、容易实现,可以改变荷载方向;缺点:

荷载值不大、作用点受荷载后发生变形时会引起荷载值的改变。

适用范围:

建筑物、柔性构筑物如桅杆、塔架等的实测或大尺寸模型试验中。

电磁加载法:

根据在磁场中通电的导体要受到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的原理,在强磁场(永久磁铁或直流励磁线圈)中放入动圈,通入交流电流,则可使固定于动圈上的顶杆等部件作反复运动,对试验对象施加荷载。

电磁激振器优点:

与试验对象不接触;缺点:

荷载不大。

电磁式振动台优点:

使用频率范围较宽,台面振动波形较好,操作使用方便,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缺点:

台面尺寸和模型重量均会受到限制。

液压加载法:

目前结构试验中应用比较普遍和理想的一种加载方法。

它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液压使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试验操作安全方便。

使用范围:

特别是对于大型结构构件,当试验要求荷载点数多、吨位大时更为合适。

主要原理:

高压液压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压入液压加载器的工作缸,使之推动活塞,对结构施加荷载。

其中,电液伺服液压系统采用闭环控制,中心原件是电液伺服阀。

气压加载法:

利用气体压力(正压:

采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对结构施加荷载;负压:

利用真空泵将试验结构物下面密封室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对结构加载,产生均布荷载。

优点:

加卸载方便、压力稳定均匀;缺点:

无法观测结构受载面。

使用范围:

平板或壳体试验(正压加载应用于模型结构试验较多,负压加载适用于壳体结构试验)。

惯性力加载法:

利用物体质量在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对结构施加动力荷载(初位移加载法、初速度加载法)。

适用范围:

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初位移加载法优点:

结构自振时荷载已不存在,对结构没有附加质量的影响;适用范围:

刚度不大的结构。

要保证在平面内变形。

离心力加载法:

根据旋转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对结构施加简谐振动荷载。

利用离心力加载的机械式激振器的原理使一对偏心块按相反方向旋转,便由离心力产生一定方向的激振力。

反冲激振法:

工作原理:

当点火装置内的火药被点燃后,很快使主装火药到达燃烧温度。

产生高温气体喷出,形成反冲力。

使用范围:

适用于现场对结构实物进行试验,小冲量反冲激振器也可用于室内试验。

2、不同荷载的特点

1>散状材料起拱

2>块体材料间距

3>吸湿材料质量的改变

4>液体材料水最为理想的加载材料,可以研究抗渗抗漏

3、电磁激振原理

励磁线圈通过电流时,铁心对衔铁产生吸引力,在铁心内部产生电磁感应,由电磁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可以得电磁吸力。

电磁力有静态力、交变力和二次分量组成。

4、电液伺服液压系统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的心脏部分,它安装在液压加载器上,指令发生器发出的所需荷载大小的信号经放大后输入伺服阀,转换成大功率的液压信号,将来自液压源的液压油输入加载器,将加载器按输入信号的规律产生振动对结构施加荷载。

可以用于地震、海浪等的模拟。

5、电阻应变片主要技术指标

1、电阻值R(120欧姆);2、标距L;3、灵敏系数K(2.0)。

于是有

K表示单位应变引起的相对电阻变化,灵敏系数越大,单位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也越大。

6、振弦式应变计适用范围

长期监测、现场测量

7、常见记录仪

X-Y记录仪、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磁盘驱动器和光盘刻录器等

8、什么叫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测试功能由用户自定义、由测试软件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来模拟传统仪器的控制面板,实现信号数据的运算、分析和处理。

虚拟的含义:

1)面板是虚拟的;2)测量功能由软件编程实现。

9、结构现场检测仪器的原理

回弹仪: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越高,表面硬度越大,回弹值R就越大。

通过事先建立的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关系曲线可求得混凝土的强度值。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仪:

通常为超声法。

基本原理是当混凝土中存在缺陷或损伤时,超声脉冲通过缺陷产生绕射,传播的声速比相同材质无缺陷混凝土的传播声速要小,声时偏长。

对于结构混凝土开裂深度小于或等于500mm的裂缝,可用平测法或斜测法。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仪器通过传感器向被测结构内部局域范围发射电磁场,同时接受在电磁场覆盖范围内铁磁性介质产生的感生磁场,并转换为电信号,主机系统实时分析处理数字化的电信号,并以图形、数值、提示音等多种方式显示出来,从而准确判断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钢筋越接近探头、钢筋直径越大时,感应强度越大,相位差也越大。

用于:

验收监测、配筋量监测、管线分布等。

钢筋锈蚀检测仪: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

腐蚀电流产生电位变化,利用钢筋锈蚀程度与测量电位间建立的一定关系,由电位变化的规律可以判别锈蚀的可能性及其锈蚀程度。

10、惯性式拾振器与被测物体振动方式区别?

