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7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已改.docx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0文献综述 6

0.1IT产业简介 6

0.2IT产业分类 6

0.3IT行业的发展史 6

0.3.1IT形成 6

0.3.2今天谁在为IT工作?

7

0.3.3IT产业的报酬 7

1引言 9

2IT行业发展回顾 9

2.1行业的基本情况 10

2.2发展历程 10

2.3行业的发展情况 11

3IT行业的发展现状 11

3.1IT行业就业前景令人看好 11

3.2IT人才荣登需求第一 12

3.3四类IT人才最缺乏 12

4IT产业市场分析 13

5发展前景 13

6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IT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IT行业发展史,对过去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回顾,分析了现在的行业发展情况。

对IT产业的市场状况做了一些分析,将不同年份和不同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比,这也有助于对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

本文还对现在的IT行业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陈述,这也是IT产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大体现。

依照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阐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

IT行业,回顾,现状,市场,趋势

ITindustrystatusandtrendanalysis

Abstract:

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ITindustry,thedevelopmentofthehistoryofthepastgaveareview,analyses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now.ThemarketconditionsfortheITindustryhasdonesomeanalysis,willdifferentyearsanddifferentcompanies,comparingthedataofthatalsohelpstopredictfuturedevelopmentsituation.ThispaperalsotheITindustrytonowintechnologyachievements,thisalsoisthestatementthedevelopmentofITindustryandamajorbreakthroughreflect.Accordingtothepast,thepresentsituationoffuturedevelopmenttrendsareforecasted,expoundsthefuturedevelopmentdirection,theexistingproblemsandpersonalviewsontheseissues.

Keywords:

ITindustry;review;statusquo;market;tendency

0文献综述

0.1IT产业简介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

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所谓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了一个得力工具的角色。

0.2IT行业分类

IT产业,有一个大致的分类,

IT基础技术的提供IC研发、软件编写如INTEL、MS等

IT技术产品化元器件、部件、组件制造如精英、大众等

IT产品集成化计算机及外设制造商如联想、IBM

IT产品系统化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如华为、HP

IT产品流通渠道、销售如神州数码

IT产品服务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如蓝色快车

IT产业舆论支持IT类媒体如CCW、CCID

IT产业第三方服务各种需要配套的服务如法律咨询、PR服务

IT后备人员培养各种院校如计算机专业

IT产业合作组织各种协会、集会。

0.3IT行业发展史

0.3.1:

IT形成

IT这个名词,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举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

Y2K的问题证明了我们现在已经在各个方面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技术了。

在职业市场上,IT工作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事实上,很多分析家认为,信息技术是二次大战以来促进北美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强劲发展的最有力的因素。

计算机以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紧密而不可分的一部分,所有的工业都依赖他们,这种依赖关系导致了IT产业工作机会的大量涌现。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核心,它关乎人们如何分享信息,如何创意开拓,如何消除全球的隔阂,同时还能提高信息本身的效用。

0.3.2今天谁在为IT工作?

瘦骨嶙峋,带着啤酒瓶底似的眼镜,留着鸡窝一样的发型,所有的社会活动仅仅是凌晨2点在聊天室里大放厥词和送比萨饼的小鬼聊上两句的人?

这个观点不免过时了点,而且也不太准确。

是计算机把那些人神话了,我们总是觉得那些和计算机打交道的人是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异类。

IT行业的人极其聪明,这点毫无疑问。

即使在其它产业中,他们的工作也同样需要智慧和创造力。

而在IT产业,它更需要极其前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代工业已经进化到包括产生和支持信息流的商业世界的基础了。

投身IT产业的人极其聪明,有兴趣,创造力,务实而又有抱负,具备无以伦比的创意,生而且行动目标明确。

相当多的人已经具备人文或者商业学位,正在找寻他们的理想,他们发现目前的工作缺乏挑战和发展,所以他们经过研究决定从事高挑战高收益的信息产业中来。

0.3.3IT产业是报酬很低的技术工作吗?

当然不是。

每家公司都雇用IT专家。

事实上,IT产业的人员一直是供不应求的。

只要翻翻报纸,读一读关于那些正在哭求IT人员的公司的报道,你就会明白的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卖方市场。

这主要归结于自动化的变革。

所有的产业都有一个广泛的技术基础,从入门级的硬件支持到高深的公司开发。

如果你不考虑到技术层次,就没有办法为公司制定商业战略,所以信息技术已经参与发展战略,极有效地设计和指导商业目的。

根据IDC1998年的调查,对IT人员需求高的产业依次是:

远程通讯,商业服务,医疗保健,零售批发和财务服务。

相对于纯粹雇用技术人员的技术产业而言,它要来的广泛的多。

IT的机会是世界范围的,它已经渗透到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它还产生了很多过去没有从未出现过的工作机会,发展势头越来越快,同时也代表它的工资水平是很高的,他们是绝对的有竞争性。

无论如何,IT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行当!

