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053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传媒类上市公司情况.doc

全国报业类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一,各报业类主要上市公司概况

1,博瑞传播(600880)

1999年6月,由《成都商报》绝对控股的子公司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上市公司四川电器2000万股国有股,一举成为四川电器的第一大股东,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7.65%,2000年3月,四川电器更名为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也改为博瑞传播。

今年上半年,博瑞传播公司所属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广告公司完成了与《成都晚报》发行业务的实质性整合,获得了成都三大主流媒体发行业务的独家代理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发行业务在区域内的绝对优势地位,上半年营收实现显著增长。

据博瑞传播2007年中期报告,2007年上半年,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主营收入33,357.57万元、利润总额11,606.65万元和净利润6,463.8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76%、41.63%和28.90%;实现每股收益0.35元。

2,新华传媒(600825)

2006年10月,上海新华集团收购华联超市股份1.1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0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并将上海新华传媒股份公司100%股权置入公司。

资产置换的同时,公司更名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联超市承继新华传媒的全部资产及业务。

2007年6月新华传媒向特定对象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中润广告公司定向发行不超过1.3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16.29元,收购其下属传媒经营性资产,包括申报传媒公司100%股权、晨刊传媒100%股权、人才市场报传媒公司100%股权、地铁时代传媒公司57.5%股权、房地产时报传媒公司100%股权、解放教育传媒公司100%股权、风火龙公司100%股权和解放文化传播公司51%股权;同时还包括该集团持有的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40%股权,以及拟向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发行股票购买其持有的中润解放60%股权,由两者而构成的中润解放100%股权。

据了解,新华传媒公司现有净资产约10亿元,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注入资产的价值为22亿元,现新华传媒年利润水平5000万元,解放集团的注入资产在2006年的赢利水平接近3亿元。

以新华传媒当前市值计算,需定向增发34%的股票才能吸纳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资产,从而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预计,此轮资产重组需持续到九、十月间才能完成。

3,北青传媒(01000HK)

2004年12月22日,有报业海外第一股美称的北青传媒(股票代码:

1000)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借此机会,北青传媒成功融资9.5亿港元,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常,进入2005年,因占《北京青年报》大部分广告收入的房地产广告和汽车广告收入大幅下滑,北青传媒上半年的净利润仅17万元人民币,较2004年同期的6630.9万元下降99.7%。

屋漏又遭连阴雨,2005年10月,北青传媒包括两位副总裁在内的6名雇员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检察机关扣留调查。

这两大事件令北青传媒遭受重创,股价一路下跌,已由上市之初的21.77港元降至2006年4月的10.05港元。

北青传媒(1000。

HK)在港公布了2005年年报,全年实现净利润1008.7万元,较2004年同期倒退94.8%,每股盈利0.05元,派发红利0.25元。

北青传媒2004年实现净利润1.9418亿元。

公司还表示,上市募集的约7.78亿港元,到去年底只动用约238.3万港元,只有3%的比例。

北青传媒2006年年报披露:

2006年,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与户外、楼宇广告等替代品的分流影响,特别是受北京报业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房地产政策调整,项目审批减少及销售活动延迟的影响,导致北青传媒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广告收入有所下降,其中房地产广告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北青传媒2006年的广告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509,076,000元,较2005年下降13.7%。

全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792,492,000元,较2005年下降7.6%。

4,华闻传媒(000793)

华闻系隶属于人民日报社事业发展部,近年来频现于资本市场。

人民日报社事业发展部成立于1993年。

主要职责是在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下,代表人民日报社行使出资权力,对系统内的数十家企业进行管理与监督,使之保值增值。

产业涉及房地产、金融、基础设施、影视文化、信息传媒、内外贸易等行业,经营活动范围遍及国内十几个省市,并在国外有成功的合作项目。

一直以来,华闻系以其特殊身份和一系列大胆的资本运作而备受市场关注。

2000年4月8日,华闻收购燃气股份,与原第一大股东--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在股市大打股权争夺战。

不足两个月,公司就发布了6个公告。

海口煤气管理公司还就此提出了诉讼,对华闻与7家法人股东转让协议提出质疑。

华闻最终从争斗中胜出。

2006年11月,公司更名为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华闻传媒,证券代码000793不变。

