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0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doc

旧城改造渔阳花园工程监理规划第79页共78页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环境

平谷渔阳花园工程项目由北京阳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该工程拟建厂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东邻向阳北街,北靠新平北路,建筑面积为117448.22㎡,其中地上面积85185.7㎡,地下面积12658.41㎡,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9604.11㎡该项目由A、B、C、D、E、F、G栋楼及地下三层车库组成。

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本工程在北京平谷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市区西、北及东北三面环山,东、南及东南面为广阔的平原,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部分不断抬升,平原不断下沉,并接受巨厚的河流相沉积物。

自西北部山前地带向东南部平原河流相沉积物逐渐增厚,地貌单元由冲洪积扇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层以碎石类土、砂类土为主渐变为以粉土、粘性土为主的交汇层。

本工程拟建场区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地貌上属泃河冲击扇中上部,沉积土层为粘性土、粉土、砂土、交互层;根据《北京平原区地震影响小区划》图4—“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系覆盖层等厚线图示资料,本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于100m。

本工程拟建场区地形基本平坦,地面高差0~1.0m。

以勘察报告提供的深度60.00m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一般沉积层三大类,并按地层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一步划分为12个大层,自上而下为:

人工堆积层:

①层房渣土填土层:

杂色,中密~中上,湿,含砖头,灰渣及工业垃圾,粘性土以粉质粘土填土为主;厚度为1.0~3.3m;

第四纪沉积层:

②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褐黄色,中下密,饱和,软塑~可塑,含少量云母,氧化铁,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②1和粉、细砂②2;厚度一般为1.0~4.2m;

③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褐黄色,中下密,饱和,软塑~可塑,含少量云母,氧化铁,局部为流塑;厚度一般为0.8~3.5m左右;

第四纪一般沉积层④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灰色,中下~中密,饱和,可塑,含少量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④1;厚度一般为1.5~5.3m;

⑤粘质粉土层:

褐黄(暗)色~灰色,中密,饱和,可塑~硬塑,含多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⑤1、粉细砂⑤2;厚度一般0.6~4.2m;

⑥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灰色,中密~中上,饱和,可塑,含少量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⑥1;厚度一般为1.3~6.1;m

⑦粘质粉土层:

灰色,中上密,饱和,可塑~硬塑,含多云母、结构较好;厚度一般为0.6~2.4m;

⑧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灰色,中上密,饱和,可塑~硬塑,含少量云母、灰色条纹,结构较好,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⑧1和粘土⑧2;厚度一般为5.7~9.1m;

⑨细砂、中砂层:

褐黄色,中上~中密,饱和,多云母、含圆砾10%,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⑨1;粉砂⑨2;圆砾、砾砂⑨3;及卵石、圆砾⑨4;厚度一般为3.6~9.1m;

⑩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

灰色,中上密,饱和,可塑,含少量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⑩1、细砂⑩2、卵石、圆砾⑩3,厚度10.70~18.80m;

⑾细砂层:

褐黄色,饱和,密实,含多云母、含砾石10%,局部夹薄层卵石、圆砾⑾1、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⑾2,厚度5.0~5.5m;

⑿重粉质粘土、粘土层:

灰色,饱和,中上密,可塑~硬塑,含少量云母、局部夹薄层细砂⑿1,本层最大控制厚度10m;此次勘察终孔于该层。

2、水文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发现有2层地下水,第一

层上层滞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场区附近管道漏水的垂向补给,以蒸发及地下侧向迳流方式排泄;该层地下水在场区分布连续,水量空间分布不均衡;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2m;

第二层承压水,含水层为⑨细中砂、粗砾砂、卵石,水头高度约6m,主要为

地下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侧向迳流方式排泄;该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主要受地下水开采影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2~3m左右;

三、建筑设计概况

1、本工程由A、B、C、D、E、F、G栋楼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

A座:

