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4847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0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案例分析).pptx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操培训,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mpkin2020年8月14日,现场流行病学目的和意义如何开展调查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案例分析,现场流行病学目的和意义,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

现场流行病学目的和意义,传染病防控三要素: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当下“新冠肺炎”现场流调,主要是:

传染源谁传给了“我”(危险因素、暴露史)?

“我”又传给了谁?

(行动轨迹发现密切接触者)通过流调,找出传播链,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现场流行病学目的和意义,流行病学调查: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的演进过程进行完整的呈现。

一、对象: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

二、时限:

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者调查。

2个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通过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进行上报,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如何开展调查,一、调查前准备二、自我防护三、医院调查四、病人调查五、密接者的调查六、密接者的判定七、注意事项,如何开展调查,一、调查前准备(针对新冠)1.疫情网获取病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

2.可以在网上了解下患者居住社区周边情况。

3.准备好调查需要的器具(工作手机、笔、核心信息表、调查表、A4纸、垫板、录音笔.)4.填写病例基本信息,明确要补充的内容。

如何开展调查,二、做好自我防护1、尽量避免与病人直接接触,使用电话、手机、微信等工具做好随访。

好处:

可以减少物资的损耗,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2、如果要与病人直接接触,做好个人防护(二级或以上),尽量保持2米以上距离。

3、尽量使用工作手机/电话,可避免病人/疑似病人对调查者的骚扰。

如何开展调查,4、流调人员防护用品(过度防护会增加流调难度)对密切接触者调查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一级防护)对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时,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GB2626-2006)/N95(GB19083-2010)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二级防护),如何开展调查,三、医院调查1.病人医院内的接触对象都有谁,接触的方式如何。

注意时间节点,精确到分,最好能够观看视频,如果没有要跟病人、医务人员反复确认。

如何开展调查,三、医院调查2.向接诊医生了解病人诊疗经过以及入院情况(去了哪些门诊?

开了哪些验单?

可通过收费系统查询相关信息,第一时间获取病人在医院内的行动轨迹,反复跟病人、医务人员核实,通过打印/拍照留存病历及检验报告。

),如何开展调查,四、病人调查1、与病人交流的内容、语气及态度(坚持而不压迫),如先表明身份、再询问病人身体状况、宣讲政策等;对不合作的病人要见招拆招并寻求帮助。

2、核实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身份证、工作、住址等。

3、以发病时间为节点,往前问询发病前14天旅居史和可能的暴露史,目的:

患者可能受感染的方式、途径4、再次明确发病时间,目的:

患者的活动轨迹、确定密接人群,如何开展调查,五、密接者的调查(不漏一个)患者出现症状前两天(或更早)开始找起姓名、年龄、电话、接触频率、接触地点、接触方式、接触时长、防护措施如果不能明确具体发病时间,可以从抵梅之日开始算起。

如何开展调查,六、密接者的判定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防护情况)、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二、如何开展调查,(六)密接者的判定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例如:

同乘一部电梯、前后共用公共洗手间、与售货员接触、KTV、餐馆、食堂等。

如何开展调查,七、需要注意的事项与病人的调查是需要反复询问和确认的。

公安机关的协助调查是必须的,但他们提供的轨迹很多是需要我们去筛选、判断,最后再跟患者核实确认的。

如果有疑问或者更新信息,需要马上确认或更改,不能将错就错。

如何开展调查,七、需要注意的事项积极利用大数据在指挥部的协调下,积极利用公安部门提供的大数据,核对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活动轨迹及潜在密切接触者,减少因回忆、隐瞒等造成的偏差。

对病例或其他部门提供的接触者,应联系其本人,进行详细调查,再判断其是否为密接者。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多种方式(电话、走访、查看监控录像等)进行核实。

如何撰写流调报告,书面报告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种类: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流调报告框架,一、基本情况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及临床表现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前14天旅居史、暴露史、活动区域/轨迹四、接触者调查五、实验室检测结果六、调查结论七、已开展的工作八、下一步工作建议,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标题标题是现场流调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应简单醒目,包含事件发生地点及主要调查内容等要素。

一般用“关于+地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确诊)病例的初步调查报告。

如“关于梅州市梅江区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初步调查报告”,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前言事件概况:

主要对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经过进行简单概括,简述发现事件的信息来源,包括接报及上报情况等,如:

2020年2月6日20时30分,梅州市人民医院报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交待事件发生经过,如:

接报后我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前往现场,核实了解情况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初步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一、基本情况第一部分:

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职业、现住址等。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发病情况:

发病情况:

病人发病的时间需要具体到详细的时点XX月XX日XX时说明病人的首发症状及发病地点,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发病情况:

哪天开始出现不舒服、症状怎样?

是否服药,服什么药?

服药后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哪天开始就医,到何处就医,如何去就医的?