测位移、加速度对仪器要求?

区别:

1、相位差一个相位角φ;2、拾振器中质量块的振幅Y0和振动体振幅X0、拾振器与被测物体的频率比u以及阻尼比ξ有关。

当拾振器用作测位移:

要使Y0/X0→1,则要使u》1,一般要求,u〉5,要求较高,u〉10

测加速度:

要使(Y0/am)

2→1,则要使u《1,实际使用中通常使u<0.2

11、压电效应

是指压电晶体在受到机械作用时发生变形,其表面产生电荷(所受到的机械作用力越大,则产生的电荷越多),而当作用力消失后,晶体又回到原来不带电荷的状态。

12、测振放大器除了有放大(或衰减)功能外,还有什么作用?

模拟运算的功能。

磁电式拾振器的输出电动势与被测振动体的振动速度成正比,使用微分电路则可获得加速度信号;使用积分电路则可获得位移信号。

而压电式加速度拾振器输出的电荷与被测振动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使用积分电路可获得速度信号,再使用一次积分电路则可获得位移信号。

故使用微积分电路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第三章建筑结构试验设计基础

1、试件形状

梁要设计成图f、g的形状;探讨其挠曲破坏性能用d;探讨剪切性能用e中的反对称加载试件。

在做梁柱连接节点试验时,必须先对梁柱部分进行加固,对于十字形试件如h,节点的两侧梁柱的长度一般取1/2梁跨和1/2柱高,即按框架承受水平荷载时产生弯矩点(M=0)的位置来决定。

边柱节点可采用T字形试件。

当为了了解设计应力状态下的结构性能并同理论作对比时,用i中的X形试件,为了在X形试件中再现实际的应力状态,必须根据设计条件给定的各个力的大小和关系来确定试件的尺寸。

2、试件尺寸

1、原型试验;2、模型试验剪力墙:

取原型的1/10-1/3;局部性的试件:

1/4-1;整体性的试件:

1/10-1/2;砖石及砌块的砌体试件:

1/4-1/2。

3、试件数目

因子:

对试验研究内容有影响的发生变化的影响因数

水平:

因子可改变的试验档次

试验数量设计方法:

优选法、因子法、正交法和均匀分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

均衡分散、整齐可比

4、结构试验对试件设计的构造要求

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真实性要求、简便性要求

5、等效荷载的概念

结构件的控制截面和控制部位上能产生与原来荷载作用时相同的某一作用效应的荷载。

6、简支梁试验等效荷载加载图式。

怎么加载,注意要点。

(a)(b)(c)

怎么加载:

在受弯构件试验中经常利用几个集中荷载来代替均布荷载,图b采用在跨度四分点加两个集中荷载的方式来代替均布荷载,并取试验梁的跨中弯矩等于设计弯矩时的荷载作为梁的试验荷载,这时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也可以达到均布荷载梁的剪力设计数值。

如能c中的采用四个集中荷载来加载试验,更好。

注意要点:

采用上述等效荷载试验能较好地满足M与V值的等效,但试件的变形(刚度)不一定满足等效条件,应考虑修正。

7、双向反复加载制度

采用单方向加载时不考虑另一方向地震力同时作用对结构影响的局限性,可在X、Y两个主轴方向同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如采用梁端加载方案施加反复荷载试验时,可采用双向同步或非同步的加载制度。

1、X、Y轴双向同步加载:

与单向反复加载相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在与构件截面主轴成α角的方向作斜向加载,使X、Y两个主轴方向的分量同步作用

2、X、Y轴双向非同步加载:

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可以不同步的先后或交替加载。

a是在X轴不加载,Y轴反复加载,或情况相反,即是前述的单向加载;b是X轴加载后保持恒定,Y轴交替反复加载;c为X、Y轴先后反复加载;d为X、Y两轴交替反复加载;e的8字形加载等。

8、结构拟动力试验

1、工作原理:

在拟动力试验加载中,首先是通过计算机将实际地震波的加速度转换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位移和此位移相应的加振力。

随着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变化,作用在结构上的位移和加振力也跟着变化,这样就可以得到某一实际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连续反应的全过程,并绘制出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即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曲线。

联合计算机和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完成控制和操作。

2、公式:

(1)输入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运动方程:

(2)计算下一步的位移值(差分法):