1引言

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IT)的发展对业务流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个人电脑(PC)、局域网(LAN)、客户/服务器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组织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些发展体现了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

在信息时代,所有事物都变得更快捷和动态。

传统的科层组织往往难以对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使得扁平化和更灵活的组织结构成为一种趋势。

简单地讲,组织内关注的焦点也从垂直的职能或部门转换到组织内运作的各种水平的流程上;同时,决策权也被逐步授予那些低层次的员工。

IT服务管理流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2IT行业发展回顾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2010-2013年中国it行业现状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介绍了it行业的相关概念等,分析了我国it行业的发展环境及it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2010年我国it市场的运行状况做了翔实的分析。

研究报告具体介绍了2010年it市场现状和主要企业经营情况。

2010-2013年中国it行业现状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对it行业做了政策法规分析及投资分析,对未来几年it行业的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两三年以前,咱们看一下主流报纸、几大证券报、期货日报探讨IT发展的文章几乎就没有。

但是近期应该说还是偶尔可以看到一两篇的,说明大家已经在关注技术的发展的这些东西。

我想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探讨一下期货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首先金融期货为期货行业的信息技术发展注入了兴奋剂,近年来虽然期货市场每年保持着几乎成倍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成倍的增长,是因为我们的基数太小了。

大家知道从国际市场来看,金融及其衍生品的期货交易量是商品期货几十倍以上,我国目前商品期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我们同仁们做的巨大努力达到的,总体规模无法跟其他国家相比。

但是现在,昨天,金融期货的横空出世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虽然只有股指期货这一个品种,但是这已经预示着我国期货行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公路。

期货行业的IT技术我觉得可以说是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金融期货的出现必然引发一个质的飞跃。

首先市场规模的空间有上百倍的空间,短期之内可能会出现发展速度升级这样的过程,那么他对IT也就提出一个非常高的需求。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很快就会出现,这可能也是我们所有的期货行业人员的身上的重担。

2.1行业的基本情况

IT业在快速发展,各国对IT人才的需求猛增。

由于IT人才的成长远远落后于IT业的发展,不得不面对IT业人才短缺的难题。

IT企业对人才有四项素质要求,即专业技能、项目经验、权威认证和高等学历

IT行业的最重要的体现要素是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特别是压倒竞争对方的核心技术,而这些知识和核心技术又是由人才掌握的,是依附于人才的,这就造成在IT行业里更多的显现了因为人才流动而导致企业的振兴和衰败、发展和落后。

因此人才问题成为IT行业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2发展历程

回顾一下咱们发展的十年以上存在不少的问题,我称为下一步发展的瓶颈。

第一个疲于应付、资源短缺,各技术的公司都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下,应该说一直应对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与此同时表现出各机构在各方面的资源的短缺。

所以说这种缺陷也导致了IT发展的局限性,第二个问题是重维护、轻管理。

技术指引的下发如果说它解决了行业标准的问题,同时也引爆了咱们期货公司IT重大的缺陷,就长期以来只重视技术维护,忽略技术管理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叫重当前、轻规划,这跟这个问题是相关的,由于这两年期货行业处于业务发展的巨大规划期,不仅要适应业务适应,这是高度依赖IT技术行业正常现象。

第四个问题我觉得是重技术、轻业务,这话什么意思?

是因为业务部门提出很多的需求往往让技术部门很难适应,而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咱们IT技术的人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不太关心业务,这样导致了管理上的一种脱节。

第五个问题是对企业发展的预期不确定,目前咱们全国160多家公司截止到现在中金所(音译)有180多个会员,中金所会员当中有50多家没有结算资格,说明企业的发展导致他的存在的较大的差异。

第六,我们的机房工程差,这个技术指引推出之前搞过多次的期货公司的人也参加研讨会,当时大家对机房工程有限的这几个条款提的意见最多的。

第七个是硬件解决方案比较少,目前咱们行业只有两个主要的软件系统开发商,而且有一家占了80%以上,另外他们在每一个新版本的系统推出的时候大概也就只给出两套左右的硬件的全套措施的方案,这跟硬件的配合和工作的时间和效率各种关系,一般也就给两套,公司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第八就是热被等重要系统缺位,热被等方面的技术应该说还不太成熟,只有极个别的公司做了尝试,目前行业当中还没有推广开来,制约了咱们期货公司系统的安全的提升。

2.3行业的发展情况

IT发展进入了转型期,经过十年发展我们在几大问题上需要首先转变的是观念而不是简单的技术。

首先第一个要同维护型转向管理型,第二个问题我就觉得我们从意识上转变的是我们的意识系统开始从公用型到专用型转变了,这个意识从很多的开发商包括咱们的使用者还在一个比较朦胧的阶段。

为什么呢?