(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司机/陪同人的防护情况),病人个人防护措施如何?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发病情况:

就诊情况需要说明就诊次数、日期、在医院的就诊经历(先去了哪个门诊,要问到去感染科止)以及就诊、转诊时医护人员(接诊医生、护士、检查及检验技师、转运病人救护车上的司机/医护/家属)的防护情况。

转运时是否使用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也需要进行说明。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二、病例发病、诊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发病情况:

病人主要的临床症状、体征(发热情况)。

各种临床辅助检查:

检测报告:

WBC(白细胞数);L(淋巴细胞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T结果:

核酸检测情况:

此外说明患者既往病史、入院初步诊断、还需要完善什么检查等。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三、流行病学调查重中之重从病人发病前14天至调查时为止,调查其活动轨迹,病例的活动应详细到时点,发病前14天居住和旅行史可按每日动向排版。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三、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内容:

1、列出病人发病前14天至调查时的活动轨迹2、列出所接触人员,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发病前两天开始)3、病人外出时的个人防护(戴口罩情况)4、所乘交通工具情况(车辆信息、上、下车时间和地点,司机、同乘人的个人防护情况)5、聚餐情况或亲朋走访情况(地点、时间,聚餐或相聚人员、工作人员。

如为外出酒店就餐,尽量掌握同时段就餐人员名单)6、电梯使用情况及电梯日常消毒情况(如有),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四、接触者调查

(一)医院外密接从患者出现症状前两天(或更早)开始找起密接的姓名、年龄、电话、职业、接触频率(经常/偶尔)、接触地点、接触方式(同餐/同住/同屋)、防护措施

(二)医院内密接到接诊门诊或住院大楼了解情况主要了解:

接诊医生、护士和检验技师的接触方式、个人防护情况;同房病人的防护情况密接的姓名、年龄、电话、职业、接触频率、接触地点、接触方式、防护措施,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五、实验室检测结果说明采集日期、标本类型、检测项目、送检时间、送检单位、检测结果,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六、调查结论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患者有XXXX居住史/XX影像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判断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确诊病例。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七、已开展的工作1、病人的收治情况2、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情况3、流行病学调查完成情况八、下一步工作建议包括进一步调查的建议和尚需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主要根据调查结果、流行因素分析及措施落实情况,针对本病例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出改进或加强的工作建议。

新冠肺炎调查报告撰写方法,注意!

报告完成后请加密,我们的流调报告涉及患者的隐私等保密信息,请保护好患者,保护好自己。

案例分析,人物关系图A丈夫:

常住J省B妻子:

梅州人,外嫁到J省,C:

大女儿,D:

二女儿,E:

小儿子,案例分析,背景2020年1月25日A一家五口从疫区J省自驾车(车牌YY)返梅,2月12日20时接到J省社区电话称其J省同住家属有2人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建议A一家到当地医疗机构做新冠肺炎排查,遂当天晚上A携妻子B自驾车到当地H卫生院做检查。

案例分析,妻子B,在H卫生院的就诊情况为:

体温:

37.2;血常规:

白细胞5.50x109/L,淋巴细胞比率43.0%;CT显示:

左上肺见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

接诊医生、护士为一级防护,案例分析,2月13日0时梅州市人民医院负压隔离车转运直接收入留观病房,期间无使用负压担架。

司机医生护士患者B:

戴口罩、穿隔离衣、帽子、鞋套,无家属陪同16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案例分析,发病情况患者B,自述无不适感,既往有慢性咽喉炎病史约6年,表现为自觉喉中有痰感,咳嗽,少许青色粘痰。

可能性:

1、无症状者2、轻症,首发症状被既往史掩盖了如何界定密切接触者?

案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1月25日前在J省常住;1月25日驾车返梅,患者B,自述在梅期间有亲戚来往,来往过程均未佩戴口罩,且都有共同进餐史;外出买菜期间有佩戴口罩,未接触有特殊发热病人。

案例分析,暴露史J省2位同住家人(A的妹妹、A的父亲)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其中A妹妹1月15-17日在武汉考试。

案例分析,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发病前2天至隔离治疗前)以1月25日为时间节点,将B的家人和在梅期间接触的所有亲戚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蛋糕店员工(近距离交谈1h)。

H卫生院诊疗过程中有近距离接触且未做有效防护的医护人员。

接诊医务人员必须是有效二级防护以上,案例分析,初步调查结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结果,B为梅州当地第一例病例调查认为B有明确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家庭接触史,感染地为J省,传染源可能为有武汉史的A的妹妹?

案例分析,J省提供的流调资料显示A妹妹1月15-17日武汉史2月9日发病潜伏期23天?

A父亲2月6日发病接触了同一传染源?

如果接触同一传染源成立,根据B抵梅时间推算,B的潜伏期至少为19天。

困局!

案例分析,2月13日市疾控在B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一份阳性为B的二女儿D,案例分析,D发病及诊疗情况2月11日18时发热体温38.518时30分父亲A带D去G卫生站就诊,诊断为上火、喉咙发炎而行雾化治疗两天,12日后未再发烧。

接诊医生为一级防护D就诊期间诊室有其他病人,判定为二女儿D的密切接触者,案例分析,2月14日市疾控检出另一份阳性为丈夫AA为市场海鲜干货店老板,平日市场有较多人员进店喝茶,接触人员较多,有外地人。

案例分析,A发病及诊疗情况1月28日8时出现发热症状,自查体温38,随后到G卫生站购药,服药未见好转;期间未佩戴口罩29日到X卫生站,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回家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G、X卫生站医护人员、同一时间就诊的病人及家属判定为A的密切接触者,案例分析,丈夫A:

1月28日A父亲:

2月6日,(1月15-17日有武汉史),A妹妹:

2月9日女儿D:

2月11日妻子B:

未知,家庭首发,案例分析,交通工具;个人防护情况;是否近距离接触;接触方式;停留时间;电子消费凭证;病人主述,家属佐证,医疗机构、卫生站警惕发热病人,发挥侦探精神刨根揭底地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