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90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使用手册.doc

1概述

1.1电子报批简介

建筑规划管理电子报批是指在项目报建的方案审批和许可证审查阶段,建设单位报批纸质成果的同时,须报送符合规划部门要求和标准的电子成果供规划部门审查核对的过程。

电子报批是规划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立“数字杭州”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

电子报批为规划设计部门和审批部门提供统一的图形规范标准和指标审核体系。

此外,通过一套通用的属性指标体系,数字报建可以实现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自动计算和统计。

1.2电子报批开展情况

我局于2003年10月以杭规发[2003]419号文《关于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批报送电子文件的通知(试行)》正式启动了建筑管理的电子报批工作,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基本格式和报批流程;同年11月又制定了电子报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之后我局开始了一些建设项目的建筑管理电子报批的试行工作。

在全国范围来讲,当时我局的建筑管理报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2005年10月,在总结建筑管理电子报批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我局下发了《关于实行杭州市建设项目电子文件报审的通知》,在这份文件里,对电子报批的总平面图电子文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总平面图中的图层划分标准和指标划分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易于管理。

我局的电子报批工作基本按照2005年制定的标准运作下去并根据需要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完善更新,到目前为止在规划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进行储备的建设项目电子报批文件大约520余件。

为了建立系统完善的杭州市建筑规划审批数据库,进一步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应继续大力推行规划方案审查和许可证审批阶段的电子报批,从而全面实行规划审批的数字报建。

1.3行业意义

1.3.1对设计单位的意义

电子报批为设计部门和审批部门提供统一的图形技术标准和指标审核体系,使规划设计成果更加科学规范;

1.3.2对建设单位的意义

有效加快规划部门的审批流程,为建设单位赢得时间;

准确核对规划技术指标,掌握总平方案的指标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提高审批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后续调整的麻烦以及不规范制图带来的纠纷;

1.3.3对规划管理部门的意义

电子报建实现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自动计算和统计,可以有效加快规划部门的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建立建设项目完整的电子业务档案,促进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数字杭州”提供数据基础,为统计研究提供信息支撑,发挥辅助决策作用。

2报建事项

2.1电子报批流程

2.1.1建设项目方案审查阶段

1、建设单位委托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应结合我局为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及用地审批电子资料光盘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建设单位所报送的相关资料必须以此光盘资料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调整及报送。

电子光盘内刻印电子报批程序及使用说明。

为统一规范后续的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设计单位在对此资料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保留原有的审批成果信息。

同时保证在使用中不对此资料进行坐标转换、缩放、平移、旋转等对整图信息产生变动的操作。

以确保贵单位所报送的各项资料具有前后一致的可参考性。

一般在设计基本完成后,再进行电子报批所规定的各种规范图层要素的归并、整理、属性录入、图形、属性检测等工作,形成电子报批所需的数字文件,输出报表并与规划设计条件进行核对。

2、建设单位将按规范要求形成的电子文件,随同方案设计纸质文件一并提交我局。

报送的电子文件一律以数据光盘形式提供,电子文件内容与纸质报审图内容必须一致。

3、我局工作人员按要求对电子报批文件进行初步检测,判断设计是否符合电子报批数据标准。

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总平面指标计算图的图层、图形和属性进行初步检测,判断设计是否符合数据标准,抽查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一致性,并预核各种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对符合要点、未发现重大遗漏的,予以接收,否则退回重新设计。

4、方案审查

规划局工作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复核,校核无问题后送窗口发件。

5、建设单位领取审批结果。

2.1.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电子报批流程参照方案审批阶段的电子报批流程办理。

3数据标准

3.1电子报批文件要求:

1、电子报批文件内容:

目录及设计说明(word格式)、总平面图和按幢号分列的建筑单体平立剖面图(dwg格式)、建筑效果图(jpg格式)、经电子报批软件生成的技术经济指标表(Excel格式)。

分批次报审的建设项目,总平面图中应明确区分送审建筑、已审建筑(或已建建筑)、规划建筑等,按送审的单体提供单体施工图。

2、电子报批文件格式:

按要求进行分层,保存为AutoCAD2004软件可识别的字体和dwg格式电子文件(建议采用宋体或仿宋体)。

总平面图以“米”为绘制单位,建筑单体以“毫米”为绘制单位。

图纸指北针为正北向。

报审电子图文件在规划局提供的电子地形图上制作,用地边界应具备用地界址坐标。

3、电子报批文件深度:

总平面、建筑单体图的设计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3年4月)、《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和本技术规定。

4、其它要求:

报审方案要求内容清晰、图形工整,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布局尽量美观大方。

把图中无关的实体清除干净,各图形文件的容量不宜大于10M。

3.2电子报批文件总平面图制作深度:

1、场地定位

标明规划用地红线,注明边界线各转角点的坐标。

2、道路

绘制出道路用地范围外轮廓。

如采取绘制出道路扣减绿地方式,还需绘制出楼间交通、区内小径外轮廓。

3、绿地

绘制出地块内公共绿地范围外轮廓。

如果布置全民健身场地和公共活动空间,则应勾绘出清晰的平面占地外轮廓。

采取扣减道路方式,还需绘制出其它绿地范围外轮廓,用以计算绿地率。

注:

扣减绿地方式:

其它绿地轮廓不绘制,由软件根据总图中布置的各类占地元素自动扣减;扣减道路方式:

道路用地轮廓不绘制,由软件根据总图中布置的各类占地元素自动扣减。

两种方式选其一。

4、室外停车场

绘制出车场范围外轮廓。

5、硬质铺地及水域

设置于地块内的室外露天平面或水域,如硬化室外场地、全民健身用地、水池、水榭等,注明其在总图中位置、轮廓。

6、建筑轮廓

建筑轮廓包括建筑基底外轮廓、塔楼基底外轮廓和地下室外轮廓。

建筑基底外轮廓是建筑主体结构勒脚以上外围水平投影轮廓;塔楼基底外轮廓是塔楼与裙房相交的水平投影范围;地下室外轮廓是地下室与地面相交处的外轮廓。

7、区外建筑

对本地块建筑日照、间距有影响的区外建筑需严格按照现状测绘地形图反映地块外的建构筑物外轮廓,并定义层数、功能使用属性,用以核实区外建筑与本地块建筑的日照及间距。

8、指标统计

9、间距计算层

间距计算层包括建筑间距的尺寸标注和控制间距套用公式。

总图中须附带填写主要经济指标表。

附表1.总平面图图层表

名称

颜色

实体类型

说明

PLAN_用地红线

1

闭合多义线、需定义

为建设用地范围,不包括城市道路和绿化等代征用地。

需定义项目基本信息。

PLAN_控制红线

1

多义线、需定义

包括道路红线、高架、匝道、高压线、城市绿线等。

PLAN_道路

9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地块内各类道路。

PLAN_公共绿地

3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地块内组团级以上绿地。

PLAN_其它绿地

104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幢间绿地、其它零星绿地。

PLAN_屋顶绿地

62

闭合多义线、需定义

覆土厚度不小于50公分的屋顶绿化。

定义时需设定折减系数,用以计算绿地率。

PLAN_水域

140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布置在公共绿地上的景观水系,公共绿地侵占元素。

PLAN_硬化及铺地

62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硬化、绿茵场地,其它绿地侵占元素。

PLAN_室外车场

9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包括露天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带。

PLAN_间距计算层

5

闭合多义线、需放置

包括建筑间距的尺寸标注和控制间距套用公式。

PLAN_建筑外框线

2

闭合多义线、需定义

包括建筑基底外轮廓和地下室外轮廓。

需定义高度及技术指标,用以计算建筑密度。

PLAN_塔楼外框线

13

闭合多义线、需定义

建筑塔楼的外框线。

需定义高度,用以核实建筑间距。

注:

定义:

是指绘制的闭合轮廓需要定义,录入必要的信息。

放置:

是指把绘制的闭合轮廓直接放置到该图层上即可。

3.3电子报批文件建筑单体平面图制作深度:

1、建筑基底

建筑基底轮廓是指单体建筑主体外轮廓与地面相交的水平投影范围,基底外轮廓应闭合;

2、建筑主体

建筑主体轮廓是根据建筑地下室、首层、标准层、顶层分解建筑计算面积,对各层对象和各不同属性功能部分进行分解,分解出外轮廓应闭合。

局部公建的居住建筑,分解面积轮廓可参考国标和规划条件配建分类,分解出外轮廓应闭合。

注:

居住类项目局部公建性质轮廓是指某整体搂层中功能使用性质发生区域性变化而产生的物理概念性空间围合,局部性质须勾绘出封闭的多段线,并标明性质类别(具体分类可参考国标和规划设计条件配建用房分类).