因为从电子期货行业出现电子交易化以来,这条道路在全世界来说跟国外完全不一样,差别很大。

这咱们在行业发展初期一个是需要低成本的扩张,另外期货公司技术力量几乎没有。

3IT行业的发展现状

3.1IT业就业前景令人看好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

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

3%,占GDP的9。

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岁末年初,前程无忧网()等国内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纷纷针对2006年人才市场现状发布“求职指数”。

昨日,记者从前程无忧网站获悉,2006年,在这些专业招聘网站登记的有效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IT业就业前景令人看好。

3.2IT人才荣登需求第一

在这些需求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

专业网站上全年新增职位排名靠前的大多为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占总量近30%。

除了需求量大,IT人才的“薪情”也在节节上涨,高级IT人才的年薪都在6万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年薪10万。

据专家称,根据以往经验,2006年的人才供求走势还会延续,因此预计IT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不错。

3.3四类IT人才最缺乏

据“无忧指数”显示,IT人才中最缺乏的是软件人才、实用技能型网络人才、系统集成工程师、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人才。

①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

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

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

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

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②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4IT产业市场分析

政府IT市场未来将以16.3%的增长率增长,2010年达到1034亿元的市场规模。

未来政府市场几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大部委制改革,将推进政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的集中、整合与共享;“十一五”规划实施,将带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六大系统信息化以及各部委金字工程、各地区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进入高潮。

  金融机构未来必须应对金融市场带来的新的、潜在的各类风险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可靠与高效的金融信息化平台,使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银行信息化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手机银行以开拓新业务新服务,引入soa加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架构,适应银行业务创新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加强银行IT治理与IT服务管理建设。

  面对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各证券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面临着新的压力,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升级改造扩容,证券公司集中交易与集中风险监控系统建设,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信息安全与灾备建设将成为重点。

保险业务内容的衍生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使保险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商务与在线业务办理将成为保险公司信息化应用的亮点。

  未来能源行业IT应用投资重点是大能源行业管理机构电子政务建设,能源分行业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能源行业监管系统建设。

赛迪顾问预测2008~2010年,电力、石化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电力、石化、煤炭IT行业应用规模将分别达到214亿元、142亿元、61亿元。

其中电力行业改革与供需的“拐点”将推进信息化深入发展,一体化应用系统与集成平台将成为应用重点。

各大电力公司集团内部将按照所处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行业电力信息监管系统。

5发展前景

1999年中国IT市场总额为110亿美元。

上海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IT市场,1999年占整个中国IT市场的26.1%。

财务软件和电信市场是中国IT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1999年此两方面的市场总额占到中国IT市场总额的半数以上。

IDC公司预测,1999年到2004年,中国IT市场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5.7%。

目前,计算机硬件依然是IT业的热点,但软件服务的市场份额呈增加趋势。

电子商务尚在拓展市场阶段,尚未取代传统的行销渠道,此外,其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2000年上半年中国IT市场的热点是:

西部大开发意味着IT业的巨大商机;加入WTO后的市场状况留有悬念;与互联网有关的解决方案有增加的势头;网络(局域网和因特网)日渐流行。

下半年增长速度会更快;ASP和WAP、宽带都是市场的新焦点。

因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IT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IT技能培训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中国IT业在加入WTO后前景乐观,IT产业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更加广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多。

比如说手机,中国人口那么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是,中国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竞争力。

没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就低。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总理再次强调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就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的IT产业规模很大,但是,在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存在依赖国外的问题,使国内企业受制于人,不利于取得更高利润。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我们整个产业就会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所以在IT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很重要。

可喜的是,政府很重视这个问题,正在加大支持力度。

去年在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如方舟CPU芯片、WPS中文软件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市场方面政府也很支持。

6结论

本文从IT产业的发展历程、行业现状、市场形势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对各市场要素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IT培训市场的发展处于未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

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同时也处于教育期,消费者需求需要引导。

市场处于非标准化和非规范化阶段。

培训机构处于低信誉度阶段。

培训产品处于未成熟期。

主要IT认证培训提供商具有垄断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和对各市场要素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IT培训市场的营销具有以下特点:

营销活动频繁,市场竞争激烈。

消费者比较理性,营销需要注重对消费者长期发展的关照。

营销层次较低,营销手段和渠道比较单一。

部分厂商使用误导消费者的手段进行营销。

通过调查研究和对各市场要素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IT培训市场的客户需求为:

注重个人长期发展,注重培训对于自身整体职业生涯的作用。

有消费意愿,但是因为产品价格较高,所以也很重视对于产品性价比的判断。

消费者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以通畅的渠道获得信息。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和信用体系的缺失,存在对虚假“证书”的不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IT培训市场调研报告》结论概述《软件工程师》杂志2002年4月

[2]倪志全:

期货行业IT发展回顾与展望

[3]白永昌尹加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决策分析研究.中华素质教育.2005(6).-46-47.

[4]邓寿鹏.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中国电子商情:

通信市场.2003

(1).-32-34.

[5]韩永进李晔.信息技术与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模式建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8

(2).-48-51.

[6]欧晓晨.世界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电子外贸.2002(5).-4-5.

[7]任军刘军刘永泰.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8).-142-144.

[8]吴洁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科学新闻.2008(17).-48-48.

[9]杨继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科技广场.2007

(2).-243-244.

[10]曾路苗新明张兴亚周光海.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新疆农垦科技.2004

(2).-42-44.

[11]张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36-37.

[12]张全伙张剑达.未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若干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电脑应用技术.2001(52).-1-5,20.

[13]张全伙.未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若干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29(4).-13-16.

[14]钟华王丽贤(译)汪凌勇(校).2020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展望.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1).-96-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