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35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docx

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

中班科学教案:

小蝌蚪变青蛙

中班科学教案:

小蝌蚪变青蛙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呢?

  (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2)它有什么本领呢?

  (捉害虫)

  (3)想一想小青蛙小时候是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四、总结

  师:

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蛙。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

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

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小蝌蚪变青蛙2

  设计意图: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青蛙妈妈钻到水里开始繁育她们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

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

你们见过青蛙吗?

出处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

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

(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

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

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

师:

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

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

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

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海绵的本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海绵的本领》1

  今天,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里的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讲的是,圣诞节前的一个夜晚,天很黑并且下着很大的雪,一个可怜的光着脚丫的女孩正在街上走着,他的小脚冻得红肿。

几乎失去了知觉。

她的脖子上挂着装满一大包火柴的布兜。

  她是个卖火柴的女孩。

她没有挣到一个硬币因为天气很冷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她又冷又饿并且走不动了,于是,她坐在一个角落里,为了自己的脚好过一些,她把脚尽量缩进她的裙子里。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父亲会因为她没有赚到一分钱而打她。

她突然想到用火柴暖暖手的方法。

她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咪起眼睛,感觉自己坐在暖暖的火炉傍边。

但是,火柴很快熄灭了。

  她还想烤烤脚,于是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了一间有精美家居和可口的食物的房间,她看到一只烤鹅,烤鹅似乎明白了女孩的心意,朝她走去,当小女孩想要抓住它的时候,火柴熄灭了。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看见了一颗挂满礼物和花朵的圣诞树,她也看到了一双小皮鞋,她想取下来。

火柴又灭了。

她想起了去世的老祖母,于是她再次擦了一根火柴,她看见老祖母,她想让老祖母带走,不要像烤鹅和大炉子和圣诞树一样一眨眼就不见了。

  为了留住老祖母,她擦着了剩余的所有火柴,祖母把女孩抱在怀里,女孩也搂着祖母,她很快乐。

她不想跟祖母分开。

她闭上了眼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第二天的早晨。

人们在墙角发现了女孩的尸体,她坐在那里微笑着,手里托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杆。

  从这篇文章中我觉得小女孩好可怜,我们要多帮助像小女孩一样的人。

我要珍惜我的生活。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海绵的本领》2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学习词语:

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

(海绵宝宝)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

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

(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

你是怎么想的?

  2、预测记录:

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提问:

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

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操作要求:

到底能不能行呢?

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操作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

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重点提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

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

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

  教师小结:

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1、观察发现:

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

(小孔)2、自主探索:

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

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交流分享:

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

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1、认识物品:

王老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

  2、海里寻宝:

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

  3、验证宝物:

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

  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推荐二:

《大班音乐教案:

逛公园》】

大班音乐教案:

逛公园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在圆圈走时,注意与同伴保持适当距离。

  活动准备:

  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活动:

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听完后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

  

(二)基本部分:

  A、初步熟悉歌曲

  

(1)播放第一遍歌曲,提问:

歌曲听完了,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

  

(2)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自己快乐的心情。

  (3)变换形式练习跟着音乐节奏围圆圈蹦跳走。

  (4)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提问:

谁听清楚了,刚才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

  B、教师清唱教幼儿学习歌曲。

  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C、玩游戏《逛公园》。

  

(1)第一遍教师当爸爸,幼儿坐座位上:

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

  

(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按顺时针方向蹦跳走。

当唱到第一段最后一个“爸爸逛公园”的“园”字时,用右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

当唱到第二段最后一拍时,请一个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

当唱到第三段的“弟”字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幼儿扮“小猫”,大家停下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反思:

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D、教师在最后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当第四段唱完时,教师导入游戏“猫捉老鼠”。

请扮“小猫”的幼儿说:

“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

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结:

小朋友逛公园好玩吗?

是不是有点累了?

我们休息一会儿。

(活动结束)

大班音乐教案:

逛公园2

  活动目标:

  1、创编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学会在游戏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免碰撞。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带领孩子唱《逛公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唱《逛公园》。

  2、游戏

  

(1)全体幼儿围成大圆逆时针方向走,被指定扮演爸爸的幼儿在圆内顺时针走,同时演唱第一段歌词。

  

(2)第二段,扮演"爸爸、妈妈"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方向走。

  (3)第三段,扮演妈妈的幼儿用左手从大圆上拉上一个扮演小弟,三人一起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走。

  (4)第四段唱完后,被指的"小猫"说:

"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在场的人,被捉到的就是"老鼠",已跑到位置的人不能再捉了。

  3、待熟悉游戏后,再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增加趣味性。

  活动反思:

  第二课时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边唱边玩,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唱起来也很快。

大班音乐教案:

逛公园3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学会在游戏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免碰撞。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

先是谁陪谁逛公园的?

(先是爸爸,接着爸爸带妈妈逛公园;妈妈带着小弟逛公园,最后我不带小猫去公园),那么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快乐)为什么我不带小猫去逛公园啊?

(因为它不捉老鼠)

  2、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2)教师带领幼儿琴声学习演唱歌曲。

  3、儿随歌曲旋律唱歌曲。

  

(1)听着音乐,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注意歌词与乐曲旋律的匹配。

  

(2)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现出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4、全体幼儿跟音乐齐唱。

  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

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

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大班音乐教案:

逛公园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音乐游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引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尝试在乐曲的强拍上拍手。

  2.师:

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的事呀?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

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师:

瞧!