2006年7月,华闻传媒出资22000万元收购实际控制人华闻控股持有的华商传媒30%股权并已过户。

华闻控股持有华商传媒61.25%股权,华闻传媒拟再购买华闻控股持有的华商传媒剩余31.25%股权,达到控股目的。

华商传媒原名为陕西华商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主营范围为传媒信息业的投资、开发、管理及咨询服务,已经取得独家代理经营《华商报》、《新文化报》等媒体的广告、发行、印刷业务的权利。

2006年华闻传媒主营收入977,714,781.86元,比上年增长37.02%,净利润65,084,716.74元,比上年增长2%,每股收益0.05元,与上年持平。

5,赛迪传媒(000504)

赛迪传媒的前身是ST港澳。

2000年10月30日,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简称CCID)以所拥有的《中国计算机报》51%股权,与ST港澳进行资产置换,改变了港澳实业主营业务,确定以IT传媒为新的主业方向。

ST港澳用债权资产及部分现金共计15300万元人民币置换CCID所拥有的《中国计算机报》51%的股权,以及相应比例的经营权、收益权,经营范围将以资讯传媒、文化传播、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管理等为主。

2001年3月9日,ST港澳更改为赛迪传媒(全称为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改选了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员。

此后,赛迪传媒继续频频进行各种重组行为,置入IT信息服务的资产,置出原有不良资产。

2004年赛迪传媒收购了中电报公司的30%的股权,从而间接拥有了在纸质传媒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电子报》、《中国电脑教育报》、《通信产业报》、《软件世界》及《中国计算机用户》。

这三报两刊在IT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广告收入均名列前茅。

而公司的第一大股东CCID是信息产业部直属国家科研单位,是政府IT产业的研究、决策、信息服务中心。

2005年2月28日,赛迪传媒发布消息称收购赛迪网公司12%的股权,使公司向IT传媒产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赛迪传媒2006年净利润222.75万元赛迪传媒(000504)公布的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加大旗下媒体的改版和转型工作,基本遏制了经营业绩下滑的局面,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45%。

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93.91万元,净利润222.75万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了2.45%和8.45%。

每股收益为0.007元。

6,凤凰传媒(601928)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1月11日发布招股公告,拟发行不超过50,900万股A股。

作为全国规模第一的出版发行企业,凤凰传媒上市后将成为传媒板块的最大成员。

2010年营业收入54亿元,净利润6.63亿元;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5亿元,净利润3.27亿元。

顺应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凤凰传媒的募投项目将集中在实体网建设、教育类图书复合出版项目、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建设等方面。

聚焦书业、聚焦传媒、聚焦文化产业,凤凰传媒力图通过资本市场,打造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新优势。

文化传媒板块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之一。

7,浙报传媒(600633)

浙报传媒,股票代码:

60063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资子公司“浙报传媒”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省级报业集团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

浙报传媒是国内首个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传媒集团,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分别设立了独立运作的法人主体负责运营《浙江日报》、钱江报系、《浙商》杂志、《美术报》、浙江在线以及9家县市报等浙报集团旗下的主要媒体,其中《浙江日报》发行量已连续14年稳居全国省级党报发行量前三位,《钱江晚报》则是浙江省内版面最多、发行量最大、效益最好的报纸之一,品牌价值居浙江纸媒之首。

新媒体后期或有亮点:

公司打造的浙江新闻类网站--浙江在线,凭借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化开拓以及强大的浙江日报采编队伍实力,在新闻类网站已经俨然和新华网,人民网处于同一阵营,实力可见一斑。

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浙江在线这个新媒体,以及杭州强大的IT资源。

8,粤传媒(002181)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传媒”)于2007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81,标志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进入资本市场、改革传媒投融资体制、实行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传媒的实际控制人广州日报社是华南第一大报,华南地区的报业龙头,也是全国版面规模最大,经济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报业集团之一,广告收入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地方报业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58.7万元;此次注入的资产整体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重组完成后,公司资产质量大大改善,盈利水平将显著提高,同时,广州日报社下属的报刊印刷、发行、广告等上下游产业链将在公司这一平台上更好地整合。

结合公司原有业务,以及重组备考财务资料即2011-2013年度净利润为2.7511亿元、2.7536亿元、2.9811亿元,预计2011年-2013年EPS为0.42元、0.42元、0.46元。

考虑到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核心议题的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落幕,文化传媒产业政策红利空前,后续将有一系列分项政策及规划出台,政策有望在中短期内支撑公司股价上涨.