总建筑面积21872.308㎡,地下建筑面积4002.5㎡,地上建筑面积17869.768㎡,地下一至三层为设备用房及物业用房,地上首层二层为商业,三至二十九为住宅,建筑高度88.50m。

B座:

总建筑面积32081.738㎡,地下建筑面积3315.99㎡,地上建筑面积28765.748㎡,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自行车库,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及物业用房,地下三层,平时为人员活动室战时为人员掩蔽,抗力等级分别为五级,防化等级为丙级。

地上首层二层为商业二十八层为住宅,建筑高度85.60m。

C座:

总建筑面积14898.908㎡,地下建筑面积2172.56㎡,地上建筑面积12726.348㎡,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自行车库,地下二层我为汽车库及物业用房,地下三层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六级物资库及五级人员掩蔽,抗力等级分别六级和五级,防化等级为丁级为丙级,C座首层至十七层为住宅,建筑高度50.5m。

D座:

总建筑面积11224.888㎡,地下建筑面积1053.79㎡,地上建筑面积10171.098㎡,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自行车库,地下二层我为汽车库及物业用房,地下三层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六级物资库及五级人员掩蔽,抗力等级分别六级和五级,防化等级为丁级为丙级,D座首层至二十九层为住宅,建筑高度85.75m。

E座:

总建筑面积9618.108㎡,地下建筑面积1314.47㎡,地上建筑面积8303.638㎡,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自行车库,地下二层我为汽车库及物业用房,地下三层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六级物资库及五级人员掩蔽,抗力等级分别六级和五级,防化等级为丁级为丙级,E座首层至十八层为住宅,建筑高度53.85m。

F座:

总建筑面积5891.36㎡,地下建筑面积799.06㎡,地上建筑面积5092.3㎡,地下一层为杂物间,首层至六层为住宅,建筑高度17.7m。

G座:

总建筑面积2256.8㎡,地上建筑面积2256.8㎡,一层至三层为住宅,建筑高度14.4m。

2、A、B栋楼为一类高层商住建筑,C、D、E栋楼为一类高层建筑,F栋楼为多层建筑,G栋楼为低层建筑。

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耐火等级A、B、C、D、E、F栋为:

一级,G栋为耐火等级为:

二级。

4、建筑物设防烈度均为:

8度。

5、结构型式:

A、B、C、D、E栋楼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车库部分为框架结构。

F、G栋楼主体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6、墙体:

A、B、C、D、E栋楼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车库部分为框架结构,非承重墙厚度大于100mm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厚度小于等于100mm为陶粒混凝土条板墙。

F、G栋楼主体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非承重外墙及内墙厚度大于100mm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厚度小于等于100mm为陶粒混凝土条板墙。

7、保温:

1)墙体:

墙体采用50mm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形式传热系数为0.58W/K.㎡。

G栋楼采用外墙外保温形式,用70mm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形式传热系数为0.45W/K.㎡。

2)屋面:

屋面保温层采用60mm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为0.51W/K.㎡。

3)楼梯间:

楼梯间内侧摸30mm保温砂浆。

4)过街通道:

过街通道顶板下做50mm挤塑聚苯板。

8、防水:

1)屋面:

A、B、C、D、E栋屋面防水层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层采用SBS改

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6㎜厚(3+3)聚酯胎;

F、G座平屋面防火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7㎜厚(4+3)聚酯胎;坡屋面防水层采用复合JS防水涂料(1.5mm厚)

2)地下室:

A、B、C、D、E栋地下室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同时做外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7㎜厚(4+3)聚酯胎,防水等级为二级。

F栋地下室采用抗渗混凝土浇筑,抗摄等级S6。

同时做外防水层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6㎜厚(3+3);5㎜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保护墙,粘贴改性沥青卷材前先刷冷底子油且基层应平整干燥,防水等级为二级。

3)卫生间:

地面及墙体上选用环保型聚氨酯防水涂料1.5㎜厚;F、G栋楼卫生间地面及四周1.8M高墙体上满涂1.8㎜厚复合JS防水涂料。

9、外装修:

