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09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

第一篇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第一篇

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第一篇长湘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1、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明确试验检测任务,完善试验检测流程,细化试验检测内容,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依据本项目《施工监理实施办法》、《技术规范》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结合本项目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2、组织机构及职能

本项目试验室由中心试验室、各监理处试验室、及各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组成。

中心试验室负责对各监理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监督和业务指导,监理处试验室负责对所管理的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各承包人试验室负责完成本施工标段内试验检测工作任务。

3、材料试验

3.1原材料试验

3.1.1普通钢筋

1)技术要求

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

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

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表1

钢筋类型及牌号

光圆HPB235

光圆HPB300

带肋HRB335

带肋HRB400

直径(mm)

8-22

8-22

6-25

28-50

6-25

28-50

屈服强度(MPa)

235

300

335

400

抗拉强度(Mpa)

370

420

455

540

延伸率δ5(%)

25

25

17

16

180°冷弯曲内径

d

d

3d

4d

4d

5d

注:

d为钢筋公称直径。

(下同)

HPB235光圆钢筋表2

公称直径d(mm)

公称截面积(mm2)

标距(mm)

公称质量(g)

弯心直径(mm)1d

备注

6

28.27

100

0.222

6

8

50.27

100

0.395

8

1d180o

10

78.54

100

0.617

10

12

113.1

100

0.888

12

14

153.9

100

1.21

14

16

201.1

100

1.58

16

18

254.5

100

2.0

18

20

314.2

100

2.47

20

22

380.1

100

2.98

22

HRB335带肋钢筋表3

公称直径d

公称截面积

标距mm

公称质量

弯芯直径mm

备注

6

28.3

100

0.222

18

3d180o

8

50.3

100

0.395

24

10

78.5

100

0.617

30

12

113.1

100

0.888

36

14

153.9

100

1.21

42

16

201.1

100

1.58

48

18

254.5

100

2.0

54

20

314.2

100

2.47

60

22

380.1

110

2.98

66

25

490.9

125

3.85

75

28

615.8

140

4.83

112

4d180o

32

804.2

160

6.31

128

36

1018

180

7.99

144

40

1257

200

9.87

160

50

1964

250

15.42

250

5d180o

2)取样及试验

材料公司采购前应在厂家材料仓库(按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为一批)随机截取原材样品4根和焊接样品3根,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拉伸、冷弯和可焊性试验,中心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决定采购和配送。

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根,一根作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一根用于冷弯试验;一根用于可焊性试验。

如果有一根试验不合格,必须另取两根再做试验;如果两根有一根试验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应拒收或经工程师审查决定降低级别并不得用于承重的结构。

光圆钢筋拉伸每根取样40cm,螺纹钢Φ12~Φ25拉伸取50cm,大于Φ25取60cm。

试验方法执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冷弯试验方法》(GB/T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监理处试验室抽检20%批次,中心试验室随机抽检。

3.1.2碎石、卵石

1)技术要求

材料公司开采前应委托省级试验检测机构对石料的材质进行验证试验,试验项目应包括:

抗压强度、压碎值、坚固性、视密度、有机质和二氧化硫含量等。

生产过程中中心试验室定期抽检碎石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等工艺性指标。

材料进场后材料公司应出据相关检测报告,同时承包人试验室按400m3以下组成检验批次进行试验。

试验项目包括: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级配、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空隙率、泥块含量。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处治材料的砂砾石技术指标要求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JTGF10-2006中6.3.4条款要求。

混凝土用碎石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要求进行。

其中监理处抽检20%,中心试验室随机抽检。

级配类型

公称粒级(mm)

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

筛孔(圆孔)尺寸

2.36

4.75

9.5

16

19

26.5

31.5

37.5

53

63

75

90

连续级配

5-10

95-100

80-100

0-15

0

5-16

95-100

85-100

30-60

0-10

0

5-20

95-100

90-100

40-70

0-10

0

5-25

95-100

90-100

30-70

0-5

0

5-31.5

95-100

90-100

70-90

15-45

0-5

0

5-40

95-100

75-90

30-60

0-5

0

单级配

10-20

95-100

85-100

0-15

0

16-31.5

95-100

85-100

0-10

0

20-40

95-100

80-100

0-10

0

31.5-63

95-100

75-100

45-75

0-10

0

40-80

95-100

70-100

30-60

0-10

0

水泥砼用碎石和砾石级配要求表4

碎石和卵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表5

项目

品质指标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不大于(%)

1

有机物(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砼进行强度试验,抗压强度不低于95%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桥规JTJ041-2000)表6

指标

砼强度等级

C55-C40

≥C30

≤C35

<C30

石料压碎指标值不大于,%

12

16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25

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

1

2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

0.5

0.7

小于2.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5

5

5

5

注:

①除基桩外,其他砼工程,应采用碎石。

②砼强度在C10及以下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3.1.3砂

1)技术要求

承包人试验室应对砂的料源存放材料进行验证试验,砂的验证试验包括:

级配、含泥量、坚固性、硫化物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质含量。

其中坚固性、硫化物含量、有机质含量、轻物质含量等指标应外委试验。

验证试验合格后方可决定采购。

材料进场后,承包人试验室按200m3组成批次进行试验。

砂的试验项目包括: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等;

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要求进行。

监理处按20%抽检,中心试验室随机抽检。

细集料技术标准(桥规JTJ041-2000)表7

项目

技术要求

Ⅱ级

Ⅲ级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0.02

<0.06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8

<10

云母(按质量计%)

