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0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新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五个一万亩.doc

重新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7年度农业结构调整暨“五个一万亩”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秋冬种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2017年全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全镇2017年度农业结构调整暨“五个一万亩”规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按照“资源互补、产业共生、项目拉动、集团发展”的思路,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规划、连片布局,分区域大力推进标准化、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园区建设,以规模化经营促进区域化发展,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带、连带成块的板块经济产业布局,着力推动全镇传统农业向山地高效生态农业转变。

(二)总体目标

针对重新镇的资源条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板块经济为方向,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专、精、特、新”为方向,确保粮油稳产,经果林、蔬菜、中药材、烤烟、青贮玉米等产业得到巩固提升,我镇打造“五个一万亩”,重点发展万亩烤烟、万亩蔬菜、万亩经果林、万亩青贮玉米及万亩中药材等生态新兴产业。

二、板块布局

(一)经果林板块:

种植主要集中在峰岩村、石牛村、小坡村、金华村、平桥村与伏龙6个村。

(二)万亩蔬菜板块:

2017年县批复我镇第三批产业申报蔬菜种植面积为7730亩,结合我镇实际,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集中种植与带动农户自种面积,共计10050亩,下表是县批复我镇第三批产业申报蔬菜分解表:

重新镇2017年第三批产业申报表

村(社区)名

贫困村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数量

覆盖农户数(户)

覆盖人数(人)

17年计划脱贫户

巩固14-16年脱贫户

17年计划脱贫人口

巩固14-16年脱贫人口

石牛村

蔬菜

白萝卜、花菜、白菜、其他蔬菜共500亩

300

16

6

60

24

龙塘村

蔬菜

花菜、白萝卜、大蒜、大头菜、其他蔬菜550亩

550

44

21

128

90

八角村

蔬菜

白萝卜、大蒜、其他蔬菜500亩

220

25

19

65

79

木山村

三类

蔬菜

白萝卜、大头菜、其他蔬菜640亩

640

63

122

185

556

杨家湾村

蔬菜

花菜、白萝卜、其他蔬菜500亩

300

28

11

68

43

龙虎村

二类

蔬菜

白萝卜、大头菜、大蒜、花菜、其他蔬菜500亩

400

46

35

151

145

冒沙村

蔬菜

大头菜、白萝卜、其他蔬菜670亩

670

52

16

154

66

桥边村

蔬菜

花菜、白萝卜、其他蔬菜500亩

500

33

16

76

69

金华村

蔬菜

花菜、白萝卜、胡萝卜、大头菜、大蒜、其他蔬菜550亩

550

44

14

135

64

荆州村

一类

蔬菜

白萝卜、红萝卜、大蒜、其他蔬菜500亩

200

32

42

70

179

伏龙村

蔬菜

白萝卜、大蒜、大头菜、其他蔬菜为500亩

500

20

24

77

87

峰岩村

蔬菜

白萝卜、蔬菜、大蒜、其他蔬菜500亩

200

23

10

62

36

小坡村

蔬菜

花菜、大头菜、其他蔬菜400亩

400

49

13

170

51

朱家寨

一类

蔬菜

花菜、白萝卜、大蒜、其他蔬菜500亩

300

139

57

508

255

三重堰社区

蔬菜

花菜、其他蔬菜500亩

500

66

19

181

81

头堰村

三类

蔬菜

白萝卜、大头菜、其他蔬菜500亩

500

107

70

359

314

碗厂沟

一类

蔬菜

花菜、大蒜、其他蔬菜500亩

500

40

57

150

244

平桥

蔬菜

大蒜、花菜、白萝卜、其他蔬菜500亩

500

91

41

332

192

合计

7730

(三)中药材板块:

以发展白芨、前胡、木瓜、瓜蒌和皂角为主,种植主要集中在木山、桥边、杨家湾等村,现已有杨家湾村种植木瓜、瓜蒌、皂角共计900亩,木山村种植白芨、前胡2500亩,计划2018年全镇增加1500亩中药材种植,主要围绕公路沿线调减玉米种植地块种植,2019年新增种植5500亩中药材,从而打造重新镇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四)万亩烤烟板块:

烤烟、小麦套种分布板块(烟站数据)与公路沿线减种玉米规划表:

乡镇

规划面积(亩)

规划连片面积(亩)

规划连片地区域(小地名)

小麦套种(亩)

重新镇

木山

1132

1100

王家湾子-白坭田-跑马路-马垛子

800

八角

669

620

堰坎

500

头堰

650

580

新建

400

碗厂沟

439

400

齐家湾

200

三堰

477

400

广山

260

荆州

913

800

秦家坝子

700

朱家寨

410

410

朱家寨

410

小坡

420

420

小坡

420

石牛

432

432

石牛

432

蜂岩

360

360

蜂岩

360

杨家湾

801

700

坝坝窝

560

桥边

1601

1500

杨顺

1400

龙虎

669

600

龙虎

300

冒沙

1048

1000

冒沙

800

伏龙

620

600

转山

500

平桥

364

320

杜家背后

200

龙塘

350

300

陈家槽子

200

金华

645

600

古家大坡

400

合计

13000

(五)万亩青贮玉米板块:

根据“一县一业”种草养牛要求,我镇计划2018年种植青储玉米11000亩,主要种植范围为G212国道与龙塘至平桥公路沿线调减玉米地块与非烤烟、蔬菜基地地块,确保我镇种得出草,养得起牛,群众能致富,真正做到“产销”一体化。