外墙面装修主要采用面砖和涂料;所有饰面颜色、材质选型均需经建设单位设计人员共同看样,协商后再订货施工。

10、门窗:

门窗应选用国家验收合格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其强度、气密性、水密性应满足国家标准;除图内有注明者外,门樘立于墙中,外墙上平开门的门樘于墙中,内墙上的门其门樘与开启方向的墙面平,;空气渗透性<1.5M3/mh,气密性不低于4级,抗风压>3000pa,雨水渗透性>250pa,传热系数≤2.8w/km2;外门窗边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处灌注聚氨酯保温剂;玻璃按有关规定—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规定(2001)2号,商业部分首层,二层及退层窗户设防盗网,形式待定;窗台距地低于900mm的,应在900mm范围内设防护栏杆,详见墙身大样(有封闭阳台内门不得拆除),幕墙: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执行。

a、门户:

为木制成品三防门或四防门;

b、户内门:

用户合理;卫生间门下加百叶,

   c、窗户:

选用铝合金窗框,规格为5+9+5的中空玻璃

d、所有卫生间,厨房管道井留400×400检修口,底标高H+0.900,居墙中

11、卫生间的地面标高比其它房间设计标高低10mm;所有卫生间地面均找5‰的坡,坡向地漏;

12、雨水管采用无缝钢管及PVC管,各自使用的位置见相应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13、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均需设防水套管,具体做法详见88J6第13、14页,出屋面

的各种管道必须作泛水,详见88J5第19、32页;

14、所有栏杆按要求的尺寸加工,在长度方向局部可据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调整或组合;

15、停车设施

a、地上停车位设有车轮挡

b、地下停车设有集水坑和墙柱角防撞构造

16、室外工程

1)散水宽度为800,做法参见88J9

2)台阶做法参见88J9

3)本工程在公共部分设置了无障碍设施

17、防火、隔音:

1)户外管道在管道安装完毕之后,每两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堵密实;

2)内管道井和电缆井在管道等设备安装完毕之后,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堵密实;

3)道楼板处在管道安装完毕之后,应用不大于C2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闭空隙;

4)火分区详见防火分区示意图,防水分区之间用甲级防火门或以背火面升温作为火灾耐火极限限制定条件,且耐火极限不小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分隔;

5)火窗见相应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及门窗大样图。

6)火隔墙用

18、建筑节能;

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节能标准设计屋面,外墙、外门窗,不采暖与采暖房间之间的墙、楼板均考虑了保温;

2)有外墙均选用中空玻璃;

19、其他装修要求:

1)户外窗台均为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户内窗台基底水泥腻子刮平,窗台板用户自理:

2)管道穿防水墙板时必须用防水套管,普通墙板穿管时必须用套管,套管周围用密封膏嵌实,表面用水泥砂浆抹平;

3)厨房、卫生间防水层应在管道安装完后进行,防水涂料在墙根处的涂刷高度厨房不小于300mm,

4)室外雨水管屋面、地面处均做40厚C20细石混凝土水簸箕;

20、安装管线时如需在楼板、墙体上打孔,则不得重锤敲击,应用钻头钻孔;二次装修不许随意剔凿和打洞,也不许增加过多的荷载,(限制在结构设计许荷载值之内);

21、垃圾收集与环境设计统一考虑,在楼外首层。

22、管井的维护墙为非承重墙的,待设备安装完毕后再砌筑;

23、本说明未尽事宜,均遵照北京市及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24、住宅与商业部分均考虑了无障碍设施

25、电梯选用载重量1000kg,速度为1.75m/s,具体厂家待定,本次出图不含电梯详图。

四、结构设计概况

1)地基与基础

1、CFG复合地基,基地标高-11.150m,建议以⑨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综合桩间承载力120Kpa。

地下车库采用天然地基,基地标高-11.150m,持力层为④层粉质粘土。

本工程主楼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白标准值fak及修正后的标准值fa要求列表见G1-01ACFG桩复合地基范围同样见G1-01A平面图中阴影部分,地基处理要求见G1-01A说明。

