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3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会计实习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实习报告.doc

《会计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实习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实习报告.doc

.~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年终决算实习报告

专业:

财务管理

学号:

200823324

姓名:

秦超

实习目的:

全面、系统地了解年终会计决算的特点,掌握年终会计决算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实习时间:

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1月24日

实习单位和部门:

北京吉顺佳旅馆财务处

实习内容: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并提供会计信息。

我作为一名大三的财务管理学学生,在经过了三年的会计知识的学习对会计学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为了能更好的将理论与时间联系起来我于2011年01月17日至2010年01月24日在北京吉顺佳旅馆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年终决算实习。

旅馆业是以为客人提供住宿为收入来源的服务部门。

而财务处自2000年开始启用《财务管理软件》进行账务处理。

每月28号进行材料盘点,月末进行一次成本结转,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

旅馆设有三个会计分别负责材料、工资和费用,一个出纳,而指导我的是负责材料的孙阿姨

由于公司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的处理,因而实习要求中的部分要求都是由孙姨和其他前辈讲解或从一些专业书籍和网络上查阅完成的。

具体掌握了如下知识:

一、决算报告的报送对象及报送时间

审计完成后的年度财务报表报送对象和时间为:

1、财政局,时间为次年1月30日前。

2、主管局,时间为次年1月25日前。

3、贷款银行,时间为次年1月25日前。

二、年终财产清理、盘点和账实核对的具体内容、程序和方法:

(一)年终财产清理主要是对所有货币资金、材料、在途物资、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及债权债务等的全面清查、盘点与核对。

基本的财产清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实地盘点法,即对实物财产,采用点数、过秤、尺量等方法,来确定财产物资的数量。

2、技术推算法,即用特定的技术方法,来对财产进行推算清查(实习公司对其主要材料——皮革就采用的该方法盘点)。

3、核对法,即利用银行对账单、信函、电话互联网等进行核查。

三、年终有关账项调整及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方法:

(一)、账项调整的目的是按照应收应付这一标准,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能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正确地计算各期的损益。

值得注意的是,期末进行账项调整,虽然主要是为了在损益表中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但是,在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必须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

因此,账项调整有助于。

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财务状况。

账项调整的内容包括:

1、有关收入的账项调整,如预收收入、应计收入的调整等;

2、有关费用的账项调整,如预付费用、应计费用(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等的调整;

3、有关税金的账项调整,如各种应交流转税的调整等。

(二)、新准则下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

1、企业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

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企业存货、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造成的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核算,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处理如下: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

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

   企业盘亏的存货和固定资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其借方差额,借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3)存货盘盈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但存货盘盈通常金额较小,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存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不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

而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因此,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在清查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是比较少见的,也是不正常的,并且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

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税收概念,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的、纳税人在一个时期内的计税所得,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它包括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而会计利润是确定应纳税所得的基础,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得出的会计利润,根据税法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后,才能作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企业下列经营的收入可以分期确定,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或者商品的,可以按交付产品或者商品开出发货票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也可以按合同约定的购买人应付价款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

  2、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3、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税法实施细则分别按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列举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计算公式。

  1、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制造业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期末产品盘存

  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2、商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商业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3、服务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服务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其他行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参照以上公式计算。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可能涉及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利润分配等账户。

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有关附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

一)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反

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并满足“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且要求:

1、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2、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3、所有者权益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如“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咸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二)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采用报告式结构,分类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筹资活动产生的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偿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六、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决算报告的审查情况

由于我进行实习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已完成了对企业年度决算报告的审计并已上交了相关部门,我只看了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的账项调整意。

主要有应将抵扣热费的商品房计入营业收入并调整企业所得税等

并且知道了一般企业进行工商年检和税务年的时候都要求提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而注册会计师主要对公司年度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发表意见。

进行审计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会计准则,。

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贯性。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企业实习我不但全面、系统地了解年终会计决算的特点,掌握年终会计决算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我发现还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在学校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中级财会,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

同时通过这次学习我也知道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

我在这半个月的实践,不懂的请教前辈,让我对年终决算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

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例如:

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

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

比如,公司对于内部的控制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况,对账、款分离的执行且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够严格。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在实习中我看到就连对我进行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实务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心理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指导的前辈们也在工作之余努力的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随时掌握会计政策的变动和宏观经济情况的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们更要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借助图书、网络等工具掌握得更多、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明白了学会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会计不仅仅要与数字,与表格打交道也要人打交道。

在实际工作中各个财务人员间的配合是极其重要的,人际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也是不能忽视的。

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真正的挑战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通过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记录下来的积累正是日后工作中极其宝贵的财富。

2011年0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