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3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doc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中国政府对本国汽车工业的保护将大幅度减少,市场越来越开放,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自主品牌也成了众矢之的,备受各界的关注。

目前中国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这种“量”上的第一如无意外将长期保持下去。

已经成为了数量上的全球第一和中国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毫无疑问应该是汽车强国,这已经基本成为了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

关键词:

自主品牌发展创新汽车

一.中国汽车的发展简史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开始生产解放和红旗汽车,中国的汽车工业拉开了序幕。

1969年在湖北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主要生产东风卡车。

1980年开始二汽生产的东风汽车开始出口,随即二汽组建了跨部门、跨省区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从而打破了我国汽车“品种单一”、“各自为战”和“小而全”的格局,发展了“东风”系列产品。

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一汽和二汽主要生产卡车以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轿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遥不可及。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北京吉普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中国的汽车合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合资的热潮,于是出现了南北大众,广州本田,东风雪铁龙等合资公司,合资似乎把中国的汽车工业带入了春天,以至于一汽的自己的红旗与合资品牌捷达受到不同的待遇。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似乎更愿意购买合资车型,认为合资生产的车型比自主品牌质量更好,性能更卓越。

但是合资企业依然只能做代工,只是按照国外企业的设计图纸进行组装,中国的汽车行业根本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所以一批民族企业开始了另一条探索之路——自主品牌。

九十年代开始,民族企业开始涌现,开创自主品牌。

名噪一时的中华汽车就是这时的产物。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

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CBA,在大市走低的情况下,股份一日之内上涨25%。

目前,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两个整车品牌(中华、金杯)、三大整车产品(中华轿车、金杯海狮轻型客车、金杯阁瑞斯多功能商务车)。

与此同时,奇瑞集团不失时机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汽车人才,全力打造自己的汽车设计队伍,建立自己的汽车工程研究院,同时通过与国外知名品牌技术合作,本着引进消化吸收的原则,以自主知识产权建立自主品牌,成为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领军人物。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是一家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

同时比亚迪设有各种研究院,使得比亚迪迅速发展,截止08年底企业总资产额达329亿元。

目前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由南至北依次有哈飞、一汽、华晨、长城、江淮、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这些品牌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在信息资源高速流动今天,传统行业资源的规模效益日益突出,以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中国各汽车厂商应抓住时机,,建设自主知名品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就业,在大一统格局下占据一席之地。

二.中国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新问题。

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依然是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的汽车主要还是走模仿的道路,自主创新的比例不是很大,这就是国产车与进口车之间的差距所在。

首先,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一级模式,在培养具备基础汽车设计知识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校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科研水平,成为国内汽车水平不可忽视的一角。

其次,各汽车厂商应该建立的研究院则成为汽车人才培养的二级模式,使具有基础性汽车知识的高校毕业生逐渐成为具有专业设计水平的工程师,研究院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决定了汽车厂家的研发实力,也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培养高素质汽车工程师则成为变法成败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汽车工程师也成为此次变法成败的关键,传统培养模式,根据自己现有水平进行专业培养,继而闭门造车,使得整体设计水平发展缓慢,跟不上社会发展。

而奇瑞则在摸索中寻找了一条快速提高设计水平的人才培养之路,在自己原有实力水平上,依托国外先进水平设计,同时派自己研发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在设计的同时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专业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和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向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同时企业也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这样中国汽车设计的创新水平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 兼并重组的问题。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集团化发展是发展汽车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直接推动下,骨干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长安重组江铃、上汽收购南汽、广汽重组长丰、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重组汽车业务(中航集团的哈飞、昌河、东安等汽车及发动机企业进入新长安集团)等。

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进行跨区域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竞争力。

通过兼并重组,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如上汽、一汽、东风等通过兼并重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

(3)税收制度问题。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为了节能减排,政府在原来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同时从节能减排与扶持自主品牌发展的目标考虑,从中国汽车多层次市场正在向二三级市场转移的角度考虑,政府可考虑将短期政策长期化,比如刺激节能减排的购置税政策,鼓励普通民众购买小排量汽车,从而刺激汽车消费,可考虑不同排量的不同税收政策的长期化。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4)节能减排问题。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面临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汽车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节能环保问题。

近年来,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汽车产品的节能、环保要求,大力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国也已经将“节能减排”作为国策,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包括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燃料经济性标准、油耗公示制度及改革燃油税费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但与欧美还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汽车产业必须将改善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提高产品安全性作为技术发展重点,将开发、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汽车消费与能源供应、环境保护矛盾的战略措施,实现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5)汽车道路行驶问题。

目前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一亿,社会保有汽车数量越来越大,治理拥堵、停车位设置、保证安全是交通治理的一大课题。

但是制定什么样的处罚规则、如何进行处罚是需要急迫改革的问题,否则中国最终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混乱堵车场,所以不同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政策。

三.对中国汽车未来的展望

中国汽车发展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前景是无限的。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设计和创新,不再盲目跟风,而是要吸取国外汽车设计的精华,从中国传统文化里给中国的汽车设计进行重新定位,走中国特色的汽车发展道路。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行驶法规也将进一步完善,未来汽车将会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人均保有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随着能源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将会大为流行,这样这就避免能源危机对汽车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现在国内几大汽车企业会进一步兼并重组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中国制造的汽车无论是质量还是外观方面都与世界接轨,中国将会有更多的汽车出口到国外,在国外开办分公司。

总之,中国汽车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企业及政府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使中国汽车能步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成为汽车强国。

参考文献:

1.《2011-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创新:

中国汽车工业之魂》孟嗣宗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汽车》中国汽车杂志社

4.《中国汽车工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

5.《与中国汽车同行:

赵晟八十自述》赵晟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