三、重点工作

抓好农业板块经济,关键在于抓妤科学技术应用、规模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市场开拓、农业资金投入六大要素。

(一)狠抓科学技术应用,加大良种推广。

根据五大农业板块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实施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四种”工程,立足就地育种苗(种畜禽)、就地供种苗(种畜禽),把“四种”工程作为农业板块经济的重点来抓。

(二)狠抓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结合我镇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规划并分别建成规模万亩以上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

建成蜂岩一石牛一小坡,平桥一金华一伏龙等村万亩以上标准果园,建成全镇18个村(社区)各有一个200亩左右连片蔬菜种植基地与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自种蔬菜,从而达到万亩蔬菜种植示范镇,建成木山一桥边一杨家湾等村万亩以上标准药园,建成我镇13000余亩烤烟种植,建成万亩青贮玉米板块基地,建成头堰10万羽标准化规模林下养鸡鸡养殖场,全镇实施分散养殖土鸡,带动贫困户增收,预计全镇年出栏土鸡20万羽,恒大帮扶建成头堰蔬菜大棚441个,各村(社区)自建大棚700个等。

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生产、加工到进入市场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绿色、生态及有机要求,全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及监测制度,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使用规范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

(三)狠抓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产业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的要求,积极争取项目,着力加强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交通路网建设;加快建设以滴灌喷灌、棚架、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基地设施,建立青(微)贮及秸秆加工厂,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抓好以村兽医室建设为主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四)狠抓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一是加快发展农业深加工企业。

支持现有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规模、提质增效;扶持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作坊升级改造。

在产业集中发展区域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建立基地、兴办项目、开展精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力争到2018年,有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引进或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增加5个以上。

二是加快发展农业园区建设。

整合各种资源和各类项目资金,强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发展要素,资源和产业集聚、集约、集群“三集同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三生统筹”的理念,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形成农工贸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切实把园区建设成为农村改革先导区、体制创新试验区、板块经济示范区。

率先在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到2018年,在全镇范围内建成2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三是加快发展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在各类专业村和特色优势产业带,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扶贫超市+支部十合作社十农户+基地”等模式,我镇由镇政府统筹成立了1个公司与18个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公司统筹全镇产业发展,通过扶贫超市外销,合作社实施,农户种植,达到“产销”一体化。

(五)狠抓新型市场开拓。

围绕烤烟、蔬菜、中药材、经果林与青贮玉米等重点产业,在集镇已经建设并使用农贸交易市场1个,成立村级集体公司1个,扶贫超市2个,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18个。

支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扩大“司社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范围,培育微信、电子云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大与京东电商进农村战略的合作力度,让重新镇农产品销售市场全面电子商务时代。

加强“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完善品牌运营机制,加大宣传培育力度,按照“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包装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店标识”的要求,在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以党委书记为召集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农业、扶贫、林业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全镇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研究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负责全镇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工作。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服务中心,代振中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事务。

二是明确部门职责。

全镇板块经济工作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总牵头。

各单位分别负责相应板块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进产业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是镇成立高效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将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工作措施,细化推进方案,强化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做好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

(二)强化资金投入。

一是强化资源整合。

扎实抓好创新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试验试点创新工作,制定高效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发展扶持办法,整合国家生态保护功能区、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及巩退项目、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扶持、新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发展农业板块经济。

二是强化财政扶持。

从2018年起,镇级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1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五个一万亩”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推动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发展。

要走出“政府拿钱、农民种田”的误区,大胆探索以奖代补和“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等模式,激发农民自力更生促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参股、担保、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五个一万亩”农业板块经济建设。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

要采取“平台+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运作,积极搭建农业产业融资平台。

(三)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构建科技服务体系。

成立重新镇“五个一万亩”农业板块经济发展专家组,骋请县专家,专门为山区农业发展把脉,拟定年度实施方案,制定生产技术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等,对镇技术人员进行室内课堂和实她操作培训,再由镇技术人员到各村培训村干部、专业合作社成员和种养殖大户,再由村干部、专业合作社成员和种养殖大户培训农户,通过层层培训,使农户户均有1-2人掌握关键技术。

二是推进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实施联合攻关,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

三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公益性职能。

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改革,健全乡镇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实现镇村农技服务推广机构一体化管理。

四是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开展系统化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

(四)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按照“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坚持围绕公司统筹,合作社建基地,扶持和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和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关系,实现以加工带基地、基地促加工的良性互动。

(五)建立示范引领机制。

镇、村要创办科技示范样板,让群众看有典型、学有榜样。

其中,镇级样板不低于500亩,村级样板不低于100亩,确保我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

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各创办样板500亩以上;副科级班子成员各创办示范样板100亩以上;通过2-3年时间,形成一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创新种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种养结合、林牧结合、林药结合等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各级要大力宣传在推进农业板块经济建设中总结出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切实加快山地生态高效农业板块经济营造良好氛围。

(六)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指导思想,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指导机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管理,进步规范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

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积极探索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七)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实行“月调度统计、季督查通报、年终考核”制度,镇将把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纳入对村(社区)目标考核内容,实现差别化考核机制,重点围绕主导产业进行考核,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评比表彰;考核办、督办督察局要切实抓好目标责任的跟踪督查和过程考核,确保“五个一万亩”农业板块经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