9,出版传媒(601999)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份经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名称变更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8月29日,出版传媒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210000149174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41,091.47万元,总股本为41,091.47万股。

辽宁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12月5日下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变更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改制上市有关文件的批复》,同意出版传媒由原批准的赴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变更为在境内申请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402,914,700股国有股,占总股本的98.05%,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司已于2009年1月6日在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有关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时代出版(600551)

2008年11月18日,以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2008年9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核准,安徽出版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定向发行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全国率先以出版业务整体上市。

上市公司更名为“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出版主营业务净资产收益率最高、极具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11,北巴传媒(600386)

2006年7月和2007年6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巴士公司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资产置换重组。

自此,北京巴士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具有浓厚公益性色彩的上市公司,转变成为一个市场化的控股型上市公司。

转型后的北京巴士公司把公交广告传媒作为其核心产业,主营业务中增加了广告设计、制作、投资、媒体代理发布等经营内容,不再经营城区客运业务,并于2008年4月22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巴士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6月18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领取注册号为110000104542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7200万元。

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2000]188号文《关于核准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批准,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80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9.92元,2001年2月16日挂牌上市交易。

发行后,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增加至25200万元。

12,电广传媒(000917)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1999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因在全国传媒行业率先进入资本市场,且资本经营成效突出,被公认为“中国传媒第一股”。

上市11年来,电广传媒已经发展成一个以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创业投资、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代理四大业务为主,旅游、房地产、酒店等投资业务为辅,经营地域横跨长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传媒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15.84亿元,同比增长24.97%,净资产38.91亿元,同比增长38.96%,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97亿元,同比增长48.29%。

 2010年,电广传媒全年实现广告收入近50亿元,2010年省内广告收入达到42.73亿元,其中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收入达到36.36亿元,连续8年蝉联“全国省级卫视广告创收第一”。

同时,省外广告拓展也取得突破,公司先后在广州、上海成立了韵洪广告公司,2010年广告收入超过了6亿元。

二、国内类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运作特点

1,经营规模小

如果说国外的传媒集团已经具备了年收入几百、上千亿美元的航空母舰规模的话,那么我国的传媒公司就是年收入只有十来亿人民币的小舢板。

2,对广告收入依赖度高

目前大多数报业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报纸收入和广告收入,增值服务还没有得到重视,其他经济来源微乎其微。

对中国报业来说,目前整个支撑点几乎全在广告上,比如文新报业集团的广告收入就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这给集团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税前广告支出只能占总营业额的2%。

结果2001年文新报业集团的总收入就下降1个多亿。

3,传媒概念股远离传媒的本质核心业务

众多周知,所谓传媒经营性业务都需要依托传媒内容、传媒平台来展开,而这些核心环节和功能却被安排在改制企业之外。

我国所谓的传媒概念股离传媒的本质核心业务差之千里。

从我国的一些上市传媒企业有关情况看,与其说它们是传媒文化企业,倒不如说是包罗万象的百货公司来得更为确切。

这些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娱乐健康、五金家电、百货、服装、针织品、工艺术品、食品、金属材料、办公用品、装潢材料、房地产经营开发、室内外装修、物业管理、出租汽车公司等等。

这样宽阔的经营范围必然导致文化企业大量原本可用于文化产品开发的资金流向非文化产品开发、制作领域,大量资金分散于同发展文化产业无关的经营方面。

其结果必然是经营摊子铺得过大,业绩也并不理想。

博瑞传播(600880)、赛迪传媒(0504)再融资申请相继招致证券监管部门的否决意见已是明证。

上市必须改制。

无论是否上市,改制是大前提。

如果准备上市,报业集团应及早着手推进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捷足先登。

据了解,一些有实力的报业集团早已行动起来,正积极筹备上市。

未来的中国传媒行业中的强者必然属于善于巧借资本之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