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81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古桥初中秦燕凤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拮据(jié)不省人事(shěng)深恶痛绝(wù)

B、干涸(hé)相濡以沫(rú)随声附和(hè)

C、颀长(qí)孜孜不倦(zhǐ)锲而不舍(qì)

D、逡巡(qūn)小心翼翼(yì)拈轻怕重(zh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错宗复杂安然无恙坦荡如底穿流不息

B、韦编三决戒骄戒燥美伦美奂杞人忧天

C、大事宣染声名狼籍茶毒生灵见意思迁

D、相提并论偃旗息鼓郑重其事故弄玄虚

3、带点字与例句中“顺”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老爷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A、请顺手把门关上。

B、这件事让他顺心。

C、我们乘船顺流而下。

D、他很顺从地跟老师走了。

4、下列依次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我国石拱桥有的历史。

(2)他少年时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他老景却如此。

(3)我觉得我国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4)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

A、

(1)悠久

(2)颓唐(3)标本(4)捧起

B、

(1)古老

(2)败落(3)榜样(4)捧起

C、

(1)悠久

(2)破旧(3)楷模(4)紧握

D、

(1)长远

(2)败落(3)榜样(4)高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天空晴朗,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白云飘浮在空中。

B、他的家乡是黑龙江青岗县人。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D、我们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的《春》定子出了春天动人的景色,语言夸张,充满了想象力。

B、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小说。

D、“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出自于课文《扁鹊见蔡桓公》。

7、为下文的横线处选择正确的一项()(2分)

王永民的推销法门之四:

“慷慨对簿公堂。

”……他曾经感慨地说:

“,来者不怕;;既有国,又有法,不打白不打说:

“。

A、怕者不来;打了不白打B、怕不来者;打了是白打

C、怕就不来;打了是白打D、不来者怕;白打也得打

8、依照例句,写出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2分)

例句: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9、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三个浑身泥土的淘气小子抱住怀特太太的脖子,问:

“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

”怀特太太说:

“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

“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嚷道:

”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啦!

(1)怀特太太语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

(2)孩子们说的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二、阅读题(40分)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做题。

(一)(共16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市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众人邻居劝道:

“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了范老爷。

这是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才爹们,再为商酌。

10、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并分层,概括层意。

(4公)

11、分析本段中范进的性格特点。

(2分)

1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集资描写了哪些人物?

(3分)

13、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起什么作用?

(2分)

14、“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这些文字背后说明了什么?

15、这段话出自课文《》,作者,选自他的。

(3分)

(二)枯枝与鲜花(共14分)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

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进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

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

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撑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

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芳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6、在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分)

(2)、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2分)

17、在②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3分)

18、阅读第④⑤⑥段,完成下列各题。

(4分)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修辞手法和的写法,表达了枯树和柔藤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9、文章结尾说“望总体上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3分)

(三)(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③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⑦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⑧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解释下列各字的含义。

(2分)

蕃植鲜宜

21、下列句中的“而”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恂恂而起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D、余闻而愈悲

22、文有一个句子具体写出莲的美丽外形和可贵的品质,这个句子是()(2分)

A、第④句B、第⑤句C、第⑦句D、第⑧句

23、翻译下面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4、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2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地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三、作文(共40分)

收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思想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收获要靠辛勤的劳动,收获要靠神奇的智慧,收获要靠朋友的支持……请以“收获”为话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B卷(共50分)

一、填空。

(共10分)

1、根据语境及提示写出名句。

(6分)

(1)人们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2)“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原句是:

(3)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的诗句是:

“,。

(4)《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集中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共4分)

(1)唛漫漫其修远兮,。

(2)学而不思则罔,。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二、语言的综合运用题(共10分)

1、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浴后穿的。

如果你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180元。

谢谢!

请问:

小纸条提供了哪几条信息?

(共4分)

2、请将“春天阳光、大地、海洋”一组词语巧妙连缀成一个语段。

(可加辅助性词句,不超过100字。

共6分)

三、荒芜的花园胡桂英(共15分)

贝尔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

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中支起了帐篷,找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

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

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

可是这一点也不管用,那些人不是成群结队地走进了花园。

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挡,如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新牌子上写着:

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

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急措施,否则性命难保。

最后告诉大家,离开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到了这块牌子,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

几年后,有人再往贝尔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

孤独的贝尔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花园里游玩的快乐的游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滋润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1、文中说: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美丽的大花园”指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永远不会荒芜”是什么含义?

(4分)

2、贝尔太太为不让别人进花园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是什么?

这低频绝妙的主意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4分)

3、人们喜欢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跳舞、小孩子捕捉蝴蝶、老人垂钓、人们支起帐篷过盛夏之夜等,对这些贝尔太太是怎样看的?

(用文中词语作答),这样写对突出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3分)

4、从全文看,贝尔太太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4分)

(二)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给下列字注音:

(2分)

袂()履()贸()嗟()

2、与“黔敖为食于路”中的“为”的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蒙袂辑履(鞋)B、予唯不食嗟来之食(给,给予)

C、以至于斯(此,这)D、从而谢焉(道歉)

4、比较下列加点的“食”的音与意思,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①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之③黔敖左奉食④嗟来之食!

来食!

A、①②不同,②③④相同;B、①③不同,②③④也不同;

C、②④相同,①③④也相同;D、①③相同,①②④不全相同。

5、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6、简答:

(5分)

①这则文言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

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3分)

②《谈骨气》一文所引孟子的话中,有一语句正好说明了饿者是有骨气的。

这一语句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