车库,裙房地基承载力在综合取值为120Kpa。

基槽开挖采用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土层人工开挖。

开挖完毕后应通知地质勘探、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确定吃力层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本工程基槽施工,需进行降水,以保证正常施工。

在降水地下水位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因降水而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设施等之正常使用及安全。

3、本工程基坑较深,开槽时应根据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对基坑距道路、市政有建筑物较近处进行边坡支护,以确保道路、市政管线和现有管线和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边坡支护应由有相应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4、回填土应采用不含有机物的素土分层回填夯实,回填后的压实系数>0.94。

在距外墙1000mm宽度范围内采用2:

8灰土分层夯实。

基坑底因未达持力层而超挖部分回填级配砂石。

5、回填土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应分层夯实。

人工夯实每层250mm,机械夯每层300mm。

并因防止损伤防水层。

地下室顶板上部回填土不得采用机械夯实。

6、本工程应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按相应的规范标准执行。

沉降观测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主要结构材料

1、钢筋:

箍筋及拉结筋

为HPB235

焊条采用

E43级

为HRB335

焊条采用

E50级

主要受力纵筋

为HRB400

焊条采用

E50级

注: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吊钩及埋件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2、混凝土:

a、本工程地下室环境类别为二b,最大水灰比0.55地上部分环境类别为一类,最大水灰比0.65,地下室混凝土最大碱含量应小于3Kg/m3,最大氯离子含应小于0.2%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地上工程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应小于1.0%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06%,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b、本工程首层一下属超长结构,设计采用以下措施防止由于结构超长引起的裂缝。

①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及作法详见各层施工图和结构设计总说明的第十四条。

②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配置混凝土,并适量加入粉煤灰。

③采用碎石骨料配置混凝土。

④地下室采用低碱集料反应型防水外加剂。

外加剂供应方应提供详细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必须符合国家及北京市对外加剂的要求,供应方还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保证外加剂的正确使用。

⑤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加强养护,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

项目名称

构件部位

混凝土强度

等级

备注

C、E座

基础底板

C35

筏板地下室外墙S8抗渗混凝土

-3~4层墙、柱

C40

楼板C35

5~10层构件

C35

11层以上构件

C30

A、B、D座

基础底板

C35

筏板底下外墙S8抗渗混凝土

-3~6层墙、柱

C50

楼板C35

6~18层构件

C40

楼板C35

19~25层构件

C35

26层以上构件

C30

地下车库

基础

C35

S8抗渗混凝土

人防顶板

C35

S8抗渗混凝土

其余构件

C35

地下室外墙S8抗渗混凝土

所有项目

基础垫层

C15

圈梁、构造柱、现浇过梁

C20

标准构件

按标准图要求

后浇带

采用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

3、砌体

构件部位

砖、砌体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备注

所有项目

填充墙

MU2.0陶粒空心砌块

Mb5

混合砂浆

填充墙

100陶粒砼条板

4、型钢、钢板、钢管:

Q235B

五、电气工程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三层为人防、地下二层为物业管理,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其余各楼为住宅。

(二)设计范围:

电气系统220/380,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布线,多功能对讲系统。

(三)设备安装:

1)电流总配电柜采用高层专用,固定式动力及照明配电柜,落地安装,进线方式,上进上出。

2)住户配电柜底边距地1.8m嵌墙暗装,其余配电箱及控制箱均底边距地1.2m,挂墙明装。

3)除注明装外开关,插座分别距地1.40m,0.3m暗装,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选用防潮防溅型面板,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设在区以外。

4)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具,除楼梯间声、光控灯为白枳灯外,均采用节能灯,住户内仅预留灯头位。

5)出口指示灯,疏散灯采用自带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大于60min,除人防外吊装疏散指示灯和应急灯用管吊,管外刷防火涂料,地下车库应急照明为平时照明的一部分,消防状态下切除平时照明应急照明常亮。

