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56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docx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

 

 

提 要:

《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

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

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

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

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

“《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

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

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这一结局正如王季思所言“缺少现实根据”,但第五本的情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性格在这一本中有新的发展。

其实论者在这个问题上大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个客观的“二难命题”中:

“大团圆”的结局是个“妥协”,受到批判是应该的,第五本情节对全局是个“合乎逻辑的收煞”,给予充分的肯定又是必要的;而两者在事理上也是统一的:

这一情节是这个结局的内在依据,这个结局又是这一情节的必然归宿。

故否定前者就得非难后者,如金圣叹,然而后者又功不可没;肯定后者就须圆说前者,如吴国钦,然而前者又无法自圆。

总之,两者在事理上的逻辑一致性与价值上的内在反对性之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倒是霍松林对该“矛盾”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西厢记》第五本“仍然是前四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得也不算坏,主要原因是作者合逻辑地发展了主要人物的性格,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至于中状元大团圆的处理方法,当然有它的弱点。

”[5]65霍先生看到了两者的矛盾并试图找到根源,但最终还是归咎于“历史局限性”。

我想这不仅仅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是一个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的问题。

“大团圆”的结局之于第五本合逻辑的情节发展其实也就是文艺学中艺术真实的两个要素——“内蕴真实”与“假定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牵涉到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命题:

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评价艺术有两个基本的层次:

“是不是艺术”进而“是不是伟大的艺术”。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即“艺术存在之根”不在“内容”、“情感”而在“形式”、“技巧”,故“是不是艺术”取决于其“形式”——这一层次祈向“艺术的自主性”与“美学的自足性”,也即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美学原则”;而基于此的“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则不在其“形式”,而必归之于“情感”——伟大的情感、崇高的精神、深沉的体验!

这一层次祈向“艺术的现实性”与“美学的人文性”,也即是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历史原则”。

这是我们艺术批评必须区分的、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艺术争鸣、美学研究于此不可不辩。

其实,康德美学之所以是“纯粹美”与“依存美”两个层面、两种思路、两重结构、两套话语,也正对应于这里的两个层次。

《西厢记》第五本的情节从“美学原则”来看,其艺术情境的创造完全是个性化的,艺术形象也是典型性的,文本内在的情节、情感逻辑展开也是合乎情理的,整体上具有完整性和有机性。

据此可以同意清嘉庆大文士王世贞“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的意见。

但“大团圆”的结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原则”上是过不了关的,因其违背了这样一个要求:

作品较诸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正如许朔方所言:

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尊重个性发展和追求爱情自由是《西厢记》所表现的主题,这种爱情与礼教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崔张爱情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而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往往使读者忽视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而集中注意于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这对主题是一个破坏。

毫不讳言,我在读过第五本后心中就有这样一个念头:

“我要是张君瑞那该多好啊!

”而并未对崔母的虚伪顽赖产生多少憎恶之感,我想这与“大团圆”的结局有直接的关系,“杀人不过头点地”嘛!

王季思、段启明都有类似的观点。

这是历史的局限也是人性的悲哀。

这也牵涉到艺术家对于艺术所描写内容的“态度”问题。

进入作家视野里的素材最终能否成为艺术的真正内容,就要看作家对待它的态度如何:

如果是以艺术的态度、眼光去对待那她就可以成为艺术的内容,这艺术作品就会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否则就会受到人们的责难。

问题是,什么叫“艺术的态度、眼光”呢?

我以为就是“情感化”了的态度、眼光,这“情感化”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对事物“信以为真”的态度,“信仰”是这种“信以为真”的最高级状态。

现代诠释学家有言:

对我们来说什么是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被我们“信以为真”,我们并不是遵循着真理而是按照那个被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而行动的。

也就是说,你在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容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有没有可能性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以一种“情感化”了的态度和眼光去对待她,是否把她当作“信以为真”的东西来加以表现了。

如果是,那她就一定是艺术,否则便难说了。

比如屈原之于《离骚》就是这样,正因为屈原对其政治理想“信以为真”、甚至是视其为自己终身之“信仰”,才使得《离骚》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异常丰富:

充满希冀的理想及这理想的破灭,蒙冤受屈和不被理解、谗臣误国的怨愤,终于只能埋葬理想的绝望和绝望也摧折不了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以及对故国亲土的眷恋深情[6]2——这一切真挚的情感皆伏根于屈原对自己政治理想那“信仰般”的“信以为真”。

若没有这“信仰般”的“信以为真”之情,《离骚》决不可能成为“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千古不朽之作。

其他的可以类此推之。

而问题的繁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把这种情感化了的“信仰”同一般的“迷信”区别开来:

前者浸染着理性的因子而后者则是非理性的盲从。

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解释我们很多的疑惑,比如文革时期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文学,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表面看来这些对那个时候的作家而言都是虔诚地相信的,但其实这种态度只是“迷信”,而决非我说的理性浸染过的“信以为真”式的“信仰”问题;因此,此类文学至多不过仅仅有“文学”之名罢了,而决不会与“伟大的文学”有关。

总之,这种于对象“信仰般”的“信以为真”之情即使不能说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充分条件,那也必定是艺术得以成就的先决条件,甚至是伟大艺术的必要条件:

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下面我们结合上述立场从历代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西厢记》改编如何结尾——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矛盾”的实质。

对此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意见:

一是以张生“惊梦”结束全剧;一是以崔张“私奔”完戏。

[1]219这两种意见都被人批驳过。

前一种意见在这里是不攻自破的。

后一种意见张江东在《试谈<西厢记>的清理》一文中提出了批评意见:

“不必要画蛇添足地用‘私奔’来作为结束”,“‘私奔’的结束并没有现实意义,相反损害了《西厢记》的完整。

”[1]213我们同样可以像鲁迅对“娜拉”那样说出“私奔后的崔张怎么办?

