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42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doc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

一、霜霉病

(一)症状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病害多生于病叶背面。

病状:

坏死斑、少数萎蔫

病症:

由气孔伸出的白色至紫灰色霉状物。

(二)菌属

霜霉菌都是寄生在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属于为鞭毛菌亚门。

主要菌属及代表性病害如下。

1、霜霉属

形态特征:

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锐。

引起病害:

板蓝根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黄霜霉病、延胡索霜霉病和附子霜霉病等。

2、假霜霉属

形态特征:

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然后作2~3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

引起病害:

啤酒花霜霉病、丝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

3、单轴霉属

形态特征:

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末端平钝。

引起病害:

葡萄霜霉病、苍耳霜霉病等。

(三)发病规律

1、病原物越冬场所

(1)田间病株

如白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休眠菌丝体在采种株内越冬,第二年就在病株内继续生长发育。

(2)种子、其他繁殖材料

如洋葱霜霉病,病原物是在鳞茎内越冬,并且是第二年生长季节的初次侵染来源。

(3)病株残体

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方式

霜霉菌主要靠气流或雨水传播,有的也可以靠介体昆虫或人为传播。

3、发病时期

北方一般6月即可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

4、发病条件

偏低温、高湿情况下容易发生。

如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

5、侵入途径

真菌主要从自然孔口侵入,较少从伤口侵入。

6、病害类型

(1)局部性的侵染:

产生点发性病斑,生长季中不断产生孢子囊频繁地再侵染,病害流行速度非常快。

大多数霜霉病属这种类型。

(2)系统侵染:

卵孢子从植物的芽鞘侵入后,菌丝随寄主生长点侵入全株,引起全株性症状,病害流行速度较慢,如谷子白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及种子消毒:

不要长期种植一个品种;年年选种。

(2)田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3)收获与储藏期的防治: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2、药剂防治

(1)7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外观为淡黄色粉末。

(2)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外观为灰黄色粉末。

(3)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外观为白色至灰色疏松粉末。

(4)25%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外观为白色至米色粉末。

3、生物防治

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

二、立枯病

(一)症状

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

病状:

枯死

病症:

丝状霉状物、黑色菌核。

(二)菌属

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三)发病规律

1、病原物越冬场所

以菌核、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

2、传播方式

主要靠土壤、粪肥、流水和农事操作传播。

3、发病时期

北方一般6月即可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

4、发病条件

低温多湿,土质粘重,通透性差,幼苗植株生长过密,通风不好时极易发生病害。

5、侵入途径

主要从伤口或穿透植物表皮直接侵入。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无病土做营养土,加强苗期管理,出苗后,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

2、药剂防治

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运用拌种剂拌种或毒土防治。

三、白粉病

(一)病原归属

白粉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为专性寄生菌。

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严重时可侵染植株的嫩叶、幼芽、嫩梢、花蕾和幼果等部位。

(二)症状

病状:

矮小、畸形、落叶

病症:

无性时期:

白色粉状物;有性时期:

黑色点状物。

(三)病原发病规律

1、越冬及状态

我国北方地区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体、病芽、病枝或落叶在地面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温室、棚内越冬。

2、侵入途径

主要从伤口或穿透植物表皮直接侵入,少数为气孔侵入。

3、传播方式

主要靠气流传播。

4、发病时期

5月为发病盛期,10月以后很少侵染。

5、发病条件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栽培管理中氮肥施用过多,缺钙或过干的轻沙土,温度变化剧烈以及花盆土壤过干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6、病原侵染

为多循环病害。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

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易受药害的不能施用);

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

40%福星乳油,外观为棕色液体;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

四、根腐病

(一)根腐病发病部位、症状

发病部位:

主要为害寄主根部。

病状:

叶片发黄,植株枯萎。

病症:

最开始为白色,形成繁殖体后变成粉色霉状物,少数为锈黄色霉状物。

(二)根腐病病原物

归属:

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

(三)根腐病发病规律

越冬场所:

病原菌以菌丝在种苗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病田土壤内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传播方式:

借雨水、灌水,耕作及地下害虫为害传播,少数为种苗传播。

侵入方式:

伤口侵入。

发病期:

该病一般在5月初发病,6~7月为害较重,一直延续到收获期。

发病条件:

土壤地势粘重;高温、高湿及连续阴雨天气;栽培时移植产生的伤口;植株抗病性降低;地下害虫和线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有利病害的发生。

