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4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刺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10 古代中国经济考点详解Word下载.docx

③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

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盛行二牛抬杠的耦犁法(赵过发明),朝一个方向翻土的犁壁出现。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

⑤东汉:

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使用一牛挽犁。

铁犁牛耕在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⑥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犁评),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为后世沿用。

古代耕作方式演变: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

(1)生产工具:

①战国:

铁犁;

②西汉:

赵过推广耦犁;

犁壁,耧车——播种工具;

③隋唐:

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着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耕作方法: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②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

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

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

通过耙耱,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魏晋以后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

 

(3)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

宋朝后一年两熟(或三熟),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4)水利工程:

①战国时期:

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促进了四川盆地农业发展。

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②汉代的漕渠、白渠、龙首渠(基本在陕西境内。

修建龙首渠时,其间一段高山黄土,采用井渠施工法,开隧洞竖井施工的先河;

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坎儿井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和蒸发)即汉代关中人民创造的井渠。

(5)灌溉工具:

①三国时期:

曹魏马钧发明了翻车;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用木制成,使用人力脚踏或手摇;

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

②唐朝:

发明筒车,利用水力来灌溉农田。

③宋朝:

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利用水力,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的地方;

这对解决岸高水低,特别是丘陵山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

④明清时期:

出现风力水车。

3.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形成时间和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自给自足;

④实行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的弱点:

 

①分散性,小农经济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

③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它的落后性;

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4)评价(影响):

积极作用:

①在小农经济下,自耕农为维护生计,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②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消极作用:

①小农经济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其先天不足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

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小农经济逐渐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到了近代,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②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⑵经营方式上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⑶耕作方式上:

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上: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5)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5、土地制度的演变:

(1)演变过程:

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共有,集体耕种——氏族公社所有制(公有制)。

②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特点:

a.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b.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

③春秋时期:

私田出现,土地私有制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④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包括三种形式:

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小农土地私有制。

北魏、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后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逐渐瓦解。

(2)土地兼并:

①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导致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

③抑制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

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

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编制鱼鳞图册)

【典例在线】

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6,4分)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

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

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占城稻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特点,占城稻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大、小麦推广到南方,有利于南方的麦稻轮作,也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A正确。

曹魏时发明翻车,B不正确。

宋代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重心位于南方,南方经济发展优于其它地区,C不正确。

占城稻北上,大、小麦南下,民众饮食结构会有所改变,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不会“根本改变”,D不正确。

2.(2020年江苏卷,1,3分)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

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

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

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

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

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

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考向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

①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

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此阶段无其他两种手工业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

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西汉武帝时:

煮盐、冶铁、铸钱都收归官办。

明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

②官营手工业的特征:

a.管理方式: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式生产。

b.产品用途:

封建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用品、武器等军用品。

c.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d.生产规模大,分工细,代表当时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官营手工业发达原因:

国家权力的支持)。

③官营手工业的弊端:

a.“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c.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d.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④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

一直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民间手工业:

①家庭手工业:

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产品自给自足,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售。

②私营手工业:

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

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⑴纺织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A.丝织业: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至少在四五千年前)

②商朝出现织机;

③西周出现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

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工人数千。

产品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开辟丝绸之路).⑤唐朝:

以轻盈精湛著称,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

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宋元时期棉纺织业兴起,。

明清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成为丝织中心,缎成为清代丝织品的代表。

(民营丝织业中)使用花楼机;

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棉纺织业:

元朝时,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

⑵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A冶铜:

①原始社会晚期:

已掌握冶铜技术。

②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

青铜器多为礼器,作为权力与秩序的象征。

B冶铁:

①西周晚期,铁器出现;

②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③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又称“团钢法”)。

用此法制造的的兵器坚韧锋利。

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⑶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商朝:

烧制原始瓷器。

②东汉:

瓷器生产技术成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

烧制出白瓷。

④唐代:

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浙江越窑的青瓷和河北邢窑的白瓷);

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和秘色瓷(青瓷一种)有名;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瓷;

“天下无贵贱,皆通行之”——白瓷)

⑤宋代:

制瓷技术大放光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⑥明清时期:

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元代初步发展,明代宣德年间的是珍品)、明中后期彩瓷、珐琅彩(清朝)。

江西的景德镇是瓷都。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长期并存的局面。

(3)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5)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

【解析】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

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都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

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7,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雇佣劳动的变化,且官营手工业的匠户与官府并非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项错误;

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

考向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⑴春秋战国:

①商业繁荣。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

②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⑵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艰难。

商业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商业还是得到发展。

⑶隋唐时期: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草市)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原因)。

⑷宋元时期

①两宋: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种类增加;

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②元代:

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国内外商品汇集。

⑸明清时期

①城镇商业繁荣。

②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副产品商品化)。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④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徽商和晋商最强;

以及商人聚集场所—会馆。

(都以贩卖食盐起家;

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晋商兴办票号,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2.“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⑴“市”的变迁:

①秦:

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管理.②汉:

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十分严格.③南北朝时:

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设草市尉.④唐朝时:

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唐后期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

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瓦肆)。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出现数十座较大市镇。

⑥明清:

商业经济繁荣,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总结:

宋朝前后“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的市:

商业活动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政府严格管理

①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

②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

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开始市的发展突破空间限制,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⑵城市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时期:

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如齐国的临淄.(商业城市兴起,多依靠政

治中心)出现“市井”商业区。

②汉代:

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③唐代:

长安的市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大都会: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扬一益二),广

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管理。

④宋代:

开封和益州、杭州。

汴京:

夜市晓市庙会集市。

⑤元朝:

大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

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⑥清代:

苏州,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

(明清:

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古代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②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

③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⑤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

1.(2020年山东卷,2,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解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B;

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A;

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2.(2020年浙江卷,6,3分)南宋有学者记述:

“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

南市在城外,沿江数

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

盖川、广、荆、襄、淮、浙

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

”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鹦鹉洲商业繁盛景象,根据“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閈(街道里巷)甚盛”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

根据“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当时南市的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备,B正确;

根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

南市在城外”可以判断,南市是城市的外延,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题干中“一日可尽”指的是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能在一日之内售罄,而非指贸易活动的时间。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④不符合题意,ACD排除。

考向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重农抑商:

⑴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这个政策是历代王朝最基

本的经济政策。

⑵原因: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⑶目的:

①直接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⑷表现:

①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②西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③明清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⑸影响:

A积极性: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B消极性: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不仅妨碍工商业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

迟难以瓦解;

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

2.“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实施概况:

A.明朝初期“海禁”

明太祖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实行“海禁”。

②措施:

人民不得直接出海互市;

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对外贸易。

B.清朝的海禁与闭关锁国:

⑴原因:

①直接原因: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客观原因: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

③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⑵闭关锁国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是绝对禁止)。

⑶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清朝初期: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厉行“海禁”,“无许片帆出海”。

乾隆年间:

只留广州一口通商,规定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对外贸易。

⑸影响: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