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67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

附件材料(十一):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XXXXXXXX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赣XXXX字2016(010)号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通知

公司各部室、项目部:

为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更好地保证施工人员身心健康,有效地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公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XXXXXXXX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3月5日

主题词: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印发通知

发至:

总经理各部室公司项目部

XXXX综合部2016年3月5日印发

共印20份

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在建工程项目传染病和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一、尘技术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在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的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流动搅拌机上两个尘源:

一是向料斗加料时飞起的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飞起的粉尘。

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

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溶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为了防止所排气体中仍有粉尘,在旋风滤尘器出气口设置二道防线---水幕隔尘措施,既达到除尘目的,又可将蓄集的水泥再次回收使用。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3、金属除尘措施

钢筋、铝门窗的抛光(砂轮切割、打磨)作业中,采用通钢筋、铝门窗的抛光(砂轮切割、打磨)作业中,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在切割或打磨工作操作的侧方安装嚼舌尘罩,通过支道管、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进行净化后排放。

二、毒技术措施

1、弧光辐射的防护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防护面罩,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

工作服应用表面平整、反射系数大的纺织品制作,决不允许卷起袖口,穿短袖衣及敞开衣领等进行电弧焊操作。

2、防苯毒的措施

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40mg/m3以下,甲苯100mg/m3以下,工甲苯100mg/m3以下。

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

较少的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这样既可看清喷漆的情况,又可隔离苯蒸汽外溢的危害。

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

必须采取机械通风、送气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

三、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允许噪声85dB,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达到90dB。

1、消声

消声是防止动力噪声的主要措施。

可在各种容易发生振动噪声机械的进排气口处装置消声器。

消声器械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阻止声音通过的装置,常用的有阴收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穿微孔板消声,效果都比较好。

施工现场消声,可采用商品砼,避免在施工现场产生噪声,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同时尽量避免夜间22:

00—凌晨6:

00时浇捣砼。

施工机械要经常检查保养,保持机械良好运行,减少噪声。

2、吸声

吸声是用口及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吸收通过的声音,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如在室内用多孔材料安装在墙壁及天棚的表面上,制成尖劈形式悬挂于棚顶或装设在墙上,或利用共振原理采用多孔板做成噪声的墙壁。

3、隔声

把发声的物体、场所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的方法称为隔声。

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等。

A、单层隔声结构:

采用最简单的隔声构件一单层均匀物质制成的墙板,如钢板、木板或混凝土墙等。

当声波进入到隔声结构上,其中一部分声能透过隔声结构向外射去。

由于大部分声波受到隔绝,所以能做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B、双层隔声结构:

在中间夹一定厚度空气层的双层墙或板,它比没有空气层的两层物质本身的隔声罩提高了很多,这是由于声波依次传透到介质截然不同的面层时,多次反射而使声强逐渐衰减。

4、阻尼

用一些内损耗、内摩擦大的材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如沥青、软橡胶、高分子涂料等,当金属板弯曲振动时共振能量迅速传给紧密涂贴在薄板上的阻尼材料,引起阻尼材料内部的摩擦和互相错动,从而降低金属板辐射噪声的能量,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四、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1、隔振:

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

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如用橡胶垫、软木垫、树脂玻璃纤维板、毛毡等制成隔振垫,效果均较好。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如钢窗校平的钢板作业台改为铸铁作业台,振动和噪声可基本达到国际要求;手工校平钢模,改用机械校平,亦可基本消除钢模校平的噪声和振动;水泥离心制管,如将工人手持“打水杆”进行管内铲平作业,改为“悬棍式”自动作业,即可消除振手的危害。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五、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1、加强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施工人员应做到工完料清,宿舍内做到干净卫生,床被摆设整齐,垃圾应倒在指定的地方;食堂卫生要天天打扫,炊具碗筷保持干净,生熟食品分别存放,购置防蝇灭鼠药品或用具,炊事员要一年做一次健康检查。

2、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

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佩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护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如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佩戴过滤或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替代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气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

3、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

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服。

4、教育工人不得在有害作业场所吸烟,吃食物,饭前班后必须先洗手、漱口,严防有害物随食物进入体内,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每天搞好场内清洁卫生。

5、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患有疾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A、患有各种血液病、继发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以下)、肝脏病、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不宜从事铅、乙铅作业。

B、患有各种神经精神病、肝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植物神经功能明显紊乱的,不宜从事锰作业。

C、患有各种血液病、严重神经官能症、肝脾脏疾病及成年人不宜从事苯作业,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暂时调离苯作业。

D、各种活动性肺结核、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不宜从事粉尘作业。

E、患有各种心血管器官性疾病的,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F、患有各种听力系统疾病的,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