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0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 第3版 下册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Word格式.docx

>

l.试证P点的场强E在r方向上的分量Er和垂直于r的分量Eq分别为

pcosqpsinq

Er=2pe0r3

Eq=4pe0r3

vvvp证:

如题8-5所示,将分解为与r平行的分量psinq和垂直于r的分量psinq.

∵r>

l

∴场点P在r方向场强分量

pcosqEr=2πe0r3

垂直于r方向,即q方向场强分量

E0=

psinq

4πe0r3

题8-5图题8-6图

8-6长l=15.0cm的直导线AB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l=5.0x10-9C·

m的正电荷.试-1

求:

(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端相距a1=5.0cm处P点的场强;

(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d2=5.0cm处Q点的场强.

解:

如题8-6图所示

(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dx,其上电量dq在P点产生场强为

dEP=1ldx

4πe0(a-x)2

l2dx

EP=ò

dEP=l

4πe0ò

-2(a-x)2

l11=[-]

ll4πe0

a-a+

22

ll

=

πe0(4a2-l2)-9-1

用l=15cm,l=5.0´

10C×

m,a=12.5cm代入得

EP=6.74´

102N×

C-1方向水平向右

1ldx

4πex+d02方向如题8-6图所示

(2)同理

dE=0EQx

由于对称性ò

l,即Q只有y分量,

1ldxd2

dEQy=

4πe0x2+d2x2+d222

dEQ=

EQy=ò

dEQy

dl

=24πe2

ò

l2l-2

dx(x+d)

2

32

以l=5.0´

10

-9

2πe0l2+4d22

cm,l=15cm,d2=5cm代入得

EQ=EQy=14.96´

C-1

,方向沿y轴正向

8-7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l,求环心处O点的场强.解:

如8-7图在圆上取dl=

Rdj

-1

题8-7图

dq=ldl=Rldj,它在O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lRdj

4πe0R2方向沿半径向外

dEx=dEsinj=sinjdj

4πeR0则

dE=

dEy=dEcos(p-j)=

-l

cosjdj4πe0R

积分Ex=ò

p

0llsinjdj=4πe0R2

πe0R

Ey=ò

E=Ex=

∴l2πe0R,方向沿x轴正向.-lcosjdj=04πe0R

8-8均匀带电的细线弯成正方形,边长为l,总电量为q.

(1)求这正方形轴线上离中心为r处的场强E;

(2)证明:

在r>

l处,它相当于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E.

qvdE解:

如8-8图示,正方形一条边上电荷4在P点产生物强P方向如图,大小为

l(cosq1-cosq2)dEP=l2

24πe0r+4l

2cosq1=l2

2r+2∵

cosq2=-cosq1lldEP=l2l2

224πe0r+r+42∴vdEP在垂直于平面上的分量dE^=dEPcosb

dE^=

∴ll4πe0l2r+42rl2

r+22l2

r+42

题8-8图

由于对称性,P点场强沿OP方向,大小为

l2l224πe0(r+)r+42ql=4l∵2EP=4´

dE^=4llr

l22l4πe0(r+)r+42方向沿∴

8-9

(1)点电荷q位于一边长为a的立方体中心,试求在该点电荷电场中穿过立方体的一

EP=

qr

个面的电通量;

(2)如果该场源点电荷移动到该立方体的一个顶点上,这时穿过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是多少?

*(3)如题8-9(3)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取半径为R的圆平面.q在该平面轴线上的A点处,求:

通过圆平面的电通量.(

a=arctan

R

x)

0解:

(1)由高斯定理

立方体六个面,当q在立方体中心时,每个面上电通量相等

vvqE×

dS=

s

Fe=

∴各面电通量

6e0.

q6e0

(2)电荷在顶点时,将立方体延伸为边长2a的立方体,使q处于边长2a的立方体中心,则边长2a的正方形上电通量

对于边长a的正方形,如果它不包含q所在的顶点,则如果它包含q所在顶点则

24e0,

Fe=0

如题8-9(a)图所示.题8-9(3)图

题8-9(a)图题8-9(b)图题8-9(c)图

22R+xR(3)∵通过半径为的圆平面的电通量等于通过半径为的球冠面的电通量,球冠

面积*

S=2π(R2+x2)[1-q0

S

xR+x

]x

1-F==22

e04π(R+x)2e0[

*关于球冠面积的计算:

见题8-9(c)图

R2+x2]

S=ò

2πrsina×

rda

a

=2πr2ò

sina×

da

=2πr(1-cosa)

8-10均匀带电球壳qE=×

dSs

高斯定理e0E4πr2=

qe0vq=0å

当r=5cm时,,E=0

4π3=p3r=8cm时,å

q3(r-r4πer0∴N×

C沿半径向外.()()

8-11半径为R1和R2(R2>R1)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l和-l,试求:

(1)r<R1;

(2)R1<r<R2;

(3)r>R2处各点的场强.

e0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S=2πrlvvE×

dS=E2πrl解:

高斯定理svvE×

dS=q则S

(1)r<

R1

(2)R1å

q=0,E=0<

r<

q=ll2

∴l2πe0r沿径向向外

(3)r>

R2å

q=0

∴E

=0

题8-12图

8-12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s1和s2,试求空间各处场强.

