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5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021年人教版】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南宋与北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②都有皇帝靠议和苟安

③都存在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现象④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

唐太宗深以为然,常以征为镜。

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  )

A.轻徭薄赋 B.虚心纳谏 C.减省刑法 D.注重文教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5、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7、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

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

8、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伏羲、女娲 B.蚩尤、女娲 C.炎帝、黄帝 D.尧、舜

9、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10、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反抗蒙古族入侵,兵败后被俘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他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陆秀夫 D.寇准

1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

此时,力劝皇帝御驾亲征的人物(  )

A.石敬瑭 B.岳飞 C.李纲 D.寇准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13、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辕改成了曲辕,以便于精耕细作(如下图)。

这种农具发明于(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14、下图是某历史老师在学习宋朝民族关系时,画的民族政权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特征主要是(  )

A.科技发达 B.贸易繁荣 C.政权并立 D.民族统一

15、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

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  )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1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17、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9、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20、“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2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23、唐太宗对大臣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段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执政思想是(  )

A.虚心纳谏 B.以民为本 C.无为而治 D.勤于政事

24、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

25、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民谣

材料四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盼闯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

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

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历朝历代君王不懈的追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李白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过秦论》贾谊

(1)写出这位“秦王”的姓名。

(2)“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3)“秦王扫六合”后,为了加强统治,首创了材料二图一所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图例中的A、B处分别设立了什么官职?

(4)材料二中图二、图三的两项措施分别是什么?

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至少写出两点)

(5)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这位秦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C

4、A

5、A

6、A

7、A

8、C

9、A

10、B

11、D

12、A

13、D

14、C

15、B

16、A

17、B

18、A

19、C

20、D

21、C

22、C

23、B

24、D

25、A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

(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

2、

(1)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

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3)全面性;一分为二。

3、

(1)嬴政

(2)秦的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A:

太尉;B:

御史大夫。

(4)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影响: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5)言之有理即可

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