”的话。

我以为这两种意见都只在情节的取舍上兜圈子,未能探出本质。

在我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艺术作品较诸生活世界具有更高的真实性”中“更高的真实性”几个字上。

对“表象”的反映有正确与否之分,我们称前一种反映为“真实性”的反映是正确的,而“非真实性”的反映只要我们承认并指出它是虚假的,同样也是正确的。

就如同“1+1=2”有“真实性”,而“1+1=3”是“非真实性”的,当你断言后者是“虚假”时,你同样是有“真实性”的。

否则你就不要发表意见,客观地写出来让世人判断,这样你也是“真实性”的。

具体地说《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结局的矛盾的本质就在于:

它把“非真实性”的“大团圆”当作了具有“真实性”的“大团圆”,对其作了“真实性”的判断。

《西厢记》中的“惊艳”、“围寺”、“赖婚”、“酬简”、“私合”、“拷红”、“遍试”、“惊梦”等都是“高度真实性”的,唯有“大团圆”的结局是“非真实性”的,不符合生活的逻辑,把双方等位齐观,罹人非难是肯定的。

就如同错不错在你把“塑料的玫瑰苗”种在“精美无比的花盆”里,而在于你告诉你的朋友它是世上最好的玫瑰苗并且不久就会馨香四溢的一样,你不仅判断错误同时也欺骗了你忠实的朋友。

总之,作者对待“大团圆”结局的“态度”出错了!

显然王实甫的这一态度不可能属于我上文言及的“信以为真”的范围,他并不真诚,且有点自欺,只不过是在想象中满足自己的“团圆情结”罢了!

问题的实质就这样,那么解决这一“矛盾”就柳暗花明了,只要把第五章情节重新处理,改变“大团圆”结局的文本性质,暗示读者它是“非真实性”的就可以了。

我的意见是让张生在第五本也来个“黄梁一梦”,那么第五本的题目该是“张君瑞梦团圆”。

我的具体意见如下。

第四本第四折张生离浦东三十里,夜宿草桥,梦遇莺莺,我们让他自去做梦,别让一群小卒子上来寻找“一女子渡河”,以免惊破张生的“黄粱梦”。

也就是说此刻张生面临抉择——是携美人共进京,还是让她暂时忍耐,待自去中举之后再比翼连理?

我们可以合乎情理的推定张生在情感上是十分想让莺莺陪考的,但理智上张生却不能,原因如下:

一是摄于老夫人淫威,二是张生临别时抛下誓言——“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青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三则路途上“荒村雨露”、“野店风霜”,定生怜香惜玉之情。

所以只好忍痛亲遣崔莺莺回府,至此第四本结束。

当然这一本的题目应该是“草桥店忍遗莺莺”。

然后第五本前三折不动,第四折做如下改动:

郑恒诽谤得逞而取得崔母认可后,张生衣锦归来,满心欢喜却值夫人奚落;杜将军前来做成喜事,摆平郑恒,郑恒“一日无常万事休”做了“触株之兔”。

崔母便吩咐“着唤莺莺出来,今日做个庆喜的茶饭,着他两口儿成合者”,张生大喜不觉心旌摇荡,一阵狂喜后,唱了(沽美酒)、(太平令)两曲。

突然有敲门声,只听得琴童叫喊到“少爷,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张生被惊醒,“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

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然后把第四本第四折张生惊梦的那一段移过来结束全剧。

第五本题目当然是“张君瑞梦团圆”。

就这样结束全剧,让读者去想象张君瑞到底会怎样,或大团圆,或大悲剧。

这样可以为欣赏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也更符合艺术的创作规律。

其实,这种艺术手法古已有之,比如《诗经》第一篇《关雎》,“求之不得”后则在梦中、想像中同那位采荇菜的“窈窕淑女”爱恋、结婚。

当我们从剧本分析中跳出来,用社会学的眼睛去看会发现,“我们对待我们不能实现的愿望的一种方式是把它理想化”。

舞台上矛盾的解决并不是合乎生活逻辑的事实上的解决,只是一种幻想的情感上的慰籍,是自己满足自己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其实是王实甫拦得过宽:

想做文学家又想做政治家。

文学家的职责是“提出问题”,至于解决问题,能力不及也就不必强求。

王实甫作为13世纪的伟大剧作家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当然是不朽的。

至于想解决问题,想做政治家,愿望是好的,是真诚的,可以理解,然而时代在成全了他的同时也禁锢了他,空留把柄于后人非难。

 

参考文献

[1]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C].北京:

作家出版社,1957。

[2]王季思.西厢记叙说[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3]段启明.西厢论稿[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38。

[5]霍松林.西厢述评[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6]潘啸龙.楚辞[M].合肥:

黄山书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