如题8-12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s1与s2,

v1vE=(s1-s2)n2e0两面间,

v1vE=-(s1+s2)n2e0s1面外,

v1vE=(s1+s2)n2e0s2面外,vn:

垂直于两平面由s1面指为s2面.

8-13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将此带电体看作带正电r的均匀球与带电-r的均匀小球的组合,见题8-13图(a).

(1)+r球在O点产生电场vE10=0,

-r球在O点产生电场vE2043πrr=OO’4πe0d3

vr3rE0=OO’33e0d∴O点电场;

43pdrvE10¢

=OO’34πed+r0

(2)在O¢

产生电场v-r球在O¢

产生电场E20¢

vrE0¢

=3e0OO

‘∴O¢

点电场

vvrrEPO=3e0,则vvrr¢

EPO¢

=-3e0,题8-13图(a)题8-13图(b)(3)设空腔任一点P相对O¢

的位矢为r¢

,相对O点位矢为r(如题8-13(b)图)vvvvvrvvrrdEP=EPO+EPO¢

=(r-r¢

)=OO’=3e03e03e0∴

∴腔内场强是均匀的.

8-14一电偶极子由q=1.0×

10C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距离d=0.2cm,把这电

5-1偶极子放在1.0×

10N·

C的外电场中,求外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上的最大力矩.-6vvpE解:

∵电偶极子在外场中受力矩vvvM=p´

E

Mmax=pE=qlE∴代入数字

Mmax=1.0´

10-6´

10-3´

1.0´

105=2.0´

10-4N×

m

-8-88-15两点电荷q1=1.5×

10C,q2=3.0×

10C,相距r1=42cm,要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

r2=25cm,需作多少功?

r2vr2qqdrqq11vA=ò

dr=ò

12

2=12(-)r1r24πer4πe0r1r20解:

=-6.55´

10-6J

-6外力需作的功A¢

=-A=-6.55´

10J

题8-16图

8-16如题8-16图所示,在A,B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q的点电荷,AB间距离为2R,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

功.

如题8-16图示q0从O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

1qq(-)=04πe0RR1qq=-qUO=(-)4πe03RR6πe0RqqA=q0(UO-UC)=o

6πe0R∴UO=

8-17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l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试求环中心O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和CD段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dl=Rdqvdq=lRdq则产生O点dE如图,由于对称性,O点场强沿y轴负方向

题8-17图

E=ò

dEy=ò

2p-2lRdqcosq24πe0R

==lppsin(-)-sin4πe0R[22]-l

2πe0R

(2)AB电荷在O点产生电势,以U¥

2RldxldxlU1=ò

=ln2B4πexR4πex4πe000lU2=ln24πe0同理CD产生A

U3=

半圆环产生πRll=4πe0R4e0UO=U1+U2+U3=

4-18-18一电子绕一带均匀电荷的长直导线以2×

10m·

s的匀速率作圆周运动.求带电直线

上的线电荷密度.(电子质量llln2+2πe04e0-31m0=9.1×

10kg,电子电量e=1.60×

10C)-19

设均匀带电直线电荷密度为l,在电子轨道处场强

2πe0relFe=eE=2πe0r电子受力大小

elv2

=m2πe0rr∴E=

2πe0mv2

l==12.5´

10-13

m-1e得

-18-19空气可以承受的场强的最大值为E=30kV·

cm,超过这个数值时空气要发生火花放

电.今有一高压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d=0.5cm,求此电容器可承受的最高电压.

平行板电容器U=Ed=1.5´

10VvvUE8-20根据场强E与电势的关系=-Ñ

U,求下列电场的场强:

(1)点电荷q的电场;

(2)总电量为q,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轴上一点;

*(3)偶极子p=ql的r>

l处(见题8-20图).

U=

(1)点电荷q4πe0r题8-20图v¶

UvqvE=-r0=rv20r¶

r4πer0∴0为r方向单位矢量.