(3)位移的转换(4)测量恢复力

及位移值

(5)由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反应分析,特殊的:

不考虑阻尼的情况,一般运动方程能够简化为:

,运用中心差分法可以得到:

9、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结构动力特性是结构本身固有的动力性能,与外荷载无关。

相关的影响因素有:

结构形式、质量分布、刚度、材料性质、连接构造等。

包括:

自振周期或频率、阻尼系数、振型。

(称为动力特性参数或振动模态参数)

10、随机荷载激振法

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动态反应,用模拟技术或数字技术将。

结构产生的动态反应记录下来,在依靠分析理论和计算机手段对记录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得到结构的动态参量。

11、布置测点的原则

1、防止布置在“节点”上;2、测点数≥5;3、测点记录严格同步

12、什么叫扫频

是指信号在一个频段内,频率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过程

13、什么叫疲劳

结构物或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应力比其静力强度要低得多,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14、测量仪器基本指标

刻度值A、量程S、灵敏度K、测量精度、滞后量H、信噪比、稳定性

15、梁柱主要测量参数

混凝土等非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

1.荷载、支座反力;

2.支座位移、最大位移、位移曲线、曲率、转角、裂缝;

3.砼应变、钢筋应变、箍筋应变、梁截面应力分布;

4.破坏特征。

1.(同左);

2.(同左);

3.跨中及支座截面应力分布;

4.(同左)。

1.荷载;

2.支座位移、水平弯曲位移、裂缝;

3.砼应变、钢筋应变、箍筋应变、柱截面应力分布;

4.破坏特征。

1.(同左);

2.(同左);

3.跨中及柱头截面应力分布;

4.(同左)。

16、仪器选择要求

1、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同时,应使仪表的最小刻度值小于5%的最大被测值;2、仪器的量程应该满足最大测量值的需要。

为此,仪器最大被测值宜小于选用仪表最大量测的80%,一般以量程的1/5~2/3范围为宜;3、选择仪表时必须考虑测读方便省时,必要时须采用自动记录装置;4、量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应尽可能选用一样的,种类愈少愈好;5、动测试验使用的仪表,尤其应注意仪表的线性范围、频响特性和相位特性等,要满足试验量测的要求。

17、应变测量方法,及其各自测优缺点

电测与机测。

机测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现场作业或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电测法手续较多,但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目前大多数结构试验,特别是在试验室内进行的试验,基本上均采用电测法进行应变测量。

18、温度补偿

当温度变化时,由温度产生的虚假应变(视应变)是不能忽略的,必须加以消除,主要是利用惠斯顿电桥桥路的特性进行的,称为温度补偿。

19、测定各种荷载的布片和桥接方法(拉伸或压缩)

方案1:

半桥接法,单臂工作,另设温度,补偿片R2,输出电压

,特点:

不易消除由于偏心荷载作用引起的弯曲影响。

 

方案2:

半桥接法,单臂串联工作,另设温度补偿片。

输出电压

,特点:

因有平均作用能消除偏心荷载作用引起的弯曲影响。

方案3:

半桥接法,双臂工作,不另设补偿片。

输出电压

,特点:

输出电压提高到(1+μ)倍,不能消除偏心荷载作用引起的弯曲影响。

 

方案4:

全桥接法,四臂工作,不另设温度补偿片,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提高到2(1+μ)倍,因有平均作用能消除弯曲影响。

20、材料力学性能测定项目

通常有强度、变形性能、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一应变关系等。

21、分配梁要求

单跨简支方式,一般等比例分配,它们的数值是分配梁的两个支座反力。

层次不大于3层。

如需要不等比例分配时,比例不大于1:

4、且荷载分配比例大的一端设置在靠近固定支座一端。

22、水平荷载架传力靠摩擦力

23、板、槽箱台座对比(略太多估计不会考,83页)

板式:

可分为槽式和地脚螺栓式两种形式的台座。

槽式:

加载点位置可沿台座的纵向任意变动,不受限制,以适应试验结构加载位置的需要。

地脚螺栓式:

不能移动,缺点时螺栓受损后修理困难,此外由于螺栓和孔穴位置已经固定,试件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箱式:

规模较大,台座具有更大的刚度;台座本身是试验室的地下室,可供长期荷载试验或特种试验使用。

24、试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

1)试验目的;2)试验对象的简介和考察;3)试验方法及依据;4)试验过程及问题;5)试验成果处理与分析;6)技术结论;7)附录

第四章建筑结构静载试验

1、挠度测量及换算89页

跨中挠度是相对地面的沦陷值,最主要的是测定梁跨中最大挠度值fmax及弹性挠度曲线。

为了求得梁的真正挠度fmax,试验者必须注意支座沉陷影响,最少要布置三个测点。

如果跨中挠度相对地面测定,则必须测定梁两端支承面相对同一地面的沦陷值,故至少布置3个测点。

对于宽度较大梁(>600mm)/梁平面外的水平挠曲:

考虑在截面的两侧布置测点,所需仪器数增加一倍,此时各截面挠度取2侧读数平均值。

宽度较大单面板:

一般在板宽的两侧布置测点,有纵肋,可按测量梁挠度的原则布置于肋下。

对于肋形板的局部挠度,则可相对于板肋测定。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测量结构整体变形时,考虑构件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反拱值。

梁应变测量位置:

梁承受正负弯矩最大截面、弯矩突变截面。

对于变截面梁,有时也需在截面突变处设置测点

需要注意的是,支座下的巨大作用力可能或多或少地引起周围地基的局部沉陷,因此,安装仪器的表架必须离开支座墩子有一定距离。

只有在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台座上进行试验时,上述地基沉陷才可以不予考虑。

但此时两端部的测点可以测量梁端相对于支座的压缩变形,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得梁跨中的最大挠度fmax。

对于跨度较大(大于6m)的梁,为了保证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并求得梁在变形后的弹性挠度曲线,测点应增加至5~7个测点,并沿梁的跨间对称

2、图4-290页

 

3、屋架通过侧向支撑保持侧向稳定

屋架跨度较大,但只能在自身平面内承受荷载,而出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在建筑物中要依靠侧向支撑体系相互联系,形成足够的空间刚度。

屋架主要承受作用于节点的集中荷载,因此大部分杆受轴力作用。

当屋架上弦有节间荷载作用时,上弦杆受压弯作用。

对跨度较大的屋架,下弦一般采用预拉应力杆。

4、图4-1296页

 

5、图4-21101页

 

6、图4-22102页

 

7、抽样率103页

抽样率为:

生产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构件抽样率为1/1000,若抽样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连续十批均合格,则抽样率可改为1/2000。

8、破坏标志104页

1>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受弯、大偏心受压构件

当采用有明显屈服点的热轧钢筋时,处于正常配筋的上列构件,其极限标志通常是受拉主筋首先达到屈服,进而受拉主筋处的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挠度达到1/50的跨度。

对超筋受弯构件,受压区混凝土破坏比受拉钢筋屈服早,此时最大裂缝宽度小于1.5mm,挠度也小于l/50(为跨度),因此受压区混凝土压坏便是构件破坏的标志。

在少筋的受弯构件中,则可能出现混凝土一开裂钢筋即被拉断的情况,此时受拉主筋被拉断是构件破坏的标志。

用无屈服台阶的钢筋、钢丝及钢绞线配筋的构件,受拉主筋拉断或构件挠度达到跨度的1/50是主要的极限标志。

2>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构件

这类构件主要是柱类构件,当外加荷载达到最大值时,混凝土将被压坏或被劈裂,因此混凝土受压破坏是承载能力的极限标志。

3>受弯构件的剪切破坏

受弯构件的受剪和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剪,其极限标志是腹筋达到屈服,或斜向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1.5mm以上,沿斜截面混凝土斜压或斜拉破坏。

第五章建筑结构动载试验

1、结构动力试验主要内容

1.动荷载的特性

结构的动力特性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

这些参数取决于结构的形式、刚度、质量分布、材料特性及构造链接等因素,与外荷载无关。

动荷载的特性试验主要进行动荷载自身参数和主振源的测定试验。

2.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频率、阻尼、振型等)

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进行结构抗震计算、解决结构共振问题及诊断结构累积损伤的基本依据。

采用人工激励法或环境激励法使结构产生振动,同时测量并记录结构的速度响应或加速度响应,再通过信号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

试验对象以整体结构为主。

3.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

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是测定结构在实际工作时的振动参数(振幅、频率)及性状,判定反应的规律和安全性,存在何种问题,薄弱环节。

4.疲劳试验

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及变化规律。

采用疲劳试验机进行,采用等幅匀速脉动荷载。

5.其他(冲击、地震振动台、风洞等)

强迫振动试验、冲击碰撞试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风洞试验等结构动力试验。

工程中的振动形式分为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工程中大多数情况)。

2、图5-1109页图中代表会发生什么,蕴含什么振动信息

 

 

(a)间歇性的阻尼振动曲线,曲线特点:

有明显的尖峰和衰退,说明是撞击性振源所引起的振动;

(b)周期性的简谐振动,可能由一台机器或多台转速一样的机器运转所引起的振动;

(c)由频率相差两倍的两个简弦振源引起的合成振动曲线图形

(d)由三个简弦振源引起的更为复杂的合成振动曲线图形

(e)振动曲线符合“拍振”,振幅周期性的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2种可能,一是频率相近两倍的两个简弦振源共同作用,二是一个振源,其频率和结构自振频率相近

(f)随机振动的记录图形,由随机荷载引起,如液体或气体的压力脉冲

3、什么是共振法?