病害类型:

系统侵染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2、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

在耕翻时,按50~60Kg/亩撒石灰粉,进行土壤消毒。

种苗处理:

栽前用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浸苗5~10分钟,晾干后栽种。

发病初期灌根: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也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3、生物防治利用芽孢杆菌和木霉菌等生防菌(防治防风根腐病)。

五、斑枯类病害

(一)症状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多发生在叶表面和茎。

病状:

坏死。

病症:

点状物、霉状物、真菌菌丝体变态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二)菌属

该病是由一种真菌所致的病害,属子囊菌亚门。

(三)发病规律病原物

越冬场所:

叶枯病病菌在病叶上越冬,少数在种子。

传播方式:

为多循环病害;

发病时期:

该病在7-10月份均可发生;

发病条件:

高温多湿、通风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侵入途径:

多数为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少数从伤口侵入;

病害类型:

为多循环病害。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的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栽植地要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增施有机肥料及磷、钾肥;控制栽植密度,使其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侵染机会;改喷浇为滴灌或流水浇灌,减少病菌的传播。

 

2、药剂防治

1:

100倍的波尔多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外观为白色至灰色疏松粉末;65%代森锌500倍液等。

六、病毒病

(一)症状

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

病状:

变色:

主要表现为花叶和黄化。

坏死:

即细胞和组织坏死。

畸形:

许多病毒除引起黄化和花叶外,往往还造成植株器官变小、矮化、节间缩短、丛枝、皱叶、厥叶、卷叶、肿瘤等变态,这些变态常常是病毒病的最终表现。

病症:

病毒病没有病症。

(二)病原物

1、植物病毒的形态

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2、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病毒属有烟草花叶病毒属和黄瓜花叶病毒属

(1)烟草花叶病毒属

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大多数寄主广泛,自然传播不需要介体生物,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主要靠汁液摩擦、土壤、病残体传播。

(2)黄瓜花叶病毒属

黄瓜花叶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依赖多种蚜虫为传毒媒介,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靠汁液传播。

寄主十分广泛

(三)发病规律

1、病原越冬场所

田间病株:

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田间很多杂草植物,在寄主中断期间,黄瓜花叶病毒可以通过虫媒传染到杂草上,并在其地下根部越冬,到第二年又从越冬的杂草上通过蚜虫传染到黄瓜。

病株残体烟草花叶病毒窝在干燥的烟叶内,经过30年仍具有侵染力。

2、侵入途径

病毒属于专性寄生病原,侵入植物只能从微伤口侵入。

3、传播途径

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

(1)种子和其它繁殖材料的传播

(2)嫁接传播:

所有的植物病毒,只要是寄主能进行嫁接都可传病。

果树病毒以此方式传病较普遍。

(3)机械传播:

病毒可通过摩擦所造成的微伤而传播。

(4)土壤传播:

土壤中真菌和线虫也可带毒传病毒。

(5)昆虫传播:

大部分植物病毒都可虫传。

传毒昆虫主要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虫。

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及甲虫等。

昆虫传播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①非持久性:

昆虫获毒后立即传毒,但很快失去传毒能力。

②昆虫获毒后不能立即传播,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传毒。

③持久性:

昆虫获毒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传毒,病毒可在昆虫体内繁殖,可终生传毒,经卵传毒。

4、发病条件

①品种: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②介体昆虫:

温暖的冬季使蚜虫存活数量多,早春温度高,桃蚜活动早,比晚活动的桃蚜更可能携带病毒,而增加传毒的机会。

③栽培管理:

种植在低洼或遮阳的地块,密度过高、肥水管理不当时症状也往往加重。

④初次侵染源:

秋季未彻底清除病落叶,增加了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病害往往加重。

⑤环境:

温度、湿度和光照对此病有很大影响,如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后,再突然降温下雨,寄主抵抗力降低,往往使病害症状加重。

5、发病时期

蚜虫主要危害嫩梢、叶及花蕾,因此在春末夏初,植物幼苗期易发生病毒病。

(四)防治方法

1、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追肥、培土、浇水,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在苗床和大田操作时,应做到手和工具用肥皂水消毒。

3、消灭介体昆虫

40%的乐果乳油;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4、使用病毒钝化剂

病毒A:

于发病初期,亩用粉剂100-200克加水稀释成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4次。

如在发病前喷施,效果更佳。

抗毒剂1号:

可有效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

用300-400倍液,从苗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