(2)总电量q,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轴上一点电势

4πe0R2+x2

vv¶

UvqxE=-i=i3/2¶

x4πe0R2+x2

∴vv

(3)偶极子p=ql在r>

l处的一点电势

q11qlcosqU=[-]=ll4πe04πe0r2(r-cosq)(1+cosq)22¶

UpcosqEr=-=3¶

r2πer0∴U=qEq=-

8-21证明:

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题8-21图)来说,

(1)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

(2)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证:

如题8-21图所示,设两导体A、B的四个平面均匀带电的电荷面密度依次为s1,1¶

Upsinq=r¶

q4πe0r3

s2,s3,s4

题8-21图

(1)则取与平面垂直且底面分别在A、BvvE×

dS=(s2+s3)DS=0s

∴s2+3

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在As2+3

∴s1=s4

说明相背两面上电荷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8-22三个平行金属板A,B和C的面积都是200cm,A和B相距4.0mm,A与C相距2

2.0mm.B,C都接地,如题8-22图所示.如果使A板带正电3.0×

10C,略去边缘效-7

应,问B板和C板上的感应电荷各是多少?

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板的电势是多少?

解:

如题8-22图示,令A板左侧面电荷面密度为s1,右侧面电荷面密度为s2

题8-22图

(1)∵

∴UAC=UAB,即EACdAC=EABdAB

s1EACdAB==

=2sEdABAC∴2

q=A

S且s1+s2

q2qs2=A,s1=A

3S3S得

2qC=-s1S=-qA=-2´

10-7

C3而

qB=-s2S=-1´

10-7C

UA=EACdAC=

(2)s1dAC=2.3´

103

e0V

8-23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R1<R2)的同心薄金属球壳,现给内球壳带电+q,试计算:

(1)外球壳上的电荷分布及电势大小;

(2)先把外球壳接地,然后断开接地线重新绝缘,此时外球壳的电荷分布及电势;

*(3)再使内球壳接地,此时内球壳上的电荷以及外球壳上的电势的改变量.

(1)内球带电+q;

球壳内表面带电则为-q,外表面带电为+q,且均匀分布,其电势

题8-23图

U=ò

¥

R2vv¥

R2

(2)外壳接地时,外表面电荷+q入地,外表面不带电,内表面电荷仍为-q.所以球壳电势由内球+q与内表面-q产生:

qdrq=4πe0r24πe0R

4πe0R24πe0R2¢

(3)设此时内球壳带电量为q;

则外壳内表面带电量为-q,外壳外表面带电量为U=q-q=0

-q+q¢

(电荷守恒),此时内球壳电势为零,且

UA=q’

4πe0R1-q’4πe0R2+-q+q’=04πe0R2

外球壳上电势R1qR2

q’

4πe0R2+-q+q’(R1-R2)q=24πe0R24πe0R2UB=q’

4πe0R2-

8-24半径为R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导线与地相联,在与球心相距为

一点电荷+q,试求:

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

如题8-24图所示,设金属球感应电荷为q,则球接地时电势d=3R处有¢

U

O=0

8-24图

由电势叠加原理有:

8-25有三个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1,2带有等量同号电荷,相距甚远,其间的库仑力为0.试求:

(1)用带绝缘柄的不带电小球3先后分别接触1,2后移去,小球1,2之间的库仑力;

(2)小球3依次交替接触小球1,2很多次后移去,小球1,2之间的库仑力.q’q+=0UO=4πe0R4πe03Rqq¢

=-3F

F0=4πe0r2解:

由题意知

(1)小球3接触小球1后,小球3和小球1均带电

=2,

小球3再与小球2接触后,小球2与小球3均带电

3q¢

=q4

∴此时小球1与小球2间相互作用力

32qq’q&

quot;

3F1=-=F02284πe0r4πe0r

2q

(2)小球3依次交替接触小球1、2很多次后,每个小球带电量均为3.

22qq=4FF2=024πer90∴小球1、2间的作用力

*8-26如题8-26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面积都是S,相距为d,分别维持电势UA=U,UB=0不变.现把一块带有电量q的导体薄片平行地放在两极板正中间,片的面积也是S,片的厚度略去不计.求导体薄片的电势.

s解:

依次设A,C,B从上到下的6个表面的面电荷密度分别为s1,s2,3,

s4,s5,s6如图所示.由静电平衡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及维持UAB=U可得以下6个方程

题8-26图

e0UqA1ì

s+s==CU=20ï

1SSdï

s+s=q

3Sï

í

s+s=qB=-e0U

5Sdï

s+s=03ï

s4+s5=0ï

î

s1=s2+s3+s4+s5+s6qs1=s6=2S解得

eUqs2=-s3=0-d2SeUqs4=-s5=0+d2SsUqE2=4=+e0d2e0S所以CB间电场

UC=UCB=E2d1qd=(U+)222e0SUUUC=2,若C片不带电,显然2注意:

因为C片带电,所以

8-27在半径为R1的金属球之外包有一层外半径为R2的均匀电介质球壳,介质相对介电UC¹

常数为er,金属球带电Q.试求:

(1)电介质内、外的场强;

(2)电介质层内、外的电势;

(3)金属球的电势.