怎么实现?

共振法是利用专门的激振器对结构施加简谐动荷载,使结构产生恒定的强迫简谐振动,借助对结构受迫振动的测定,求得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

通过连续改变激振器的频率(频率扫描),可使结构产生共振,所记录的共振时的频率即为结构的自振频率。

4、脉动法优缺点?

利用建筑物的脉动响应来确定其动力特性,俗称脉动试验。

优点:

不用激振设备、对建筑物无损伤、不影响建筑内工作的正常进行、在自然条件下课测量,经过分析就可确定其动力特性。

缺点:

高阶振动的脉动信号在记录曲线中出现的机会少,振幅也小,这样测得的结构动力特性误差较大。

主环境随机振动法难以确定结构的阻尼特性。

5、传感器布置的原则

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刚度中心/几何中心);2>在建筑物的两侧(远端)成对布置扭转振动测点;3>在结构突变处布置测点(例如屋面的鞭梢效应);4>在特殊部位处布置测点:

①基础两侧,在建筑物基础两侧,布置垂直振动的测点,看看基础是纯粹的垂直振动还是绕着某一位置的上下转动;②振动强烈的部位,可以了解该处的振动情况;③为便于信号识别需要而布置的测点,有时候,在分析谱图上出现的频率比较乱。

例如,在伸缩缝两边的结构,测一边的时候,要考虑在另一边放上一个传感器,会给分析判断带来方便;④楼板刚性量测

6、什么叫动力系数

动挠度和静挠度的比值。

7、疲劳加载包括哪几种实验?

检验性疲劳试验:

在控制疲劳次数内应取得构件抗裂性及开裂荷载、裂缝荷载及其发展、最大挠度及其变化幅度、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的相关数据;

研究性疲劳试验:

应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而定。

以正截面的疲劳性能试验为例,内容应包括各阶段截面应力分布状况、中和轴变化规律、抗裂性及开裂荷载、裂缝及其发展情况等。

8、疲劳试验特点

疲劳试验的上限荷载是根据构件在最大标准荷载最不利组合下产生的弯矩计算而得,荷载下限根据疲劳试验设备的要求而定。

疲劳试验属于动力试验,均为荷载控制,荷载试验值必须采用动态方式测量和记录。

连续进行时间长,试验过程振动大,且结构的疲劳破坏可能是突然的脆性破坏。

第六章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

1、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及要点?

抗压:

回弹法(表层)、超声脉冲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拔出法或钻芯法等;前三个时无破损方法,后两个是半破损方法。

误差大小:

钻芯法<拔出法<综合法<回弹法<超声脉冲法

抗拉:

采用对直径100mm的芯样试件施加劈裂荷载或直拉荷载的方法检测。

受到环境侵蚀或遭受火灾、高温等影响,切除影响层,构件中未受到影响部分混凝土的强度,采用钻芯法检测

2、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

混凝土裂缝检测:

(1)浅裂缝:

一个可测表面用平测法,两个相互平行表面用斜测法;

(2)深裂缝:

钻孔检测;

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

一对相互平行表面:

斜测法;两对相互平行表面:

对测法;

混凝土表层损伤检测:

平测法。

3、表6-5砌体强度检测要点?

强度?

模量?

受压?

受剪?

P141

4、钢结构检测有哪些工作?

连接方式?

钢结构的检测可分为钢结构材料性能、连接、构件的尺寸与偏差、变形与损伤、构造以及涂装等多项工作。

连接方式:

焊接连接、焊钉(栓钉)连接、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连接、铆接等

5、钢结构外观质量检测有哪些项目?

用什么方式?

钢材外观质量的检测可分为均匀性,是否有夹层、裂纹、非金属夹杂和明显的偏析等项目。

当对钢材的质量有怀疑时,应对钢材原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或化学成分分析。

对钢结构损伤的检测可分为裂纹、局部变形、锈蚀等项目。

钢材裂纹,可采用观察的方法和渗透法检测。

6、钢材强度测定间接方法?

一般采用表面硬度法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