6)航空障碍物照明,D座分别在45m,90m及屋顶四角位置设置航空障碍标志灯。

7)消防用电设备的热继电器只报警示动作。

(四)导线选择及敷设:

1)室外电源进线由上一极配电开关确定,本设计只预留进线套管。

2)消防动力配电干线适用NH-YJV-1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耐火电力电缆,照明干线选用YJ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所有干线觉穿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电力线槽在走道,竖井内明敷,当消防电缆与非消防电缆在同一电缆线槽敷设时加装防火隔板。

3)消防动力,应急照明支线及照明支线选用BV-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线芯导线。

所有支线均穿SC铜管沿墙及楼板安敷。

4)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体内,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明敷时做防火处理。

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

(五)建筑物防雷,按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1)建筑物防雷

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二类。

建筑物防雷需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2、接闪器

在屋顶采用10热镀锌圆钢做避雷带,屋顶避雷带连接线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将45m级以上外墙栏杆,门窗等级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超过45m级以上建筑物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轮廓的围墙做均匀压环,并与引下线焊接。

3、引下线

利用建筑物铜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大于1m。

4、接地极

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渠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

5、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卡子。

6、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管,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非金属物应装接闪器,并和层面防雷装置相连,竖自敷设的金属物及金属管道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7、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发表防腐。

2)接地安全措施

1、工程防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电梯机房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极电阻不大于1欧姆。

2、电气焊井内垂直敷设两条,水平敷设一圈40*4mm热镀锌扁钢。

水平与垂直接地扁钢之间可靠焊接。

3、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4、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版友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1*25mm2PC32.总等电位联结结构采用等由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有淋浴室的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从适当地方引出两根大于Φ16结构钢筋至局部等电位箱(LEB),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边距地0.3m,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管道,金属构件联结。

5、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

(六)有线电视和电话系统

1、系统采用750mHZ邻频传输,要求用户电平满足64±4dm,图像清晰技术不低于4级。

2、干线电源选用SYWV-75-P穿sc25管。

支路电缆选用SYWY-75-5,穿SC20管。

沿墙及楼板暗敷。

电话电缆及电话线分别选用HYA和RVS型,电话干线电缆在地下一层沿线槽,在竖井内明敷。

电话插座暗装,底边距地0.3m。

(七)网络布线系统

1、工程共有住户按1根网线考虑,在起居厅设一个计算机插座,计算机插座选用RJ45超五类型,与网线应配。

(八)消防系统

1、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电梯监视控等。

2、主要地段按规范及功能要求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电话插孔,消防广播,在消火栓箱内设置地址型消火栓起泵与报警按钮。

3、所有火灾自动报警线路及50v以下的供电线路,控制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线槽均为防火桥架。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回垮地址编码总数应留15%-20%余量。

(九)人防工程

1、工程人防等级为五级,电源由住宅配电室引来,应急电源持续时间90分钟。

2、人防的所有线敷设完后,作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

六、给排水、采暖及消防工程

(1)概述

本工程为渔阳花园A座住宅楼,地上29层,地下三层为物业用房及站房,建筑面积为21872.31m,建筑物总高度为87.3m。

计内容包括采暖、给水、排水、中水、雨水、排烟。

(2)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居民节能设计规范》(DBJ11-602-2006)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50084-2001)

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0、《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范》(DBJ01-605-2005)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1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13、甲方已确认的建筑设计方案及设备专业初步设计

14、甲方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设计内容

1、采暖

热源由小区换热站供应,采暖供回水温度85/60℃。

采暖系统1-18层为低区,19-29层位高区,户内系统为分户式下供下回单管串联系统,住宅部分户内管道埋地敷设,散热器选用钢制三柱散热器,散热器明装。

散热器设置连通管,埋地管采用带阻氧层的PB管,管道采用热熔联接,地下一到三层的物业管理用房每层均为双管上供上回系统,首二层商业采用下供下回双管系统,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