利用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SvvD×

dS=å

(1)介质内(R1<

R2)场强

vvvQrvQrD=,ED1=e0E1D2=e0erE2,

E1=E2=

s2

D2==ersD1∴1Ud

题8-28图题8-29图

8-29两个同轴的圆柱面,长度均为l,半径分别为R1和R2(R2>R1),且l&

gt;

&

R2-R1,两柱面之间充有介电常数e的均匀电介质.当两圆柱面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Q和-Q时,求:

(1)在半径r处(R1<r<R2=,厚度为dr,长为l的圆柱薄壳中任一点的电场能量密度和整个薄壳中的电场能量;

(2)电介质中的总电场能量;

(3)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取半径为r的同轴圆柱面(S)

当(R1<

R2)时,(S)vvD×

dS=2πrlDå

q=QD=Q

2πrl∴

D2Q2

w==2222e8πerl

(1)电场能量密度

Q2Q2drdW=wdu=2222πrdrl=8πerl4πerl薄壳中

(2)电介质中总电场能量

RQ2drQ2

W=ò

dW=ò

=ln2

VR14πerl4πelR1

Q2

W=2C(3)电容:

∵R2

Q22πelC==2Wln(R2/R1)∴

*8-30金属球壳A和B的中心相距为r,A和B原来都不带电.现在A的中心放一点电荷q1,在B的中心放一点电荷q2,如题8-30图所示.试求:

(1)q1对q2作用的库仑力,q2有无加速度;

(2)去掉金属壳B,求q1作用在q2上的库仑力,此时q2有无加速度.

(1)q1作用在q2的库仑力仍满足库仑定律,即

F=1q1q2

4πe0r2

,但此时q2受合力不为但q2处于金属球壳中心,它受合力为零,没有加速度.

(2)去掉金属壳B,q1作用在q2上的库仑力仍是

零,有加速度.

题8-30图题8-31图8-31如题8-31图所示,C1=0.25mF,C2=0.15mF,

50V.求:

UAB.

电容C1上电量C3=0.20mF.C1上电压为

Q1=C1U1

电容C2与

其上电荷C3并联C23=C2+C3Q23=Q1

U2=

∴Q23C1U125´

50==C23C2335

25)=8635VUAB=U1+U2=50(1+

8-32C1和C2两电容器分别标明“200pF、500V”和“300pF、900V”,把它们串联起来后等值电容是多少?

如果两端加上1000V的电压,是否会击穿?

(1)C1与C2串联后电容

(2)串联后电压比C1C2200´

300==120C1+C2200+300pF

U1C23==U2C12,而U1+U2=1000

∴U1=600V,U2=400V

即电容C1电压超过耐压值会击穿,然后C2也击穿.

8-33将两个电容器C1和C2充电到相等的电压U以后切断电源,再将每一电容器的正极板与另一电容器的负极板相联.试求:

(1)每个电容器的最终电荷;

(2)电场能量的损失.

如题8-33图所示,设联接后两电容器带电分别为q1,q

题8-33图

ì

q1+q2=q10-q20=C1U-C2Uï

q1C1U1í

q2C2U2

U=U2则î

1

C1(C1-C2)C(C-C2)U,q2=21UC+CC+Cq=1212解得

(1)1

(2)电场能量损失

DW=W0-W

2q12q21122=(C1U+C2U)-(+)222C12C2

=2C1C22UC1+C2

8-34半径为R1=2.0cm的导体球,外套有一同心的导体球壳,壳的在1vvQrE2=3r>

R34πer0时

∴在R1<

R2区域

R2W1=ò

R11Q22e0()4πrdr224πe0r

在R2R1Q2drQ211=(-)28πe0R1R28πe0rr>

R3区域

1QQ2122W2=ò

e0()4πrdr=R328πe0R34πe0r2

Q2111W=W1+W2=(-+)8πe0R1R2R3∴总能量

=1.82´

10-4J

(2)导体壳接地时,只有R1<

R2时vE=vQr4πe0r3,W2=0Q211W=W1=(-)=1.01´

10-4

8πe0R1R2∴J

2W11C=2=4πe0/(-)R1R2Q(3)电容器电容

=4.49´

10-12F

vB9-1在同一磁感应线上,各点的数值是否都相等?

为何不把作用于运动电荷的磁力方向v

定义为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

v

在同一磁感应线上,各点B的数值一般不相等.因为磁场作用于运动电荷的磁力方向v

不仅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有关,而且与电荷速度方向有关,即磁力方向并不是唯一由磁vB场决定的,所以不把磁力方向定义为的方向.习题九

vB9-2

(1)在没有电流的空间区域里,如果磁感应线是平行直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沿磁

感应线和垂直它的方向上是否可能变化(即磁场是否一定是均匀的)?

(2)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