就有这么一家他们去逛公园了,可真开心!

  二、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范唱前3段音乐,并在强拍处出示图片。

(唱出角色)

  2.师幼根据图谱一同唱。

  师:

歌曲里哪些人来逛公园啦?

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

(爸爸、妈妈、小弟)

  3.教师范唱,幼儿尝试在强拍上拍手跟唱。

  师:

他们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来逛公园的?

(强拍上出来的)我们在他们出来时拍一下手表示。

(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4.师幼合唱并拍准强拍。

  师:

这一次我们看谁能最快听出强拍,提醒我们谁来了?

  5.出示小猫,范唱第四段。

  师:

喵!

看看谁来了?

(小猫)小猫也想去,他们带它去了吗?

听一听。

(教师范唱)小结:

原来小猫不抓老鼠他们不带它去(完整歌唱)小结:

他们一家玩的真开心呀!

我们也去“逛公园”吧!

  三、游戏《逛公园》

  1.第一次尝试游戏,探索在音乐的第一强拍“带人”的规则。

  师:

我先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啦!

  游戏前我有个要求,在爸爸出来时你们用拍手信号提醒我一下,在爸爸带妈妈时也要提示一下,妈妈带小弟时也要提示一下!

被邀请到的小朋友就跟着后面走,别忘了哦!

  (配班老师分段弹琴,幼儿边跟唱歌曲,边用第一强拍拍手的方式参与游戏,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幼儿角色表演。

  3.请幼儿围成圆圈逆时针有节奏地走,连贯的游戏一遍。

  师:

围公园的小朋友逆时针走,爸爸、妈妈是反方向走,游戏开始了。

  4.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师:

他们有没有带小猫去逛公园呢?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找个小朋友做小猫,但是小猫只需站在原地,其他小朋友用手指指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唱完后,“小猫”心里也想去逛公园,现在就去抓老鼠!

“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

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逃跑时请注意安全。

  (游戏若干次)师:

想不想再来一遍啊?

赶紧把公园围起来吧!

  太开心了,逛累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儿吧!

  四、结束部分:

  师:

我们玩得可真快乐啊,好,现在回家喽!

(活动结束)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

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

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活动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

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

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推荐三: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蛋与熟蛋》》】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蛋与熟蛋》1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2、喜欢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

鸡蛋

  2.生蛋熟蛋若干,碗1个,水果刀一把。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照片:

鸡蛋

  你们看这是什么?

(鸡蛋)

  2.妈妈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放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想办法)

  二、找一找

  1.出示实物鸡蛋

  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它们谁是生蛋宝宝,谁是熟蛋宝宝。

  2.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它们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教师给熟蛋宝宝贴上标志。

  三、比一比

  1.出示一个生蛋和一个贴标志的熟蛋。

  

(1)生蛋和熟蛋宝宝要进行转圈比赛,看谁转的时间长,我们一起来做裁判好不好?

  教师在桌子上同时转动两个蛋,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转动情况。

  

(2)谁得了第一名?

为什么?

  我们把生蛋磕在碗里

  再把熟蛋剥开,再用刀对切

  看看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看一看、晃一晃,拿手指碰一碰,幼儿观察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四、区分生蛋熟蛋的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旋转:

生蛋不能旋转;熟蛋可以旋转。

  2.摇动:

生蛋摇动有晃动;熟蛋则没有。

  3.外表:

生蛋表面有污点(鸡刚生出来的蛋是湿的);熟蛋较干净。

  4.照光:

生蛋对太阳光有透明感;熟蛋没有。

  5.温度:

生蛋用手触摸(长时间)比熟蛋温度低些。

  6.生命:

生蛋有生命;熟蛋没有生命。

(是否可孵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蛋与熟蛋》2

  【活动背景】

  鸡蛋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虽然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但对于外表相似的生蛋熟蛋,如何来区分它们却没有经验,确切地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因此有必要让孩子进行一次生熟鸡蛋的探究活动,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方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活动,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尝试、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建构正确的科学经验。

针对这一现象《生蛋熟蛋》这一中班科学探索活动就诞生了。

活动中我结合自己的个人子课题《师幼互动中问题的提出》,注重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以问题为桥梁,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己寻找答案,将传输知识的过程变为师幼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

整个活动,由开始环节的导入问题“你觉得谁转得快?

谁转的慢”——认识生蛋与熟蛋,利用旋转区分生蛋与熟蛋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如:

“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转的快,有的蛋宝宝转的慢呢?

“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利用盐水区分生熟蛋过程中的针对性提问:

“猜一猜,生蛋放在盐水里会怎样?

”“熟蛋放在水里又会怎么样”以及“谁发现了用盐水区分生蛋与熟蛋的秘密了?

”——结束部分的延伸提问:

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区分熟蛋和生蛋吗?

层层深入。

对生蛋熟蛋的提问是探索和发现的钥匙,这些问题不断提示着孩子探究的线索,教师的每一次问题的抛出,孩子都会积极的观察、操作、探究,同时,教师又将孩子的发现利用记录的方法反馈给幼儿,在这种师生积极互动的氛围中孩子的探究逐步走向深入。

  【活动目标】

  能够运用一些方法区分生蛋与熟蛋,乐意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盘子,盘里放着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红苹果标记、抹布若干

  2、篮子四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