3、建筑附属

建筑附属主要包括阳台、雨棚、室外楼梯、屋面附属等建筑附属构件,根据附属构件性质分解建筑计算面积,分解的轮廓应闭合。

附表2.建筑单体图层表

类别

名称

实体类型

说明

建筑基底

_ZZDT%_单体基底

面域(REGION)

即建筑占地面积轮廓,参与建筑密度的计算。

建筑主体

_ZZDT%_主体

依据性质和构件划分面积。

建筑附属

_ZZDT%_阳台

包括阳台、空中花园等。

_ZZDT%_雨棚

_ZZDT%_架空

_ZZDT%_屋面附属

包括屋顶房间、屋顶梯间和设备间等建筑面积计算构件。

_ZZDT%_其它构件

指其它附属构件。

注:

建筑单体的图层由软件定义后自动生成。

4辅助系统简介

4.1安装指南:

1.1运行环境

1.1.1硬件配置

项目

基本配置

推荐配置

CPU

Pentium42.8GHz及同等级以上的CPU;

双核及同等级以上的CPU;

显示器

1024×768真彩色显示器,建议使用1280×1024或更高配置;

1024×768真彩色显示器,建议使用1280×1024或更高配置;

显卡

支持OpenGL;128MB以上独立显存

支持OpenGL;256MB以上独立显存

内存

1GB

2GB以上。

硬盘

1GB剩余硬盘空间;

2GB剩余硬盘空间;

其它

鼠标、轨迹球或其它定点设备。

鼠标、轨迹球或其它定点设备。

1.1.2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2000sp4/WINDOWSXPProfessionalServicePack2

CAD要求

AutoCAD2004—2008版本

1.2安装注册

1.2.1安装

将软件安装盘放入光驱,运行光盘目录中的“Setup.exe”文件,出现“安装向导”窗口,依次点击“下一步”按钮,确定软件安装路径,即可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可双击软件图标或点击“开始菜单→程序→众智软件→杭州电子报批系统→”,启动软件。

1.2.2注册

首次启动软件,弹出注册界面,输入注册码,点击“确定”按钮。

如果没有注册码,鼠标点击注册网址,将通过IE连接到注册页面,申请注册,获取注册码。

1.3功能构成

1.3.1系统功能图

电子报批系统定义端,或叫规整端,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定义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辅助工具模块。

其中定义模块又分为两个部分,即分别对总图和单体的规整。

在规整完毕后,还需经检测模块检测对图纸进行检测,以确保报审的电子图纸规范无误。

1.3.2总图流程图

1.3.2单体流程图

4.2功能使用:

2.1总平定义

对总图中的用地红线、各类控制红线、建筑、车场以及硬化铺地等要素进行定义,用于指标统计和间距、退界检测。

2.1.1用地红线

对总图中的用地红线进行定义。

用地红线为闭合的多义线。

1、定义用地红线,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用地红线”定义功能,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输入项目名称、建筑单位以及建设内容,并选择项目的申报阶段、用地性质和建筑分类,然后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要定义为红线的实体: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1)当需要定义的用地红线形状不规则时,选择“绘制”输入H,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点取边界的起点:

回车闭合/回退U/弧A/请继续点取边界点*取消*

继续点取需要定义的红线轮廓,回车闭合完成定义。

(2)当需要定义的用地红线为矩形时,选择“绘制矩形”输入R,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指定第一个角点:

点取矩形的一个角点,命令行提示“

请指定另一个角点:

点取矩形的另一对角点后完成定义。

(3)如果用地红线已为绘制好的闭合轮廓,直接拾取轮廓完成定义。

2、查询或修改用地红线属性,点击“定义”按钮,图中定义的用地红线轮廓高亮显示,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要定义为红线的实体: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图中高亮显示的用地红线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修改对话框中用地红线的信息,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要定义为红线的实体: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完成修改。

2.1.2控制红线

对总图中的各类控制红线进行定义,用于退界检测。

定义各类控制红线,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控制红线”定义功能,弹出如下对话框:

选择红线类型及属性,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需要定义的红线,完成定义。

2.1.3建筑外框线

对总图中的建筑进行建模,并录入该栋建筑的相关数据。

建筑外框线为闭合的多义线。

1、定义建筑,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建筑外框线”定义功能,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需要定义为建筑的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建筑的相关信息,然后点击“定义”按钮,

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完成定义。

2、查询或修改建筑信息,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建筑外框线”定义功能,图中建筑轮廓高亮显示,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图中高亮显示的建筑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修改对话框中建筑相关信息,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完成修改。

2.1.4塔楼外框线

对总图中的塔楼外框线进行定义。

1、定义塔楼,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塔楼外框线”定义功能,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需要定义为塔楼的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塔楼相关信息,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完成定义。

2、查询或修改塔楼信息,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塔楼外框线”定义功能,图中轮廓高亮显示,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图中高亮显示的塔楼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修改对话框中塔楼相关信息,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完成修改。

2.1.5屋顶绿地

对总图中的屋顶绿化外廓线进行定义。

定义屋顶绿地,选择“总平定义”菜单下“屋顶绿地”定义功能,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需要定义的屋顶绿地轮廓,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绿化系数,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绘制H/绘制矩形R/请选择闭合实体

回车或鼠标右键,完成定义。

2.2单体定义

对单体图中的基底轮廓和楼层面积轮廓进行规整。

按主体和构件,以及配套公建分类进行定义,并划分楼层且逐层对定义的轮廓进行规整,用于技术指标复核。

基底轮廓和楼层面积轮廓为闭合多义线。

2.2.1单体定义

选择“单体定义”菜单下“单体定义”功能,弹出如下对话框:

2.2.1.1图层实体定义

选择“建筑轮廓”菜单下“图层实体定义”功能,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选择实体类型,并相应的设置计算建筑面积系数和计容建筑面积系数,对图中的轮廓进行定义。

注:

计算建筑面积系数和计容建筑面积系数是连乘的。

计容建筑面积系数是在计算建筑面积系数基础上来设置。

以定义住宅主体为例,点击“定义”按钮,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主体的范围

回车退出/点选过滤D/选择过滤V/点选P/框选S/绘制H/请选择闭合轮廓:

软件提供了多种定义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1、当楼层轮廓内部有部分面积需剔除时,如天窗,可选择点选过滤或选择过滤:

(1)选择“点选过滤”,输入D,回车,命令行提示:

回车返回/<请点取用地范围中的点:

>:

点取楼层轮廓内部一点(在需剔除的轮廓范围之外)

已提取2个环。

已创建2个面域。

BOUNDARY已创建2个面域

需要的区域是否是加亮的区域(YorN):

回车

选择需要除去的用地范围请:

选择需要剔除的廓线

选择对象:

找到1个

回车键,完成定义。

(2)选择“选择过滤”,输入V,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用地范围:

选择楼层轮廓线

选择对象:

找到1个:

回车

请选择需要除去的用地范围:

选择对象:

找到1个:

选择需要剔除的廓线

回车键,完成定义。

2、当整个楼层轮廓都要计算面积时,依据情况可以选择点选、框选、绘制,默认框选:

(1)选择“点选”,输入P,回车,命令行提示:

回车返回/<请点取闭合区域中的点>:

直接点取楼层轮廓内部任意一点

已提取1个环。

已创建1个面域。

BOUNDARY已创建1个面域

需要的区域是否是加亮的区域(YorN):

回车键,完成定义。

(2)选择“框选”,输入s,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闭合实体:

拾取要定义的楼层轮廓

回车键,完成定义。

(3)选项“绘制”,输入h,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点取边界的起点:

点取楼层轮廓的起点

回车闭合/回退U/弧A/请继续点取边界点:

继续点取楼层轮廓边界点

回车闭合/回退U/弧A/请继续点取边界点:

回车键,完成定义。

2.2.1.2添加建筑和层

添加建筑和层:

选择“建筑轮廓”菜单下“添加建筑和层”功能,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1)对于相同的建筑,不必重复定义,只需输入建筑编号,中间用逗号“,”隔开。

(2)如果多栋建筑完全一样,且建筑是连续编号的,可以输入最小编号和最大编号,中间用下划线“_”隔开。

另外,添加建筑,也可以在建筑单体复核对话框的左边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如下对话框:

选择“增加建筑”,弹出如下对话框:

操作步骤同上,此处不再累述。

完成建筑添加后,再次点击“添加建筑和层”,弹出如下对话框:

修改编号,完成对建筑的楼层划分。

对于同属一个标准层的楼层,且楼层编号不连续的,可以输入楼层号,中间用逗号“,”隔开,不必逐一定义。

例如,输入:

1,3,5,7(奇偶层),它表示这四个楼层一样。

对于同属一个标准层的楼层,且楼层编号是连续的,可以输入最小楼层编号和最大楼层编号,中间用下划线“_”隔开。

例如,输入:

1_7,它表示这七个楼层一样。

另外,楼层添加也可以通过在已添加的建筑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如下对话框来完成:

删除建筑:

删除添加的建筑。

增加层:

对添加的建筑划分楼层。

修改:

修改建筑编号.

楼层定义:

在添加建筑和划分楼层后,选择一个楼层,然后在右边表格中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如下对话框:

楼层定义:

把已经通过“图层实体定义”过的轮廓相应的规整到该层。

点击“楼层定义”,命令行提示:

选择对象:

选择要添加的构件:

拾取或框选轮廓,然后回车或鼠标右键完成添加。

类型定义:

可以对楼层中遗漏的“图层实体定义”过的轮廓逐类规整到该层。

点击“类型定义”,弹性如下对话框:

选择相应实体类型,点击“确定”按钮,命令行提示:

选择对象:

框选图中相应楼层轮廓,软件自动过滤出该层中所选择的实体类型的轮廓,并

高亮显示,回车或鼠标右键规整到该层。

2.2.1.3基底定义

对单体的占地面积外廓线进行定义。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在已经添加的建筑名称上右键菜单中选择“定义基底”功能,或者选择“建筑轮廓”菜单下“基底定义”功能。

2.2.1.4性质构件配置

配置各类主体、构件的性质大类及相应小类,通过右键菜单添加、删除。

2.2.1.5指标统计

单体定义规整完毕后,并且通过遗漏检测、重叠检测以及失误检测无误后,便可统计建筑的指标。

选择“指标统计”菜单下“建筑汇总统计”或点击,弹出如下对话框:

选择“指标统计”菜单下“建筑分层详情统计”或点击,弹出如下对话框:

2.2.1.6系统工具

选择“系统工具”菜单,有如下功能:

数据刷新:

用来及时更新单体图中以规整过的各类数据。

属性查看:

用来查看单体图中已规整过的实体轮廓的相关属性信息。

图层管理:

一个实用的图层管理工具,可对同类实体进行关闭、冻结或锁定等操作。

遗漏检测:

检测出单体图中已经“图层实体定义”过的轮廓,但还没有规整到相应楼层中的实体,并做进一步处理。

重叠检测:

检测出规整的实体轮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叠加非法情况。

2.3检测统计

检测图纸的规范性,并统计指标。

2.3.1专业检测

用于统计查看专业图层和检测不符合报批图层对实体类型要求的情况。

2.3.1.1误入实体

检测不符合报批图层对实体类型要求的情况,如轮廓未闭合。

选择“检测统计”下拉菜单中的“专业检测”项,弹出如下对话框:

双击表格中任一项图层,该图层在图中填充显示。

2.3.1.2专业图层

统计出定义的报批图层数量。

选择“检测统计”下拉菜单中的“专业检测”项,弹出对话框,并选择“专业图层”,如下:

双击表格中任一项图层,该图层在图中填充显示。

2.3.2失误检测

用于检测总平面中专业实体轮廓是否存在非法重合、叠加的失误情况。

选择“检测统计”下拉菜单下“失误检测”项,弹出如下对话框:

2.3.3指标对比

对比输入的报批数据和软件根据轮廓校核出的数据,并检测配套用房是否复核规范要求,可导出Excel。

2.3.4经济技术指标

统计经济技术指标表,可导出Excel。

2.3.4单体明细

统计单体明细表,可导出Excel。

注:

“指标对比”、“经济技术指标”、“单体明细”这统计功能在进行统计时,要求总图和单体放到同一个文件夹下,并只需打开总图。

2.4辅助工具

各种实用工具的集合,方便于规整图纸。

2.4.1创建图层

创建报批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