<2.0

<2.0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3.0

<5.0

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1.0

<2.0

机制砂MB值<1.4或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5.0

<7.0

机制砂MB值≥1.4或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3.0

<5.0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0.5

<0.5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1.0

表观密度(Kg/m3)

>2500

松散堆积密度(Kg/m3)

>1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试件无裂纹、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

细集料分类表8

分类法

名称

说明

按细度

模数分

粗砂

细度模数为Mx3.7—3.1

中砂

Mx为3.0—2.3

细砂

Mx为2.2—1.6

特细砂

Mx为1.5—0.7

细集料级配范围(桥规JTJ041-2000)表9

级配区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累计筛余百分率(%)

Ⅰ区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注:

①砼中细集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9中的任何一区;

②表中除带有※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

③Ⅰ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动性砼,Ⅱ区砂宜优先选用以配不同等级砼,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砼强度;

④对于高强泵送砼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6,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3.1.4水泥

1)技术要求

(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符合GB175—2007要求。

常用水泥的技术指标为:

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0规定。

常用水泥的化学指标表10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质量分数)

烧失量

(质量分数)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氧化镁

(质量分数)

氯离子(质量分数)

硅酸盐水泥

P·I

≤0.75

≤3.0

≤3.5

≤5.0a

≤0.06c

P·Ⅱ

≤1.50

≤3.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

-

≤4.0

≤6.0b

P·S·B

-

-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

≤3.5

≤6.0b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

a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

b如果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

c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3)强度: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各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水泥强度指标表11单位为:

兆帕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3d

28d

3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17.0

≥42.5

≥3.5

≥6.5

42.5R

≥22.0

≥4.0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0

62.5

≥28.0

≥62.5

≥5.0

≥8.0

62.5R

≥32.0

≥5.5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

≥17.0

≥42.5

≥3.5

≥6.5

42.5R

≥22.0

≥4.0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

≥10.0

≥32.5

≥2.5

≥5.5

32.5R

≥15.0

≥3.5

42.5

≥15.0

≥42.5

≥3.5

≥6.5

42.5R

≥19.0

≥4.0

52.5

≥21.0

≥52.5

≥4.0

≥7.0

52.5R

≥23.0

≥4.5

(4)细度: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5)强度试验按GB/T17671进行试验。

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

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2)取样及试验

中心试验室负责对材料公司的采购、配送环节进行抽检试验。

材料进场后,承包人试验室按同厂家、同等级、同品种,袋装水泥按每200t作为一个批次,散装水泥按每500t作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样试验。

试验项目包括:

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

用在重要结构物,如:

水下混凝土、大体积墩台、高标号混凝土中,还需检验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烧失量和矿物组成。

取样及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要求进行。

监理处按20%抽检,中心试验室随机抽检。

3.1.5石材

1)技术要求

砌体用石材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

要求孔隙率小,不透水、无裂纹、坚硬、耐冻。

承包人应对采石场的石料取样进行验证试验,试验项目包括:

饱水抗压强度、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吸水率。

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要求进行。

当材质发生变化或更换料场时均应重新进行验证试验。

监理处试验室应监督承包人的验证试验,中心试验室随时抽检。

3.1.6水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

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水不得使用。

3.1.7外加剂

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3.2路基填料试验

3.2.1技术要求

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2)淤泥、泥炭、冻土、有机质土、膨胀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3)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大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5)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烧失量宜小于20%;粒径宜在0.001~1.18mm之间,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宜大于45%。

6)利用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在施工前必须对红砂岩进行烘干岩块浸水崩解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区分红砂岩类别,按设计要求使用。

7)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表12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12

填料应用部位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

(mm)

(路床顶面以下部位)(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填方路基

上路床(0-0.30)

 8.0

 6.0

 100

下路床(0.30-0.80)

 5.0

 4.0

 100

上路堤(0.80-1.50)

 4.0

 3.0

 150

下路堤(>1.50)

 3.0

 2.0

 15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0.30

 8.0

 6.0

 100

0.30-0.80

 5.0

 4.0

 100

注:

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应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3.2.2 取样及试验

路基填筑前,承包人试验室对同一料源按每5000m3组成一批次、土质发生变化时应取样进行试验。

监理处抽检20%,中心试验室随机抽检。

土质填料试验项目包括:

液塑限、颗粒分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值、天然含水量。

石质填料试验项目包括:

单轴抗压强度、强风化石料进行CBR试验、红砂岩进行烘干岩块浸水崩解试验。

试验方法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及《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规定执行,红砂岩浸水崩解试验按设计要求进行。

改良土质除需进行上述试验外,还应进行改良剂的性能试验,如石灰的有效钙、镁含量测定,水泥的强度和凝结时间等。

相关的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及《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规定执行。

4、标准试验

4.1标准击实试验

路基填筑前,承包人试验室对同一料源的填料按每5000m3组成一批次,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时应取样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填料的含水量一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试验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重型击实方法进行。

监理处试验室抽检20%,并在填料发生变化时取样进行平行试验。

4.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4.2.1配合比设计

1)普通混凝土

⑴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

⑵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图纸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组成材料可能的波动。

可参考下式确定:

RP=R+1.645σ(R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σ为标准差)由承包人具备的历史统计数据确定,当缺乏充分的统计资料时可取用表13经验值:

σ参考值          表13

R

C20-C35

>C35

σ

4.0

5.0

6.0

⑶试配混凝土工作性应符合表14要求。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      表14

结构物类型

坍落度(mm)(振动器振捣)

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振捣的结构

0-20

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结构

10-30

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30-50

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50-70

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钢筋混凝土结构

70-90

注:

用人工捣实时,坍落度宜增加20~30mm。

⑷素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60,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250kg/m3;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5,最小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